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中諜6》中阿湯哥的上司CIA是什麼來頭?
本文為「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歡迎讀者轉發朋友圈 文章有刪節
編者按:
經典特工系列新作
《碟中諜6》,剛剛上映便迅速佔據了上周末的票房冠軍位置。影片中,
經典配樂讓無數人湧起滿滿的回憶;
湯姆·克魯斯所飾演的特工伊森·亨特,
倫敦跑酷巴黎飆車空中跳傘,也可謂是非常「搏命」了。
《碟中諜》的英文名直譯過來應該是「不可能的任務」,而影片中主角所在的特工小組就叫做「不可能任務小組」(Impossible Mission Force,簡稱IMF),這其實是電影虛構出來的一個部門,不過電影中提到,這個部門從屬於美國中情局CIA,這個CIA來頭可不小——
美國中央情報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CIA)
可算是美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政府機構之一,無數中情局的特工形象活躍在好萊塢的大銀幕上,從俄羅斯的克里姆林宮到阿富汗的本·拉登基地,哪裡有美國的敵人,哪裡就有中情局特工拯救世界的身影。在觀眾眼裡,他們出場總是戴著黑超,身後伴著烈焰爆炸,逆光下顯示出一副不差錢的高帥富輪廓。錢都是紮成小捆用的,槍都是美國陸軍沒見過的,車都是賓士寶馬頂級的,妞都是好萊塢一線女星那樣的。《碟中諜》系列 ,湯姆·克魯斯主演的影片
與銀幕上的誇張戲劇形象相反,現實中位於美國弗吉尼亞州蘭利市的中情局總部要低調許多。作為美國最大的情報機構,它的主要任務是收集和分析關於國外政府、公司和個人的綜合情報,並把這些情報上報到美國政府各個有關部門。它也負責維持大量軍事設備,這些設備在冷戰期間用於推翻外國政府,例如瓜地馬拉的阿本斯和智利的阿連德。回溯它的歷史,我們發現CIA的構建過程決非坦途,充滿了複雜的鬥爭與陰謀。
《碟中諜5》
中情局精神之父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美國不存在統一的情報機構,收集的情報信息七零八落,缺乏整體性、協調性。國內情報由聯邦調查局
(FBI)
收集,境外情報收集則完全是一團糟,技術手段和工作方法都比較落後。上層政客也對情報工作不理解。上世紀三十年代,美國國務卿史汀生有一次聽說國務院情報機構拆檢信件和竊聽通訊時,勃然大怒道:「正人君子絕不幹偷看他人信件的勾當!」他下令取消了這些特工業務。
《碟中諜6》劇照
1939年,羅斯福總統發布秘密指示,將全部諜報工作、反諜報工作和對敵破壞工作交給聯邦調查局和陸、海軍情報部。同時,他還授權聯邦調查局在拉丁美洲針對軸心國間諜開展反間諜和安全工作。二戰爆發後,美國放棄孤立主義,深度介入戰爭,國際現實促使美國政府重新評估情報工作的重要性。1940年12月,羅斯福委派密友——華爾街律師威廉·多諾萬向老牌情報大國英國學習諜報工作經驗,醞釀改革美國的情報機構。
威廉·多諾萬,這位日後的中情局精神之父,就此踏入情報業。
威廉·多諾萬
作為核心參戰國,說服盟友美國建立高效率的情報機構,就等於間接加強了英國的情報實力,而且不用英國買單。英國首相丘吉爾就諜報工作的重要性,不厭其煩地「開導」多諾萬,英國諜報機構首腦孟席斯還親自向他面授經驗。
1941 年3月,多諾萬回到美國,竭力主張仿效英國,建立統一的美國中央情報機構。 1941年6月22日,德國對蘇聯開戰,戰爭形勢空前嚴峻。7月,羅斯福總統下令成立美國史上第一個情報聯合機構「情報協調局」,由多諾萬出任局長,該機構主要從事敵國政治和軍事情報的收集和研究,供總統決策參考。
