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新手,有什麼跑鞋推薦?

新手入坑,去商場看的時候挑花了眼,有各種類型的,減震、穩定、緩衝等等,挑跑鞋到底該注意什麼?怎樣才能挑到一雙適合自己的跑鞋?


跑步是一種最簡單有效的健身方式,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學生時代那會兒就經常拉著室友一起去跑步,婚後也和老公堅持跑步,所以對於選擇跑鞋這方面研究了一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於新手,在開始跑步健身前,挑選一雙合適的跑步鞋尤為重要。因為跑鞋並不同於普通的運動鞋,它是根據生物運動的力學特別針對不同人群的運動特點研製的,可以降低運動對自己的膝蓋及腳踝的傷害,跑步更加輕鬆舒適,所以只有選對鞋才會有一個更加舒適的跑步體驗。

對於跑者而言,擁有一雙好鞋,並不是讓你跑得更快,而是最大程度保護你的身體。許多人認為,覺得越貴的越好,SAUCONY、Brooks、Asics都是都是知名的外國品牌,雖然有著非常苛刻的功能性,但價格也不便宜,說實話,其實並不是鞋子里的任何功能都適合入門跑者選擇的。

對於部分新手來說選擇跑鞋時最直接的考慮並不是功能,而是會綜合價格、舒適度、外觀、可搭配性等多方面因素。畢竟又不是裝X一族,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當然選鞋子也是門學問,與足內翻或者是足外翻有一定關係;正常足弓,高足弓還是扁平足弓都有一些直接聯繫。在這裡推薦大家可以去Mizuno官網做個小測試。

我之前曾選過一次Mizuno,舒適性不錯,但是外觀確實是不太喜歡,我之前一直是把顏值當做首要挑選標準,功能性其次來選鞋子的(畢竟專業度不高,哈哈哈)。

說說自己和身邊朋友做過的一些選擇哈。

之前買過NIKE Airmax,因為大家說有一種踩屎的感覺,確實顏值很高。初次穿感覺略硬,回彈力不是我很想要的那種。減震挺好的,能提供很好的支撐。

去年入手過NB 1080 ,一開始上腳的時候比較磨腳,穿一陣子之後感覺好多了,跑長距離比較舒服。最棒的地方在於它很穩定,貼合性很好,既有足夠空間,也能很穩地固定腳部,所以這款鞋子還是比較專業,適合職業選手選擇。對新手的話,穿起來估計發揮不到它的作用。

最近相中一款新品,李寧輕雲系列,性價比很高,很適合新手,一開始是沖著鞋子的外觀買的。女款、男款都好看,可以當情侶鞋了。

其次,輕雲比較吸引我的地方還在於它的鞋底,不僅好看,官方說法是用了「雲LITE」的科技材料,實現了輕量化減震。鞋底很舒服,並且抓地力很好。店裡的小姐姐還跟我說他這個鞋底的特殊結構還可以保證鞋底的壽命。

鞋子鞋面為線織彈性幫面,並配合一體織襪套結構,襪套提供了良好的包裹性和舒適性,中幫的設計,更好地包裹腳踝,保護足部,線織幫面,透氣舒適。ASICS的鞋子也基本都是這樣的網狀設計,這一點在運動中還是很重要的,尤其適合腳臭的男同學。

還有一款比較帥的,是亞瑟士 GEL-KAYANO 23,穩定緩震,包裹感很強,腳感很踏實,跑起來很輕軟,我有一個朋友足弓有些高,他覺得跑起來稍累,個人感覺這款更適合腿部力量比較強的人。夏天穿稍稍有些悶腳。

還有puma IGNITE evoKNIT,男女同款,織襪鞋身,後跟TPU裁片結合兩側的固定帶,更加穩定,提供了很好的支撐。泡沫中底搭配人字型設計,輕量高彈,而且增強了緩震保護性。EVERTRACK外底增強了耐磨損部位的耐穿性。但是在穿的過程中我有點嫌麻煩,哈哈,不是很容易穿進去。

聖康尼Kinvara9也很不錯,好多跑馬拉松的小夥伴買了這一款,適合長跑。工程網眼很多,透氣性比較好,而且無縫貼合技術強化了鞋面的貼合感和支撐性,包裹性比較好,比較耐磨,助力性強,也是一款很帥氣的鞋呢。

其實對於新手來說,穿起來舒適、可以百搭這是需要考慮的兩個基本要素,然後再考慮功能性,畢竟選跑鞋有不少坑要填,只要這兩項滿足了,即使買錯了,也可以平時穿嘛。

當然,每個人的類型和情況都不太一樣,大家還是需要仔細研究並總結出最適合自己的那一款。像我之前也不是很了解每種跑鞋都有什麼區別,也是專賣店推薦哪款就買哪款,或者網上哪款銷量最高就入手哪款,體驗過很多鞋之後才逐漸總結出一些適合自己的經驗。

其實挑選跑鞋,為的就是有個更好的跑步體驗和一個良好的性價比,所以不管怎麼說,適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啦。


其實無論是針對新手,還是老手,還是任何一位想更好好享受跑步的跑者,選擇鞋子都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只是大多人不願意1?以這個標準來給自己選擇跑鞋。

