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家上市銀行期中「成績單」來了!

隨著上市公司中報基本披露完畢,26家上市銀行全部交出了期中考試「成績單」。上半年銀行業業績情況怎樣?公司治理、風險防範和不良貸款情況如何,數字化轉型及創新業務有何進展?經濟日報推出特別報道「聚焦銀行業中報」,為你答疑解惑。

銀行盈利能力分化

隨著上市公司中報披露完畢,26家上市銀行也交出上半年「成績單」。據萬得資訊統計,26家上市銀行今年上半年累計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2.1萬億元,同比增長6.3%。在整體業績亮眼的同時,各家業績也出現分化,大型國有商業銀行業績繼續維持個位數增長,大多數城商行凈利潤增速則均在20%上下。

整體業績亮眼

半年報顯示,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分別以1604.4億元、1470.3億元、1157.9億元和1090.9億元的凈利潤位列「千億俱樂部」,凈利潤增速分別為4.9%、6.3%、6.6%和5.2%。

值得注意的是,招商銀行上半年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447.6億元,超越國有大行交通銀行的407.7億元,位列凈利潤規模排名第五位。零售業務成為招行業績增長的主力軍。中報顯示,招商銀行零售客戶活期存款佔零售客戶存款的比例為69.49%。受益於零售優勢,該行息差表現亮麗。報告期內招商銀行凈利差2.42%,凈利息收益率2.54%,同比均上升11個基點。零售貸款不良率0.77%,較上年末下降0.12個百分點。相比之下,上半年交通銀行的凈利差和凈利息收益率分別為1.30%和1.41%,同比分別下降8個基點和9個基點。

從凈利潤增速來看,在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中,招商銀行「一枝獨秀」,凈利潤同比增長14.0%,其餘增速均為個位數,其中浦發銀行利潤增速排名最後,僅有1.4%。據市場人士分析,其實從2017年開始,浦發銀行凈利潤就出現「掉隊」跡象,今年中報顯示,浦發銀行歸屬母公司凈利潤規模已經排在民生銀行之後,距離排名第10的中信銀行僅28.5億元的差距。

另外,大多數城商行凈利潤增速均在20%上下,顯示出蓬勃的增長勢頭。

從凈利潤規模來看,北京銀行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118.5億元,排名第一。上海銀行和江蘇銀行分列二、三位,分別為93.7億元和68.5億元。凈利潤增速方面,成都銀行、常熟銀行、上海銀行均在20%以上,成都銀行則達到了28.5%,而江陰銀行為4.3%,排名墊底。

凈息差持續改善

長期以來,商業銀行利潤的主要來源就是「吃息差」,其收入主要是利息收入以及非息收入中的手續費和傭金收入。從五大行中報來看,除了交行,其餘四大行凈息差持續改善。

萬得資訊統計顯示,26家上市銀行近七成的收入來源於利息凈收入,約20%來自於手續費和傭金收入,手續費及傭金收入的增速不及凈利息收入的增速。

以中國銀行為例,在8月29日舉行的中期業績報告會上,中國銀行副行長張青松分析認為,息差的改善主要得益於資產負債結構的優化。「這一方面受益於美聯儲加息,中行境外資產收益率持續走高,推動境外機構凈息差上升。另一方面,中行持續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境內人民幣中長期貸款佔比同比提升1.3個百分點,境內人民幣活期存款平均餘額佔比同比提升1.1個百分點。此外,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等因素均是有利因素。」展望2018年全年凈息差趨勢,張青松表示樂觀,認為中行具備不少有利因素,「相關業務將穩中向好」。

「受益於央行定向降准、資產收益水平提升和資產負債結構持續優化等原因,建行凈利差和凈利息收益率分別上升17個和20個基點。」建行首席財務官許一鳴在中報業績會上表示,建行上半年息差的改善得益於今年1月央行定向降准,建設銀行獲得了2300億元人民銀行利率在1.62%的低成本資金。

結構調整壓力減輕

凈資產收益率ROE反映了股東權益的收益水平,也體現了一個公司的賺錢能力。

從26家上市銀行的凈資產收益率ROE(加權)來看,寧波銀行、南京銀行、招商銀行排名前三,凈資產收益率ROE(加權)分別為10.20%、9.81%和9.80%。而江陰銀行、張家港銀行和無錫銀行則排名墊底,凈資產收益率ROE(加權)分別為3.94%、4.86%和5.48%。

農行和建行在五大行中賺錢能力排名靠前,上半年,農行凈資產收益率ROE(加權)為8.36%,農行在半年報中將凈息差和凈利差同比上升歸結為以下兩方面原因:一是農行加強貸款定價管理,持續優化信貸資產結構,貸款平均收益率有所提升;二是受市場流動性趨緊等因素影響,非重組類債券和存拆放同業收益率上升。