拿著45萬美元的財政撥款,情報協調局在白宮附近一處破舊的大樓里開張了。按多諾萬的規劃,該局工作分為公開和隱蔽兩條線。公開部分主要招募學者,從事情報分析,這些人在華盛頓霧谷的幾棟破舊大樓里監聽軸心國的廣播、報紙、雜誌,鑽研公開發行的工農業報告及統計信息,解讀德國佔領區發生的一切。
如今的CIA總部
隱蔽部分則完全仿效了英國特別行動執委會的職能,主要在德國敵後從事破壞、游擊等活動。情報協調局由最初的幾十人猛增到六百多人,人員構成複雜,有記者、銀行家、律師、大學生、商人、歌星、演員、農場主,甚至店小二。英國秘密戰專家在安大略湖加拿大一側悄悄開設了一所訓練學校,教授美國人各種隱蔽行動技能,訓練的科目有:暗殺、爆破、秘密電台通訊技術、柔道、密碼術、擒拿與捕俘、野外生存、製作和使用假證件、模仿法國人的穿著舉止、如何應付審訊、介紹法國地下游擊隊的活動以及德國人對付他們的方法……以作風強硬著稱的伊恩·弗萊明向這些美國人灌輸了英式特工經驗。幾個月後,學員們都成了高標準的職業特工。
《碟中諜》系列電影中的CIA特工各種行動技能高超
多諾萬雄心萬丈,要大幹一場,但是羽翼未豐的情報協調局人微力薄。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太平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引起全美舉國震動,而對外情報的大總管多諾萬居然在接到總統羅斯福電話之後才後知後覺。
從協調局到戰略局
珍珠港事件暴露的情報問題使羅斯福一度想解散情報協調局,將其各個機構分配到其他情報部門中去。多諾萬費盡心思阻止這一想法付諸實施。當時的美國最高軍事機構參謀長聯席會議堅信,美國必須有一個機構專門從事對敵秘密工作,多諾萬尋求到他們的支持,並說服他們相信:情報協調局才是這一構想的最好執行者。
《碟中諜6》中的巴黎飆車鏡頭
1942年6月13日,羅斯福接受多諾萬和參謀長聯席會議的建議,將情報協調局與軍方情報力量合併起來,成立了美國戰略情報局
(OSS)
,隸屬於參謀長聯席會議,由多諾萬擔任局長。戰略情報局接管了美國海軍情報部管理密探的影子機構「K」,實力大增,派生出五個部門:秘密情報處,從事諜報工作;特別行動處,從事破壞與顛覆活動;反情報處,從事防諜工作;心戰行動處,製造和傳播「有毒」信息;作訓處,訓練打入敵占區的游擊隊。戰略情報局在世界各地設立情報網點,集情報分析和秘密行動於一體,成為美國歷史第一個統一的中央情報機構,頂峰時期,花名冊上在編與臨時的工作人員達兩萬五千人之多。
《碟中諜6》劇照
多諾萬不注重軍銜、年齡和資歷,唯才是舉。他對「盡善盡美」之類的詞嗤之以鼻,只要有一技之長,即使是些雞鳴狗盜之徒,他也納入麾下,因此網羅了一大批年齡懸殊的各色人才。這些人成為美國情報界的「第一代」,把持著重要的崗位,其中有四人日後成為中央情報局局長:在瑞士指揮對德諜報網的杜勒斯;領導反納粹的秘密活動的前記者赫爾姆斯;作為傑德堡突擊隊員空降到挪威和被佔法國執行破壞任務的科比;潛入德國的諜報小組創建人凱西。
如果怕狼,就別待在森林裡
自戰略情報局成立之始,它就備受其他美國軍政機構排擠。
最恨戰略情報局的是美國聯邦調查局在任時間最長的局長鬍佛。胡佛認為,多諾萬的組織對他控制美國情報機構和在南美洲的情報活動是一個巨大威脅。他散布多諾萬「親英賣國」的消息,並暗中收集多諾萬「傷風敗俗的材料」,不過沒有如願。多諾萬如法炮製,反而搜集到了胡佛與同性戀男友克勞德的親密照片,成為日後敲詐胡佛的一張王牌。