因為這個標準和大多人的想當然的認知相悖。

但是卻能讓你更好的提升跑步技術,避免受傷。我想說的是,目前市面上大多人認為的所謂【好鞋】,其實會引導你使用錯誤的姿勢去跑步,最終加大受傷概率。

今天,就用一篇文章的篇幅,來告訴大家,到底應該怎樣選擇跑鞋,最後的部分,給出我們認為不錯的鞋子做參考。

大多人的認知誤區

很多醫生、跑者都普遍認為:選擇合適腳型的跑鞋可以防止受傷。

或許手機前的你也認為如此,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2010年,一項針對美國海軍陸戰隊和空軍新兵進行的調查顯示,根據腳掌形狀來分配鞋的組別和對照組並沒有顯著的受傷率變化。(Knapik JJ,2010)

2014年,研究者為247個跑者分配了不同中底硬度的跑鞋,持續跟蹤他們的跑步訓練5個月,記錄他們的運動量和所受傷害,發現不同硬度組別的受傷概率差異並沒有統計學意義。(Theisen D,2014)(Richards CE,2009)

你自己或許也有察覺,身邊的各個年齡跑者,不能說買不起好的跑鞋吧,那些廣告中極力強調強緩衝功能,強避震功能的跑鞋,幾乎人手一雙,然而該受傷還是受傷

同時,大大小小的跑鞋廠商幾乎每年都發布數次新品,跑鞋的發展不可謂不快,跑鞋的選擇不可謂不多,然而人們跑步受傷的概率卻沒有顯著降低。

2007年一份針對2886人的調查報告顯示,跑者的總受傷率為46%(Van Gent RN,2007.)而哈佛教授Daniel Lieberman很早就說過:很多人害怕跑步,因為每年都有30%-70%的跑者受傷。為什麼會這樣呢?

跑姿才是影響跑者受傷的主要因素

而非跑鞋

哈佛生物學教授Daniel Lieberman研究表明:「目前困擾人類的許多腳傷和膝傷,大多是由人類穿鞋子跑步所導致,我們的足部因穿鞋跑步而變得虛弱,造成腳掌外翻,膝蓋受傷。」(Daniel E. Lieberman,2010)

其實,這個結論不難理解,人類的現代運動鞋子是1972年發明的,在這之前,人們大多穿著非常薄底的鞋子跑步,甚至赤腳跑,那時人們的腳掌強壯,很少發生膝蓋、腳踝等跑步傷痛。

非常巧的是,正是Nike的設計師們,跑去非洲原始草原和加勒比海,大量研究了當地習慣赤足長跑的人們,才發現,脫離了鞋子的束縛,人們的腳掌反而更加強壯和靈活,腳掌可以自由的彎曲,伸展,拉開,抓住地面,連腳掌的外翻現象都減少了。

就像紐西蘭著名慢跑者Arthur Lydiard所說:「給某個部位太多支撐,就會讓它變得軟弱,多多利用它,就能讓它變得強壯。

我們的腳掌,就是如此。

這裡不得不再次提到Daniel Lieberman的研究,他發現,赤足跑者和穿傳統優質跑鞋的跑者在跑步時的落地方式很不一樣,換句話說,赤足跑者因為充分利用了人體跟腱彈性,減緩了跑步中來自地面的衝擊,從而大大降低了受傷概率。

腳跟著地衝擊力圖

前腳掌著地人體衝擊力圖

穿著附有強緩衝,強避震功能的跑鞋的跑者,會更加自然的、容易的用後腳跟著地,因為此時用後腳跟著地腳掌很舒適,會以為跑鞋真的吸收了來自地面的衝擊力,然而事實不是如此,當你用後腳跟著地時,會立即形成「剎車效應」,此時腳跟承受了體重2-3倍的衝擊力,這些力量沒有被吸收,而是都作用在了人體上。

用一支筆來做例子很形象:當你赤腳跑,你很自然的用前腳掌落地,此時就像筆傾斜著著地,它會慢慢的由高到低緩衝,而當用腳後跟著地時,就像一支筆直直的落在地面,來自地面的衝擊力全部作用在了筆桿本身。

對比兩種著地方式的壓力大小,不難發現,雖然兩種著地方式人體最終承受的力量是一樣的,但腳後跟落地時人體承受了瞬間的大力衝擊,這個衝擊會作用在人體的腳踝、膝蓋,正是這個衝擊,造成了絕大多數跑者的傷痛。

你愛穿的那雙鞋

可能讓你更容易形成錯誤跑姿

現在你知道了,錯誤的跑姿是導致跑步傷痛的最大因素,而所謂錯誤的跑姿,最明顯的特徵有兩個:

  • 腳後跟落地
  • 跨步
  • 腳後跟落地會讓身體承受一個瞬間的2倍體重以上的衝擊,跨步會形成剪應力,他們都會對膝蓋,腳踝等造成損傷。而人們所謂的傳統頂級跑鞋,恰恰助長了這兩個錯誤。

    鞋子的強緩衝和高度避震的功能讓鞋底特別厚,並特意設計成鞋跟與前腳掌有落差,這樣人在跑步的時候會更加容易用腳厚跟落地,感覺很「省力」,落地也很「舒適」;厚厚的鞋底加大了鞋子的重量,會延緩跑步中後面那隻腳拉起的時間,從而形成跨步。這雙價格不菲的頂級跑鞋就這樣默默影響著你。

    如何選擇跑鞋

    那到底改如何選擇跑鞋呢?

