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掃盲(入門乾貨)
來自專欄商學院(MBA)的那些事兒19 人贊了文章
專欄已經開了一年了,這是我的第一篇文章。不同於像教師、醫生、律師、程序員等等其他職業,產品經理的職能與工作內容相對模糊。不同的行業、公司及產品本身都會衍生出不一樣的產品經理角色。這篇文章的主旨是相對宏觀地介紹產品經理在一款產品從構思到落地的過程,每個階段所扮演的不同的角色。針對的人群是有志於從事產品行業但又缺乏相關經驗,對產品經理日常工作內容有困惑的同學。
筆者本身也是一個入行不久的新人,這篇文章的構思與內容組成來源於1)商學院的學習與書籍閱讀;2)三個月在矽谷軟體公司的產品經理實習經歷;3)與超過50個不同公司(包括但不限於:Amazon, Google, Apple, Microsoft, Cisco, Veritas, 阿里巴巴, 騰訊)產品經理的coffee chat. 縱使資歷淺經驗不厚,但筆者認為,在職業生涯的不同階段,能對從事工作做小規模的提取總結,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等到日後有所精進,再回過頭來看此刻的感悟與迷思,特別有趣!
- 什麼是產品經理?
曾經有人把產品經理比喻成產品的CEO,但這個比喻是不完全準確的。儘管產品經理會參與到一款產品從調研-設計-實現-發布的全過程,並且是實質上的product owner, 但產品經理對團隊中的其他成員,如程序員、設計師、市場、銷售,並沒有直接的管轄權。產品經理一個很大的挑戰就是要在沒有所謂的管轄實權的條件下,把所有的stake holders集中在一起,共同打造完成出一款優秀的產品。你需要竭盡全力,儘可能地讓大多數人跟你站在一條戰線。
產品經理之所以成為一個熱門職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作為產品經理,你身處在技術(開發)、商業(市場和銷售)與設計的交匯處。你從平時的日常工作中不斷接收和學習各個不同範疇的新知識,再把這些新知識提煉打磨,成為你做出的各種決定的依據和說服其他團隊的利器。在這個超高合作屬性的角色中,產品經理成為了聯接開發團隊與其餘團隊的關鍵。其餘團隊通常包括設計團隊、質量檢測團隊、用戶調研團隊、數據分析團隊、市場團隊、銷售團隊、客戶支持團隊、商業開發團隊、法律團隊、文檔團隊,以及管理決策團隊。產品經理另一個重要的任務是要在最合適的時段把相應的團隊拉進產品決策中來。如果找不到這樣的團隊,產品經理需要step in來填補這一職能空缺。
2. 產品經理的工作內容是什麼?
總體來說,一款產品從構想到落地,大致包含四個主要的階段:計劃與調研、產品設計、開發與測試、產品發布。產品經理在這四個階段會因為產品屬性、市場特徵等的不同,產生不同的工作內容。
計劃與調研
所有產品的誕生都是從計劃與調研開始的。不管是靈光一現的天才構想,還是用戶痛點的提取都離不開調研與計劃。在這個階段,產品經理會開始思考我要創造出的產品是什麼,它針對的是哪些用戶群體,解決的是他們的什麼問題。在這個過程中,用戶反饋、競研分析、新技術的誕生、市場和銷售團隊的建議以及不斷地頭腦風暴都會成為產品經理考量的一部分,相互疊加與約束,最終形成一個產品或者feature.
在這個初期階段,有經驗的產品經理會儘可能地創製出一副產品路線圖,以期讓該產品的短期計劃與長期計劃有跡可循。產品經理需要與儘可能多的團隊交流,列出所有可能的產品feature以及開發任務。然後再根據用戶需求、競爭對手態勢、商業需求、開發團隊實力來對列出的feature與任務做優先順序劃分,找出核心feature重點開發。
路線圖和優先順序劃分清楚後,產品經理就需要在合適時間把相應團隊involve進來了。有一些公司比如Microsoft, Apple, Amazon,決策通常是由上至下,管理層在早期就會參與進來;而另一些公司比如Google, Facebook以及一些創業公司,通常採用由下到上的決策機制,這個時候就需要產品經理和工程師團隊緊密合作,贏得他們的信任了。
在這個階段,產品經理需要儘可能地做到成為這款產品的專家,因為之後不同團隊提出的問題都需要你來回答。比如開發團隊會問"我們為什麼要開發這個feature", 設計團隊會問"我們為什麼要把兩個功能按鈕放在一個頁面里", Pricing團隊會問"你認為這款產品我們是應該按月定價收費還是讓用戶買斷,為什麼"... 所有這些問題都需要產品經理對產品進行大量思考和調研後得出答案。
優秀的產品經理會在這個階段開始思考產品的成功定位,即在哪個階段達到什麼目標這款產品才算成功。成功的定義有很多,比如給公司帶來持續性的財政收入,或者幫助公司增大市場份額等等。每家公司對產品成功的定義也不一樣。比如Apple一直都是以高利潤帶來超高的revenue作為成功的基準,Apple幾乎每一款的iphone發布都能為公司帶來巨大的現金流。而另一家互聯網巨頭Amazon則是以低價策略從而快速佔領市場來定義成功。之前大獲成功的kindle,產品本身並不盈利。在以低價策略迅速佔領市場後,Amazon開始逐漸加強配套產品宣傳比如電子書等等,從而在另一維度實現長期的盈利。(不僅如此,Amazon利用這種策略獲得了大量的用戶數據,為他們後期快速發展機器學習以及人工智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產品設計
