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看宋朝的史書很困,經常看不下去,而看唐、漢、明朝的時候經常困意全無?
最近在看宋朝歷史,感覺宋朝太過平淡,也可能經濟發展比較好,總提不起來興趣。而看其他朝代的卻完全不一樣。感覺不是最近的心情問題,可能是自己關注點不同,我喜歡相對來說比較亂或者經常打仗的朝代,傾佩那些馬上平天下,馬下治天下的人物。
你看看元朝史試試,「滿眼皆脫脫,遍地帖木兒」不瞬間睡著才怪
還請教題主看宋朝的史書指的是?
第一史料類?古代文人治史類?近現代文人治史類?歷史類讀物?歷史類科普?歷史演義小說?若是從樓主角度來看,喜歡金戈鐵馬、亂局紛爭的話。
尚為將軍的趙匡胤,目睹郭威"黃旗加身"的羨慕,到 "陳橋兵變"為自己"黃袍加身"的得意,到最後 "一條熟銅棍,打得七百座軍州"的意氣風發。
楊業楊無敵"孤兵襲帥營"的豪膽,"千騎襲遼軍,輕解雁門危"的威震北方,到最後"宋軍棄卒絕身死,卻是遼地祀楊廟"的悲愴。
"檀淵相持兩皆憂"的戲劇,議和之中的可笑、可悲、可嘆。
仁宗時三戰先勝後敗,西北猛虎起,西南賊寇亂,而宋將星亦起。
西南,狄青平儂智高,"自家營中且不知,元帥已奪崑崙關"。西北,種世衡創立"為大宋扛敵百年"的種家軍,一門五代將,馬革裹屍還。(真·"楊"家將,水滸里的 老種經略相公 便是種世衡的第五子種諤)今天天晚了。先寫到這,明天再接著寫。
————————————————————————更新。到了波瀾壯闊、毀譽參半的神宗朝了。(那個欲"奮然將雪數世之恥"的神宗朝)
"一戰連拔十數城,富良江大破李越軍",越南請和,與狄青齊名的宋帥郭逵"願以一人身,來活十萬命"。
(曾讀到此時,答主想起了一個段子,有人問退休後的劉伯承:"你打了那麼多勝仗,為什麼從沒聽你提起過?" 劉伯承說: "我閉上眼,就想到多少年輕寡婦找我要丈夫,多少白髮老人找我要孩子?我怎麼說?")一將功成萬骨枯,誰聞萬千無名墓?
王韶上《平戎策》,熙河之役,復熙、河、洮、岷、宕、亹五州,拓邊二千餘里,對西夏呈包圍之勢,一雪舊恥在望,變法富國強兵。
深惜,五路伐夏,雷霆萬鈞之勢,雨打花落之果,將兵死傷甚重,輜重糜費無數,僅克十數據點,卻敵二百餘里。(種家軍此戰取得米脂大捷,破敵八萬餘,復夏州、銀川等地,威震全國)
不甘,再戰!此生必要滅夏。種家軍劍指興慶府(西夏都城),永樂城破功敗垂成,將校二百人傷亡,民夫二十萬損失。
戰報傳來,神宗臨朝慟哭,悠悠蒼天,何薄於我?
自此病情不斷惡化,四年後,38歲的宋神宗帶著深深的遺憾,帶著"奮然將雪數世之恥"的志向,離開了這個世界。更令他始料未及的是,他終身奮鬥之成果——熙寧新法,在他身後,便被狠狠地打翻在地,被狠狠地踐踏,之後,更淪為政治鬥爭的工具。(而在更之後,被視為洪水猛獸,北宋亡之始也。)待更。
————————————————————————
接著更新。
神宗身後,太后、舊黨掌權,神宗時的一切政策被否決,包括神宗試圖解除西北邊患、恢復漢唐舊疆的戰略構想,擬將熙豐年間所獲取的包括河湟地區在內的全部疆土和軍事重鎮棄給西夏。(最後,僅熙河一路因守將據理力爭而倖免。)
哲宗親政後,繼承了父親的遺志,重新啟用新黨,恢復神宗時的戰略構想,並著手實施。
以種家軍、折家軍為主力,接連發動了河湟之役、第一次平夏城之戰、第二次平夏城之戰,恢復神宗版圖,吐蕃入表請降,而西夏「自平夏之敗,不復能軍,屢請命乞和。」
有此子,神宗當瞑目矣,只可惜,在黨爭紛亂中,僅24歲的哲宗英年早逝,其身後,舊黨重新掌權,新法舊法徹底淪為爭權奪利的工具。
「長安英雄淚,滴落汴梁城」
靖康元年十月,種家軍最後一代掌舵人,75歲的种師道,面對朝廷的排擠不信任、弟弟戰死太原的噩耗,再也支撐不住,撒手人寰。
种師道死後一個月,金兵再次南下,次年二月,汴梁城破,北宋亡。
當了俘虜的宋欽宗悲道:「悔不聽種帥之言」。
風雲激蕩的兩宋之交,就將拉開序幕。未完。
宋朝的很多經典戰事其實都寫在遼金元史裡面……
漢唐明的人,錚錚男兒氣,大慫從頭慫到尾,怎麼會讓你看得有精神呢
謝邀。
宋朝的戰爭還少?
從終結五代十國再到與遼國的戰爭。
還有與金國打了那麼多年戰爭。
到最後與蒙古磕了幾十年。
中間還有跟西夏幾十年的戰爭。差點把西夏政權over
還有跟越南打仗。
這個王朝說實話也就北宋仁宗與南宋孝宗的時候能和平一些。
不止這些,還有哪些歷史上名將楊家將,呼家將。狄青,岳飛,韓世忠,余階,孟珙,耳熟能詳的名字都是made in 宋朝,這些還無聊嗎?
或許是你先入為主的認為宋朝很弱小,所以覺得很沒意思,而明清也是疆土遼闊,可能更為強大,所以關注點更多。
推薦閱讀:
※宣岩時評-0225,面對危險,中國毅然以軍事變數應對
※1955年元旦粟裕和肖華視察解放軍運動員營地
※巨炮撼殘陽——一位isu-152駕駛員歷經的牡丹江戰役
※軍事地形學知識節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