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糧不夠人肉湊?古代戰亂中食人現象到底有多可怕?
來自專欄冷兵器研究所175 人贊了文章
本文的口味有點重,看官慎入。
編者按:雖然人類自詡為萬物之靈,但被逼得沒招兒時或因為一些習俗而做出來的事,往往比禽獸更加野蠻。考古資料顯示,法國、北美、中國都發現過史前人類吃人的遺迹,有的學者據此指出人吃人在史前時代是非常普遍的事。而到了文明時代後,印刻在人類基因中的殘暴本性,一旦遇到特殊條件的激發,往往誘使人對自己的同類張開嘴巴……而且,這種情況在戰爭當中尤為常見……
古代打仗經常遇到糧草不濟的情況,特別是改朝換代的荒年,經常發生掠人作軍糧的情況。隋唐五代大亂時,掠人為軍糧的事屢見於史書。隋末唐初,軍閥朱粲就喜歡吃人。他是典型的流寇型軍閥,遷徙無常,從不建設根據地,只靠搶奪州縣儲藏的糧食為生。後來他們掠無所掠,便令軍中殺嬰兒為食,一吃之下他立時為之神魂顛倒,公然對部眾說:「食之美者,寧過於人肉乎!」因而號令軍中,所過之處多多虜掠婦人小孩拿來吃肉。這個滅絕人性的食人惡魔,居然採取徵稅的方式向所佔州縣索要「小弱男婦」以充軍糧,歹毒之甚令人髮指。(事見《舊唐書》卷60《朱粲傳》)
不光是亂軍,一些官員,也不免把吃人當成合情合理的事。安史之亂時,亂軍圍攻雎陽,唐將張巡死守經年,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無奈之下,張巡拉出自己的小妾當從宰殺,命將士食其肉。將士們涕淚俱下不忍食之,張巡悲憤地說:「諸公為國家戮力守城,一心無二,經年乏食,忠義不衰。巡不能自割肌膚,以啖將士,豈可惜此婦,坐視危迫。」(《舊唐書》卷194《張巡傳》)彼時城中百姓已然餓的開始「易子而食,析骸而爨,人心危恐」,張巡便下令先抓婦女充軍糧,沒過多久,婦女被吃光,又抓老弱和役夫為食,直至雎陽城破,城中單是被吃掉的人就達二三萬。
張巡氣節固然可嘉,但做法太過駭人。即便在唐朝,也有人非議這種做法。據《唐國史補》載:「張巡之守睢陽,糧盡食人,以至受害。人亦有非之者。」唐末黃巢圍攻陳郡時,因為戰役持續太久,河南許、洛以南千里斷絕歲耕,民間無糧,賊兵便捕人為軍糧,他們在陳郡郊外專設了一個活人屠宰場,號為「舂磨寨」,把餓的半死不活的人丟到大石臼中,以巨碓將人研磨的稀碎,連骨渣帶肉食之,每天都要殺數千人。黃巢軍圍陳郡百日,單是這一場戰役就吃掉數十萬人。(《舊唐書》卷214《黃巢傳》)但這個記載過於獵奇,所以也有認為是對黃巢的抹黑。因為殺人食肉確實沒必要碾碎,讓血肉骨渣混到一起。
當時還有個叫孫儒的流寇,一路走到哪就吃人吃到哪,以至於諸州聞之而色變,以惡魔目之。然而這種打法,因為不用隨軍攜帶糧食,又不怕被敵人掐斷糧道,絕無後顧之憂,很難將其擊敗。吳國開國君主楊行密與之作戰,一度對這種滅絕人性的打法無可奈何,甚至要望風而逃。
五代時的趙思綰喜歡吃人肝,他曾把一人活剖取肝臟,細細地切碎了吃,直到吃完那人還未死。他還喜歡和著酒生吞人膽,對人說:「吞此千枚,則膽無敵矣。」《舊五代史》輯引《太平廣記》的統計數字,說:「賊臣趙思綰自倡亂至敗,凡食人肝六十六,無不面剖而膾之。」後來他造反於長安,被後漢官軍圍攻,糧食耗盡後便抓婦女幼兒為食,每天按數發給諸軍。每當犒軍時,就集中殺數百個人,像分牛羊肉一樣分給諸營享用。(《資治通鑒》漢隱帝乾祐二年五月條)
當然,也有一些將軍,把吃人作為威懾手段。之前,唐憲宗時有位叫郝玭的將軍,鎮守西陲,常年與吐蕃作戰。這位老將軍有個怪癖,但凡抓到吐蕃俘虜,一律殺而食之。打仗丟命,對一般士兵來說也就那麼回事,不過一聽要被人殺了吃肉,吐蕃人聞風喪膽,無不遠遁。一時間邊境肅清,就連憲宗皇帝都為其大名震動。(《唐國史補》)
五代後唐猛將李存孝,澤州之戰時,他出陣向梁軍挑戰說:「我,沙陀求穴者,俟爾肉饌軍,可令肥者出斗!」梁軍不堪其辱,遣驍將鄧季筠出戰,結果被李存孝生擒。(《舊五代史》卷53《李存孝傳》)李存孝後來也沒有吃了鄧季筠,但從其話語可知,李存孝必然也見過軍隊吃人的情況,故而信口而出,便是挑肥揀瘦式的吃人法。
