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rberry找了誰設計的新logo?
來自專欄 Xingyi in London
如題。
六個月前,Burberry找來了Peter Saville,用了一個月時間設計了品牌的新logo。對於這次合作項目,Peter在得知項目時間後火速回復:「You must be crazy. You need four months for a project like this!」 隔著屏幕我也能想像得出設計師被deadline逼瘋抓腦的畫面。
Peter Saville,我曾在 | 設計 | 經典唱片背後的設計師 里簡單寫過。今年已經62歲的他,從業於1978年,唱片設計作品無數,可說是音樂界里頗具傳奇的平面設計師了。其中最出名的是為Joy Divison和New Order做的唱片封面設計。
以下這張唱片封面,也許你在某些地方曾看到過?
經歷過這個年代的英國音樂人Billy Bragg,被獨立報採訪時是這樣形容80年代的:
「對我來說,1980年代是一個在音樂上非常特別的時期。當你發現工作不一定需要「朝九晚五」的坐班,這個時刻實在太棒了 - 不信去問問Arctic Monkeys*。我覺得80年代是有厲害的人出現的,譬如The Smiths*,他們是一個非常有存在感、有趣的樂隊。但我想要評價的是,現在大家說起80年代,只記得撒切爾政策引起的「無盡花錢」文化。他們都忘了這些偉大的社會運動 - 礦工罷工,解除核武器的運動,反對種族隔離運動。那個年代的人確信,有些事情是能被改變的。」
Arctic Monkeys: 被認為是第一個通過互聯網獲得受眾關注並取得商業成功的樂隊
The Smiths:英國著名搖滾樂隊
那個年代同時也發生了什麼呢?讓我們聚焦在1981年。
- Walkman磁帶播放機走近大眾。這個小小的播放器的發明徹底改變了人們聽音樂的方式 - 不再需要帶著笨重的磁帶播放器才能聽音樂,只要拿著這個小機器,放進口袋裡就能隨時隨地放音樂。第一版的Walkman還帶有兩個耳機插口,方便和朋友一起分享音樂。
- Billy Joel的52nd Street成為了第一個以CD形式灌裝的專輯,此後音樂專輯的灌裝幾乎都會出一版CD專輯。
這兩個事件,都加快了音樂媒介生產行業的發展和音樂在大眾的傳播,直到1980年代末,CD也走進了千家萬戶 - 1980年代唱片界的繁榮,不得不說與此緊密相關,也影響了這一代人。來了英國學習快兩年,我在學校做過的設計項目裡面,唱片封面設計的項目便佔了將近三分之一。回顧歷史後也理解了我的導師們對唱片這種介質的一往情深 - 他們大多四五十歲,年輕的時候正是錢可以大把的花,各種音樂觸手可得的年代。
早在2010年,Burberry就創立了Burberry Acoustic項目,通過錄製英國音樂人的演奏視頻,展示英倫文化風采。我前幾天去Youtube上聽了這個已有些年頭的playlist,倒是驚奇,曲曲悅耳,是我很喜歡的instrumental風格。
在官網裡,Burberry的創意總監Christopher Bailey說做這個項目的初衷:
「Music has influenced me profoundly from a very young age and has always been an emotive companion in my life. This passion has resulted in me having a wide and varying taste in music with a particular love for British artists, both new and old. It is something I go back to constantly as a source of inspiration – from providing the soundscapes to our shows, to live performances at our events, to recording music videos of the newest musicians at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ir careers.」
後面幾句話聽著有些官方,但是第一句 - 「音樂從我年少的時候開始就一直如精神上的伴侶影響著我」 - 現在倒是體會到了。這位生於1971年的約克郡少年,在倫敦度過他的本科和研究生生涯,年輕的時候在英國經過被稱為「音樂黃金時代」洗禮,連我導師都對這個年代念念不忘,更何況他呢?
在這樣的語境下,Burberry選擇Peter操刀新Logo的設計,我個人認為是十分契合的 - 一個是強調英倫文化擁護英倫音樂的品牌,一個是經歷過英國Golden Age唱片時期的平面設計師。不過新logo的確網上爭論很多,我看了一下大多是評價說和巴寶莉原來的「經典品牌感」相差太大,不像原來的巴寶莉了。我看到這類型的評論只想表達,平面設計這件事情的確非常主觀,觀賞的人隨著他的年齡,語言,教育背景,社會及文化背景會對設計成果會有不同的感悟。但logo設計和品牌的建造本質上是兩回事,相差十之萬里 - logo只是品牌的一個標誌,最主要的作用是起到辨識,而品牌的建造(branding)則涉及到消費者接觸到品牌的方方面面,小到手機上社交媒體推送的內容,大到店面裝潢設計。一個小小的logo改變,改變不了一個品牌的整體。
我的一位導師曾評論過,平面設計是會跟隨時代而改變其使用語境的。我認可這個觀點,在此延伸一下我的理解 - 平面設計作為一項創意文化成果既是時代的產物,也是社會的改革變化的一面鏡子。巴寶莉自品牌創立以來logo改版了多次,這次還增加了一個monogram專屬標識,未來品牌會怎麼用這個新的設計,我們何不拭目以待?
文章首發於微信公眾號:xingyixingyi
推薦閱讀:
※20個以旅遊為主題的創意Logo設計
※優秀Logo設計的「色彩搭配」!
TAG:Logo設計 | 平面設計 | 巴寶莉Burber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