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們看木偶戲,如今卻成了木偶
來自專欄獃獃U理6 人贊了文章
不知不覺,8 月已經接近中旬,徜徉書海,似乎讓這熱浪滾滾、有點躁動的季節頓時多了幾分寧靜。近期公眾號輸出很少,純粹是入不敷出,因為學得越多,所需的容量就越大,所以輸出的頻率就減少了。仔細想想,早前自己是怎麼做到一周幾篇文章的呢,確實很厲害,嘻嘻~
現在寫文更喜歡聊聊雜事,或許是想讓自己顯得文藝,但其實是因為自己很享受這種暢遊在文字海洋里的狀態。沒有煩惱。
今天以一種講故事的形式,與各位聊聊產品功能設計吧。
不要讓手機成為你口袋裡的「老虎機」
有陣子頻繁的使用手機後,發現即使屏蔽了所有消息的通知,依然會忍不住時不時地拿起來看看,重點是,也不知道要看什麼。人們總有一種錯覺,認為自己被手機分散注意力的時候,僅僅只是一件偶然的事情。但智能手機與移動應用的結合,已經利用了人類固有的心理偏見和內心的脆弱讓其成為一種必然的結果。
就好比魔術,同樣是通過人類視線的盲點和心理的盲區等缺陷來掌控觀眾的所思所想。而如今,這種套路又被披上了高科技的外衣,成為左右當下人注意力的「惡魔」。
作為產品設計人員,我們的指標通常是提升產品的用戶活躍度,這些數字所反應的就是用戶對於產品使用的頻率反饋。這個過程無非就是將你的產品變為用戶心中的「老虎機」—— 持續性的讓用戶打開你的產品。在這個過程中用戶不需要思考為什麼要打開你的產品,它更多的是一種心理誘導的過程,類似於提供給用戶間歇性的變化獎勵。
這個獎勵不一定是金錢,它可能是抖音上不斷更新的有趣視頻,也可能是騰訊新聞持續推出的娛樂消息等等。往細了說,類似於產品的「下拉刷新」,花瓣的「瀑布流」設計,都能讓用戶源源不斷的獲得新的「驚喜」,創造出一種令用戶無法抑制的「癮」。(這個點可以在《上癮》這本書里做更詳細的了解)。
作為產品設計人員,我們應該學習類似的心理學知識去吸引用戶,提高產品日活。但作為普通人,我們應該學會克制這樣的偽心理訴求,將時間與精力花在更有價值的事情上(雖然我也不知道什麼事情更有價值,可能玩遊戲對部分人來說也挺有價值的)。
節假日為什麼越來越無聊了?
有天跟朋友閑聊,他提到這個問題。覺得現在的節假日越來越沒勁兒,過不過節已經沒有早年顯得那麼重要了。問我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其實這個問題不難,結合時代背景就能知道個大概。節假日,尤其是法定的長期節假日,大部分是在下半年或者年末(這裡說的是農曆)。因為早些年人民的大部分勞動力都是在上半年進行,如耕作。所以休息時間自然就往後移,那麼理所當然就是在下半年的時間點放假了。經過了半年多的勞動,人需要休息,也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各種節假日。
因此究其根本,其實是科技發展導致的結果。在信息技術沒這麼發達之前,人們的交流並不頻繁,即使頻繁也只是通過電話、簡訊進行溝通,不免少點趣味。如今產品應用結合智能手機,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甚至已經沒有隱私之說了,那麼節假日的氛圍當然也就沒有早些年來得濃厚了。
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社交媒體已經佔據了相當大的比重。只要是一款產品,就希望往社交領域靠攏,渴望創造出一種社交歸屬感。以此來營造出上面提到的「癮」,讓用戶對產品產生粘性。
如朋友圈回復提醒的紅點,告訴用戶你的評論得到回應了,其實這就是在創造社交歸屬感。再反過來思考,這確實讓用戶 A 與用戶 B 的關係更近了,也似乎讓每個用戶得到了認同感與歸屬感,但卻又造成了用戶在虛擬環境里不切實際的自我認知。尤其是那些在現實社會過得並不如意的人,社交網路里錯誤的自我認知只會讓這些人的現實生活更加艱難。
另外,為什麼我們總說更換頭像是社交產品中級別很高的一件事情?因為更換頭像意味著用戶內心渴望此刻被關注。而很多產品往往會忽略這一點,Facebook 就很好的利用了這個功能,只要某人更換頭像,那麼就會在第一時間通知到好友。而好友進行回應,那麼該用戶此刻需要被認可的心理就會得到充分的滿足。FB 的細節設計真是值得讓人深思啊。
我們的選擇是自主的么?
