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鄰——朝貢體系下的朝鮮與琉球外交趣談】(高麗篇)

【交鄰——朝貢體系下的朝鮮與琉球外交趣談】(高麗篇)

來自專欄奎章閣85 人贊了文章

琉球國者,南海勝地而鍾三韓之秀,以大明為輔車,以日域為唇齒,在此二中間湧出之蓬萊島也,以舟楫為萬國之津梁,異產至寶,充滿十方剎,地靈人物,遠扇和夏之仁風......

——琉球第一尚氏王朝【萬國津梁鍾】銘文

日本人筆下的琉球中山王府使節樣貌

自認為「鍾三韓之秀」的琉球王國其實在高麗國王王昌時(公元1389年)才開始與朝鮮半島政權的正式國交。終高麗一朝,琉球與之開展的外交活動主要內容之一就是送還高麗漂流民和陷於倭寇的高麗俘虜。由此可見,雖然建交是高麗晚期的事,但兩國的民間交往史要長得多。

之前也說過,在琉球本島浦添城遺址和王陵極樂陵的發掘工程中,找到了刻有「高麗瓦匠造」字樣的瓦片,足以證明有相當數量的高麗人寓居當時的沖繩島:

琉球國中山王察度遣玉之奉表稱臣,歸我被倭賊虜掠人口,獻方物:硫黃三百斤,蘇木六百斤,胡椒三百斤,甲二十部。

初全羅道都觀察使報: "琉球國王聞我國伐對馬島,遣使到順天府。" 都堂以前代所不來,難其接待。昌曰: "遠人來貢,待之薄則無乃不可乎?使之入京慰送可也。" 以前判事陳義貴為迎接使。

遣典客令金允厚,副令金仁用報聘於琉球國,書曰: "高麗權署國事王昌端肅復書琉球國中山王殿下。我國與貴國隔海萬里,未嘗往來,竊聞芳譽,景慕久矣。今者專使辱書副以嘉貺,仍將本國被虜人口送還,感喜之情,難以言盡。但以館待來使,不克如禮,良用慊然。今差典客令金允厚等聊致菲儀,禮物:鞍子二,銀缽匙各二,銀盞杯各一,黑麻布二十匹,虎皮二領,豹皮一領,滿花席四張,箭一百枚,屏一副,簇一雙。

高麗與朝鮮時代關於琉球的記載多有琉球「稱臣」之說,不過從這裡看高麗國王王昌回復琉球中山王的國書,言辭謙遜有禮,對琉球極盡誇讚,看來稱臣一事大略為半島史家自抬身價之說。

值得稱道的是,琉球此次遣使高麗,不但得到了高麗方面的款待,而且高麗還立刻派遣回訪使團攜帶數量眾多的禮物前往琉球。高麗朝廷反應如此之快,很可能是與恭愍王以來日益囂張的倭寇有關,此次琉球使者正是帶回了被倭寇俘虜的高麗百姓。或許高麗從中認識到了琉球在海洋事務中的獨特作用,故而才如此熱情。尤其是當時掌權的大臣李成桂(後來的朝鮮太祖)本身就是曾著稱於世的抗倭名將,對這點應該尤為重視。

而高麗典客令金允厚的此次出使,成果也頗為突出:

丁亥,金允厚等還自琉球國。中山王察度又遣其臣玉之等稱臣奉表,歸我被擄人三十七,仍獻土物。

1390年金允厚回國之時又帶回了第二批琉球使團(高麗國君王昌已經被權臣李成桂所廢,在位的是末代國王恭讓王),以及高麗之前被倭寇擄走的百姓37人。不過兩年之內,兩國之間的使團互動已經達到了3次,交流可謂相當頻繁 。

在1392年朝鮮王朝建立之後,左侍中趙浚為朝鮮太祖李成桂篡位行為辯護 ,稱太祖是高麗朝忠臣的理由便是李成桂治理下的高麗王朝,一去頹勢,連萬里之外從未通好的琉球都前來朝貢。之後是因為「王氏昏迷, 反生忌疾「,才不得不行非常之事。:

文治旣洽,武威遠昭。扶桑之寇, 奉珍來庭;琉球南蠻, 重譯入貢王氏十六年旣亡之業,實賴殿下而復興矣。

與琉球國的通好反而成為了亂臣賊子口中高麗滅亡是自食其果的證明,還真是世事難料。

需要注意的是此時的琉球本島並非是一個統一的王國,而是分為中山國,山北國和山南國,史稱「三山時代」。中山國或許正是因為實力為三國中最強,所以最先接受明朝冊封也最先和高麗通好(沖繩島一個一共也就1200平方公里,還要分三個國家,每位國王其實也就和鎮長一個級別了。不過如此弱小的國家,對外交往卻這麼頻繁,足見琉球以海洋貿易立國的宗旨。「萬國津梁」所言非虛)

