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一刻你覺得地球很脆弱?保護TA最簡單的方法竟然是……
23 人贊了文章
近段時間,豆莢博士關注到這樣一則新聞:北極圈內測出罕見的高溫,一度達到32℃,如果這樣的氣候持續下去,我們的生存環境將受到嚴重影響。
不僅僅是北極圈內,全球多個地方都在「發高燒」,歐洲、中北非、北美多國受熱浪侵襲,甚至被森林大火瘋狂肆虐;而在我們國家,連續33天的超長高溫預警直到8月中旬才有望解除……
豆莢博士的心情和大家一樣:雖然全球氣候變暖一直是備受關注的議題,但今年的種種現象,讓我們覺得必須要行動起來做點什麼了!
提到保護環境,不少同學們想到種樹、綠色出行、節約用水等,但是科學研究告訴我們,其實除了上面幾種形式,還有一個可能是最簡單的方式可以保護地球,那就是——從你的一日三餐做起!
改變「無肉不歡」的膳食結構,養成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飲食習慣。也就是說,少吃肉、多吃「草」、常吃豆製品……這也是呵護地球的一種辦法。
有研究指出,少吃動物性食物,堅持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可緩解土地使用壓力、降低相關溫室氣體排放量,從而減少食物生產的環境足跡,也就是對環境的影響。舉個例子,同樣是滿足人體對必選氨基酸的需求,相比牛肉,大豆所需的土地要少約85%,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則少約90%。【1】更有研究數據表明,全素食者每公斤體重每天排放的溫室氣體,要比肉食者要少約60%!
有同學會擔心,如果少吃肉,會不會給身體健康帶來不良的影響?
其實,大可不必有這種擔心!而且根據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少吃肉,尤其是紅肉,多吃植物性食物,注意膳食結構均衡,反而是很多國家,包括中國的營養膳食機構所倡導的新的膳食方式!
據歷史記載,數千年前,中國古代就已經開始用大豆製作食品,以大豆作為優質蛋白質的攝入來源。因為其中所含的蛋白質不僅含量高,而且十分優質,甚至可以媲美動物蛋白,為人體提供所需要的必需氨基酸。因此,吃大豆及各種豆製品,如維他奶、豆腐、豆乾等,可以說是一種低碳又營養的飲食方式。
透過現象看科學本質,是豆莢博士一貫的風格。博士帶著大家了解一下這種從餐桌開始保護地球的方式背後的依據和原理:
1. 不僅能減輕耕地壓力,還對土地更為友好
以提供同樣熱量來計算,相比動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生長所需的土地要少許多倍。一項發布在《科學》雜誌上的研究指出,雖然肉類和乳製品佔用了多達83%的耕地,卻只能為人體提供18%的熱量和37%的蛋白質。【1】一項北美豆製品協會的研究也發現,1公斤牛肉所利用的土地,是1公斤大豆所需土地的4.6倍。所以,如果人們多吃植物性食物,就能解放更多的土地,從而減輕用地壓力。
不單是這樣,種植植物性食物還有助於緩解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空氣污染等問題。其中有一類特別的植物性食物,它對土地的好處還遠不止這些,那就是——大豆!
大豆,在生長過程中具有固氮的作用——也就是與大豆共生的根瘤把大氣中的氮(N2)固定形成氨,補充或代替土壤中缺少的氮肥。每個根瘤就像是一座微型氮肥工廠,源源不斷地把氮輸送給大豆。正是通過這種方式,這些用於生產維他奶的優質大豆,在享受緯度45°-50°的「中國黃金大豆種植區」的天然優勢同時,也有助於提高土壤肥力、減少了氮素化肥的使用。
有些同學可能聽說過,農民伯伯經常使用的一種土壤改良方式叫做「輪作」,指在同一田塊上有順序地在季節間和年度間輪換種植不同作物,從而實現以地養地,改善土壤狀況,調節土壤肥力。而大豆就是經常被用來輪作,改善土壤肥力和狀態的植物之一。
2. 碳足跡更小,讓全球變暖的步伐慢一點
碳足跡越小,則二氧化碳的產生量越少。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也是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的元兇之一,因此可以從碳足跡的角度來考慮怎樣更好地保護地球。
美國環境工作組就曾經做過一項非常細緻的研究,追蹤了20種不同食物從田園到餐桌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以「碳足跡」為標準評定它們對環境的影響。【2】同學們可以直接通過下圖表,了解一下。
同樣地,還有一些科研機構直接針對肉類和豆類的溫室氣體排放情況,進行了對比研究。
從上面的兩個圖都可以看出,豆類食物的碳足跡要遠小於羊肉、牛肉、豬肉等肉類食物。更有研究證明,生產植物蛋白質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遠低於生產動物蛋白質,其中以生產大豆蛋白質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少。
如果同學們想要既低碳又有效地補充蛋白質,不妨選擇富含植物蛋白的食物,比如維他奶。在補充優質植物蛋白之餘,還有7種不同口味的選擇,大大提升味蕾的幸福感!
3. 用水量更少,讓我們的星球一直美麗下去
與碳足跡類似,「水足跡」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公眾消費產品及服務過程所耗費的那些看不見的水。也可以作為衡量哪種食物更環保的標準之一。這個概念最早是荷蘭水資源專家Arjen Y. Hoekstra提出的。針對食物來說,指的是生產、加工過程中的用水量。
總體而言,植物性食物的水足跡要低於肉類和奶製品,比如一個漢堡的「水足跡」為2400升,而一杯咖啡的「水足跡」為140升,一個蘋果則僅為70升。所以,選擇植物性食物,不僅可以減少碳足跡,同樣也可以減少水足跡,一舉雙得!
其中,豆奶的水足跡僅為牛奶的28%,而大豆的水足跡僅為牛肉的12%。
要滿足蛋白質的日常需求,大豆是具有最少環境足跡的植物性蛋白質食物,是常見蛋白質食物中最環保的蛋白質來源。【3】在日常生活中,多喝豆奶、吃豆製品也是保護水資源、保護環境的一種方式。
事實上,關於「堅持植物性食物為主的飲食可以保護地球」這個方式,歐洲多個國家也開始通過政策將植物性飲食推廣開來,引導大家選擇健康、營養、自然的飲食習慣。
在美國,人們對吃植物的熱情高漲,以植物為主的飲食逐漸成為流行趨勢;在澳洲,維他奶旗下的營養PLUS系列豆奶更是受到澳洲人民的追捧,掀起植物蛋白飲品新時尚,其同款產品維他奶健康加法也於今年在大陸市場推出,為消費者攝入優質蛋白。
如果同學們想吃得健康又環保,選擇以植物為主的飲食、多喝維他奶是不錯的選擇。保護地球,從喝豆奶開始。
參考資料:
【1】《大豆,健康又環保的蛋白質來源》
【2】https://www.ewg.org/meateatersguide/eat-smart/
【3】https://theconversation.com/soy-versus-dairy-whats-the-footprint-of-milk-8498
【4】IPCC, Climate Change 2014
【5】https://www.planetvision.com/blog/2018/02/28/ask-emily-sustainable-milk
推薦閱讀:
※宇宙危機四伏, 為什麼地球如此安全?
※地球公轉
※探索:宇宙文明等級劃分,地球文明等級又在何處?
※美刊:鮮為人知的20個地球秘密
※UFO為何會頻繁來到地球 人類自身或許就是最大的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