當產品經理確定好以上種種目標後,設計團隊閃亮登場了。在這個階段,產品經理的角色會因為公司和團隊的不同有很大的差異。
如果團隊開發的這款產品是某種付費的軟體產品(比如windows、遊戲軟體等等)(not online software),那麼產品經理通常的工作就是寫出一份詳盡的功能手冊(functional specification),內容主要包括: 目標,用戶場景,需求,產品框架,功能詳述等等。這份功能手冊會被不同的團隊review討論,產品經理再根據得到的feedback對功能手冊進行完善和更新。
另一些團隊設計的產品對功能手冊的要求沒有那麼高,但是卻有更加快速的設計流程和更短的迭代周期。在這樣的團隊里,產品經理需要更加密切地與設計團隊交互,討論各種目標、細節,不斷地進行頭腦風暴,並對設計團隊提交的mock-ups給出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一切就緒後,產品經理需要把設計思路進行簡化傳遞給開發團隊,幫助開發團隊更容易地理解產品,並隨時做好回答開發團隊各種問題的準備。
開發與測試
開發團隊開始coding並不意味著產品經理的職責已經結束了。通常情況下,在產品開發的過程中,產品經理需要隨時關注開發進度,並進行相應的調整。
在這個階段,產品經理一個很重要的職責就是要幫助開發團隊更高效地工作。有一些時候,某個工程師的工作會依賴於另一位工程師工作的完成度。當前者的工作因為此原因受阻時,產品經理需要安排其他合適的任務給該工程師。同時產品經理需要與後者密切合作,幫助他儘快完成任務,避免整個項目因此進度受損。
另一些情況,開發的難度會比預想更大。產品經理需要找出一種合適的方式去簡化feature降低開發難度。當工程師開發進度落後於預期時,產品經理需要重新review之前的計劃,減掉一些低優先順序的開發任務,以使項目順利完成。
在開發過程中,產品經理需要有意識地去收集產品反饋,以及產品初期的缺陷. 矽谷的公司通常使用一種叫做"dogfooding"的方法去探測可能存在問題。"Dogfooding"直譯過來就是"吃你自己的狗糧啦",意思就是發布前公司內部先自己使用自己生產的產品。Microsoft在每一版Windows發布前都會先在內部的電腦上使用,Facebook的員工也都使用自己開發的Facebook Groups進行內部交流。
另一種檢測bug的方法叫做"usability studies". 舉個例子,團隊會挑選一些老客戶或者目標客戶試用產品早期的各種feature. 最常用的做法是,參與者會被要求在一種特定的場景下完成預定的任務,來測試該產品是否符合用戶的預期。在整個過程中,團隊需要收集參與者提出的各種feedback,評估反饋的合理性與通用性,反覆修改測試再迭代,最終達到改進產品的目的。大一點的公司都有自己專門的用戶調研團隊,如果公司沒有這樣的團隊,就需要產品經理step in去完成這一項任務。
針對一些online software產品,A/B testing是一種常用的收集用戶反饋並改進產品的方法。該方法的核心是當產品發布一種新的feature前,只選取一部分用戶提供這一feature,其餘用戶維持之前的功能不變。一段時間後,選取一些標準比如用戶活躍度、收入等來對兩部分用戶進行比較,就可以得出新的feature是否成功的大致判斷。我自己特別愛玩的一款online遊戲叫"三國殺"。每次有新的武將推出前,新武將都會推送給特定的一些遊戲用戶使用。如果新武將的武將強度,可玩性,以及出場率都達到了一定標準,該新武將就會release給所有用戶。反之則會對新武將武將技能再進行修正。這就是典型的A/B testing.
產品發布
在產品發布階段,產品經理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保證整個過程都提前準備充分不出岔子。一旦有任何問題隨時充當救火隊員。
產品發布的流程每個公司都不盡相同,但產品經理的職責無外乎是:1)制定產品發布的checklist, 並確保每一個團隊都有充分時間提供反饋;2)確保產品發布的後續團隊都準備充分。後續團隊通常包括用戶支持團隊,生產製作團隊,以及銷售團隊等等;3)準備好一切預警措施。保證在產品發布出現問題時隨時都有後備方案。
在產品成功發布後,產品經理通常會持續跟進並支持這一款產品的銷售與維護。也有一些公司,產品經理會把產品的後續操作交給其他團隊,自己則開始進行新一款產品的調研與計劃。
以上,便是一款產品從構想到落地的整個過程。產品經理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希望能對大家認知產品經理這一職位有所幫助。下一篇文章打算介紹不同種類的產品對產品經理職能的不同要求。謝謝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