美國國務院也把戰略情報局看成是個威脅,認為他們染指了外交官搜集國外情報的「傳統領域」。時任國務卿肯尼迪屢屢抗議多諾萬訪問英國而不通知國務院,副國務卿韋爾斯向羅斯福總統抱怨說,多諾萬不遵守部門之間的分工,以搜集情報為借口干預別人的工作,建議解散多諾萬的組織。最大的挑戰來自以陸軍情報部部長喬治·斯特朗為代表的軍事情報部門,斯特朗堅決反對一個文職機構處於戰時軍事行動的中心位置,尤其反對戰略情報局擁有秘密獲得資金、直接向總統彙報、與英國密切聯繫等特權。
1942年12月23日參謀長聯席會議公布了《戰略情報局工作職責》,將戰略情報局提到與軍事情報部門和海軍情報部門同等的地位。儘管戰略情報局在情報機構中獲得了一席之地,但斯特朗卻只對其共享了「超級」
(破譯的德國無線電密碼)
和「魔術」(破譯的日本無線電密碼)
資料,其餘的盡量少給或不給,試圖使戰略情報局在情報劣勢中轉向顛覆活動——而這正中多諾萬下懷。事實上,多諾萬和他手下的一眾特工打心眼裡瞧不起坐在辦公室里搞情報分析,渴望像巴頓將軍那樣投身冒險,在戰場上出頭露面。1942年,英國首相丘吉爾發出了「到歐洲放火」的著名號令,興奮的多諾萬選派了大批戰略情報局人員到歐洲執行「燒、殺、砸、搶、抓、炸、騙、偷」的軍事任務。在多諾萬的領導下,敵後的顛覆活動成為戰略情報局的基本工作,並從此為中情局留下了「重顛覆輕情報」的內部傳統。
除了太平洋海軍和麥克阿瑟領導的部門外,戰略情報局派出的特別行動小組幾乎遍及世界各地,這些小組與法國的馬基游擊隊、義大利的各派反法西斯主義者、緬甸的卡欽部落和西西里島的黑手黨一起行動。他們在德軍電線上扎進一個圖釘,使德國通信兵找不到短路的位置;他們幾乎把整個法國的公路路標變成相反的方向;他們教當地反抗組織在德軍先進的「虎」式坦克油箱里扔進一兩塊方糖,使坦克趴窩。多諾萬甚至不顧反對,堅持要去諾曼底親自冒險,但被海軍上將嚴辭拒絕,因為多諾萬是知道機密最多的軍官。最後他還是通過「走後門」來到諾曼底海灘,過了一把戰爭癮。
《碟中諜》系列電影中的CIA特工,上天入地似乎無所不能
情報局降格成情報組
1944年年底,戰略情報局作為戰時的情報機構,也將隨著二戰結束而在名義上失去存在的合法性。多諾萬開始為戰略情報局謀劃未來,他向羅斯福總統提議,在即將到來的和平時期,美國應建立一個統一的中央情報機構,該機構的負責人與國務卿、陸、海軍部長組成顧問委員會,只對總統負責,共同協作。
聯邦調查局局長鬍佛搞到了這份建議的文本,悄悄泄露給了反對羅斯福的《芝加哥論壇報》,抨擊多諾萬要在美國國內建立「警察制度」,窺探和監視公民的私生活。輿論界一時大嘩,胡佛則躲在暗處觀戰。
多諾萬的構想使未來的情報機構脫離軍方控制,因此遭到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激烈反對,接著是整個軍方、國務院和預算局的集體反對,報界將這一機構與納粹的「蓋世太保」、前蘇聯的「克格勃」相提並論。
1945年4月12日,羅斯福總統逝世,副總統杜魯門繼任。在杜魯門看來,多諾萬是共和黨人,且是個親英分子;戰略情報局經費開支龐大且高度不透明,早就惹得國會不高興;而且其他情報部門爭風吃醋,整天吵鬧不休。杜魯門還收到舉報信,說戰略情報局腐敗、專橫跋扈、裙帶風盛行,甚至已經被英國情報機關滲透。
多諾萬和陸軍上校 1945
1945年9月13日,杜魯門下令解散戰略情報局,該局下屬的情報研究分析處和行動處分別劃歸國務院和陸軍部管轄,多諾萬苦心經營的資產和人員被一掃而光。
戰略情報局終結後,美國情報活動重新陷於分散和無序狀態。1946年1月22日,杜魯門決定成立國家情報委員會
(NSC)
