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家的「顏藝」表演是為什麼

鋼琴家的「顏藝」表演是為什麼

來自專欄學鋼琴的那些事2 人贊了文章

這幾天跟不少小夥伴討論了關於音樂理解的問題,我覺得很有意義,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說到彈鋼琴的表情,我國有兩位表情帝,一位是抽筋派雲迪大師,另一位是癲狂派郎朗大師,但是我們今天討論的,是他們的表情是在幹嘛~

我們先想一個概念,舞台表現是什麼呢?

其實歸根結底是一種表演,但是我們也要清楚一點,鋼琴是聲音藝術而非視覺藝術,那鋼琴家演奏的表情是什麼?

有一次,郎朗曾經解釋過,他的表情是為了理解音樂而去配合的,鋼琴的演奏,或者說音樂的表現,一定是有情緒的,無論是明快還是悲傷,郎朗曾經用表情來去尋找那種狀態。

比如歡快的樂段,用歡快的表情,可以讓他更好的找到歡快的狀態,以達到還原作曲家的意圖,後來被他的鋼琴老師說過一句話後,表情逐漸收斂。「雖然你表情開心了,但是你的聲音並沒有開心。」這句話讓郎朗對音樂的理解又提升了一個高度,音樂並不停留在外表,而是聲音。

有很多小夥伴問我,音樂理解到底是什麼?

現在覺得音樂理解,就是理解音樂(廢話)。。換種說法是理解音樂的敘述方式、再或者是用音來敘述。

我在剛開始喜歡音樂,想去探究的時候總是喜歡去挖掘作曲家的人生履歷,然後往自己身上按,然後試著去理解作曲家的想法,其實郎朗大師的做法也是一樣。

那究竟怎麼思考音樂是正確的呢?

有的人說,是編一個故事,一個作曲家的故事,或者自己的故事,感同身受一下,儘可能去理解作曲家當時的心境。

也有人說,是去參照作曲家的人生,找到當時作曲家的狀態,然後設身處地的思考一下,如果是自己是什麼情緒。

無論怎麼做,其實都是可以理解的,不過我們要清楚一點,那就是,音樂是藝術。

我們在讀文學作品時,為什麼不會考慮作者呢?

比如我在讀《茶花女》的時候,我不會去向瑪格麗特在小仲馬的人生中,是誰,為什麼刻畫的如此逼真感人,小仲馬經歷了什麼等等。

我會讀進故事,而不會跳出來看。

在這裡我不得不說一個問題,音樂是什麼?

其實我對音樂的理解,就是用音符來訴說故事。

無論一本書還是一首曲子,作者或者作曲家的創作,都是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如果我們用理解生活的眼光來理解文學或者音樂,就已經掉進一個怪圈了。

音樂對我而言,是一種高於語言的表達方式,它沒有文字說明喜怒哀樂,但是你卻可以聽出其中的喜怒哀樂;它沒有一個字,但是表達的情緒確是千言萬語也無法說明,總說音樂是高於語言的藝術,因為它需要的只是演奏者和作曲家對音樂的理解,而不是對作曲家的理解。

對於琴童而言,這一點很不容易。

就像我們讀書,我記得我小的時候被強迫看了一本書,《誰動了我的乳酪》,當時看真的是當做故事看的,就是小老鼠怎麼找到乳酪,怎麼失去乳酪,怎麼再去找乳酪的故事,小的時候看,就當做故事看的,看的並不是後面深刻的道理與價值觀,而是非常粗淺的形容詞,比如高興地、努力的等等,看過之後僅僅是記住了故事,並且總結能力也很糟糕。

但是隨著成長,前幾天又拿出來翻了一遍,感受就深刻了很多,我並沒有覺得我的文化程度提升了,而是生活閱歷增加了。

音樂我覺得也是這樣,我們或許因為某一首樂曲而愛上音樂,雖然這首曲子是音樂,但是,音樂並不局限於某首曲子。

用音來講故事,不需要語言,卻能起到更深刻的共鳴,這就是我對音樂的理解。

還有一個誤區,就是不要把練琴當做表演,演奏家在演奏的時候,內心想的最多的還是聲音是不是動聽,而不是大篇幅的故事,那樣的話很容易出現技術處理的失誤,並且,如果練習的時候也是這樣,就糟糕了。

我也見過很多琴童,在彈琴的時候自己很投入,但是聲音很難聽,這就是屬於自嗨型演奏,針對學習而言是很好的,學的很用心。

但是我還是建議,在練琴的時候不僅是多一點理解,而是多慢速練習,畢竟表演是上台以後的事情。

總結:

所有的故事,所有的傳聞,其實都是作為理解音樂的輔助,就像肖邦很多練習曲的命名並非本人,都是後人的一些理解,由於形象比較貼切,最後就被定義了,其實這對於音樂而言,是局限了它的想像空間。

比如肖邦的練習曲op.10 no.12 我們把它定名為革命,其實定鬥爭也不是不對,定為任何與鬥爭相關的詞都是比較貼切的,所以,音樂沒有絕對的理解,而是需要多彈多聽之後,有自己的理解。

音樂的理解,以量取勝,總之,多練琴吧,最美的光,往往在登上山頂之後,才會灑在身上。

最後,點個贊和分享表示對筆者原創的支持,在此謝過啦。

當然啦,可以踴躍留言,或許您的問題也可以幫助很多人呢?有問必答。

好咯,最後求一波關注,原創不易,不過您能看到這裡,也是棒棒噠。


推薦閱讀:

比朗朗還牛的天才鋼琴家——龔天鵬
法國著名女鋼琴家----《埃萊娜格里莫》
著名鋼琴家
【歷史今日/女鋼琴家】哈絲姬爾

TAG:鋼琴家 | 鋼琴演奏 | 郎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