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慈悲頌:譚盾新創全球火爆亮相
譚
盾
這個因
《卧虎藏龍》《英雄》
而被大家熟知的作曲家
又一次
用音樂震動世界
最近,譚盾的
最新歌劇
《敦煌 慈悲頌》
(Buddha Passion)
在聞名遐邇的德累斯頓音樂節上世界首演。
聆聽完由譚盾指揮,沈洋、朱慧玲、譚維維等藝術家及慕尼黑愛樂樂團的表演後,一千八百多名觀眾全場起立向來自於中國和世界各國的音樂大師們致敬,雷鳴般的鼓掌和歡呼長達十五分鐘之久....
▼請欣賞
世界首發
《敦煌 慈悲頌》
▼
預告片
(視頻為三圍超感立體聲,強烈建議戴上耳機聽!)
「我把對生命的理想放進了《敦煌 慈悲頌》里,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
——譚盾
「《敦煌 慈悲頌》像是一部可以聽的電影,音樂的故事,如風暴般的震撼著每個人的心靈。 」
——德累斯頓日報
△ 敦煌慈悲頌在德累斯頓音樂節首演座無虛席
△ 譚盾指揮敦煌慈悲頌的演出
△ 敦煌慈悲頌演出後譚盾與呂貝克國際合唱團團長
一起接受觀眾的歡呼
△ 譚盾向德國記者講述敦煌慈悲頌的創作
為何譚盾和外媒如此看重這部新作?
橄欖獨家專訪
帶你了解
作品背後的故事
▼
首演·德累斯頓
△ 敦煌慈悲頌的海報
遍布了德累斯頓的大街小巷
△ 敦煌慈悲頌登上德國音樂雜誌的封面
橄欖:很多
音樂迷都說德累斯頓國際音樂節首演了您的《敦煌 慈悲頌》(Buddha Passion),獲得了世界性的成功,您能和我們分享一下嗎?
譚盾:
演出前,我其實是準備了二套指揮服,就是怕他們扔雞蛋和西紅柿,怕西方人不懂敦煌,結果,當我指揮完最後一個音時,一千八百多名觀眾轟地一下起立,雷鳴般的鼓掌和歡呼,長達十五分鐘之久....我在台上,一直看到台下觀眾,為我們講的這個中國故事,感動流淚。
橄欖:德累斯
頓是歐洲很美麗的一座文化名城,您的中國故事《敦煌 慈悲頌》,為什麼會選在德累斯頓首演呢?
譚盾:
首演後,德累斯頓市長邀請了世界各地前來觀賞的VIP喝酒,酒會上德國電台記者也問了您這個同樣的問題,結果音樂節的藝術總監揚·斯拉格先生搶先回答了,他說:
「德國是哲學家的故鄉,歷史上我們一直在出口哲學,從黑格爾到馬克思、尼采...但這次我們想進口一回
,《敦煌 慈悲頌》乘著音樂的翅膀飛來德國,讓我們在那麼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中,感悟到東方智慧,這是為什麼我一定要搶到它的世界首演在德國,我也希望它能儘早回到它的家鄉中國....」。
△ 德累斯頓市長與德國國際音樂節總監
在後台化妝間向譚盾表示演出成功的慶賀
合唱·凝聚力
橄欖:您
的
《敦煌 慈悲頌》的唱詞應該是中文的吧?
譚盾:
是中文和梵文。
橄欖:聽說擔任首演
合唱的是德國呂貝克國際合唱學校的青年歌唱家們,來自世界各地,他們能唱好中文和梵文嗎?
譚盾:
對,擔任獨唱的是沈洋、譚維維、朱慧玲、王亢、郭森、巴根等六位中國藝術家,合唱是來自19個國家的青年歌唱家。我最開始也和你有一樣的擔心,那個忐忑啊!第一次去排練之前,就怕外國人合唱團員唱不準中文,再把我趕回來!當天從機場直奔排練的地方,一聽,嚇傻了。他
們的發音之準確,吐字之清
楚,哪裡聽得出是外國人唱的。我
來放給你聽一段:
▼請欣賞:19國歌唱家用中文演唱「禪夢」▼
選自《敦煌 慈悲頌》
(強烈建議戴上耳機聆聽)
△ 就是這19個國家的歌唱家把中文唱地這麼棒
△ 演出後譚盾在後台與各國藝術節嘉賓一起慶賀
(你能在照片中找到譚維維嗎?)