    我們的建議是:「平底」、「輕薄」、「柔軟」。

    更詳細的選鞋步驟是,下次你走進鞋店,直接問店員「零落差」(Zero Drop)的鞋款,也就是從腳跟與腳尖沒有高低落差。 補充原則是:

    1、在繫緊鞋帶時從足弓到腳踝都要完全跟鞋子密合,接著把位於腳趾頭與跖球部的鞋帶鬆開一些。

    2、鞋帶的鬆緊度應該適中,使腳掌自然地服貼在鞋面上,不要讓腳趾頭蜷屈在鞋尖處,但也不要讓它們有太多空間可晃動。

    說白了就是你穿上它原地跑兩下(腳上下跳動),前腳掌著地,就像這個動作:

    你發現整隻鞋跟著腳掌一起自然地彎曲,彎曲時鞋底不會有阻力,鞋帶也不會摩擦到腳背,就可以結賬回家了。

    平底,輕薄,柔軟的極簡跑鞋能幫助你發展腳掌的知覺,讓你的腳掌和地面之間有更加精準與細緻的互動(也就是你能更好的控制你的腳!),從而讓你更加自如運用跟腱彈性吸收來自地面的衝擊,並且時刻感知自己的落地方式和落地點,並時刻調整,從而幫助身體更自如的採用正確的跑姿跑步,相信我,當你養成正確的跑步習慣,那種跑步的輕盈舒適感連自己都不敢相信!

    但平時穿慣了傳統頂級跑鞋的同學,可能並不能很快適應極簡跑鞋,相反操之過急的調換反而引發身體不適,這裡我們給出由傳統頂級跑鞋到極簡跑鞋的過渡方法。

    如何過渡?

    01 用六到八周的時間,適應新鞋

    其實就是一個過渡階段,採用10%的原則,開始跑的前10%的距離用柔軟的極簡跑鞋,並有意識的調整自己的跑姿。

    如果你打算跑5千米,在開始跑步前,先穿著極簡鞋跑500米(5千米的10%,如果實在覺得疼,不適應,也可以先跑三百米),然後換上你平時使用的跑鞋去跑 ,一方面感受跑步時鞋子的不同,一方面開始練習姿勢跑法。

    然後把每周穿著極簡鞋訓練的時間延長10%,這一過程一定要循序漸進,循序漸進,循序漸進!

    一定會有同學說:搞個跑步這麼麻煩啊!

    如果你真的在乎自己的身體,在乎在跑步中的身體姿勢,那麼開始練吧,這是一條「開始挺麻煩,之後越來越順」的道路,同時保持謹慎,不要在還沒有在掌握正確跑步姿勢的時候衝動的增加跑量。

    02 多做恢復雙腳和腳裸活力的練習

    比如這樣:

    或者這樣:

    優秀跑鞋推薦

    說了這麼多,一定有同學問,到底什麼鞋子比較符合優秀的標準,能否給出一個具體推薦?針對有選擇困難的同學,我們貼心的給大家推薦幾款符合極簡跑鞋標準的鞋子。

    01 ALTRA Escalante

    這個可是全球跑步媒體的領頭羊runners World在「2018春季跑鞋購買指南」中特別推薦的品牌——Altra。

    我們來看看ALTRA鞋子的優勢:

    01 零落差技術

    腳掌和後跟保持距離地面同樣的高度,減少後跟的依賴,同時有利於培養正確的跑姿,強化跟腱天然的推進力,鼓勵進行軟著地,實現低衝擊力。

    02 鞋底EGO材料,兼具彈性和輕盈

    ALTRA全新研發的EGO材料做鞋底,保證在跑步過程中給腳掌提供更多能量反彈,支持你跑的更輕鬆快速,更重要的是,它特別輕。

    03 寬鞋楦設計

    鞋頭的設計符合腳趾的自然排布方向,給到每一根腳趾足夠的空間,讓腳趾放鬆且靈活發力的同時,又不會讓它們偏離活動範圍,充分利用腳趾的運動本能給腳和腿的運動提供支持,大大降低患水泡、腳拇指外翻、趾骨痛等讓人心煩的傷痛概率,提升跑步的穩定性。

    總結下,如果你已經掌握了跑步技術,這雙鞋支持你更自然的落地,享受跑步;如果你是還沒有掌握跑步技術的小白,這雙鞋就是你脫離厚底緩衝鞋子的最佳過渡用鞋,一方面引導你使用正確的姿勢跑步(比如正確的落地方式),一方面支持你逐漸練習跑步相關的肌力(腳掌直覺,跟腱彈性)。

    02 ALTRA Torin 3.5

    同樣集結了ALTRA零落差的優點,減少後跟依靠,助你養成正確跑姿,強化跟腱的天然彈性。同時,這雙Torin升級版3.5針對鞋楦,鞋子穩定性,回彈力進行了改進,適用於水泥路,柏油路,土路,草地等多種地形,速干透氣網面材料讓跑步過程更加輕盈舒適,超薄的鞋帶束緊片帶來全新的腳掌包裹感,這雙鞋就是你從傳統跑鞋到極簡跑鞋過渡的最佳對象!