另外很有意思的一點就是高麗和琉球作為明朝的貢臣,在明朝初年共同承擔了安置元朝貴族的任務。現在的濟州島,當時高麗時期類似半獨立狀態的耽羅地區,因為曾經被元朝直接管轄,加上當地居住了大量蒙古人,所以還曾被元順帝選做避難所,在朱元璋派徐達北伐的當年,元順帝急忙派人前往濟州打算在那營建宮殿。只是明軍速度太快佔領了出海口,因而元順帝不得已之下才選擇北逃。

濟州島

而到了1388年的捕魚兒海大戰,明軍偷襲北元朝廷,俘虜了大量的北元皇親貴胄:

獲其次子地保奴等六十四人及故太子必里禿(指愛猷識理達臘)妃並公主等五十九人。其詹事院同知脫因貼木兒將逃,失馬,竄伏深草間,擒之。又追獲吳王朵兒只、代王達里麻、平章八蘭等二千九百九十人,軍士男女七萬七千三十七人。

為了安置這麼多的元朝王公貴戚,朱元璋就在此戰同年向高麗傳旨,說自己要厚待元朝皇室,打算在濟州島養著他們,命令高麗派人去濟州整修房屋:

其耽羅之島,昔元世祖牧馬之場。今元子孫來歸甚眾,朕必不絕元嗣,措諸王於島上,戍兵數萬以衛之,江浙發糧以贍之,以存元之後嗣,使元子孫復優遊于海中,豈不然乎?

聖旨雲: "征北歸順來的達達親王等八十餘戶,都要敎他耽羅住去。恁去高麗說知,敎差人那裡凈便去處,打落了房兒,一同來回報!" 於是遣典理判書李希椿於濟州修葺新舊可居房舍八十五所。

從朱元璋的旨意中我們發現,明朝還借保護元朝皇族的借口打算在濟州駐兵數萬,而在原文中朱元璋也提到了和高麗在北方鐵嶺地區的邊界爭議問題。這一切讓我們不得不懷疑朱元璋實際上是打算趁此機會恢復元朝時期對濟州島的實際控制。

當然啦,或許也有防範北元皇族與當地蒙古人勾結作亂的目的。但無論如何,高麗是絕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的,不然你大明萬一哪天看我不順眼,來個南北夾擊,豈不是讓我腹背受敵,所以戍兵一事之後也就沒了下文。

大元皇族:海邊別墅誰想住誰住吧,說啥優遊于海中啊,嗚嗚嗚~

可能正是因為戍兵計劃的流產,所以在1389年,朱元璋將俘虜的北元皇子地保奴流放去了琉球。

三十九年,太祖以所獲元主次子地保奴發流於我國。

——琉球國史【球陽記事】

綜合來看,高麗時期與琉球的交往是十分友好的,不僅使節來往頻繁,兩國還都成為了明朝朝貢體系下的藩國,共同承擔宗主國明朝相關任務,為日後琉球提出與朝鮮結為兄弟之邦打下了基礎。這種友好的關係在高麗滅亡後並未結束,李氏朝鮮建立當年便來了琉球使團。

而在此之後,李氏朝鮮神奇的和琉球國歷史上的大事件牽扯上了關係:在中國與琉球史書中銷聲匿跡的琉球山南王承察度居然現身於朝鮮,這是怎樣一段故事?而走向統一的琉球王國與逐漸穩定的李氏朝鮮在明朝提供的大舞台上又擦出了怎樣的火花? 朝鮮的佛學與陶瓷技法又是怎樣傳入琉球群島?

敬請期待下一節【交鄰——朝貢體系下的朝鮮與琉球外交趣談】(李朝篇)

高麗青瓷,又稱高麗秘色。燒制技法上將北宋汝窯、越窯、耀州窯等名窯工藝融合,製成了獨特的翡翠色瓷器,因而被宋元書籍【袖中錦】列為「天下第一」。


推薦閱讀:

文化派 20歲的我該讀什麼書?——你該讀讀【紀伯倫】
暗堂(出馬仙文化)第二章
兩岸同根 文化同源
漢朝的文化體系:為何會形成獨尊儒術?
文化西城周年藝術季——文化惠民在行動

TAG:外交 | 歷史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