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你可以選擇不合群
5 人贊了文章
前段時間,一位同高中的小師妹向我傾訴她這個學期轉專業後的寢室生活。
她說:「我現在在寢室里是最不合群的那個,我永遠插不進室友們的話題,但我不想為了合群而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
原來,這位小師妹的室友們都是很喜歡追劇和打遊戲的,平時就是宅在宿舍看劇或組團打遊戲。
所以平時寢室的話題不是明星八卦就是討論遊戲通關,還有就是各種包包和漂亮衣服。
而我這位小師妹的生活比較單一,就是泡圖書館和參加社團活動,追劇和打遊戲她都不感興趣,而且她覺得那樣簡直是在浪費時間。
我了解的是,我這位小師妹並不是很難相處的性格,相反,她是比較討人喜歡的類型。而現在我從她的話中,可以感受到她在大學是否要合群的迷茫。
合群,很多時候意味著要改變自己。
但這個改變有時並不是朝著塑造更好自己的那個方向,而是朝著一種墮落、失去自我的方向。這也讓我想起,大一時的我,也有著與這位小學妹同樣的境遇。
剛上大一的我,懷著對大學生活的美好憧憬,可謂躊躇滿志。
想著在大學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交很多朋友。然而,沒過多長時間,我就發覺,我過著的大學生活與我想像中的相差甚遠。
我的室友和上面的小師妹的室友一樣,周末或平時沒課的時候,就完全是在寢室打遊戲或追劇的,吃飯點的也是外賣。
她們不參加社團活動,甚者連半學期過去了,還不知道學校的圖書館在哪!
所以,那時的我,在寢室里也是格格不入的,很多時候我都是獨來獨往。我也想過要加入她們,但我知道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沒必要為了合群而失去自我。
我一個人在圖書館看書,自己去參加社團活動,認識一些志趣相投的同學。
我想要自己經歷多一點,多學點東西,於是我報了一個周末的英語口語培訓班。
在那個培訓班裡,我認識了許多來自其他學校的同學,他們之中不乏優秀的人,從他們身上,我學到了許多許多,經歷了許多許多,自己也變得更加積極進取。
我依然記得我剛上培訓班那會兒,有一位室友還嘲笑我說:「又不是英語專業,你學那個有什麼用呢。」我當時只笑笑不回答。
後來,我不會因為加入不了室友們的討論話題而鬱鬱寡歡,相反,正是因為我沒有選擇合群,我的日子過的更開心。
通過學一門外語,我變得越來越自信。經常參加自己喜歡的社團活動,我外向了許多,也變得懂得與人怎樣更好的交往。
我喜歡一個人讀書,這培養了我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也增長了見識。那時候我發現,這就是我期待的大學生活,我活出了我想要的樣子!
為了合群而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那寧可不要合群!
不要為了合群,喪失真實的自己。
當你跳出那個所謂合群的圈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你會進入另一個圈子,那裡有同你志同道合的人,那裡是會讓你做出更好改變,讓我們遇上更優秀的自己的地方。
叔本華曾經說過:「要麼庸俗,要麼孤獨。」
不合群的你或許是孤獨的,那麼你的學會去承受孤獨。孤獨也是成長的必經之路,不在乎外在環境的孤獨,而去讓自己的內心變得充實,你便學會了成長。有時孤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為了合群而自我放棄。
前幾天母親打電話和我說,我弟弟高考完了,想買台筆記本電腦,叫我推薦一下。我便去問我弟,為什麼這麼早就買電腦,也用不著吧。
我弟說,他要在這個假期學會打遊戲,他聽說大學裡男生都打遊戲,他不玩遊戲會顯得他不合群。我頓時就把他罵了一頓,搞不懂為什麼會有這種錯誤的想法。
另一個高中同學小A,本來高中的時候成績挺好的,但高考失利考得並不理想,不想復讀便上了一個二本的學校。
在我眼中,他是一個積極向上的人,還樂觀開朗,有自己的想法。但大一的寒假再見到他,我完全想不到他會變成那個樣子,我完全認不出。
剃著寸頭,看起來癟癟的,而且抽煙喝酒全學會了,他的行為總讓我聯想到街頭混混,而不是我當初認識的那個少年。
後來問他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他說班上的同學和他的室友基本都是這樣的,他為了合群,去改變自己,所以就變現在這樣了。
聽完他的回答,我心裡真的萬分感慨,同時也為我這位同學感到可惜和悲哀。
有時候合群,真的會把你推向一個深淵,而且很難再有機會爬出來。不要為了合群而讓自己變得那麼不堪。
做真實的自己,比什麼都強。
電影《無問西東》里有一句經典台詞,「不要放棄對生命的思索,對自己的真實。」
不要為了合群,而失去真實的自己。
大學四年,既不長也不短,不希望你一開始就為了合群而失去自我,過上一種自己不喜歡的生活。
希望你有做自己的勇氣,不虛度時光,不愧對人生。
作者介紹:木而不方
武漢某理工高校化學系妹子,喜歡閱讀,喜歡旅行,喜歡交友,也愛天馬行空般 「胡思亂想」。
行你所行,愛你所愛,無問西東。
推薦閱讀:
※那些勸你不要合群的人,也許正在毀掉你。
※你不是不合群,而是你們不適合一起玩樂
※面對不合群的寶寶怎麼是好?
※20幾歲的你應該出眾,而不是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