    03 skora Core

    SKORA創立於2002年,總部位於美國波特蘭,是一個為自然地奔跑而建立的跑鞋品牌,真正自然的奔跑是SKORA最初的理念。同樣零落差的設計,採用不對稱性鞋帶系統,增強跑步是貼合腳面的穩定性,減少奔跑的摩擦力,舒緩腳背壓力;鞋面大面積的反光設計,夜晚非常亮麗,增強夜跑可見性;可取出的抗菌內底採用了銀、銅等離子元素,抗菌抗潮。鞋面採用高級山羊皮,採用特殊工藝,保證柔軟性的同時兼具耐磨,耐用,抗水,抗汗的效果。同樣是你養成正確跑姿的有力工具!

    Reference:

  • 《Foot strike patterns and collision forces in habitually barefoot versus shod runners》,Daniel E. Lieberman主編,《Nature》463期,2010年1月第一版。
  • Knapik JJ, Trone DW, Swedler DI, et al. Injury reduction effectiveness of assigning running shoes based on plantar shape in Marine Corps basic training. Am J Sports Med 2010; 38:1759.
  • Knapik JJ, Brosch LC, Venuto M, et al. Effect on injuries of assigning shoes based on foot shape in air force basic training. Am J Prev Med 2010; 38:S197.
  • Theisen D, Malisoux L, Genin J, et al. Influence of midsole hardness of standard cushioned shoes on running-related injury risk. Br J Sports Med 2014; 48:371.
  • Richards CE, Magin PJ, Callister R. Is your prescription of distance running shoes evidence-based? Br J Sports Med 2009; 43:159.

  • 跑鞋的最基本作用就是用來保護跑步者的身體尤其是足部安全的,沒有經受過專業跑步訓練的普通人有 65%—80%的可能性都會因為跑步而受傷。

    所以跑鞋才會顯得如此重要,因為它出現的根本作用就是通過正確的設計來減少由跑步引起的運動傷害,並且盡量矯正跑步者不正確的跑步姿態。

    目前的跑鞋主要有緩衝、避震、支撐、控制、恢復等幾種保護功能。根據不同的功能設置,跑鞋主要分為「緩(沖)(避)震系」、「穩定系」和「競速系」這三大種類。

    其中競速系主要是比賽類跑鞋,比如亞瑟士的Tarther、耐克的SPIDER、新百倫的MRC、李寧的追風系列等。這類跑鞋強調的是超輕的重量配合高抓地力的腳感,追求在塑膠跑道上穿釘鞋的那種觸底感和抓地力,簡單而言就是為了追求速度而犧牲或減弱了其他性能,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初學者使用這類跑鞋很容易造成跑步損傷,並不適合新手使用。

    而「緩震系」和「穩定系」一個注重對腳掌的緩衝和避震,另一個則注重讓跑步者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雙腳與地面的互動,減少運動傷害。

    具體而言,「緩震系」的跑鞋一般會降低腳掌與地面的接觸速度,以減輕跑步對膝關節和腳踝造成的傷害。這種跑鞋一般會附以最好的工藝和減震材料、儘可能的做好保護和緩震。

    比如耐克的Air Zoom Pegasus跑鞋會在側面設置 FLYWIRE 飛線的固定點,同時在跑鞋前後掌都搭配 Air Zoom 的緩震氣墊,以達到更出色的緩震性能。國內品牌李寧超輕系列在跑鞋中加入的雲lite中底材料,其實也是一種兼具減震和回彈效果的材料,與新百倫的REVLITE中底和亞瑟士的FlyteFoam中底效果類似,只是材質更為輕量。

    而「穩定系」跑鞋相對而言底部會更平,跑鞋更輕薄也更柔軟,主要作用是幫助你發展腳掌的知覺,讓你的腳掌和地面之間有更加精準與細緻的互動,幫助你培養正確的跑姿。

    為了能給腳型不太「正常」或跑步落地姿勢有「問題」的初學者腳掌提供額外的支撐,「穩定系」跑鞋會額外通過物理結構或在跑鞋不同部位採用不同密度的材質來減少「問題」。比如耐克的lunnar glide跑鞋外側的lunnar材料就更厚更軟,而內側的lunnar相對而言會更薄更硬,客觀上就起到了支撐雙腳內側的作用。

    新手首先要確定自己到底在哪裡跑?

    如果你經常進行跑步訓練的地點是跑室外公路或石子路的話,你需要的跑鞋必須具有良好的緩衝性和靈活性,同時應該相對比較耐磨,「緩震系」跑鞋是你最佳的選擇。而如果你的跑步地點經常是在健身房或室內比較平坦的路面時,你要選擇的跑鞋在耐磨性上則不用太擔心,可以選擇底部相對更薄的「穩定系」跑鞋。

    其次跑者還需要確定自己的跑步強度?