北宋大將李處耘進攻荊湖,攻下一處叫敖山寨的所在,敵兵被俘甚多。李處耘便挑選數十名肥胖者,令左右宰殺食之。又把少健者黥面放歸,讓他們報說宋軍之威。其時北宋不論國力還是軍力,都南方諸國都具備壓倒性優勢,缺糧的問題早已不復存在,仍然食人,大概一方面有唐末五代遺俗的原因,一方面藉此向敵軍示威。(《續資治通鑒長編》卷四乾德元年三月條)
荒年時除了亂軍吃人,民間吃人的現象也不絕於史。明末時民間吃人達到了一個高潮。明萬曆二十年山東河南發生特大水災,土地絕收,大範圍出現人吃人。有些極端的地區,如河南汝南縣,竟至於「削壕屍,掘冢墓,啖生人,父子、兄弟夫婦互祖,而賈人肉於市」。(清康熙年邱天英撰《汝南縣誌》卷五)
萬曆四十四山東發生大旱,人吃人現象又起。台灣東吳大學歷史學系客座教授徐漲曾抄錄出《新修沾化縣誌》中反映此次災荒中山東人相食的重要史料,其中一條如下:「浮芥炙腦。食人者謂:並食人腦始不病。食法:取人頭置火中炎之,於兩眼眶中置蘇焉,為火候,蓋腦沸則蘇浮動,熟而凝則蘇膠不復動矣。剖食之,得兩碗許。」又有一條,描寫兩人爭搶一具死屍的肝臟:「二婦共刮一死人肉各盈筐,剖腹取其肝,因相罵也。一婦曰:與我,當多與爾臀肉。一婦曰:肝美,奈何以臀肉易之?」吃人肉都吃出經驗來了,令人不忍卒睹。明崇禎十三年、十四年間,由於天災人禍疊加,人吃人現象大為泛濫,全國居然有11個省373個縣出現食人記錄。其中受災嚴重的北方尤甚於南方,而最嚴重的是河南省,累計有105個縣發生人吃人。
慘重的饑荒下,飢腸轆轆的人們已完全拋棄了道理和倫理,吃人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行動。據《明季北略》卷五記載,一個叫馬懋才的官員上書描述了陝西延安府吃人的細節:「童稚輩及獨行者,一出城外,便無蹤跡。後見門外之人,炊人骨以為薪,煮人肉以為食,始知前之人皆為其所食。而食人之人,亦不免數日後面目赤併,內發燥熱而死矣。」災荒發生的多了,老百姓餓怕了,以至於屯積人肉以備荒。
明史大家顧誠在其著作《明末農民戰爭》中,轉引了一條清康熙朝所撰《青州府志》的記錄:「今屠割活人以供朝夕,剖腹側心,支解作膾,且以人心味為美,小兒味尤為美。甚有鬻人肉於市,每斤價錢六文者;有腌人肉於家,以備不時之需者;有割人頭用火燒熟而咬吸其腦者;有餓方倒而眾刀撥割立盡者;亦有割肉將盡而眼瞭燈視人者。」
筆者實在不忍放上太過血腥的圖片,姑且以星爺《西遊降魔篇》中孫悟空咬人圖片以代之:
即便到了現代,這種喪盡人倫的慘事仍然發生過。二戰時日軍佔領香港,日軍為保證其作戰軍需,嚴格控制市場食品流通。香港一時間物資緊張、食物極其短缺,餓死之人相望於道,沿路死屍比比皆是。一些黑心飯店便取來人肉做成叉燒包,香港民眾雖知肉餡為何物,但為了填飽肚子,只能勉強食用。
當然,這些都是屬於刻骨銘心的慘痛記憶,人類文明應該徹底將其剔除。但若因戰亂導致社會崩潰,是否會有食人之事再現呢?
參考文獻:
1.《唐末五代宋初的食人現象— 兼說中國古代食人現象與文化陋俗的關係》,李華瑞,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
2.《中國古代「食人」探析》,寇宇欣,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2年
3.《明清時期災荒食人現象研究》,陳嶺,碩士學位論文,南京師範大學,2012年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票非人,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推薦閱讀:
※伏羲與炎黃共為中華人文始祖
※《純粹理性批判》學習筆記(一)
※秒殺兩千年後的清代護手刀!漢劍到底牛在什麼地方?
※小王子故事關鍵詞解讀 第二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