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語言學知識-《語言的隱喻》

本期語言學知識-《語言的隱喻》

來自專欄大西洋宛童娘

隱喻提供一種敘述的方法,使我們能間接地表達事物,得以展示聲音、外貌、意義等方面精微玄妙的差別。

1、誇張 Hyperbole

在節目Orange is the New Black中,當媽媽去監獄探視女兒時,女兒正努力艱難地適應著監獄生活。「你是不是整個人快崩潰了?」媽媽問她,她回答:「我是被裹挾在這一切的瘋癲中,趿著拖鞋攀登珠穆朗瑪峰。」

人們常以為隱喻必須用名詞,比如「我簡直就像個瘋子」。其實不然,隱喻會帶有很多語言修飾,且更多用動詞來表達( 該句為surround, try, cilmb)。她用「穿拖鞋爬世界之巔」來誇大程度,抒發自己牢籠生活的感受是多麼可怖難熬。

2、象徵 Emblem

這是咱們屈臣氏常見到的蜂蜜味瑞士三角巧克力。不過圖中這款是針對英國脫歐的新款設計。仔細對比新舊版的形狀,你會發現重新設計後尖尖的山峰彼此間隔更遠了,也暗示了他們和盟國的關係距離也更疏遠了。

3、手勢 Gesture

圖中男人正描述他的舍友,他說:「Hes kind of like, mm.」 同時做出一個手勢。一個簡單手勢代替了他想說的形容詞,可能是「強迫症、太愛乾淨、過分講究、死板僵化」等等。通常情況下隱喻手勢都極度簡單,卻蘊含大量意義。

Littlemore教授對比母語者二語學習者時的有趣發現:母語者會在說話時直接用隱喻手勢代替單詞;二語學習者是在做完隱喻手勢以後,繼續說完整後面的話。所以二語學習者更可能使用隱喻手勢來幫助自己說話,換言之,提前用手勢做出一個想法框架,再繼續用語言表達。

4、聯覺 Synaesthesia

Synaesthesia /?s?n?sθi?z??/

聯覺,又叫通感,牽連感覺,共同感覺。

通感既是一種心理現象,又是一種語言現象。

指當兩種感覺互相作用於感官時的一種神經狀態。保守估計2,000人中有一個真正擁有通感的人。

從認知角度考察,通感是一種特殊的隱喻。其源域和目標域都是人所體驗到的感覺,同樣包含隱喻性的認知和思維過程,在英語語言中有著自己獨特的語用功效。

(完)

課程來自英國伯明翰大學,內容經翻譯整理,僅作學習使用。

附一段別處看到的:

1. The power of the metaphor, simile, parallel…figurative language is not only a good way to put things into perspective, but metaphors are easier to remember than a complex set of interactions.

2. "…they create a 『little explosion of fiction.』" (James Wood, How Fiction Works)

你從世界的文字中看到自己


推薦閱讀:

世界語KER考試信息 | 學習篇
懂得男人的10個身體語言
第10節:罵人前的自測:容易惹火別人的語言(8)
印度女學者:印度東北的7個邦國所用語言證明他們都是中國人後代

TAG:語言 | 英語 | 語言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