橄欖:確實,
真的讓人想不到這居然是外國人唱的!
譚盾:
休息的時候我跟他們聊天,問他們怎麼能把中文唱得這麼好?其中幾個來自俄羅斯的青年歌唱家說:「我們聽了《心經》之後淚流不止,感覺在它裡面聽到了俄羅斯的民歌,聽到了普希金、柴可夫斯基!」還有幾位來自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歌唱家也說:「我對它(《心經》)從來都不了解,但它有一種
無可言傳的力量
,能夠讓我們沉下心來把中文學好。」
那一刻我突然發現,《敦煌 慈悲頌》有著很強的凝聚力。一個是
東方和西方的凝聚力
;另一個是包括中國大陸、海外華僑、港澳同胞和台灣同胞在內,
全世界中國人的凝聚力
。這種美麗是跨越種族、跨越年代的大美,在它面前,東、西方之間的距離就是零。
△ 與沈洋在研討敦煌慈悲頌的演唱
△與譚維維、巴根在研討敦煌慈悲頌的演唱
△ 譚盾指揮慕尼黑愛樂排練敦煌慈悲頌
敦煌·樂譜
橄欖:
這部
作品您寫了多久?
譚
盾:
五年。我曾十幾次到敦煌採風。
橄欖:
您在窖
洞里住過嗎?
譚盾:
住過一晚。很乾燥,那兒聽得很遠。
橄欖:
敦煌
這個地方給了您怎樣的靈感?
譚盾:
敦煌的石窟,建造時特別不容易,靠的都是幾輩人的功夫。從爺爺輩到孫子輩,從鑿洞到畫壁畫,需要上百年的時間。他們為什麼要鑿這個洞?因為他們有
祈願
,想把他們心底里的
慈悲、善良和信仰
,保存在一個安靜的沒有人打擾的地方,讓祖祖輩輩的子孫記住他們。想到這些我就很感動,覺得一定要把它們寫下來!
△ 譚盾在敦煌研究院
△
譚盾走在敦煌莫高窟的路上
△ 譚盾在莫高窟洞窟
橄欖:據我
了解,敦煌的石窟中有很多樂譜,現在收藏在世界各大博物館裡,您在創作過程中有沒有接觸過這些樂譜?
譚盾:
是的,敦煌樂譜在歷史學、音樂學中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這些樂譜當年被王道士發現,便宜賣給了當地的考古學家,如今散落在世界各地,在大英博物館、法國巴黎博物館、日本奈良博物館都有大量的收藏,非常珍貴。我是很想要看一看它們,哪怕是可以聞一聞、摸一摸都好啊!於是就在全世界的範圍內追蹤它們。
有一天,大英博物館,看到了來自唐代的全本《心經》,我聞到它的氣味,想到曾經觸摸過它的人,眼淚就止不住地流下來了。
橄欖:這些樂
譜對您的創作有啟發嗎?
譚盾:
我在拿著這些樂譜時,彷彿自然而然就能聽到聲音流淌出來,成了我作品中的一部分。
△ 譚盾在大英圖書館追蹤到唐代10世紀的心經古樂譜和舞譜
△ 譚盾在法國國家圖書館研究的敦煌古譜
壁畫·樂器
橄欖:您的《敦
煌 慈悲頌》跟敦煌的壁畫是否也有一定關聯呢?
譚盾
:非常緊密的聯繫。如果說用一句話來概括《敦煌 慈悲頌》想要表達的觀念,就是
「讓千年古畫溶解穿越至今天的舞台」
。敦煌的每一幅畫都是畫中人的經歷,承載著整個家族的信仰、慈悲和對未來的祈願。我花了3年的時間去研究它們,最終我在幾千幅壁畫中,選定了6幅:<菩提樹下>、<九色鹿>、<千手千眼>、<禪園>、<心經>、<涅槃>,每一幅畫都代表著一種含義,用這種方式流成一條中華文化的河。
△ 譚盾在莫高窟內仔細研看音樂壁畫
△ 譚盾組織的敦煌古樂團-樂隊絲路
橄欖:所以您會真
地會讓壁畫在舞台上「活」起來?像「反彈琵琶」這種也會有嗎?
