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開男女性別差異,讓孩子可以做自己
12 人贊了文章
朋友跟我分享了她的一個困惑,前些天,她把孩子在幼兒園的視頻拿給奶奶看,因為一群小朋友在玩水槍,所以視頻里特別吵,奶奶看完以後的第一句話是說:哎呀,怎麼一個女孩子比男孩子玩得還瘋啊。
聽到這句話的朋友,心裡頭真不是滋味。
她知道自己孩子的個性,3歲多了,實打實就是個小女漢子,不喜歡粉色的裙子,也不喜歡玩洋娃娃,最喜歡的玩具竟然是小車;倒是每次帶她到戶外,玩得比誰都開心,玩泥巴、捉蟲子這些都已經挑戰過了,把蝸牛和蚯蚓放在自己手心裡,也沒看過她有一絲猶豫的。
那天奶奶的一句話,讓朋友傷心的同時,又有很多擔心。雖然她也認為孩子有喜歡任何東西的權利,但等她大一些,會不會因為性格「太野」,而導致不得不承受,不該有的性別壓力呢?
當朋友來找我分享她的苦惱的時候,我其實也完全能理解。我從小沒少「野」過,經常跟一堆大男孩子們爬樹摘果子,搬開石頭翻泥土,把自己弄得全身髒兮兮,還因此脫臼過(捂臉),外婆那會兒就邊給我貼創可貼,邊心疼我,一個姑娘家留下那麼大的傷口,像男孩子那樣那麼野做什麼。
因為我自己從小都是這麼「另類地」長大著,也有過很多關於男孩女孩性別差異的懷疑和思考,所有今天也想和大家談一談我的感受。
我們的自我印象,起源於家庭
因為從小都很野,所以我爸爸媽媽和外公外婆,也經常就我的性格產生過很多討論。大家最大的擔心,就是我這種瘋丫頭的個性,以後一定會讓我很吃虧。
那會兒外公外婆也會和我說,女孩子應該多看書,少跟你哥出去玩。
可是為什麼哥哥可以出去玩呢?
因為他是男孩子。
當時聽到這段話的我是非常不服氣的,憑什麼要把我從「玩耍」的隊列里划出去,只是因為我是女孩子?
在這個過程中,我媽卻一直給了我很大的支持。她常常會告訴我一句話,「無論男孩子還是女孩子,想做的事情都可以去做」。
因為身體的原因,媽媽的腿腳並不好。
有一次我很想和小夥伴們一起用放大鏡,看蚯蚓和蝴蝶,但是總是抓不到蝴蝶,所以回到家後很懊惱和媽媽訴苦了一下,但是腿腳不好的媽媽聽完我的話後,卻接著網,和我在田間又找了一傍晚的蝴蝶,最後和我們一起做了一個非常簡易版的生物報告遊戲。
當時我和我媽弄得全身可髒了,可是我媽卻一點都不介意,大方和我說「洗乾淨就好了」。
這其實是很小的事情,但當時我就知道,如果換成外公外婆,他們肯定會說,「女孩子玩什麼抓蝴蝶,臟死了」。
這些小經歷在我的童年裡隨手拈來,對我的影響是很大的。坦白說,男女性別的差異特徵,我長大了之後自然越來越明白,但是擁有這份平和並且淡然地看待男女性別的差異,前提是我在我人生的前20年,我並沒有被這份壓力所束縛著。
這是因為我媽媽的那份強大力量,就好像一道網一樣,保護著我自由和開放的內心。
我始終能夠感知到,媽媽對我的那份「不介意」。她看我,是因為我是我,我想做什麼,我愛做什麼,以及我能做什麼,而不是跟著別人的標準,判斷我是一個女孩子,就應該得做一個女孩子的事情。
她總是用行動去支持我,去跳出男女性別差異去看待自己。
父母如何看待自己的孩子的行為和評價,其實也會讓我們形成最初的對自己的印象。正因為我們的第一自我印象來源於父母,所以我們更需要明白,真正的男女差異,是需要我們孩子在人生的一步一步選擇中,自然沉澱下來的領悟。
孩子最終會明白原來自己更擅長什麼,如何和別人進行互補和合作,如何去看待差異化的自己,把自己的潛能發揮出來,這是孩子從自己內心的視角,去看待自己的結果。
能夠清晰區分「我是誰」,比起刻板地接受「別人認為我應該怎麼樣」,是孩子人生更關鍵的自知能力。
鼓勵孩子接受多元的美好
我們需要撕開孩子的性別標籤,不意味著我們不需要引導孩子思考「男女有別」。
我說的男女有別,是指性徵(Sex),指的是個人的生理身份。比如一個人的染色體、生理特徵以及激素的影響,這些從生理構造上就決定了男女的生理差異,這是我們孩子性教育的很重要的一部分。