重新統一情報系統,其成員由國務卿、陸軍部長、海軍部長和總統軍事顧問組成,全面負責計劃、發展和協調美國對外情報活動。這個委員會的執行機構設為中央情報組(CIG)
,承擔原戰略情報局的海外情報功能,並協調全美各家情報機構之間的聯繫。首任中央情報組組長由海軍情報局副局長西德尼·索爾斯擔任。索爾斯的角色有點像聯合國秘書長,責重權小,夾在那些有權勢的機構當中,整天忙著斡旋。軍方以保密為由,常常拒絕向中情組這個非軍方情報機構提供資料。
《碟中諜6》劇照
1946年6月,中央情報組組長和中央情報主任的職務由空軍中將霍伊特·范登堡繼任。
范登堡幹了一件改變美國情報格局的大事,他看準了國務院軟弱無力,對聯邦調查局發動突然襲擊,成功奪取了該局在國外的全部情報網,使FBI成為一個足不出境、完全針對美國國內的機構,奠定了中央情報系統對外情報的壟斷權。在他的領導下,中央情報組還突破協調機構的定位,自身也開始生產情報,獨立性得以加強。在杜魯門總統的要求下,范登堡領導的中央情報組寫出了第一份專題情報評估報告,內容是有關蘇聯的實力和動向。這份報告簡明、務實、詳細、獨到,被視為情報評估的樣板,為中央情報組贏得了廣泛的尊重。
「比國務院還大」的中情局
1946年到1947年間,在華盛頓的軍政界中,展開了一場關於在冷戰形勢下如何設置軍事指揮系統的大辯論。高管們對於陸海空各軍種保持分立還是合併展開激烈爭論,相比之下,中央情報機構的統合和管轄倒成了小問題,顧不上去爭。在安全機構的大調整中,醞釀已久的中央情報局趁機成立。
1947年7月26日,美國國會通過了「國家安全法」,根據「國家安全法」,一個多月後,中央情報組正式更名為中央情報局
(CIA)
,成為一個獨立的文職機構。中央情報局的局徽由銀盾、羅盤和海雕組成,銀盾象徵美國中央情報局是保護美國安全的一道強有力的屏障。羅盤圖形的十六個尖角象徵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勢力滲透到世界各地,各種情報資料從四處向中心匯聚。白頭海雕象徵著力量、勇氣、自由與不朽,同時也代表著機警、靈敏和冷酷——這正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的風格。根據新通過的法律,中央情報局直接向總統負責。據說,自此以後,杜魯門總統每天早上接見的第一個人總是中情局局長。中情局根據總統和國家安全委員會所發布的指令行事,參眾兩院的軍事及撥款委員會也監督中情局的活動。
此時的中央情報局,地位更加核心化,實際上再現了多諾萬兩年前的構想。
第三任中央情報組組長海軍少將羅斯科·希倫柯特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第一任中情局長, 當時中情局的秘密口號是:「到1948年要比國務院還大。」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裡,中央情報局對社會精英敞開了大門,由最初的八個人迅速擴大到兩千多人,超過了國務院的僱員人數。
中情局導演伊朗政變
中央情報局對外的拿手好戲之一就是推翻民選政府、扶持軍人政權,這方面的例子包括伊朗的極右王朝、瓜地馬拉的殺人政府、黎巴嫩的長槍黨、印度尼西亞的蘇哈托軍人政權、智利的皮諾切特軍人政權、南非的種族隔離政權
(曼德拉就是被中情局捉到後,交給南非警察當局拘禁的)
……就連美國人痛恨的本·拉登,其崛起其實也跟中情局有密切關係。中情局策動的眾多政變中,最令他們自豪的是成名之作——伊朗政變。
上世紀五十年代,伊朗成為美、英、蘇三國爭奪的焦點。蘇聯推行向波斯灣擴張的政策,美國極力遏制蘇聯,英國不希望美蘇進入倫敦的「地盤」,伊朗問題變得十分微妙。英國人在背後支撐著伊朗巴列維國王的統治,英屬英伊石油公司佔有幾乎全部的伊朗石油。
