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一個戲精的自我修養 —— 表演型人格障礙

作者:駱文 | 

整理編輯:兔編

來源:心晴門診(xq82382600)

我在醫院裡聽說過一個有趣的案例,有一位住院女性患者,懷疑自己的手有問題不能動彈,但是檢查結果顯示一切正常。

因為她平時太能鬧騰了,為了不影響到整個病區的休息,有一晚,夜班護士哄她躺下以後,把她的手舉起來,對她說,如果你真的是手有問題,那麼按道理它應該放不下來了,如果能放下來那就證明沒問題,可以出院離開了。

結果她為了證明自己的手真的有問題,就這樣一直舉了一晚上,累得滿頭大汗都沒敢放下來。

↑ 點擊圖片可放大 ↑

聽起來很怪異?其實這類人在生活中一點兒也不罕見,她們就是表演型人格者。

表演型人格,

又稱癔症型人格、歇斯底里型人格、尋求注意型人格,以女性居多。

當她心情好的時候,她就是光彩奪目的「正能量」,敢於肆無忌憚地展現自己的個性,想唱就唱想跳就跳,情緒還極富感染力,看著她就像看著最精彩的影視作品,爛番茄指數爆表,只要有她在的地方,你就不會感到無聊。

當她心情不好的時候,她就是慘不忍睹的「災難片」,可以為一丁點小事而當街跪地大哭,悲慟程度足以讓路人懷疑你剛殺了她全家,和她在一起時間越長你越害怕,不知道什麼時候又會出幺蛾子。

她的喜好、觀點、態度非常容易受人影響,總是在追逐權威和潮流,說她是牆頭草,簡直是對牆頭草的羞辱。

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她彷彿擁有能和一切男人調情的能力,而且是撩完就跑絕不負責,時常令被撩的人感覺摸不著頭腦,剛要回應,她已經翩翩離去。

她們可以把任何地方當做舞台,任何時候都迸發亮光,吸引著周圍的目光,「真是戲精本精沒錯了」。

表演型人格者通常都有

高度的焦慮、強烈的情感和過度的反應。

在人際關係中,她們會表現出充滿溫度、善解人意和樂於表達自己,有時候還會過於熱情。有時也會沉溺於危險和刺激的興奮中(比如當眾調情)。由於情緒亢奮,她們豐富的情感常給人以膚淺、浮誇、不真心的感覺。為了滿足自己性格特徵的需要,她們通常會選擇能聚焦他人目光的職業,比如演員、教師和政客。

當然,並不是說演員都有表演型人格障礙,不過演員這個群體中,確實有相當一部分表演型人格者存在,只是大部分還達不到障礙的程度。

輕微的表演型人格傾向能讓他們更容易入戲,面對鏡頭有更好的表現。

一些高智商的表演型人格者,由於對情感可以有深刻的體驗和理解,能夠演繹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人物,比如一些經典的影視作品,其誕生可能與創作者的體驗有關,而一些熒幕上的經典角色,可能與演員入戲太深、與角色產生了情感共鳴有關。

但表演型人格障礙不是一種收放自如的「演技」,而是不受控制的「表演病」,就像嬰兒那樣,開心了就格格大笑,不舒服了就癟嘴大哭。

研究發現表演型人格的形成與家庭有著密切的關係。

表演型人格的女性背後通常有一個軟弱的母親和一個威嚴又充滿魅力的父親。父親對女兒可能會既嚴厲又溺愛,這種矛盾的形象讓女兒不知是該親近還是害怕父親,而母親的千依百順更加促成了「女性天生弱小」這一卑微觀念的形成。在這種家庭中長大的女孩,一方面害怕被男性看不起被拋棄,一方面又渴望獲得男性的認可而不斷迎合和討好他們。

Mueller 和 Aniskeiewitz 強調:

不稱職的母親和自戀的父親,是子女癔症型人格的根源。

這樣的家庭氛圍,造成表演型人格內心卑微的特點,十分害怕被拒絕和被侵害。他們會採取以下幾種方法來應對日常:壓抑、退行、性慾化以及付諸行動。

她們會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正常需求進行

壓抑

,這種壓抑就會導致癔症癥狀。

比如在維多利亞時期女性推崇禁慾風尚,當時盛行一種叫手套麻痹的癥狀,因為有了這個癥狀,她們就不能進行自慰了。癥狀可以緩解一部分因慾望帶來的焦慮,但是我們都知道,情緒就像洪水,宜疏不宜堵,否則時間長了早晚要決堤。

她們感到不安全、害怕被拒絕或身陷險境的時候,會用

退行

的方式來保護自己。

表現出像個孩子一般的乖順、軟弱,企圖通過迎合或無節制的妥協,來換取事態的平息(如斯德哥爾摩綜合征)。普通程度的退行或許有效,說不定還會讓人覺得是可愛的、天真無邪的,但如果達到精神病性水平,就會是胡攪蠻纏、吹毛求疵、不顧危險地做一些刺激的事,或者出現身體不適。

她們看似充滿性慾,也總能吸引到很多的異性,但她們卻對自己的行為充滿

性誘惑

這一點全然不知。

許多異性因為她們逼真的「演技」虛榮心得到極大的滿足,很容易就被吸引、沉溺其中。有時當她們被告知「你的行為帶有性暗示」,甚至會感到很震驚。

她們努力表現自己,讓自己看起來充滿魅力,深層的目的是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獲取他人的

認同

因為外界的認可是他們維繫自尊、維持安全感的主要途徑,但這種行為常給人貪慕虛榮的印象,隨著誤會的加深,她們更加不敢展示真實的自我,乃至於一生都在演戲。

如果我們能給予她們更多尊重的氛圍,讓她們感到安全,那麼她們或許可以有一天可以卸下自己的面具,讓我們觸碰到真實的內心。同時也需要提醒各位父母,以身作則的性別平等或許是孩子最重要的一節啟蒙課。

- The End -

- 作者簡介 -

駱 文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家心理治療師

國際催眠師、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

心晴門診(ID:xq82382600)

· 壹心理精選 ·


推薦閱讀:

常見人格障礙的種類
敏感多疑的分裂樣人格
偏執型人格障礙如何治療?
人格障礙
治療邊緣型人格障礙最大限度減少多葯治療的技巧

TAG:表演 | 人格 | 自我 | 自我修養 | 修養 | 人格障礙 | 戲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