譚盾:
說到這個,很有趣。有了樂譜,我發現,這些音樂一定要用壁畫里的樂器才能演奏得出來。我就去研究樂器的律制,找樂器廠恢復,包括
奚琴(二胡的前身),還有你講到的琵琶。
但你知道最難的是什麼嗎?是演奏。因為壁畫中的人物都是又歌、又彈、又唱的,可我們長期以來,會跳舞的不會彈琵琶,會彈琵琶的就不會跳舞。所以我就到北京舞蹈學院的敦煌舞系去找到舞蹈演員,請琵琶老師去教她們彈琵琶;又把琵琶彈地好的音樂家,送去北京舞蹈學院去學敦煌舞蹈。最終,在《敦煌 慈悲頌》中,我們的演員是真的做到了一邊跳舞一邊「反彈琵琶」!
△敦煌慈悲頌故事中也納入了敦煌古樂器的樂舞表演
(譚盾與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共同研製的「反彈琵琶」,
由施文卿呈現)
世界·巡演
橄欖:聽
說您把《敦煌 慈悲頌》看作是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為什麼自己會給予它這麼高的評價?
譚盾:
5年前去了敦煌,完全改變了我。過去我曾經「憤青」過,搞過很多前衛的實驗音樂。現在我覺得
自己應該要為未來留下點什麼
,
就像先人們留下了敦煌,借敦煌與我們交談。我則是用科技和音樂把古老的敦煌,以及現代的文明傳承到未來。
在遙遠的未來,只要《敦煌 慈悲頌》響起,我就還在。
生命是無限的,
《敦煌 慈悲頌》反映了我活著的理想。
橄欖:能否
跟大家講一下《敦煌 慈悲頌》接下來的巡演計劃?
譚盾:
接下來在今年的10月6日,我會在墨爾本國際藝術節上指揮墨爾本交響樂團演奏;11月2日和3日會在香港舉行亞洲首演;明年,我們還會有慕尼黑愛樂-德國易北愛樂-日本NHK交響-倫敦愛樂-新加坡交響-西班牙國交-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荷蘭皇家音樂廳-柏林愛樂-歐亞藝術節-法國國家交響樂團 ...等。具體可以關注我的個人網站(
tandun.com
)▼點擊視頻,聆聽譚盾的敦煌心路▼
把壁畫變為聲音
本文視頻及圖片來源:譚盾工作室
請欣賞更多譚盾作品
▼
1、《鬼戲》-1997
▼《鬼戲》Act 1
音樂資源載入中...
《鬼戲》,全名為《鬼戲――為弦樂四重奏、琵琶及鐵、水、紙、石頭及演奏員的人聲而作》。全曲受民間文化「儺戲」的啟發。在「儺戲」中,所有的東西都是有生命的、可以互相溝通的。由此,人類與鬼魂、與自然可以互相對話。
2、電影《卧虎藏龍》主題音樂-2000
▼《
卧虎藏龍
》主題曲音樂資源載入中...
《卧虎藏龍》是2000年由李安執導的影 片,譚盾擔任配樂,並以此獲得了2001年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配樂獎」。在主題曲中,大提琴是貫穿全曲的主線,旋律寬廣深沉、有滄桑感。大提琴在演奏時還融入了馬頭琴的演奏技法,讓作品聽起來有更鮮明的中國元素。
3、電影《英雄》插曲「悲情沙漠」-2002
▼ Sorrow in desert-《英雄》插曲
音樂資源載入中...
《英雄》,2002年由張藝謀執導的電影。其中主題曲的旋律,是譚盾最為人熟知的旋律之一。和《卧虎藏龍》類似的是,譚盾也在《英雄》的配樂中使用了大量大提琴,用以串聯劇情。還是用了大鼓、小鑼等樂器,頗有新意。
4、電影《夜宴》主題曲-2006
▼《夜宴》主題曲
音樂資源載入中...
《夜宴》,2006年由馮小剛執導的電影,譚盾以其中的配樂獲得第43屆台灣金馬獎最佳配樂提名。在主題曲中,譚盾將鋼琴、打擊樂器、合唱與呼麥等元素完美融合,他認為這是自己對中國電影音樂、民族音樂融合的全新嘗試,將古代與現代、古典與流行、東方與西方的元素揉為一體,呈獻給聽眾。
▼點擊
閱
讀原文
,進入田老師的【復古花園】
推薦閱讀:
※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p.2319) 伯希和敦煌遺書:【今日盂蘭盆節】
※《敦煌新本六祖壇經淺讀》之六
※敦煌寫經+無量壽觀經義記
※陝西藍田一所古剎里藏著「第二敦煌」,一定要趁早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