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懂得「抱怨」嗎?

你懂得「抱怨」嗎?

一個人抱怨什麼,就說明他沒有被滿足什麼。

有人因為別人長得好看抱怨,那他一定對自己的外貌不夠自信。

有人因為別人「炫富」抱怨,那是他覺得自己的物質還沒有達到自己滿意的程度。

有人因為別人的冒失和無視而抱怨,那是他還沒有足夠強大到不因外界的改變而扭曲自己。

當然還有抱怨空氣太差、抱怨貧窮、抱怨疾病、抱怨機會不平等、抱怨吃虧的總是自己……

這個社會最不缺的就是抱怨。

在微博、Facebook、豆瓣等等這些為抱怨提供便利的網路平台上,在許多匿名的公眾場合,無論你罵得多不堪都不會有人知道你是誰,於是,人們在不需要擔負任何責任的網路背後變得肆無忌憚,每一個鍵盤俠從一個社交平台轉戰到另一個,用語言傳遞出自己心中的不滿,給我們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怨瀆和戾氣。

內觀己心 外察世界

反觀一下你抱怨的是什麼?

是那些你不想要的東西,是那些沒有達到你的期望的東西,是那些你覺得與你格格不入的人和事。

那麼這些抱怨背後的意義是什麼?

柏楊在《醜陋的中國人》里將中國的傳統文化描寫為「醬缸文化」:

「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都象長江大河,滔滔不絕的流下去,但因為時間久了,長江大河裡的許多污穢骯髒的東西,像死魚、死貓、死耗子,開始沉澱,使這個水不能流動變成一潭死水,愈沉愈多,愈久愈腐,就成了一個醬缸,一個污泥坑,發酸發臭。」

我們重提「醬缸文化」不是將其指向民族,而是社會群體,尤其是網路噴子群體。「發臭的醬缸」就是無法被發泄的各種憤怒和怨氣,網路看似開放,實際上將每個人封閉其中。因為沒有解決方案的宣洩就是一個罵來罵去、左手來右手去的死循環。

這種「醬缸文化」與其說是一個民族的劣根性,倒不如歸咎於每一個個體,而是每一個個體作為醬缸的一份子要有自我反思的必要:

當你發聲,目的何在?

當你抱怨,用意何在?

啟迪多元思維

我們先要了解抱怨從何而來。

當一個人抱怨時他是在訴求什麼?

◆ 抱怨工資太低的,是不是認為自己的能力已經得到提高,值得擁有更好的待遇?

◆ 抱怨配偶的關心不夠,是不是因為彼此的溝通遇到了瓶頸而不僅僅只是對方的問題?

◆ 抱怨成功還是離自己那麼遠的時候,是不是覺得自己的能力和耐心都不允許更長時間的消耗,而尋找其他的出路?

一個人不被尊重的時候最容易抱怨。

心理學上有一個抱怨的最佳法則,由心理學家海穆·吉諾特提出:「當你做了X,我感到Y,我希望你轉而做Z。」

比如,如果會面時對方遲到,按該法則展開是:「你遲到了,你沒有遵守最初的約定,我感到不被你重視和尊重,我希望你以後務必準時到場。」

而不是這樣的抱怨:「遲到的人就是沒有責任心!」

而這些抱怨如果換一種方式說出口,它就變成了你的訴求,這才是我們需要尋找的答案。

正心正舉

如何解決愛抱怨的情緒?

①求諸己亦求諸人。

如果你有真正的知心朋友,你就會發現,他們是非常樂意幫助你的。他們會告訴你,你應該尋求幫助。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但是生活中的絕大部分事情不是由你一人而起,所以也不可能由你一人而成。

心理學上認為,在生活中特別是在職場上,好脾氣的人最容易得心理病。因為他們得不到發泄和疏通,所有的情緒被抑制,這會變成潛藏的力量,在內心裡發酵成為毒害自己的東西。

所以,當你有怨氣或者心裡有委屈一定要找個對的人傾訴,得到好的安撫和建議,然後拋開怨氣重拾快樂。

②不要想著去改變別人,一個人只能改變自己。

嘗試過改變別人的人都曾有過同樣的感受,就是一種深深的無力感。當你筋疲力盡之後發覺,這個人根本改變不了自己的本性,這也是所謂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一個人如果不是自己意識到需要改變,任何外在的力量都是徒勞無益的。人之所以會抱怨,是某件事的發展或者某個人的言行不符合他的期望,所以不要對事對他人抱有太大的期望,不要將自己的意志和三觀強加於人,尤其是與我們最親近的人。

③停止負面情緒,想辦法解決。

其實每一次我們的抱怨中,都有一個「更好」,也就是你所抱怨的一定是你不希望的結果,當你發出抱怨就去尋找它的反面,每一種貌似合理的抱怨,其實都隱藏著一個更好的事情發展方向,那是你想要的,你應當往這個方向努力。

撥迷見智

《不抱怨的世界》里寫道:

「如果不喜歡一件事,就改變那件事;如果無法改變,就改變自己的態度。不要抱怨。」

開啟自在之門

在抱怨前,我們要知道哪些是我們無法改變的,比如那些我們暫時無法改變的惡劣外界環境,不是一句兩句抱怨就會解決的。我們與其抱怨,不如閉嘴,著眼於我們能做的事。

哪些是沒有達到我們要求的,比如金錢、情感需求、人際關係等,在抱怨之後,我們自身能為之做出什麼樣的改進。

我們需要將抱怨的情緒作為糟粕摒棄,陳述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

我們把每一次的抱怨看作自己了解內在需求的機會,我們從抱怨中知道我們不要什麼,由此得出自己想要的。

只有這種聲音被聽到,抱怨才不會只是一種能量的消耗,它也可以被很好地利用,讓別人知道我們不要什麼,讓我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推薦閱讀:

生活中的十大心理學效應
請你不要「認識」我
心理學家稱:異性友誼中男性更易自作多情
矯情
這些年,我學到的心理學(43)——愛情是什麼

TAG:心理學 | 抱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