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喝茶嗎?一個找抽的問題。
原創:乙言堂 文化漫生活
誰不會喝茶?老百姓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排末尾,是生活最後的必需品,渴了就喝唄,有啥不得了!
但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茶,不再是僅僅滿足一般生理上解渴需求,已上升到一種文化,且愈演愈烈,稍不留神就可能被劃成了茶文盲!前些日受朋友之邀,去茶樓與一大師談點事,我汗流浹背趕到時,大大的楠木茶桌邊上已座了七八個男女粉絲,大師面色和悅叫一姓何的女士給我們上茶,身著旗袍的何女士起身用茶夾給每個人洗杯燙杯,然後用精緻的紫砂壺慢慢給每個小碗杯注入清亮的茶水,氣氛莊重肅穆。
剛放上茶船的小杯還沒來得及推到身前,口乾舌燥的我就抓起微型小杯一飲而盡,端起紫砂壺又欲再倒。猛然間感覺有些不對,抬頭觀望,發現在大師的的帶領下,大家正搖頭晃腦深聞茶香,然後右手端茶左手蓋住嘴上方輕呷慢咽,突然間感覺有些尷尬,不知是否該繼續解渴還是慢慢等待。這時何女士悄悄來到身邊,聲音溫柔,話語分量極重:喝茶是一門藝術,是一種文化,你要慢慢學到!學?我喝了幾十年的茶了,還需要學?她使給我使了一個眼色叫我看她示範,她用蘭花指輕輕端起小茶杯 雙手搭棚把茶水輕輕送到嘴邊優優雅雅的喝了下去。身著旗袍的她側面看上去身材凸凹有致,雙手也正好遮住了她凸起的小齙牙,突然想起王朔那懵逼的眼神:——「看上去很美!」,她若是穿上和服看上去可能會更搭。
繁瑣的花式一點解不了我近渴,事情沒談成,茶也沒喝舒服便早早便告辭了。其實他們這喝法並非是什麼中國茶道,也不代表中國的茶文化,應屬日式茶道。中國台灣、潮州的人愛這樣折騰,台灣又是受日本茶道的影響,日本人的茶藝也是從中國過去的,只不過他們把茶藝增添了更多規矩改稱為茶道。
再多的規矩門道,如果自身沒有凈心放下,也進不了茶的文化世界。現在很多老闆都在辦公室或家裡置辦了功夫茶,一邊跟你談茶的品質,茶的價格,一邊在電話里破口大罵下屬工作不得力,顯然沒有品出茶的真正韻味。關於中國茶文化的精髓,我很推崇茶學家莊晚芳先生歸納的基本精神:「廉、美、和、敬」。周作人先生則說得更隨意:「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話來說,可以稱作為忙裡偷閒,苦中作樂,在不完全現實中享受一點美與和諧,在剎那間體會永久。」再看鄭板橋如何喝茶: 「茅屋一間,新篁數竿,雪白紙窗,微浸綠色,此時獨坐其中,一盞雨前茶,一方端硯石,一張宣州紙,幾筆折枝花。朋友來至,風聲竹響,愈喧愈靜"。
他們喝茶無不透出至清、至廉來。如果茶為富貴奢華之品,這些傲骨定是不會喜歡的。其實茶文化更多是一種意境,人們說的文人身上七件寶「琴棋書畫詩酒茶」,茶與之相配意境內涵更為豐滿。關於這方面的深入解讀,專家大師有更多專業闡述,可搜查觀看。乙言堂獨眼看待茶文化就是——「廉」、「簡」、「清」。過於注重花式喝茶也不過是一種茶藝,茶技,甚至會讓人覺得矯揉造作。什麼喝茶必備茶器,科學喝出茶的微量元素,更容易讓人覺得是商業炒作。
茶!畢竟是個飲料,一種清苦帶醇的飲料。
先喜歡、先上癮吧。你完全可以在家裡獨自泡上一杯自己喜歡的茶,隨茶葉的翻滾沉澱,去苦香繚繞的茶霧裡尋找仙知仙覺,再去領悟文人們那些淡泊名利,寧靜致遠,優雅淡然,淡淡的喜歡便開始慢慢升起。如果上是不了癮,無論茶司儀、茶姑娘、茶教授,茶學院都搞不了多久。
反正我是一個有嚴重茶癮的人,跟乾隆皇帝一樣 ,「君不可一日無茶」。對茶,是一往情深。更希望幾千年傳下來茶文化不要變了茶的本味!——「文化漫生活」——公眾號包羅文化生活萬象,大多是有深度有格調有趣味的原創。
調侃之餘讓人感悟許多。
關注「文化漫生活」公眾號,也是關注您自己!
推薦閱讀:
※2018一葉九鼎八周年茶會|大洋山之旅
※中國茶文化集大成之作《茶經》蘊含什麼樣傳統文化思想
※茶文化----茶與詩詞
※普洱「老茶」概念怎麼來的?你一定想不到!
※中國茶文化二十四茶品
TAG:茶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