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北伐的失敗:一場無法重來的錯,一個扶不上牆的人

第一次北伐的失敗:一場無法重來的錯,一個扶不上牆的人

來自專欄讀《通鑒》記 ? 三國部分31 人贊了文章

始,魏以漢昭烈既死,數歲寂然無聞,是以略無備豫;而卒聞亮出,朝野恐懼。於是天水、南安、安定皆叛應亮,關中響震,朝臣未知計所出。

——《資治通鑒?卷七十一?魏紀三》

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有很多細節值得深究。

上一篇我們說到,建興五年(公元227年)三月,諸葛亮上《出師表》。但是,並不是說諸葛亮從此時起即開始北伐——他只是離開了成都,進駐漢中。真正出兵,已經是第二年春天的事了。

古代的情報系統雖然沒有現今這麼發達,但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調動,魏國當然也已經知曉。此時是魏明帝曹叡在位,在聽到了諸葛亮向漢中增兵的消息後,他頗有一點躍躍欲試的意思:他當皇帝已經兩年了,現在「終於」有人打到了大門口。

這位二十多歲的年輕皇帝又擔心又激動的跟臣下商量:要不我們先發制人,先揍丫的?

但臣下並不支持他的這點小躁動。

散騎常侍孫資跟曹叡說:

「當年你爺爺就曾打過漢中,對於山路難走的問題極為頭疼。

我們現在如果主動攻打漢中,那麼前後需要調動的士兵得有十五六萬人——而且這還沒有算上運糧的力夫,算上的話,這個數字還得再翻個倍。如此浪費人力物力,實在是得不償失。

反之,我們只要派大將分兵據守險要,震懾蜀吳群寇,做到將士安心,百姓無事,那麼幾年之間,我大魏和蜀吳兩國的國力差距就會越來越大。到時候再行徵發,就順理成章了。」

曹叡很贊同孫資的話,於是作罷。

孫資的篤定,其實也正是諸葛亮的擔心:兩國實力差距太大,時間拖得越久,對弱國越為不利。

不過,諸葛亮北伐這個事,在沸沸揚揚的議論了一段時間之後,也就慢慢平靜了下來:因為諸葛亮不動了——他在大規模的增兵漢中以後,突然就沒了動靜。

而魏國既然已經確定了積極防禦的戰略,那麼自然也就不把諸葛亮的「入寇」當成一回事了。

半年的時間,就這樣在表面的平靜下一晃而過。

(圖片來源於網路)


到了第二年的年初,諸葛亮突然開始行動。真正意義上的北伐,正式開始。

行文中,我們一直用的都是「北伐中原」這樣的字眼,而非「六出祁山」,這是因為後者不符合史實。首先,諸葛亮的北伐,滿打滿算一共只有五次;其次,諸葛亮只去過兩次祁山,分別是第一次和第四次。

那麼,祁山在哪裡呢?請參考下圖,手機可點開放大。

諸葛亮為什麼要到這裡?

這就牽涉到他北伐的戰略目標了:根據「隆中對」以及後來的一些資料,我們大致可以認定,蜀漢北伐的終極目標,應該是全據關中,也就是佔據以長安為中心的渭河平原。

因為一旦佔據關中,蜀國就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性,進可攻退可守,遠學強秦,近學劉邦。

(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個戰略,在蜀國高層應該不是什麼秘密。因為在戰前,魏延就向諸葛亮提出過一個被稱作「子午谷奇謀」的計劃。

簡單來說,就是從子午谷精兵突進,偷襲長安。魏延認為,兵不見得要多少,五千即可,再加五千人的糧秣隊,一共一萬人,十天應該就能到達長安城下。

守長安的,聽說是曹操的女婿夏侯楙,這是個沒腦子也沒膽子的人。我們的人馬兵臨城下以後,他肯定會嚇得逃跑。

到時候,長安城裡只剩下一些太守和御史之類的文官,可以輕易一舉攻下。以關中的肥沃,搜羅一萬人的口糧應該不成問題。

然後,丞相您帶兵經由斜谷進入關中,也不過二十多日。等丞相大軍到日,長安以西將不再是魏國所有。

今天有兩張圖會反覆出現。不如此,很多事情就敘述不清。因此還請大家不斷的放大查看,加深印象

但諸葛亮拒絕了這個計劃。

這個計劃,千載之下幾乎成了諸葛亮的罪證。很多人據此認為:諸葛亮進取不足,謹慎過分,以致於喪失良機。

但,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不妨先來看一下,諸葛亮為什麼要拒絕這個計劃。

你跟領導提意見,但是領導沒有聽你的,可能會是什麼原因呢?