    如果是強度較低,配速較慢的訓練,我們可以選擇一雙較為舒適的「控制系」跑鞋。如果是強度較大,配速較快的跑步訓練,我們選擇的跑鞋類型就要更趨向與緩震性高,保護性強的「緩震系」跑鞋類型。

    跑步者要確認的第三步則是自己的體重,這關係到你腳踝的承受能力。

    一般來說,有一定體重的新手如果堅持要進行跑步鍛煉的話,一定要挑選一雙緩衝和避震功能優良的「緩震系」跑鞋,同時最好在腳踝的部分還要有一定的支撐功能。而相對身體輕盈的跑步者則可以考慮選擇保護功能差一點但更輕盈的「穩定系」跑鞋。

    最後,跑步者還需要了解一下自己的腳型。

    跑鞋不同於一般的休閑鞋,在挑選跑鞋時除了要挑選合適的鞋碼外,還必須要了解自己的腳型和跑步習慣。甚至足弓的高低都會影響你跑步時的舒適程度,加大受傷的概率。

    要了解自己的腳型,最簡便的方法無疑就是「濕腳法」,就是赤足沾水後自然站立在白紙上,水浸濕白紙面積越大則說明越傾向於扁平足,面積越小則越傾向於高足弓。一般而言,越是扁平足的跑步者越是應該選擇足弓支撐較強的要了解自己的腳型,最簡便的方法無疑就是「濕腳法」,就是赤足沾水後自然站立在白紙上,水浸濕白紙面積越大則說明越傾向於扁平足,面積越小則越傾向於高足弓。一般而言,越是扁平足的跑步者越是應該選擇足弓支撐較強的「穩定系」跑鞋,而越是高足弓的跑步者則越是應該選擇減震較好「緩震系」跑鞋,同時應該盡量選擇傳統分離式鞋舌的跑鞋,以避免鞋舌壓腳背的情況。

    目前的跑鞋品牌,亞瑟士、耐克、李寧、美津濃其實都還可以,亞瑟士 DYNAMIS、李寧輕雲、美津濃 WAVE ENIGMA都有不錯的跑鞋。所以大家只要確定了自己的跑鞋類型和功能,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多跑幾家挑選外觀和樣式了。

    這裡,需要提醒大家的一點就是,選跑鞋不同於選擇其他類型的鞋,最講究「腳感」,一定要注意舒適度(多試穿)。另外,要注意盡量選擇新出的款式,這樣在設計、外觀上能跟得上潮流,可以的話,選百搭一些的跑鞋,平時也能穿。


    謝邀!

    選跑鞋是門學問,不過看答案,已經有不少人說的挺好的了,我就來說說跑步的故事,順便夾雜一些跑鞋的選擇吧。

    雷軍就挺愛跑步的。

    關於雷軍跑步有一則趣事,雷軍對小米手機的預裝app看的很嚴,不經過他點頭,任何人也不能隨便預裝。跟雷軍一樣普通話不好的湖南人:58同城CEO姚勁波。為了跟雷軍熟悉,寒風刺骨的大冷天,他也爬起來跑到雷軍小區樓下,「巧遇」雷軍,然後倆人一起跑步唄。天天跑,一來二去兩人就熟透了,這時候姚勁波提了預裝的事情,雷軍推諉幾下也就答應了。

    巧的是,自從小米手機預裝了58同城之後,雷軍就再也未在樓下「巧遇」過姚勁波。

    姚勁波這位騰訊系的「風清揚」極善交際,跑在了任何一個有大佬的位置。

    像這類跑步愛好者、營銷天才不會犯低級錯誤,裝逼式的把ASICS Gel-DS

    Racer 11這類競速跑鞋用來長期跑步。

    雖然可以極速奔跑,逼格也夠,但怎麼談事呢?

    還有這款聖康尼 triumph iso3,減震性能不錯,價格對大佬來說,壓根也不會是個問題。但這是一款馬拉松利器,更適合長跑。哪個大佬有時間每天跑個10公里呢?

    對大佬來說,他們其實也和普通人一樣,平時需要輕量級的款式,比如,李寧的新款輕雲系列,就還挺適合雷軍這類真跑友夏日用。

    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克超愛跑步,他的大部分跑鞋都跟這種類似,採用了織彈性襪套結構,鞋倉空間酷爽透氣,在輕量與科技、美觀之間比較平衡。相比硬鞋,它能使足背不感到壓抑、更不會讓弓足易疲勞。

    真的想長期每天慢跑個2、3公里,就選這種。

    搜狐張朝陽也是跑步名家,18年1月底,一組零下10度裸上半身晨跑的照片刷屏。

    他這次隆冬跑步似乎穿的是雙足球跑鞋,擁有極強的抓地力和運動控制力。足球鞋為了提高保護性,通常是不帶透氣性的全裹包裝設計,如果一天到晚穿戴,可能會引起足部不適感。

    張朝陽是喜歡看世界盃也踢過足球的人,當天有沒有私人球賽不得而知,換鞋是肯定了的。所以單純只做跑步來講,這種不可取,但是夠帥氣。

    剛才講了一些互聯網名人,其實,最了解跑步的人群,是金融從業者…各種城市半馬、全馬的組織者參與者,其實是各路名宿。

    我遇到過這麼一位跑友,他是銀河證券合規官/首席風險官李樹華,組織了金融街馬幫,自稱短腿小豬,你知道我為什麼對他印象深刻嘛…

    當時我們在甘肅敦煌旁參加一個活動:《八百流沙》,這是央視名嘴曲向東創辦的虐人大會。需要在149小時內徒步跑完莫賀延磧戈壁,途中有戈壁、鹽鹼地、駱駝刺、灌木林、小沙漠等多種地形,共計800里地…