除了性徵之外,針對孩子的性別標籤,我們還需要先了解性別形成的發展規律:
2~3歲,我們的孩子會逐漸地意識到自己的性別標籤,比如說出自己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但這個時候男女的生理差異在孩子心中是沒概念的,他不會認為這是一個不可改變的生理身份。
3~5歲,我們的孩子會處在性別標籤交叉期,比如我們會發現孩子玩過家家的時候,一會兒做媽媽,一會兒做爸爸,甚至有時候換一件衣服可能就變成另一個性別的人了。 5~7歲,我們的孩子開始真正理解,性別是一種不可改變的特徵。特別是很多小學生,其實已經能夠很早就形成穩定的以特徵為指向的性別認同。
到了5-7歲這個階段,就是我們一直所設想的,男女性別特徵的形成階段,也就是除了生理構造以外,我們將以哪種性別身份在社會上生活,這種性別身份是可以隨著我們周遭的環境影響,和我們自己內心的期待而改變的。
從這個發展規律中,我們可以看到,其實即便大人什麼都不說,我們的孩子也會在成長中自然地意識到自己的性別差異,以及會因為自己內心的期待而調整自己的身份。這便是我們孩子自發形成的標籤和印象。
標籤和印象不代表都是錯的,但如果沒有彈性,就會陷入到刻板印象的怪圈裡,比如認為女孩一定就柔弱,男孩就一定有領導力。
人們一旦接受了性別刻板印象,就會傾向於記住與刻板印象一致的事情,而忽略不同的事情,甚至會因此限制了很多孩子的可能性。下面有兩個建議可以幫助我們打破性別刻板印象:
- 多玩交叉標籤的遊戲
交叉標籤的遊戲,比如角色扮演,或者是過家家,都是可以幫助孩子打破身份對自己的限制,讓孩子充分感受自己在不同的場景中該有的特點。
比如我之前分享過香港幼兒園的課室里,會有一個表演區,那裡有各種各樣的戲服,以及各種過家家的道具,比如廚房玩具、消防員的設備、警察裝備、城堡等。
當嘗試去打破孩子的性別可能性,我們會讓孩子更專註在角色和社會作用中,比如有一次孩子們在學習理查德?斯凱瑞的《忙忙碌碌鎮》時,大家在班裡模擬起這個小鎮的情景:
大家可以扮演成小鎮里的不同成員,可以是在農場工作的農夫,也可以是救火的消防員,還可以是坐著火車去旅行的遊客,甚至還可以是城堡里的公主等等。
這裡是孩子的想像,但裡面卻沒有角色的邊界,當孩子們決定要做消防員的時候,其中一個小朋友會宣布:「讓我們開始工作!」
然後大家就各就各位穿上消防服,戴上消防帽,鎖定好需要滅火的角落,嫻熟地配合起來:開水龍頭,升高機器,救人,下降機器……全部流程一氣呵成。
擁有這項體驗的孩子,他所感知到的,則是更自由的角色的可能性和潛在的作用,她不會因到底自己是女孩子,能不能做好消防員這個角色而產生自我懷疑,而是盡情地在整個活動中,讓自己充分地成為「挑戰者」和「領導者」。
- 別在環境中對孩子設限
給孩子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意味著我們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培育更多的機會。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更重要的是別對孩子設限,給孩子更多可能性的興趣,提供更豐富的環境,這個過程,也意味著我們需要從能力發展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成長,而不是從刻板印象中去「規定」孩子的教養選擇。
很多所謂男孩子才能玩的遊戲,恰恰是開發很多邏輯思維、幾何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的很好的途徑,如果用男女有別限制了自己家的女孩子,是不是又會有很多的可惜呢?
