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一張檢驗報告單的時候,我們得到了什麼?
前言,幾句題外話。很早就想申請專欄來寫一些關於工作的文章,不過醫學方面的專欄需要先進行個人認證,但是檢驗師執業證書網上無法查詢,而在個人認證流程中執業證書的網址又是必填項,估摸著申請專欄無望,那只有先從文章開始了(PS,如果有哪位大佬知道檢驗師證書網上查詢方式請不吝賜教)。
被各種親戚朋友諮詢,幾乎是每個醫學僧都遇到過的情形。不管什麼專業,只要是進醫院的問題,多多少少都會被問起。筆者被問過的最多的問題,當然是本專業的,哎,XXX,我今天去醫院抽了個血,XXX,我家孩子拉肚子今天上醫院檢查了大便,你來幫我看看結果有沒有問題。那麼,我們就來看一看一張報告上,到底會有些什麼東西。
一般來說,報告上會有患者的就診信息,檢查的項目,結果,參考值,以及提示符等等,下面逐一說明。
就診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規模稍大一些有用到LIS系統的檢驗科還會有門診/住院號。門診/住院號是每個患者獨有的編號,用以識別身份,類似於每個人都有一個獨立的身份證號。因為醫院會碰到同名同姓甚至同年齡的患者。此外,還包括就診的科別,醫生,以及一個簡單初步的臨床診斷。這是一般的患者最容易理解的部分。
檢驗的項目一般和醫院實驗室的規模有關,無法逐一列舉。僅以採集血液為例,能檢測的項目就成百上千,但是檢查都是有針對性的,在醫療管控如此嚴格的條件下,筆者自身接觸到的臨床醫生亂開檢查的事兒,還基本沒有,說得有些遠了。在檢驗項目的內容里,會出現很多專業名詞,大部分人看到這裡基本上就不懂了,沒關係,交給醫生和檢驗師去看就好了。
結果和參考值可以放到一起來說,每一個檢驗項目,都會對應一個結果。還是以驗血為例,結果數字通常代表了所檢測的物質在血液中的含量,而參考值一般是一個範圍,表示了這種物質在正常人的血液中含量的下限和上限。但是,參考值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的制定綜合了許多因素,比如來自於教科書的理論知識,還要結合醫院檢驗科的實際情況,比如檢驗方法、實驗室採用的儀器、化學試劑,等等(所以就算針對同一個檢驗項目,不同醫院的檢驗報告單可能也會有不同的參考值),此外,針對同一檢驗項目,患者的性別和年齡的差異,也會帶來參考值的變化。
提示符通常是向上或者向下的箭頭,用於提示某些升高或者降低的指標。這些指標有可能是由於疾病引起的,怎麼判斷,交給醫生就好。當然,筆者在工作中也經常接到患者的來電,我的報告上XXX項目又偏高了,我是不是有問題了很擔心之類云云,其實,參考值是各個實驗值根據自己的工作條件而建立的,就算一個完全健康的人來做檢查,他的結果也並非就一定能完美地落在參考值的區間內,有一些結果稍微有偏高或偏低並沒有臨床意義,所以完全不必擔心,當然筆者也能理解,讓沒有醫學基礎知識的人接受這一點比較難。
最後,一張報告是怎麼得到的呢?當患者就診後,醫生會根據患者的情況來決定要不要做檢驗和到底檢驗什麼項目,而檢驗師在接收到了患者的標本以後,還會有一套嚴格的工作流程來確保結果的準確性,以及結合醫生給出的初步診斷來分析得到的結果,當他們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分析並確認結果無誤之後,這張報告才會發放到患者的手中。
所以,下一次再拿到一張檢驗報告的時候,不要再一頭霧水了,好嗎?
推薦閱讀:
※順產還是剖腹產,醫院負有「科學」責任
※身體出現這6種癥狀, 每一種都是一種癌症的外在反映, 趕快去醫院吧
※中大醫院神經內科疑難病例分享:以急性多發腦梗死為主要表現的肝癌特魯索綜合征一例
※蜀山區小廟鎮中心衛生院爭創「二級綜合醫院」活動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