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這座仙山,傳聞有皇帝出家隱居30多年,徐霞客還到此巡遊
提到貴州的名山
梵凈山、黔靈山、雲台山、大婁山
......
恐怕你隨口就能說出不少
但今天我們要說的主角
卻有一個比較大眾的名字——白雲山
在這座山裡,隱藏著一座寺廟
相傳曾經有一位皇帝
逃離深宮,脫下黃袍,披上袈裟
在這修行了30多年
中國叫「白雲」的山有很多,而這一座位於 貴州黔南州的長順縣 ,距離貴陽80公里左右/長順白雲山1462米,因為山體形狀酷似海螺,曾被叫做「螺擁山」,後來改名的原因在《貴州通志》里有記載:「層峰疊蟑,如奔馬渴虹,至此而止,兩水界其左右。遠望不覺其高,及登臨,則眾山皆俯矣。山頂常有白雲覆罩,陰晴皆見,山因以名。」
難以想像,這樣一座白雲繚繞,仙氣飄飄的山,竟然如此的低調(也可能是我孤陋寡聞)。但你可能不知道,它在明代時卻是全國皆知的 黔中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貴陽黔靈山弘福寺的發源地,就是藏在這座山裡的白雲寺。白雲山當時有多受熱捧?
你看,就連著名的「旅遊家」 徐霞客 都要專程趕來遊歷一番!
崇禎十一年 ( 1638) 三月二十七日,徐霞客由廣西進入了貴州境內。四月十一日到達「貴陽」後,只停留了兩天就匆匆離開。十五日,徐霞客趕到了白雲山,共住了三天,在他的《黔游日記》里,留下了很多詳細的記載。
徐霞客不遠萬里,深入當時叢林荊莽的白雲山進行考察,其實是有特殊原因的!因為相傳從1402年起,明建文帝 就在長順白雲山上的白雲寺出家修行了30多年。建文帝的傳說,不僅使白雲山聲名遠播,成為了中國西南帝王佛教文化的聖地。眾多與建文帝相關的古迹,也為白雲寺增添了不少傳奇色彩。
遠在南京的建文帝
為何要到千里之外的貴州當和尚?
這要從明朝「靖難之役」說起
↓↓↓
建文帝的大名叫朱允炆,是朱元璋之孫,明朝的第二位皇帝。
為什麼朱元璋把皇位傳給了孫子呢?這是因為朱元璋的長子朱標37歲就病死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就成為了皇太孫。朱元璋駕崩之後,只有21歲的朱允炆繼位。但當時 藩王的勢力日益膨脹 ,不怎麼聽打招呼。為了確保中央政府的權威,建文帝決定削藩。其他還好說,但建文帝的 四叔燕王朱棣 是個狠角色,本來就對皇位有想法,這下更不安逸了,嬸可忍叔不可忍。不得不說,朱棣確實很強大。建文四年(1402年)6月,京師被燕王大軍所破,建文帝下落不明。話說當時朱棣的軍隊進入南京後,皇宮內院發生了一場大火,後來在廢墟中找到了幾具燒焦的殘骸,太監說其中就有建文帝。但那時又沒有DNA技術,也無法辨別。
後來,朱棣雖然對外宣稱建文帝已經死了,同時又在尋訪建文帝的下落。但直到朱棣去世,也沒有查到任何結果。根據歷史記載和民間傳說,建文帝的下落有兩種說法:
一是點燃皇宮自焚而死;二是經密道「密室逃脫」後,輾轉到川、滇、桂、黔、渝等西南地區出家隱居了。
大眾普遍認為,第二種的可能性更高。比如徐霞客游完長順白雲山就曾經說:「有巨杉二株,夾立磴旁,大合三人抱,西一株為火傷其頂,乃『建文君』所手植也。」而且在白雲寺中,也有許多古迹在努力證明著建文帝曾避難於。總之,建文帝的生死成了明朝歷史上最大的懸案。但白雲山能夠吸引一代天子朱允炆( 或許 )及大旅行家徐霞客到此,足以說明它山川迤邐,風光的明媚。帶著這一層神秘的色彩,抽空去遊覽遊覽還是很有趣的。
(文章來源於貴州長順文化和旅遊網)
推薦閱讀:
※民間宗教常用內秘
※民間的宗教寬容
※伊斯蘭教是科學的宗教[轉]
※感情問題有救了,老祖宗教你如何看配偶方向
※師生問答:過去生中執著,帶來這一世的結果,這叫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