一般來說,無外乎兩種情況:第一,你說的不對;第二,你說的雖然對,但是跟我的想法不一樣。

你跟領導說,那誰誰誰兩面三刀,人品其差,千萬不能重用。但領導說沒有啊,我倒是覺得他性格直爽嫉惡如仇呀!

——這就叫做看法不一致,也就是領導覺得你說的不對。

反之,領導若是贊同你的看法,但是跟你說:這個某某某是上面安排到這裡的,我也知道他這個人風評不大好,但我也開不了他。

——這就叫做想法不一致,他雖然贊同你的看法,但是卻不會同意你的建議。

那麼,諸葛亮拒絕魏延,可能是哪種情況呢?是覺得魏延說得不對,還是認為兩人想法不同?

都有。

先來說不對的問題。

諸葛亮認為,在魏延的設想中,有幾個關鍵節點。這個關鍵節點實現起來的話,難度要比想像中的大:

首先 ,要做到一萬人偷偷通過子午谷而魏國人不知。如此,長安城內才可能不設防備,此前提一。

在此基礎上 ,還要確保夏侯楙會聞風而逃;而且,留下的文官中也沒有人能組織起像樣的抵抗。如此,長安才能一戰而定,此前提二。

第三 ,佔據長安後,魏延要能靠五千精兵堅守住長安十天,而且不至於餓死,此前提三。

第四 ,即使等到諸葛亮進入了關中,魏國也依然不能組織起像樣的抵抗,能夠被蜀軍各個擊破,此前提四。

這樣把整個謀略拆解一番之後,你會發現,裡面充滿了太多的小概率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實在太小。而且更為關鍵的是,按照魏延的計劃,這些條件還得同時被滿足才行。

諸葛亮沒有學過概率與統計,但我們可以替他計算一下:即便每個條件成功的概率是50%,那麼四個條件同時成功的概率,也只有6%,這已經接近於不可能事件。

其次再來說想法不同的問題。

雖然蜀國的戰略目標是全據關中,但這個目標是否要一步實現,大可商榷。事實上,從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路線不難看出,諸葛亮此次出兵的目標,根本就不是以長安為中心的關中平原。

還是如該圖。當時,從漢中到長安一共有四條路: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陳倉故道。但是,這些路諸葛亮一條都沒有走,而是走了更西方的隴西大道。

嚴格來算,隴西道根本就不是去關中的路,而是去涼州的路。因此,我們可以初步判定: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目標,應該是全據涼州。

還有更進一步的證據可以證明這個推論。

第一次北伐的失敗,以馬謖失街亭為標誌。在上圖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街亭的位置。那麼,為什麼這個位置如此重要呢?

因為這正是關中通往涼州的主要道路(即張郃部的行軍路線)

雖然從地圖上看起來,從關中到涼州還有渭河河谷這條路可以選擇,但是,這條路太過艱險,並不適合行軍

直到20世紀初,大清朝準備修隴海線,鐵路經由此地而過,渭河河谷才真正成為坦途。但不得不提的是,這段路,修了30年,一直到民國時期才修完。

因此,街亭一地才變得無比重要。蜀軍只要守住了這裡,就能擋住魏軍的支援路線。而只要能把魏軍阻擋在外,諸葛亮就可以慢慢地消化涼州諸郡。

請注意,這裡所謂的涼州,是指東漢行政區劃中的涼州,而非三國時期魏國的涼州(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個戰略,並非只有諸葛亮想到,別人也看到了。

當時,魏國的安定、天水、南安三郡叛魏投蜀,而隴西郡未下。

面對蜀軍的攻城,隴西太守游楚派人向蜀軍喊話:

你們要是能阻斷東方來的援軍,不出一個月,我隴西郡必出內亂!但是,如果擋不住,就算你們把城攻下來,也守不住!

