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道家、儒家三者理論有何不同之處?有何相同之處?
佛教、道家(注意是道家不是道教)、和儒家程朱理學陸王心學理論上有什麼不同之處?又有什麼相同之處?若不同,他們各自的終極價值是什麼?若相同,他們共同的終極價值是什麼?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儒釋道三家理論都是要解決一個終極的問題:如何緩解自我與現實世界相互衝突而產生的焦慮。正如梁漱溟所言:「中國文化是向內用力」。也就是說,在自我與現實世界相互衝突時中國文化強調對「內部」的自我進行約束和改造來適應現實世界,從而緩解人生的焦慮。這種傳統文化極大的塑造了我們的國民性,使得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謙虛好學,吃苦耐勞,逆來順受,適應性強"。儒釋道三家理論則以不同的形式來完成「向內用力」的過程。
1、儒家
儒家的世界觀認為現實世界是有規律的,而且這個規律是恆定的可以被認識的。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不論是董仲舒的"天道" (「道之大原出於天, 天不變, 道亦不變」), 張橫渠的"氣",朱熹的"天理",王陽明的"良知",都是在追求認識一種恆久不變的自然規律與社會道德法則,(「朝聞道,夕死可矣」)。
因此,基於這樣一種世界觀,儒家要求人們積極的學習文化知識來把握自然規律("道")與社會法則("禮樂綱常"),通過「修身」向內用力約束自我,在實踐行動中符合這些規律與法則,從而達到「知行合一」。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一曰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儒家強調主動約束自我來迎合現實世界的規律和法則,從而緩解了自我與現實世界衝突而產生的焦慮。不僅如此,儒家還要求其中的優秀分子,主動的傳播這種理念,通過講學和做官("學而優則仕"),讓更多人認識並實踐現實世界的規律和法則,也使自身作為對國家與社會有用的人,成為「名士」。假使人人都努力這麼做,這個世界就太平了,每個人也可以獲得相對的自我實現和內心幸福。
2、道家
道家的世界觀認為現實世界是有規律的,但是這個規律是變化的,難以被全面認識。老子說: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規律是存在的,但是現實世界的不確定性和隨機性很大,很難用人類的大腦中的概念去全部把握,只能每個人在具體實踐中去體悟。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所以,道家並不鼓勵讀死書,更加主張體悟辯證的思維方法,把握陰陽變化之道,因勢利導,隨機應變,"道法自然","無為而無不為"。
因此,基於這樣一種世界觀,道家要求人們用辯證的思維方法來把握自然變化的規律及其可能性,通過「虛靜」向內用力改變固著的概念對自我的桎梏,順應隨機的自然變化,從而達到「逍遙遊」的境界。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道家強調放空自我的認識來順應現實世界的變化("天人合一"),從而緩解了穩定的自我概念與變化的現實世界衝突而產生的焦慮。道家之徒做「隱士」的居多,他們修鍊好自己,靜靜的觀察時局,等待時機的到來,風雲際會則出山做事,大事已成便功成身退(「時止則止, 時行則行」)。假使人人都能做到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就天下太平,人人知足常樂了。
3、佛家
佛家的世界觀認為現實世界是無規律的("無常"),人對世界的認識是人們內心投射的幻相。心經雲:「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物質現象皆依各種因緣條件而產生的。也依於不同的因緣條件而消失,一切事物的現象都是依因緣存在而無實體性的。佛家的三法印稱:"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佛家要人認識到世事無常,眾生皆苦,要擺脫世間苦楚,就要皈依我佛,往生極樂。
