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思學科英語|對孩子哭窮,比真窮更可怕

瑞思學科英語|對孩子哭窮,比真窮更可怕

來自專欄瑞思學科英語2 人贊了文章

經常在孩子面前哭窮,你究竟在教育他,還是在逼孩子「窮」一生?哭窮,究竟是物質的匱乏,還是心靈的貧瘠呢?

熱門綜藝節目《四大名助》中,被評為史上第一摳門男的「九總」,相信看過的觀眾都印象深刻。人稱「九總」的他從不請客吃飯,好不容易請上一次,還是另有隱情的。煩惱投訴人回憶說:「九總」唯一一次請朋友吃飯,還是「九總」結婚酒席的剩菜,留到結婚三天以後請的。「九總」不僅對朋友摳,就連家人也被迫籠罩在他的摳門陰影之中。「九總」妻子一年的開銷不超過一千;一家五口人一個月的開銷也被控制在幾百以內,決不能超過一千;

「九總」家在北京四環以內,房是祖產;車子是別人開了7年的三手QQ,車跟了「九總」5年,從沒出過5環,總共洗過三次,平時加油也只加20元,因為能夠到家就可以;無論寒暑,「九總」的車從來沒使用過空調,即使帶著朋友,也只是開窗讓他們吹自然風;「九總」平時為了節約家裡用水,從來都是到單位刷牙,上廁所;為了節省電費,也是把家裡的兩個充電寶在單位充滿後帶回家……

高學歷、高收入的朋友為何如此摳門?「摳門九總」的朋友為此十分苦惱,來到節目進行煩惱投訴。究其原因,「九總」的摳病是因為自己的父母從小總是對自己哭窮,久而久之,就讓他的「窮人思維」根深蒂固,總是認為自己不配擁有最好的,父母的哭窮教育就這樣讓他失去了幸福的能力。Professor發現很多父母都喜歡用哭窮來教育孩子,以為這樣就可以讓孩子變得更懂事,明白父母的不易,卻不知這樣的教育深深地傷害了孩子,也傷害了親子關係。

張愛玲是出身名門的才女,小的時候家境十分優渥。後來她的父母離異,因為不滿父親的粗暴對待,17歲的張愛玲從父親家逃到了母親家。母親不算窮,卻經常跟張愛玲哭窮:「媽媽一個人,僅剩的一點點錢都供你讀書了。」母親哪裡是沒有錢?她拿著大把大把的錢去打麻將,打輸了就跟張愛玲哭窮:「打麻將又打輸了,我們又沒有錢了。」十幾歲的張愛玲,住在母親家裡,每天聽著母親的哭窮,她覺得如果不是因為自己,媽媽就不會那麼窮。在母親日復一日的哭窮里,張愛玲越來越沒有安全感。在她的意識里認為:親母女也要明算賬。母親供我讀書的錢,我遲早是要還的。

張愛玲總覺得,母親對她像是過分計較的投資人,心疼在她身上花了不少錢,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後來胡蘭成給了張愛玲一大筆錢時,她馬上還給了母親,用這種方式撇清了和母親的關係。遠在倫敦的母親重病,寫信希望見女兒一面時,在美國的張愛玲也沒有去見她,只是給她寄去了100美元。父母一味的對孩子哭窮,並不能喚起孩子對自己付出的金錢加倍珍惜之情,進而懂得感恩,只會讓孩子變得憂心忡忡,還會讓孩子失去安全感,內心自卑而陰暗。

在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有這樣一段劇情:

國家某部委處長趙德漢被反貪局偵查處長侯亮平查證犯貪污罪,經過一夜的鬥智斗勇,最終查獲了趙德漢私藏的2.3億現金。面對檢察官的搜查和詢問,他痛哭流涕跪倒在地請求寬大處理。

在滿屋子的金錢面前,趙德漢說過這麼幾句話。

「我們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

「窮怕了」

「我一分錢都沒敢花」

「我喜歡聞這個味」

……

趙德漢或許是真的過夠了窮日子才落此地步,但是一直對孩子哭窮的家長們,會不會也讓孩子害怕過「窮日子」,留下這種後遺症呢?父母的哭窮激發了孩子對金錢的渴望,扭曲了孩子的金錢觀和幸福觀,給孩子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這才是可怕之處。

「這個系列的玩具我的好朋友有一個,我想買另外一個,這樣我們就可以一起玩了。」「這個玩具要一百多塊,爸爸媽媽哪有那麼多錢。」「媽媽,這個蛋糕真好吃,能再買一個嗎?我想帶給同桌嘗一嘗。」「爸爸媽媽哪有多餘的錢再買一個,你看這個爸爸媽媽都不捨得吃,只給你一個人吃。」爸爸媽媽覺得孩子有一個就夠了,怎麼還要求給其他的小夥伴一份呢?這樣也太浪費了。可是,爸爸媽媽不知道的是,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是:我們窮的交不起朋友了。

80年代,「哭窮」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常用方式,但是那個年代父母也是真的物質匱乏。可是在今天,經濟條件日漸提高,很多父母依然把哭窮作為教育孩子的手段。卻不知,這在無形之中會給孩子傳遞一種匱乏感。心理學家發現,在匱乏中長大的孩子,會建立一種脆弱的自尊感——一種低人一等的「我沒有」的感覺,這種感覺從孩子年幼時就與他們如影隨形。不僅如此,這樣的脆弱自尊感會讓孩子有比平均水平高出很多的不安全感,生怕會失去或被剝奪自己僅有的一些東西。這就是哭窮帶給孩子的最普遍的一個影響,自卑。

在電影《當幸福來敲門》里,沒有人會比迦納更慘!

迦納人到中年事業失敗,保險推銷不順利,妻子也離開了他,他一個人帶著孩子生活。父子二人不是蝸居在教堂,就是躲在公共廁所......迦納一邊承受著金錢的壓力,一邊小心地呵護著孩子的內心。他用輕鬆的語言和兒子玩樂,讓兒子忘記無家可歸的煩惱;用充滿力量的手臂抱緊兒子,度過漫漫長夜。在迦納最困難的時候,他並沒有怨天尤人,也沒有不停地向兒子哭訴他們到底有多窮,他對兒子說的「如果你有夢想的話,就要去捍衛它。」面臨窘境的迦納,尚且心懷樂觀,用充滿希望的心胸去面對世界和未來,那麼家境尚可甚至優渥的家長們,為什麼還要告訴孩子「我們很窮」呢?

哭窮教育的危害是毋容置疑的,爸爸媽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定要給孩子灌輸正確的價值觀和金錢觀。不僅要讓孩子明白父母的不容易,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明白,賺錢要靠自己的努力。當孩子有花錢的需求時,父母也不可一味地哭窮,即使經濟條件不是很好,也不要在孩子面前發牢騷,可以教會孩子合理的花錢,在教孩子用錢的過程中,體會父母的艱辛,學會節約用錢。


推薦閱讀:

世界最高的教育水準!芬蘭實踐的「綜合學習」給中國每個父母的痛點啟示?
教育,歸根結底就是培養好習慣
論家庭教育與政治教育
家庭教育如何從權威和驕縱之間解放
家庭教育的意義和方法

TAG:家庭教育 | 少兒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