同樣,很多所謂的女孩子才能玩的遊戲,其實更開發了一個人的情商能力、藝術和想像力空間,以及修養氣質,這難道男孩子都不需要嗎?
參與便是孩子最好的興趣啟蒙的起點,讓孩子通過探索的途徑,知道自己的潛能有無窮的力量,而這份力量又會反過來助推孩子往前走。
孩子喜歡什麼,就放手一試,而我們也願意給孩子更多的興趣選擇,讓孩子去打開自己興趣愛好的大門,因為即便是蜻蜓點水,但我們誰也不知道,哪一天,興趣就會成了一朵蓮花,開在孩子的心扉成為最絢麗的那一株。
之前看過TED分享過一個程序員的故事,她叫琳達·盧卡斯,現在在教孩子們學習編程。她最初開始接觸編程是在14歲,當時為了自己的偶像美國副總統,想要建立一個網站,所以才開始接觸編程。
在此之前,她從沒有被鼓勵嘗試過,更別提父母對她說過「編程」這件事情。
但是當她接觸了編程之後,她深刻地愛上了編程。現在她是一個程序員並且教孩子們學習編程,她發現即便那麼多年過去了,還是有很多小女孩,一直認為自己並不應該喜歡計算機,因為父母會這麼想。
她現在在做的就是,用好玩的方式,讓每個孩子都有可能接觸並且喜歡接觸編程,不論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給那些可能對科技充滿了熱情的孩子一個進入的機會。
她最終希望的是,未來參與用科技來創造世界的,不只是20幾歲的矽谷青年,也可能是來自肯亞的女生們?等他們長大,都有可能積極、熱情地看待科技,擁抱這個世界的機會和力量。
我們提倡「男女平等」那麼多年,其實背後便是我們對「男女刻板印象」的反對和抗議。
在我說對孩子的期待,我更希望的是,他們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樣一個人,而不是,那樣一個男人或女人。
我們鼓勵和珍惜男孩女孩天生的性別差異,並且讓每個孩子都有相互對等的機會。善良、勇敢、果斷、負責,每個人都可以自願地獲得這些好的品質,而不是受男女標籤的束縛。
希望我們的孩子都不要再因為性別而受到限制,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 END ——
作者萌芽,學齡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啟萌】創始人,全球婚姻療法和情緒訓練權威機構約翰戈爾曼的首位中國實習治療師。 公眾號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專註於早教啟蒙和親子溝通,是百萬媽媽信賴的育兒號。關注萌芽研究所BUD,你可以回復關鍵詞?
—「資源」,送10000G國內外前沿的育兒資源包;
—「教養」,送系列孩子成長中最常見的教養問題,附帶解決方法;
—「早教」,學習每個媽媽都應該知道的早教避雷重點和各國早教育兒理念;—「男女」,獲取0-12歲孩子性別特徵形成表,和12種可塗色職業卡片。
推薦閱讀:
※養孩,真的能夠防老嗎?——來自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的證據
※你搞不定男女那些事可能都是性別差異惹的禍
※從性別差異到性取向的演化
※你不知道的性別偏見:大部分藥物都更適合男性,女性卻「無葯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