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台 | 千山萬水走到最後,我們最終的負責對象還是「自己」二字
龍應台語錄
你知道嗎?象棋裡頭我覺得最「奧秘」的遊戲規則,就是「卒」。卒子一過河,就沒有回頭的路……我發現,人生中所有的決定,其實都是過了河的「卒」。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彿可以不必了。
千山萬水走到最後,我們最終的負責對象,還是「自己」二字。
日後的人生旅程,當然還是要漂萍離散──人生哪有恆長的廝守?但是三年的海上旗語,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滿懷,我還奢求什麼呢?
龍應台的兒子安德烈,小時候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寫下這段話的龍應台,當時年近60,目送過兒子成長,目送過父親離世。
最好的育子記錄:《孩子你慢慢來》
最坦誠的母子溝通:《親愛的安德烈》
最感人的親情:《目送》
龍應台身上的標籤很多,作家、學者、評論家、教師、一度從政……
30年前出版的《野火集》,抨擊時弊,21天再版24次,被稱為「華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支筆」。
但在這三本書里,她只是母親和女兒,用溫情筆觸,寫下20年來溫暖的親情讀本:
第一本人生之書:《孩子你慢慢來》
34歲的龍應台當了母親,面對初生的兩個孩子,豪情化成了柔情。
從孩子開口說話、識字,到幼稚園畢業……點點滴滴,母子如何相處,母愛如何純粹。
這也是人生三書中最溫暖的一本。
「淡水的街頭,陽光斜照著窄巷裡這間零亂的花鋪。
回教徒和猶太人在彼此屠殺,衣索比亞的老弱婦孺在一個接一個地餓死,紐約華爾街的證券市場擠滿了表情緊張的人——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這個孩子從從容容地把那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
……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
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第二本人生之書:《親愛的安德烈》
龍應台和兒子安德烈,一個51歲,一個18歲,一個在台灣長大,一個在德國長大,彼此觀念天差地別。
安德烈14歲的時候,龍應台應馬英九之邀,離開歐洲,返回台灣,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長。幾年後,等她卸任回到兒子身邊,安德烈已是一個184公分高的十八歲的小夥子,坐在桌子另一邊,有一點「冷」地看著媽媽。
「我的可愛的安安,哪裡去了?」
龍應台覺得兒子「愛」她,但並不「喜歡」她。失去小男孩安安沒關係,但龍應台一定要認識成熟的大學生安德烈。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時間互相通信。
「我就老老實實告訴你:沒錯,青春歲月,我們的生活信條就是俗語所說的『性、葯和搖滾樂』。只有假道學才會否定這個哲學。」——安德烈。
「安德烈:請你告訴我,你信中所說的『性、葯、搖滾樂』是現實描述還是抽象隱喻?儘速回信。」——龍應台。
就這樣,母子倆以通信的方式,龍應台「認識了人生里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36封家書,就是這本《親愛的安德烈》。
曾經有位父親特地找到龍應台,眼泛熱淚地告訴她:
「如果不是你的文章,我和我兒子會形同陌路。」
第三本人生之書:《目送》
74篇散文,寫母親的老,父親的逝,母親的老、人生的離散。
其中的那篇《目送》,被稱為21世紀的《背影》。
「作為父母的子女,作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轉換——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長,最後一次的目送卻永別。」
「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誠品年度暢銷榜文學類第一名。
《亞洲周刊》年度十大好書。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讀者票選最喜歡好書第一名。
《孩子你慢慢來》寫了8年,《親愛的安德烈》寫了3年,《目送》寫了4年。
20年來,這三本書溫暖了很多人,這次集結成冊。
一套6冊,除3本書外,還有3冊定製筆記本。
廣西師大理想國出品,自藏、送人,都屬佳品。
布面精裝,大小適中,單手盈握,方便攜帶。
書名:
人生三書
著者:
龍應台
責任編輯:
曹凌志、王家勝
書號:
978-7-5495-5584-0
出版時間:
2015年6月
開本:
32開
頁數:
952頁
冊數:
6冊
長按識別二維碼
或者點閱讀原文
收藏龍應台
人生三書
【現實以上主義】好書推薦:
共和國教科書,民國元年由蔡元培主持出版,大人孩子都必讀
150多封私人書信,250多幅罕見手稿與畫作,帶給你一個真實的梵高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牛津大學心理學研究,走進迷人、冷酷的瘋狂天才
8位西方大家作品集,主題自然與詩,他們把自然寫出了微妙深遠的哲學意味
山本耀司 | 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想一事無成
▼
點這
里,面對「自己」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