    也就是加上睡覺的時間,每小時至少跑2.68公里才能完賽。一般初跑者一小時跑5公里,然後就歇菜了。這裡面最強的要數英國賣餅大叔,71小時跑完,全程只睡了一小時。

    組委會給每位參賽者發了8個空空如也的物資箱,需要他們自己填充內容,然後依次拖到8個歇息點,供跑者吃喝歇息,完成換裝補給,富有的李樹華老師把每一個箱子塞得滿滿的。

    各種泡麵、紫菜湯包、沙琪瑪、榨菜、零食、還有能量、碳酸、果味飲料(馬拉松、越野跑是不宜喝純水的,需要快速補充鹽分和能量,榨菜同理)、睡袋、拖鞋、電筒、止痛藥、防蟲用品。

    四雙應對各種路況的跑鞋,和一雙登山可用的靴子。(半馬和越野跑是需要許多硬鞋的,能有效保護膝蓋。特點是輕量、中底跑法、緩震十分出色,但鞋底非常厚,外觀就見仁見智了,不明白的人還以為是外增高。假如只是城市短距離慢跑,仍推薦輕雲。)

    我整個人呆在那裡了,一般人一個箱子的物資凈重15-20公斤,他的怕有三四十公斤,像這樣共有8個,每一個路過的中外參賽者、志願者下巴都掉下來了,台灣妹子誇李樹華簡直像來旅遊的,果然是常做萬全準備的大佬。

    而那位英國大叔Daniel Lawson,特別神奇的只放了壓縮餅乾、鹽水、碳酸飲料和三四雙跑鞋,連睡袋都沒有放,一個箱子僅凈重6-7斤…

    這是一個用生命去跑步的男人,71小時不睡均速5公里,甩開了第三名,我國的越野跑愛好者李仁力17個小時…

    誰都沒有想到大衛會用不睡覺少吃喝的鐵人戰術,所有人都覺得牛逼。

    其實所有完賽者都是贏家,至少跑贏了自己,我這種只跑了體驗路段的佩服不已,反正累趴了。

    賽後我問過李樹華、朱進老師,為什麼會參加這種極限賽事,他們說最早只是偶然想要跑,被朋友勸的,就買了雙跑鞋,結果越跑越覺得獲益良多。而且事業的輕雲之路是自己拿命掙的,但身體該需要的素質,仍需要還給我自己。

    所以,跑,並不只是跑而已。


    題主說了是針對新手,新手的定義是什麼,簡單理解就是剛剛開始跑步,或者還沒開始跑步但已經準備入坑的人。

    那跑步新手的普通共性是什麼呢?對跑步知識了解不多,不懂怎麼去跑步,由此也就引發了題主的問題,不知道應該穿什麼樣的跑鞋。與新手相呼應的還有入門、剛開始跑之類的描述。

    這篇回答從以下六個方面來說說新手跑鞋的選擇。

    1. 確定自己跑步的距離。
    2. 確定自己雙腳的特徵和體重。
    3. 為什麼要選這個類型的鞋子。
    4. 跑鞋的前後落差又怎麼理解。
    5. 確定應該選擇什麼品牌的跑鞋。
    6. 有哪些具有普適性的新手跑鞋。

    一、

    在選擇跑鞋之前,需要你們先明確自身的想法,就是第一點說的確定自己跑步的距離。因為跑5公里以內和跑馬拉松距離的跑鞋肯定是有點不一樣的。

    大部分新手/入門的跑步距離都會在0-5公里之間,經過一兩個月的積累之後一般自己就會主動要求增加距離的,但也不太會一下子就增加到半馬的距離。

    所以這裡的推薦僅以10公里以內的為準。

    二、

    接下來的第二點確定自己雙腳的特徵和體重,這點非常重要。因為每個人的腳型和體重都是不一樣的,跑鞋同樣也有各種類型,只有確定了自己的腳型和體重才能確定需要什麼類型的跑鞋。

    新手級的跑鞋目前有支撐(穩定)、緩衝、減震這三種類型,速度跑鞋和競速鞋這裡就不說了。這三種類型的跑鞋對應著新手的幾種特徵,支撐(穩定)=大體重/外翻/低足弓,緩衝=大中輕體重/內翻/正常/高足弓,減震=大體重。

    那我們應該怎麼去確定自己的腳型特徵和體重呢?