建行中報分析認為,緊緊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動對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穩步推進信貸結構調整,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是業績持續向好的主因。中報顯示,上半年建行貸款穩步增長,信貸機構不斷優化,新增貸款額排名前幾位的分別為個人住房、基礎設施行業、普惠金融、綠色信貸、信用卡、戰略性新興產業。另外,建行大幅壓縮產能嚴重過剩行業貸款,資產質量不斷改善,新增不良貸款同比減少,信貸成本率同比下降0.02個百分點。

雖然江陰銀行賺錢能力排名最後,但從中報來看,其經營情況逐漸好轉。江陰銀行雖是A股首家上市農商行,但其「歷史包袱」較重。據江陰銀行中報顯示,該行面臨存貸款利差收窄現狀,營業收入略有下降,同時,為提高風險抵抗能力,該行加大對相關貸款減值準備的計提力度,因此凈利潤較上期略有下降,但業務始終保持穩健發展。

中銀國際證券銀行業分析師勵雅敏認為,從行業半年報情況來看,行業基本面穩健回升,資產負債結構調整壓力逐步消退,部分中小銀行的經營情況轉好,下半年業績或出現改善,值得關注。

銀行資產質量「穩中向好」趨勢未變

作為實體經濟運行的「晴雨表」,我國銀行業的資產質量一直是備受關注的核心議題。陸續發布的上市銀行2018年半年度報告顯示,我國商業銀行資產質量穩中向好的趨勢沒有變,部分銀行不良貸款率較2017年末出現下降。

同時,多家銀行上半年均用「真金白銀」加大了不良資產處置力度,並通過多種途徑來強化風險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效能,以保證資產質量潔凈。

「我們對未來的資產質量預期有信心和底氣。」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易會滿說,當前該行盈利能力穩定,同時有4000億元的撥備作為風險抵補,加之相關指標逐季向好、信貸結構優化,這都有利於資產質量的改善。

他表示,接下來將主動推進風險防控轉型與基礎管理升級,以過硬的措施抓好新「出血點」管控和存量風險管控,打造更加健康的機體。

資產質量保持穩定

從上市銀行已發布的中報看,其資產質量保持穩定。截至今年6月末,五大行的不良貸款均較2017年末下降,部分股份行出現了不良貸款餘額、不良貸款率「雙降」,同時,多家銀行的撥備覆蓋率有所上升,風險抵補能力進一步增強。

多家銀行負責人認為資產質量「穩中向好」的趨勢沒有變,並對未來的資產質量預期表示出信心和底氣。

五大行不良貸款率均出現下降,不良貸款率餘額雖有升有降但保持穩定。

具體來看,截至今年6月末,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54%、1.62%、1.43%、1.48%、1.49%,分別較2017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0.19 個百分點、0.02個百分點、0.01 個百分點、0.01個百分點。

從不良貸款餘額角度看,截至今年6月末,工行不良貸款餘額2299.76億元,較上年末增加89.88億元;農行不良貸款餘額1858.95億元,較上年末減少81.37億元;中行不良貸款餘額1633.04億元,比上年末增加48.35億元;建行不良貸款餘額1987.54億元,較上年末增加64.63億元;交行不良貸款餘額715.12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0.06億元。

從不良貸款的分布領域看,主要集中在製造業,部分輕工、裝備製造和化工等中低端製造業領域受市場有效需求放緩、行業內市場競爭激烈等因素影響,部分企業因資金鏈斷裂出現貸款違約,不良貸款有所增加。

股份制商業銀行資產質量也保持基本穩定。其中,招商銀行不良貸款出現「雙降」,截至今年6月末,該行不良貸款餘額553.82億元,比上年末減少20.11億元,不良貸款率1.43%,比上年末下降0.18個百分點。

除了上述兩個指標,「撥備覆蓋率」也是分析銀行資產質量的重要因素,反映出銀行的風險抵補能力。

舉例來看,若一家銀行的撥備覆蓋率是150%,則意味著這家銀行已為1元的不良貸款準備出1.5元作為沖抵。

根據已披露的中報,多家商業銀行的撥備覆蓋率較去年末有所上升。其中,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分別為173.21%、248.40%、164.79%、 193.16%、170.98%,分別較去年末上升19.14個百分點、40.03個百分點、5.16個百分點、22.08個百分點、16.25個百分點。