由此可見,魏延偷襲長安的想法,與諸葛亮奪取涼州的目標之間,有著根本不同

而當戰略目標不同,風險又大,諸葛亮拒絕魏延的計劃,也就理所應當了。

(圖片來源於網路)


至此,我們大體上也就可以補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全過程了:

諸葛亮首先派出趙雲和鄧芝,打著自己的旗號出斜谷,揚言要從此出兵進攻關中。

同時,諸葛亮自己親率大軍出祁山。魏國由於防備不足,隴右震動,安定、天水、南安三郡叛魏投蜀。

魏國緊急出兵。但因為中了諸葛亮的疑兵之計,魏國西線最高指揮官曹真率主力於斜谷口攔截蜀軍。趙雲兵力不足,最終被曹真擊敗。

期間,涼州傳來消息,蜀軍自祁山而出,經略隴右,曹真急派張郃領軍救援。而諸葛亮也知道魏軍將來,派馬謖帶兵守到了魏軍西進的必經之路上:

街亭。

(圖片來源於網路)

至此,諸葛亮終於失算。他絲毫沒有想過馬謖會丟失街亭,因而根本就沒有進一步的抵禦方案。

但現如今,隨著張郃佔據街亭,魏國可以源源不斷地向涼州派軍。諸葛亮是孤軍深入,再待在涼州已經岌岌可危。最終,他只能在魏國大軍來臨之前匆忙撤退。

在諸葛亮帶兵離去後,三郡叛而復還,重新納入魏國的版圖。

第一次北伐失敗。

(圖片來源於網路)


對於此次失敗,諸葛亮懊悔不已。而且,從事後來看,這可能是諸葛亮機會最好的一次。

當時魏國對於蜀國的出兵明顯防備不足,因此諸葛亮才能在短期之內取得巨大的成功。

但是,馬謖的輕敵,卻讓整個局面瞬間逆轉。翻覆之下,諸葛亮只能在魏國主力趕來之前立即回撤,否則,很有可能無路可歸。

而在有了這一次經歷以後,魏國開始著重加強西線的防禦。此後,諸葛亮再也沒有趁人不備偷襲的機會。

而當我們回顧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整個過程,會發現它並不像後人慣常評論的那樣,謹慎有餘,進取不足,而是戰略規劃合理,執行順利的。甚至於,戰果也遠超預期。如果不是街亭的一場失敗,那麼蜀軍有很大概率能實現自己的戰略意圖。

這一次北伐的失敗,原因不在於謹慎,而在於錯用了馬謖。

事後來看諸葛亮的戰略部署,其實極為精彩:趁敵不備而出兵,派趙雲率疑兵成功牽制住敵方主力,攻敵之所必救,導致涼州空虛,然後自己親率大軍,經略於此。

魏軍直至此時,仍不知蜀軍主力何在。因為蜀國是兩路出兵,而斜谷口離長安更近,所以曹真只得親率主力駐紮於此;若曹真主力西進,發現涼州是蜀軍偏師,而蜀軍主力在斜谷,那麼屆時長安將不保——曹叡此時還在長安城內。

因此,諸葛亮其實已經算準了魏國能出涼州的,只會是魏軍的偏師。而張郃的目標,也不見得就是殺退諸葛亮,而只是奪下街亭,不至於讓蜀軍將西進的路堵死。

在這個關鍵的當口,如果馬謖能穩守街亭,以及趙雲不至於被曹真擊敗(後趙雲因此而被貶官),那麼魏國軍隊就算再多,也只能被困於關中,毫無用武之地。

這其實也才是高手作戰的真正風格:從來不是在戰場上硬拚死人頭,而是營造出於己有利的環境,讓對手無力施展。

魏國縱然有精兵盡卒,但諸葛亮卻能夠通過營造形勢,將其困在關中。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一個失誤,最終導致了勝負的驚天逆轉。局面瞬時翻盤,諸葛亮回天乏術,只能黯然撤離。

而下一次如此大規模的北伐,已經是三年以後的事情了。

(圖片來源於網路)


番外 | 我們的說書時間

關於馬謖,還有一些事情要講。

馬謖失街亭,史書上說,是因為馬謖「違亮節度」「舉措煩擾」。他不按照諸葛亮的命令,也不聽勸阻,放棄了平地紮營的正確建議,選擇駐軍在山上。

這讓魏將張郃看到了破綻,在山下圍而不攻,切斷水道,最終擊敗了馬謖,佔據了街亭,打通了通往涼州的道路。

而至於馬謖為何會在山上紮營,歷來有不少解釋,但眾說紛紜,尚無定論。

只是有一個細節是值得細究的:諸葛亮用馬謖守街亭,其實承受了巨大的壓力。當時,諸葛亮身邊還有宿將魏延、吳懿等人,但諸葛亮均舍而不用,堅持派馬謖帶兵出征(「亮違眾拔謖」)。

