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母虐兒3年:有些父母,該淘汰了

點擊上方

「有書」,

看看有多少位朋友關注

帶你讀完52本好書

2000萬閱讀愛好者關注

回復【早安】送你一張專屬祝福卡片

聲音資源載入中...

文 | 依伊 · 主播 | 依米

被以「管教」的名義,暴力對待孩子的

又一出悲劇。

8月7日,山東15歲男孩小陳,因未按要求拔草,被父親用木棍暴力毆打,之後再也沒能站起來。

鄰居說,這樣的虐待不是一次兩次,而是整整三年。

從3年前繼母進門,小陳就被迫輟學回家種田。

但天天吃的,是繼母給的摻玻璃渣的包子和牲口吃的雜麵,以至於他每天都在「忍飢挨餓」,去世前還是「皮包骨頭」,以至於最初爆料的網友誤以為他只有7、8歲。

15歲的孩子,看起來只有7、8歲,我們簡直無法想像他到底是怎麼熬過的這三年。

但他終究還是沒熬過去。

虎毒尚且不食子!這位父親毆打孩子,卻成了家常便飯,僅在孩子去世前就毆打了四五次之多。

在他的毒手下,小陳在本應和其他小夥伴一起讀書、玩耍、享受父母關愛的年齡里,永遠地走了。

願天堂沒有傷害。而他的父親和繼母都已被拘捕,等待他們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案件很極端,生父也很極端,但極端背後,都有常人心態。

在被警方質詢為什麼會經常虐待孩子時,這位父親說孩子「調皮」。

是生活里最常見的理由吧:調皮,所以我不是打罵,是管教,為了讓孩子聽話。

可許多父母就是用管教之名,行虐待之實。

  • 江蘇一名9歲男孩因為丟失手機,被媽媽毆打致死。

  • 廣西一名10歲女孩因為不聽話,被父親綁在摩托車後面拖行。

  • 在網上搜索「父母虐待孩子」,竟然得到696萬的搜索結果,全是血淋淋的事件。

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全國婦聯調查數據顯示:

在我國,曾遭受過不同程度虐待的兒童佔比高達 74.1%,其中最主要的施暴者是父母,而精神虐待問題的嚴重性不亞於肉體虐待。

比一次極端事件更可怕的是暴力虐待無處不在,而每一次虐待之後,都有一個幼小的靈魂在顫抖。

孩子,到底在經歷什麼

前不久,曾接連發生兩起虐待事件。

6月份,一名4歲男孩被媽媽打成了熊貓眼,引起公憤。

據孩子外婆說,女兒因與丈夫感情不合常拿外孫出氣,甚至曾手摳外孫雙眼,說眼睛太像父親了。

但眼睛像不像父親,是孩子可以決定的么?

7月份,一名女子因對公婆財產分配不滿,竟然強灌女兒農藥,孩子不喝,女子便把農藥放在稀飯里強迫孩子喝下。

因為氣不過,就用孩子的命去懲罰對方,這還是母親么?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一些父母受全能自戀感的驅使,要求別人必須和自己想像的一樣。如果不一樣,就會暴怒。暴怒之下,他們會虐待孩子,並在虐待時,因為暴怒能量的宣洩產生一定的愉悅感。

父母虐待孩子,是因為巨嬰心態沒有得到滿足。

工作不順、家庭不睦、夫妻不和,積攢了一肚子的火,恰好孩子淘氣,於是找到了發泄口。

在發泄時,又因為有快感,不自覺地加重了懲罰的力度。

這就是為什麼絕大多數父母不會真的要打死孩子,但意外依舊頻發了。

而我們做父母的,有幾個敢說從未拿孩子當出氣筒?

上個月,我在家裡處理文案時,因為女兒不聽話,我打了她兩下。

孩子嚎啕大哭,就去找老王。

我隔著門抱怨女兒磨人,而老王卻嘆氣說,可你以前不上班時,從來覺得女兒粘著你可愛。

我一下愣了,高興時,孩子就是心肝寶貝;生氣時,就一無是處。

這哪是孩子錯了,分明是我們錯了。

而我們更錯的是,發泄了情緒,打罵了、冷落了、嚇唬了孩子,卻還說,不打不成材。

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全國婦聯的聯合調查中,多數人認為父母打孩子是正常的教育方式。 