「真金白銀」加大處置力度

資產質量穩中向好的背後,是各行上半年均加大了不良資產的處置力度,手段之一便是用利潤中的「真金白銀」來核銷不良資產。同時,現金清收、重整重組、批量轉讓、不良資產證券化等市場化

置手段也被廣泛運用。

易會滿表示,在過去的2015、2016、2017年三年時間裡,該行把握住財務實力比較強、盈利狀況較好、撥備基礎不錯的有利條件,共支出2050億元處置了6000億元的不良貸款。

「今年將投入1000億元作為呆賬準備金,處置2200億元不良貸款,即四年共處置不良貸款8200億元,這個數據在目前工行14萬億元的貸款餘額中佔比達6%。」易會滿說。

「中行今年上半年加大了不良資產清收力度,統一調配行內外清收資源,對不良項目進行集中管理,提高處置效率,累計化解不良資產753億元,同比多化解18億元。」該行首席風險官潘岳漢說,同時,該行多策並舉,拓寬了銀行卡及個金類不良貸款處置渠道,成功發行銀行卡及個金類不良貸款資產支持證券。

招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行運用多種途徑化解風險資產,2018上半年共處置不良貸款181.87億元。其中,常規核銷84.99億元,清收61.64億元,不良資產證券化15.23億元,通過重組、上遷、抵債、減免等其他方式處置20.01億元。

實際上,針對不良貸款風險,監管機構已多年強調「以豐補歉」和逆周期調節,即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在貸款增速較高、凈利潤增長較快的年份多計提貸款減值損失準備,以保持穩定的風險抵補能力,防患於未然。

分析多家銀行的中報可發現,反映經營成長性的「撥備前利潤」指標均處於近年來的較高水平,這意味著,目前銀行有實力、潛力、空間來消化、處置不良資產。

「下一步,中行將努力整合行內外資源,持續推進不良化解工作向精細化轉變。同時,針對潛在風險,持續推進監控預警系統建設,開展多領域、多維度的風險排查,力爭實現潛在風險早發現、早預警和早化解。」潘岳漢說。

提升風險管理效能

資產質量既取決於經濟環境,又取決於銀行的管理水平、風險偏好。如何提升風險管理效能、防止「病從口入」?如何有效地防範、化解風險?

從實踐看,今年上半年,銀行業從三方面加大了信貸管理力度,即優化信貸結構、優化管理流程、借力科技治貸。

從優化信貸結構方面看,農行上半年突出對鋼鐵、煤炭、房地產等重點行業開展排查,以做好風險預警和化解工作,同時強化重點客戶的風險監測工作,加強大額用信集團的貸後管理力度。

「工行在客戶選擇方面,不唯行業、不唯大小、不唯所有制,只唯優劣。」易會滿說,該行還實施了嚴格的「新老貸款劃斷管理」,即對於2013年以後的新增貸款,以新老劃斷的方式嚴控資產質量。目前,工行2013年以來新發放貸款已佔貸款總額的71%,不良貸款率控制在0.88%。

「建行上半年著力優化信貸結構,重點是繼續鞏固個人住房和基礎設施領域優勢,加大普惠金融、綠色信貸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入,嚴格控制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的信貸投入。」該行董事會秘書黃志凌說。

從優化管理流程方面看,工行實施差異化、人格化授權,推行專家治貸、專業治貸;中行則加大了大戶集中度的管控,實行大戶信貸經營管理責任制,明確、強化各級機構管理者的經營管理責任。

從借力科技治貸方面看,多家銀行以科技為利器,運用大數據對準入、貸後、投後進行全流程跟蹤分析,智能化阻斷不良貸款的生成。

目前,建行已成立「風險計量中心」,將其作為全面風險監控的預警平台;招行則實施IFRS9(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金融工具)下的「預期損失模式撥備模型」,通過引入大數據和金融科技技術,推進風險評級、預警模型等項目的開發與優化,以提升其風險管理量化工具的實用性與精確性。

其他人都在看

? 大有可為!中非關係未來怎麼走?習主席這樣擘畫

? 「二倍速」追劇成常態,觀眾太忙還是劇太差?

? 陽澄湖大閘蟹99%都是假貨?!小心被套路了

別讓甲醛超標絆住長租時代的步伐


來源 / 經濟日報(記者陸敏、郭子源)

編輯 / 李靜

推薦閱讀:

不良處置模式力度有限,銀行陷入高風險溢價窘境
淺談我國銀行卡的EMV遷移
招商銀行上海南翔支行走進敬老院開展「防詐騙」宣傳
銀行行長副行長競聘面試題真題彙編和答案
銀行定存的危情時刻 一場持久的PK戰

TAG:銀行 | 成績 | 成績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