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最不推薦睡這種枕頭!毀睡眠傷頸椎,越睡身體小毛病越多!

醫生最不推薦睡這種枕頭!毀睡眠傷頸椎,越睡身體小毛病越多!

人的一生有1/3的時間在睡覺。可現代人經常會碰到一個問題:漫漫長夜難將息!不是睡不著,就是睡不香、睡醒還犯困......

不知大家有沒有想過,讓你睡不好的原因之一,可能夜夜都與你相伴?比如,枕頭。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枕頭選對了,可讓大家睡得舒服些、安穩些;如果沒選對,想必大家的睡眠質量,多少都會打點折扣!

睡眠質量的好壞,影響著我們的身體健康。雖說目前還沒有研究證明,某種枕頭完全對健康有害。但有一種枕頭,醫生確實不推薦大家長期使用!

從生理結構來看,頭顱的枕部(後腦勺)是向後凸出的,而頸椎在形態上有一個明顯的前凸,好的枕頭應該能夠很好地容納這個後凸,並承托起頸部的這個前凸。

換句話說,枕頭真正要「墊」的部位應該是:後腦勺和肩部之間的距離(部分)

這個距離一般在15厘米左右。只有完美彌補了這個距離,頸部肌肉才會處於一個鬆弛的狀態。

顯然,彈簧枕並不符合這個要求。

彈簧枕通常彈性較強,人枕上去後,頭部會受到外加的彈力作用,從而導致肌肉疲勞和損傷,故不宜長時間選用。

睡覺本來就是我們生活的一大部分,彈簧枕不宜長期使用,那麼,只能送它去冷宮嘍!

其實,彈簧枕不適合大家長期用,只是從枕芯這一個角度,去評判它的適用性。而真正選枕頭時,要考慮的因素絕不止這一個。

從健康的角度看,要挑一個善待你頭頸的枕頭,以下3個方面都該引起大家的重視~

枕頭的高度高枕無憂?低枕更好?真相只有一個

俗話說「高枕無憂」,其實不然。

枕頭過高時,頸部會被固定在前屈位,頸部肌肉會長期處於被牽拉狀態,從而造成慢性肌勞損、肩臂、頸項疲勞酸痛、活動受限等,影響頸椎的穩定性。

另外,長期高枕而卧還可能引起頸椎韌帶、關節囊損傷。時間久了,增生的韌帶等可能會壓迫附近的脊髓、神經根和血管,從而可能引起腦供血不足,誘發或加重頸椎病。

可如果枕頭過低或不墊枕頭,人仰卧時,頭頸勢必會過分後仰,從而牽拉頸前部肌肉,引起疲勞或疼痛,甚至加重頸椎病病情。

另外,枕太低或不枕,還可能會引起口乾舌燥、咽痛、打呼嚕等癥狀。

這樣看來,無論高枕還是低枕,都有憂啊!

建議:枕頭的具體高度須根據個人生理弧度、睡眠姿勢和年齡而定。

一般來說,新生兒不用枕頭,8個月左右的嬰兒,其枕高宜用1~3厘米的,3~6歲兒童用3~6厘米的,7~15歲的孩子用9~12厘米高的。

16歲以上及成人,仰卧時,枕高應為自己的一拳(豎立)的高度側卧時,枕高為一拳(豎立)的高度加一掌的厚度

枕頭的形狀和大小外形隨便選?越大越好?你太天真了

目前,市場上所銷售枕頭種類繁多,但其形狀多半是扁平的。這種枕頭雖然外型美觀,但不符合頸椎的生理曲度。

理想的枕頭形狀是中間低、周邊高,或前高後低,呈英文字母B形。這幾種形狀可維持頸椎的正常生理曲線,起到放鬆、調養、保護頸椎等作用。

至於枕頭的大小,有調查數據顯示:如果枕頭長度達55厘米以上,不易「落枕」。

建議:成年人的枕頭長度應在40~60 厘米之間(超過使用者肩寬15厘米左右);寬度不小於30 厘米,以確保睡覺時頭和頸都能枕到,以支撐頸椎。

枕頭的枕芯軟軟的最舒服?沒這麼簡單!

選枕芯主要看它的硬度和透氣性。

硬 度

枕芯不能太硬,過硬的枕頭,與頭接觸的面積小,壓強增大,頭皮不舒服;但也不能太軟,枕頭太軟,難以保持一定高度,頸肌易疲勞,也不利於睡眠。

建議:枕芯應選稍柔軟而不失一定硬度的。

透氣性

  • 蕎麥皮、稻穀殼、決明子、蠶沙等做的枕芯,透氣性最佳;
  • 真空棉、棉花、普通海綿等材料做枕芯,透氣性和彈性較差;
  • 現在熱門的慢回彈記憶棉、PU定型海綿、中空纖維乳膠等,在回彈性、蓬鬆度方面,毫不遜於自然填充物,其透氣性也不錯;
  • 而市場上各種寒水石枕、按摩石枕等,並非人人適用。體質虛弱、胃寒氣虛者,腦梗死病人、產婦、經期婦女等,都要避免使用。

總的來說,枕芯要選硬度適中,透氣性好的。

好啦,說了這麼多,估計大家對怎麼選一個對身體有益的枕頭,應該心裡有數了。在這,小編再叨叨兩句用枕頭時要注意的!

用枕頭時,千萬別忘了這2點!

1. 枕套每周要洗一次,枕芯每3個月洗一次。枕頭最少一年要換新。

枕頭用久了,容易藏污納垢,不僅可導致痤瘡粉刺,還可能誘發過敏或哮喘。

2. 別迷戀保健枕、美容枕等。

市面上常見的保健枕、美容枕,雖然裡面的藥物有一定的功效,但不能代替治療。

你正在用哪種枕頭?

如果換個枕芯,你想用哪種?

決明子?菊花?蠶沙?還是......

推薦閱讀:

【中醫育兒】小兒厭食食療系列(三):胃腸積食
「降壓神菜」只能降壓?老中醫告訴你,芹菜鮮有人知的三大功效
醫間道:十站旅行帶你進入中醫殿堂(1)
中醫是站在宇宙上看人體(這是我今年讀到最通透的好文!)
中醫穴位知識

TAG:中醫 | 養生 | 失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