這裡可以有一個推測:最起碼,諸葛亮認為,馬謖是能勝任守街亭的。

諸葛亮一生用人,除了馬謖以外,並無大錯。可見諸葛亮在用人一事上,並不草率。因此,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馬謖把一件諸葛亮認為他能幹好的事,給搞砸了。

而馬謖之後還幹了一件更讓人不齒的事。

這件事,記錄在《三國志·蜀書·向朗傳》里。向朗是荊州人士,他自己雖然不大出名,但是他的老師卻特別牛掰,叫司馬徽。此外,他還有兩個特別好的朋友,一個叫徐庶,另一個叫龐統。

雖然史書中並未明確記載向朗跟諸葛亮的關係,但是通過向朗的交友圈,我們大致上也能推測出他跟諸葛亮的親近程度了。

諸葛亮南征的時候,曾任命向朗為丞相長史,這是一個類似於丞相府秘書長的活。如果類比於美國政府,那麼就類似於白宮的幕僚長。

這位向秘書長在諸葛亮南征時,「留統後事」,留在成都,管理丞相府的一切事宜。

而在北伐之後,諸葛亮更是直接把他也帶到了前線。

但是,在北伐失敗以後,向朗卻被免職了。

這不是因為諸葛亮想要找人背鍋,而是因為向朗包庇了馬謖,令諸葛亮極為生氣。

向朗包庇馬謖什麼了呢?

答案是:馬謖在街亭兵敗以後,自己腳底抹油——溜了。

而僅僅因為包庇馬謖一事,諸葛亮就不顧二十多年的友情,將向朗免職。由此,我們也就可見諸葛亮對於馬謖的憤怒,有多麼的深了。

到這裡,諸葛亮為什麼最終會殺掉馬謖,也就可見端倪了。

回了漢中以後,諸葛亮決意要處死馬謖,誰勸都沒用。馬謖死後,蔣琬曾經跟諸葛亮提起此事,說現在是用人之際,為何不留著馬謖?

對此,諸葛亮給出的回答是:當年孫武之所以能縱橫天下,就是因為法令嚴苛。如今四海分裂,我若不申明法令,何以討賊。

這種說法當然是對的,但我們不妨從另一個角度再來做些思考,那就是諸葛亮對馬謖的恨。

馬謖不是一般人,他是諸葛亮親自選中的接班人。從這個角度來看,諸葛亮對馬謖的真正不滿意,可能並不見得是他在街亭的失敗,而是失敗以後的沒有擔當,竟然逃跑藏匿。

沒有擔當,尤其是不願意接受失敗的後果,這是當領導的大忌。

做了領導之後,業務能力差一點都不見得要緊,畢竟還可以通過選用下屬來解決和彌補;但是,若不願意承擔責任,這就基本上跟一個好領導徹底無緣了。

諸葛亮面對馬謖的一再犯錯,可能是一種哀莫大於心死的悲哀。這是一個他寄予了厚望的人,年輕有為,智謀過人,慮事周祥。可誰知道真的到了危急關頭,這個人竟然會如此的懦弱不堪,不可負重。

蔣琬勸諸葛亮要惜才,但諸葛亮心裡想的卻可能是:這個人,真的有我希望的那種才能嗎?

還是以正軍法吧!

這點歷史的感慨,也可以算作是職場中的一點小建議了:

討好領導,可能需要很多次。但在關鍵的時刻,只要掉一次鏈子,就足以完全摧毀掉你之前辛苦積攢的好印象。

且行且珍惜吧。

(圖片來源於網路)

- Review -

馬謖的前半生:那一顆璀璨的新星

來,讓我把你扔地上摩擦摩擦

人人心裡都住著一位仁波切

莫裝逼,裝逼終被劈

- More -

文字內容原創

謝絕未經授權轉載

三國之前內容已歸檔入

微信公號「喻以流年」

不再搬運

圖片來源於網路

版權屬於原作者

如有不妥請告知刪除

推薦閱讀:

魏國霸權的中衰和維持
三國終結從蜀漢滅亡開始,但司馬昭老早就想滅東吳!
季漢官爵考·序
《廢李平公文》疏證

TAG:諸葛亮 | 馬謖 | 季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