    體重不用說了,直接上稱就好了。以我的標準來看體重大於190斤算是大體重了,150-190之間算中等體重,150斤以內算是正常和輕體重。

    圖片來源於網路

    至於內外翻和高低正常足弓,我的建議還是去專業的檢測機構去確定,一般一些跑鞋品牌的大型旗艦店有這樣的設備。不過也有相對簡單易實現的檢測方法。

    內外翻的話主要是看你日常通勤的鞋底,如果是內側磨損較多,那可以先判定為外翻,如果是外側磨損較多,那可以判定為內翻。內翻和外翻的跑鞋選擇也比較好理解,如果你是內翻,那就需要中底外側有支撐的,如果你是外翻,那就需要中底內側有支撐的。

    圖片來源於網路

    足弓的話,可以在地上放一張紙,然後把腳底板沾上水,再踩在紙上面。如果紙上足弓乾的部分較多,那就是高足弓;如果幹的非常少(大部分都濕了),那就是低足弓或者叫扁平足;如果不多不少那就是正常足弓了。

    圖片來源於網路

    好,到這裡我們解決了第二個問題。

    三、

    接下來說說,為什麼要選這個類型的鞋子。

    支撐(穩定)型的跑鞋,通常會在中底的後跟,根據內外翻的情況搭載額外的支撐結構,這種支撐結構可以增加中底硬度,目的就是支撐你雙腳歪向一邊的重量。有的跑鞋在中底上放了非常多的支撐結構,這種我們叫控制性跑鞋,針對的是有非常嚴重的內外翻的情況。

    runningwearhouse支撐型解釋

    緩衝型跑鞋,最簡單了,穿上去感覺軟軟的,跑起來也是軟軟的。

    減震型跑鞋,這種跑鞋和緩衝其實有點類似,不過考慮到大體重的跑者對一般的緩衝型跑鞋腳下無感,所以增加了強力的緩衝結構,這種跑鞋一般都非常重。

    那我們為什麼要按照對應的搭配去選擇呢?你可以想一下,你一個正常足弓的讓你去穿支撐跑鞋,後跟總是一個硬塊頂著你,難不難受。又或者,你150斤穿一個快400克的跑鞋,跑起來重不重。

    總結以上,跑鞋和個人特徵的關係應該是:支撐(穩定)=大體重/外翻/低足弓,緩衝=大中輕體重/內翻/正常/高足弓,減震=大體重。

    四、

    如果你們有稍稍關注跑鞋的問題的話,會發現跑步網站在介紹跑鞋的時候往往會提到中底高差這個名詞。他的定義也很簡單,其實就是中底前掌和後掌高度的差值,目前跑鞋品牌常有的高差值有4mm、8mm、10mm和12mm。

    新手/入門選手應該怎麼選,直接告訴你選高差值大的。中底高差越大代表後掌中底的厚度越高,越適合慢跑。

    圖片來源於網路

    到這一步你差不多應該理解應該怎麼選擇跑鞋了。

    如果你是在網上購買,根據以上的1、2、3、4直接選擇或者諮詢客服就好了,如果是線下門店購買,直接和店員說清楚你的情況,也是1、2、3、4,然後選擇喜歡的顏色和設計就好了。

    五、

    解決了怎麼選新手入門跑鞋,我們再說說應該選哪個牌子的跑鞋。

    跑鞋品牌其實非常非常多,不考慮海淘的問題,目前國內能購買的跑鞋主要是國外品牌和國內品牌兩種。國外的無非是耐克阿迪亞瑟士美津濃索康尼等等,國內的話就是李寧安踏特步361之類的。

    由於各個品牌的跑鞋技術都不一樣,而且各有優劣,所以很難說推薦哪個品牌或者不推薦哪個品牌。不過每個品牌都有入門跑鞋的分類,這個你只需要在購買的時候諮詢店員或者客服就好了,重點是我們要明確前面說的四部分需求。

    六、

    推薦不了跑鞋品牌,推薦幾雙2018年新款新手入門跑鞋吧。

    愛燃燒從去年開始著手將目前主流的跑鞋品牌各種類型的跑鞋進行分類劃分,如果你想了解各個跑鞋品牌不同跑鞋的詳細功能和適合類型,可以戳下面的鏈接查看。

    跑鞋迷陣 | 選對你的跑鞋 - 愛燃燒?

    iranshao.com圖標

    支撐型:

    adidas Ultra Boost ST

    對於一些內翻嚴重的跑者來說,Ultra Boost在跑鞋內側的支撐性與穩定性上略顯不足,針對這一群體,adidas在Ultra Boost固有鞋底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內側支撐條的設計,從鞋側的固態支撐部分一直延伸至Boost下的大底,徹底解決了內翻跑者對於支撐和穩定的特殊需求。

    圖片來源於網路

    ASICS GEL-Kayano 25

    歷史悠久的Kayano一直是高緩震、高支撐的旗艦支撐跑鞋的代表,如果需要一雙柔軟而穩定、舒適但不過於瀉力的慢跑鞋,那它是最直接的選擇之一。Kayano的目標是絕對的舒適,鞋底和鞋面都大量堆砌柔軟的緩衝材料。

    圖片來源於網路

    Nike Air Zoom Structure 21

    在前代版型基礎上升級輕質感和強韌度,打造出色穩定性與支撐效果,柔軟輕盈的 Flymesh 材質,助雙足保持涼爽,前足 Nike Zoom Air 回彈緩震系統,打造響應靈敏且彈力充盈的舒適腳感。