我們往往是,給了孩子最多的愛,也給了孩子最多的傷害。

父母的傷害到底有多深

在豆瓣,有個帖子《父母毀掉你心裡最珍貴的東西是什麼》:其中一個組員說自己被毀掉的是「與人交流的慾望」。

上學時,他每次回家說自己在運動會上拿名次了,或者說學校里發生的趣事。

父母都會不屑地說:「得了,把注意力放在學習上。」

次數多了,他就形成了把事情都爛在肚子里、跟人疏遠的性格。

有人說:「這世上最大的誤會就是,父母認為打擊子女可以促其奮進,但結果卻是導致他們自信心缺失。」

是啊,打擊就是打擊,不會因為父母披上「為你好」的外衣,就不造成傷害。

相反,因為這些打擊來自最愛的人,所以傷的更深,甚至是一輩子的傷疤。

我有一個朋友,6歲時從老家回到父母身邊,卻從此陷入到恐懼中。

家務沒做好,母親會大罵,蠢的像豬。

回來晚了,父親抬手就是一巴掌。

趕到父母吵架,她更是戰戰兢兢。

一個在暴力中長大的孩子,長大後總是找不到愛的方式。

擇偶時朋友患得患失,遇到一點溫暖就當愛情,遇到一點挫折就覺得被拋棄,最後被傷害了無數次。

現在,她完全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對孩子的溺愛過了頭。

有研究顯示,哪怕遭受的一次暴力結束,由它造成的心理創傷可能延續長達 4 年之久。

而經常被虐待的孩子,長大後出現情感缺失、暴力傾向、人格發展障礙和其他心理疾病的概率會倍增。

父母等孩子道謝,孩子在等父母道歉

知乎一名網友,已和父母斷絕了關係。

時光撫慰不了的除了傷疤,還有怨恨。

她從小在謾罵和毆打中長大,做夢都是父母要殺了自己。

她說,「儘管這樣,我還是願意相信他們是愛我的,我從來沒有因為他們虐待而離家出走過,因為儘管當時父母讓我害怕,但離開他們面對未知,對一個未成年來說更害怕。」

「現在我長大了,可以養活自己,終於可以永遠不用再看到他們。」

「我父母卻認為只要他們沒有犯法,就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我應該感恩不已,感恩他們沒有像狗血電視劇上離婚,感恩他們沒有打殘我。」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父母在等孩子道謝,而孩子卻在等父母道歉。

小時候,孩子不離開、不反抗,不是因為他們喜歡,而是因為他們弱小,無力反抗。

但他們承擔了他們不該承擔的,自然會產生和淤積怨恨,直到有一天長大了,就會全部爆發。

有的在愛與恨中糾結,再也無法與父母建立起親密關係。

更有甚者,小時候被父母虐待,長大後又反過來虐待父母。

這些都是人世間本不該有的悲劇。

願每個孩子都被溫柔以待

 

為了孩子成材,父母都有管教孩子的責任和心境,但也要知道物極必反、過猶不及的道理。

這個世界,最應該被呵護的就是孩子。

因為,小時候的傷害會帶來一生的厄運,也會影響一個家庭的幸福和一個國家的未來。

第一,加大懲罰力度

為什麼父母不把打罵當回事,是因為在傳統觀念里,老子打兒子天經地義。

但孩子是獨立的生命個體,別人大罵要嚴懲,父母虐待了同樣要嚴懲。

在歐美,父母虐待孩子,只要合理懷疑,任何人都有權告發,一旦查實,輕則剝奪監護權,重則被判刑。

第二,接納孩子的不完美

告訴自己,不完美的孩子也是自己親生的,孩子就沒有完美的。

接受不完美的孩子,才能更好的愛孩子,也才能在負面情緒淤積時,不以孩子為借口進行宣洩。

第三,注意管教尺度

孩子犯了錯誤要懲罰,但是懲罰必須適當,盡量以讓孩子反思和剝奪他們某種行為當作懲罰。

如果確實需要以類似戒尺打手的方式,也不要突破度,不要加入自己的負面情緒,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即可。

第四,情緒引導

在管教行為發生後,要及時注意疏導孩子的負面情緒,告訴孩子,父母懲罰你,是因為你犯了錯,父母不是不愛你,而是不愛犯錯的那個你,改正了就是好寶寶。

第五,及時道歉

養育孩子,難免犯錯,但犯錯要及時道歉。

父母坦誠,孩子很容易就能原諒,還能避免孩子學會暴力模式。

《爸爸去哪兒5》里,脾氣火爆的陳小春有時控制不住情緒,就對兒子發火,但之後又會很快道歉。

而小小春在父親的影響下,也是做錯事主動認錯,有擔當、有責任心。

每一個孩子,都值得溫柔以待。

最好的父母,就是永遠不讓孩子生活在暴力管教的恐懼中。

別忘了,這個世界上最愛的你的,就是你的孩子。你對他的每一份溫柔,都能換來愛的回饋。

 

有書共讀 · 書單

 

工作中出現了溝通問題?

感情中發生了矛盾和爭吵?

其實學會溝通,能解決世界上80%的問題

↓↓↓

長按下方二維碼,

立即免費領取

者:

依伊

有書籤約作者。

以女兒之名寫文,以兩手執筆寫心,關注成長、情感和家庭。有書,讓閱讀不再孤單,2000萬閱讀愛好者都在關注的公眾號,關注公眾號:有書。本文原創首發於有書,轉載授權請聯繫有書

主編,微信號:youshuzhubian。

主播:

依米:

有書籤約主播。

前電台主持人,聲音工作者。新浪微博@聽依米 ,微信公眾號:聽依米(ID:yimisunlight),每晚用一段聲音跟你道晚安。晚安前,依起聽。

音樂:

許飛-父親寫的散文詩

↓↓ 

點擊下方藍字,

立即領取

溝通秘籍


推薦閱讀:

順豐:實施「末位淘汰」!擁有30萬員工的物流帝國正醞釀劇烈變革
液晶慘遭淘汰? 家庭大屏顯示設備變遷史
銷售人員的十大軍規,不想被淘汰就得執行!
蘭尼克梅阿查變陣雪前恥 歐冠淘汰賽演首秀完美
威力強大的弩,為什麼在戰爭中被淘汰了呢?

TAG:父母 | 繼母 | 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