因此,基於這樣一種世界觀,佛家要求人們認識到世界的虛妄和空幻,通過「破我執」向內用力破除自我的實體性,取消自我與世界的邊界與對立,從而達到「涅槃」的境界。六祖慧能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佛家強調取消自我與現實世界的二元對立,破除實體自我,從而動搖了自我與現實世界衝突的根基。佛家之人多是避世修行,隨緣就勢,雲遊天下,廣結善緣,功德圓滿,立地成佛。假使人人都能做到 "五蘊皆空",就天下太平,進入極樂世界了。
總結一下
儒釋道三家理論都是通過"向內用力"來緩解自我與現實世界相互衝突而產生的焦慮。
儒家:約束自我("克己"),迎合現實世界("入世"),通過做「名士」而「成聖」。
道家:放空自我("虛己"),順應現實世界("出世"),通過做「隱士」而「成仙」。
佛家:取消自我("破我執"),看淡現實世界("避世"),通過做「高僧」而「成佛」。
謝邀。
很慚愧,我沒資格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覺得只有經過實修實證才能對三家有個比較,不過到那時文字已經無法說明了。但既然見邀,就我所理解的粗淺地說幾句。
三家沒有誰優誰劣,只是修行方式不同,最後殊途同歸,或成聖或成仙佛,或者說到了生命的彼岸。
但是我們都是現實世界中的人,看問題想問題的立足點應當是現實生活。從這個角度說,儒家遠高於其他兩家。儒家抨擊佛道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佛道(主要是佛)斷絕人倫,二是佛道無經世之用。這兩點可謂做到了精準打擊。因為要修行佛法道法,必得拋家離子,佛家還要剃了光頭以示斷絕塵緣。在治國上,佛家根本無能為力,道家倒可助一臂之力,然而必功成身退。只有儒家,文能安邦定國,武能馳騁疆場。從修身做起,齊家治國平天下,無不與民生國運切切相關。死後或成聖或成神,那是我們無法理解的境界。
但是另一方面,在排除上述兩個缺點後,儒家也不得不承認佛道的見解確實高妙,在《四書章句集注》與《傳習錄》中均可找到相關表述。也就是說,只要脫離了現實世界,個人成仙成佛的修行方法修行進度修行成就,佛道要高於儒家。
儒也好佛也好道也好,雖然差別巨大,然而我覺得有幾點還是相同的。一是悟,二是不執著,三是自強不息。
請方家指正。
迷人如井蛙,佛道性虛空。
井與井存阻,虛空不塞通。
能見境有別,所明理皆通。
破除狹隘見,大道亦大同。
謝邀。共同處都是「求道」,但道本不可說,所以有不同的講法。不同處大體來講,儒家是入世的學問,佛老是出世的學問。心即道,性即道,儒釋道都是心性之學,只不過佛家從父母未生前講起,道家從出胎時講起,儒家從孩提時講起,所以講法不同。儒家講「知愛知敬」,講「不失赤子之心」,都是講孩提時純一無偽的天真。
陽明先生將其歸納為「良知」二字,實是千聖秘密藏,真正的簡易法門。堯舜心法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良知即道心;孔子「吾有知乎哉,無知也!」,良知本無知;顏子「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良知無不知。
先講脈絡。華夏軒轅黃帝是華夏鼻祖。其老師廣成子是道家有資料可以查詢的最早人物。比老子還早很多。【抱神心以靜。形將自正,心凈心清。無勞爾形,無搖爾精,慎內閉外,多知為敗。我守其一,以處其和。】這是華夏道學的根本。老子學得其精髓:【致虛極,守靜篤。】
這就是靜坐的核心:靜下來。
同時期,印度也發展出了古印度教:縛佳梵歌。也是描述這種靜下來後,顯出的真我。是不外而守內的。
到了佛陀,把這個知識真正的體系化,完整化。形成了止觀禪的系統方法。
所以,無論佛,道,儒還是世界上任何一種宗教,靈修,科學,都是探索人體這個小天地的過程。
各有發現,卻從自己角度來描述。變成不同版本。
比如,本心,道,上帝,真主,都是對真如的描述。只是被穿上了不同外衣。
所以,人類的認知太低,把一個東西,講成無數個版本。
推薦閱讀:
※佛教的大光明與大安樂 黃念祖
※我靦腆地一笑
※佛教的心智修養——內觀
※皈依佛教的娛樂明星(組圖)
※認識佛在世時,佛涅槃後,佛陀及佛弟子如何接受信眾皈依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