1951年,伊朗新任首相摩薩台宣布伊朗要實行石油國有化,美英對於第三世界國家將外國資產收歸國有的舉措一貫視作「布爾什維克土匪行為」,是親蘇聯行為。然而摩薩台不愛蘇聯,更恨英國。為了保住石油利益,英國尋求美國的幫助,而美國人則打算探索取代英國接管伊朗的可能性。
1953年6月25日,美國國務院的秘密會議上,中情局局長杜勒斯的秘密行動計劃得到一致通過,代號「阿賈克斯」。8月初,核心行動人員小羅斯福誘使巴列維國王簽署了罷免摩薩台的命令,得到消息的摩薩台立刻出動軍隊,控制了德黑蘭,同時搜捕支持國王的著名人士。摩薩台的人民黨及其他支持者們走上街頭,高呼「打倒國王」、「絞死美國人」,一些暴徒還趁機瘋狂搶劫。作為「阿賈克斯」行動的一部分,美國大使亨德森以搶劫為由,要求摩薩台制止暴徒破壞,恢復秩序,否則將撤走所有美國公民。七十歲的摩薩台首相不知不覺犯下了致命錯誤。收到首相鎮壓命令後的軍警對趁火打劫的暴徒和示威遊行的群眾不加甄別,一律用槍托、警棍和催淚彈對待,受傷者不計其數。於是輿論轉向,摩薩台親手傷害了支持自己的社會力量。
摩薩台
8月19日,小羅斯福向他的伊朗特工下達了進攻的命令。他們僱傭了二百多個肌肉發達的力士,浩浩蕩蕩走上街頭,高呼「國王萬歲」,路邊的一些幫手則向蜂擁而至的人群分發10里亞爾面值的鈔票,「國王萬歲」的呼喊聲此起彼伏。英國人則在德黑蘭的大街小巷裡散播各種各樣敗壞摩薩台的謠言,街頭出現了支持巴列維國王,反對摩薩台的示威遊行,就連軍隊也出面表示要效忠國王,要求摩薩台下台。中情局還為反摩薩台的暴徒提供武器,德黑蘭秩序大亂。
政變時期,德黑蘭議會大廈外的士兵
1953年8月20日,「阿賈克斯」行動取得成功:摩薩台被逮捕,判刑20年;由扎赫迪出任伊朗新首相,國王重返德黑蘭。中情局在這次行動中,只出動了八名特工人員在幕後活動,原先準備的三百萬美元經費,結果只花了一百萬美元。摩薩台下台後,伊朗的反英美勢力基本上被消滅,美國實際上控制了大部分的伊朗石油。
扎赫迪
「阿賈克斯」行動成功後,中情局在國際情報界揚名立萬。之後,在世界各地的秘密行動、武裝顛覆成了中情局的家常便飯,但失敗也如影相隨。例如,中情局前後組織的暗殺古巴領袖卡斯特羅的行動加起來有650次之多,老卡幽默地回應:「今天我還活著,這完全是由於美國中情局的過錯呀。」中情局的絕密檔案也承認:「殺到最後我們自己都沒有信心了。」
突然爆發的「9·11」事件,使神通廣大的美國中央情報局大為丟臉,導致局長辭職。時任美國總統布希在2004年6月3日承認,美國的情報機構必須進行改革,美國需要最優秀的情報機構。因此布希總統設立了國土安全部,同時強調了中情局的反恐職能。為了獲得第一手情報,美國中央情報局派特工打入基地組織內部。2011年5月1日,本·拉登在巴基斯坦的藏身處被確認,海豹第六分隊將其擊斃。
如今網路時代,中情局又將觸角伸向大型科技企業。2011年8月11日,繼微軟之後,谷歌也被中情局要求交出儲存在歐洲資料中心的數據,此事引發了歐美之間的外交論戰。今天,中情局仍是世界情報行當里的一支勁旅,活躍在許多重大事件的幕後。
(註:本文參考了《中央情報局 50 年》一書)
喜歡本文的各位,歡迎轉載到朋友圈
點擊進入 「果粒時刻」小程序界面
推薦閱讀:
※好文推薦:牧師再談基督徒為什麼要委身教會!
※「別說喜歡我了,其實你什麼都沒做」
※甄子丹你讓一下,周星馳和吳孟達來教你什麼才是真·校園電影!
※「明天吃什麼」蔥油花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