    圖片來源於網路

    Mizuno Wave Horizon 2

    去年推出的全新支撐系列慢跑鞋,升級到第二代之後美津濃對它的支撐設計進行了重新的調整。中底後跟外側搭載Fan Wave扇形結構,相比於第一代彎曲幅度更大,可以更進一步減輕外翻問題的加重。另外在後跟外層增加了Smoothride Support強力支撐設計,獨特的凹槽網格結構可以最大程度增加足跟的穩定性。

    圖片來源於網路

    緩衝型:

    Nike Air Zoom Pegasus 35

    專為不同水平的跑者匠心打造,無論你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將,抑或是初次開啟跑步計劃的新手。採用透氣網眼鞋面搭配外翻式鞋口,為後跟區域營造出色舒適度。而在鞋底部分,搭載全掌型 Zoom Air 配置,銳意革新緩震系統,締造平穩順暢的自然步履體驗。

    圖片來源於網路

    Nike Epic React Flyknit

    搭載 Nike React 泡棉緩震配置,既輕盈柔軟,又具備出眾耐穿性和靈敏響應表現。這些吸睛特性看似格格不入,實則相得益彰,不僅為奔跑注入動力,也讓跑步運動充滿樂趣。

    圖片來源於網路

    adidas Ultra Boost

    鞋面採用了adidas獨創的Primeknit編織技術,在此之前我們已經見到過adidas在adizero Prime Boost和Pure Boost上使用過這樣如今越來越流行的高端跑鞋鞋面設計。細密的一體編織鞋面,能夠帶來出色的包裹同時寄予雙腳最佳的透氣性和舒適度。得益於Boost技術的成熟與演化,Ultra Boost的全新Boost中底相比過去將會增強20%的性能,更為細密的Boost顆粒將會更易於掌控,而Ultra Boost也正是這麼一雙首次全中底使用Boost材料的專業跑鞋。

    圖片來源於網路

    Mizuno Wave Rider 21

    最新的Wave Rider 21在後掌搭載Cloudwave結構,一路延伸到中足中底下方,起一部分中足抗扭轉片的作用。除了Cloudwave結構之外,Wave Rider 21使用了美津濃最常用的U4ic和U4icX緩衝材料。三種材料的組合使得Wave Rider 21具備了相當出色的緩衝性能,同時中底的回彈表現也非常優秀。

    圖片來源於網路

    ASICS GEL-Nimbus 20

    亞瑟士歷史悠久的高緩震跑鞋,如果想要一雙使用前沿而可靠的技術的高舒適度緩震跑鞋,那它絕對是最直接的選擇之一。Nimbus的設計目標是絕對的柔軟舒適,鞋底和鞋面都大量堆砌柔軟的緩衝材料,速度並不在它的考慮範圍之內。

    圖片來源於網路

    Saucony Triumph ISO 4

    4代的最大更新就是將中底全部換成了EVERUN,腳感再次提升,在鞋面上也做的盡量更加舒適,腳踝處用了很多包裹海綿,導致在穿著Triumph ISO 4的時候鞋面看起來有些臃腫。

    圖片來源於網路

    New Balance Fresh Foam 1080 v8

    使用Fresh Foam中底材料代替傳統合成EVA中底,是New Balance的一次嘗試。更好的回彈表現和更為持久的緩衝性能,使得Fresh Foam 1080 v8能夠在長距離比賽中仍然能夠保持不錯的性能。全掌覆蓋的耐磨橡膠也讓Fresh Foam 1080 v8的壽命更為長久。

    圖片來源於網路

    減震型

    Mizuno Wave Prophecy 7

    Wave Prophecy 7的中底仍然是全掌的Wave波浪機械結構,從後跟一直延伸到前掌的Wave能夠給大體重的跑者帶來不同的緩震表現。另外,在前掌位置Prophecy 7還增加了一層U4ic泡棉中底,用於提升前掌緩衝。除此之外,Wave Prophecy 7還在鞋墊下方搭載了一層U4icX Strobel材料,進一步提升緩衝表現。

    圖片來源於網路

    愛燃燒 | 你身邊的中文跑步運動社區?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愛燃燒:你見過的「一項體育運動玩到極致的好」是什麼樣子的?

    愛燃燒:世界頂級中長跑運動員的100米大概可以跑多少?

    愛燃燒:體育史上有哪些經典的退役之戰?

    愛燃燒:有哪些讓你熱淚盈眶的體育精神?

    愛燃燒:在馬拉松越來越火爆的今天,獲獎者前幾名往往都是黑人,他們的平均能力是否碾壓我們?

    愛燃燒:游泳真能減肥嗎?


    推薦閱讀:

    尖貨Opinion | Nike Air Zoom Pegasus 35 一雙重新定義跑鞋的跑鞋
    分享跑步鞋 Nike Vapor Street Flyknit 馬拉松專業跑鞋
    參觀神戶的ASICS亞瑟士博物館,看看「跑鞋之王」是如何創立的?| 運動分子
    科學松鼠會 ? 選一雙跑步鞋
    尖貨周報 | 斯凱奇在華零售總額年均增長73% 告訴你2018年上半年該買什麼跑鞋

    TAG:運動 | 跑步 | 跑步鞋 | 跑鞋選購 | 慢跑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