知乎的通知做得挺棒的,我相信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這類平台都是在模仿知乎做通知系統。它將知友關注,點贊,以及邀請回答等信息做了個分類。一來解決了消息過多的打擾行為,二來還理所應當的給你推送各種消息。
我們總說這個時代要崇尚自由意志,在大環境下,人們有更多自由選擇的權利,但是這類推送消息其實一直在左右著我們的判斷。比如我今天想逛知乎,而想看的內容基本都是演算法的結果。有時候我甚至會長時間聚焦在其推送的精華內容里,因為我想看最近有什麼比較好的內容,不需要再花時間去找。
再比如出門吃飯,如果你用大眾點評,那麼它也決定了你選擇去哪家餐廳。當你用手在屏幕上左右滑動比較不同餐館之間的區別時,這些操作已經讓用戶從起初「去哪兒吃飯聊天」的想法變為「哪家餐館好吃」了,而你的選擇,更多的會是廣告投入更多,消息推送更為頻繁,用戶評價更高的那家餐廳。很巧妙。
再說釘釘,它會自動標記用戶是否閱讀了消息,並將其發送給消息的發送者,這也同時逼迫用戶必須回複信息的義務。
各產品開發者們也通過「無敵碗」的方式來增加用戶使用 App 的時間。實現這個方式其實很簡單,設計一系列用戶交互時呈現的海量流動信息的錯覺,讓用戶的每一次交互都自由發生。如新聞客戶端「自動播放下一個視頻」的功能,除非用戶主動停止,否則視頻會持續性播放下去。如下圖。
退一步去看,其實生活中很多對事物的選擇都在無形中被操控著。看起來我們都在做著自由意志的選擇,但事實並非如此。除了上面說的幾點,各位可以再仔細思考下還有什麼功能是在消費用戶心理。一來可以提升自身的設計理論知識,二來懂得更多設計背後的故事。
專業類文章泛濫,還有必要讀么?
忘了誰跟我說過,現在的讀者很喜歡看關於功能講解類的文章,希望通過作者對於某個產品功能實際案例的解讀來學習相關知識。但是這樣的文章有三個根本性的問題:
- 一是本身解讀來自於作者,如果作者不是該產品的參與者,那麼這類解讀就純屬個人 YY,是很不負責任的一種行為;
- 二呢,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解讀方式,因為從事的行業以及所接觸的業務不同,大部分人都會主觀的從自己的角度來錯誤解讀其他產品的功能設計,所以不要輕易的認為這麼解讀就是對的;
- 三是過多了解功能淺層邏輯並不能很好的幫助設計師設計產品,因為這類解讀更多的是「這個產品的功能這麼做是因為(什麼)」,而不是根本性的「這個功能會讓用戶(怎麼樣)」。前者只能針對具體問題,後者可以讓讀者學會舉一反三。
我自己並不喜歡寫這類文章,因為這類文章太好寫,且沒太多技術含量,但是早期為了獲得高閱讀量所以也會適當的寫幾篇,以此來博取讀者眼球。我一直督促大家多看心理學、行為學、經濟學等書籍,原因也是如此。這些知識內容,更能幫助自己成長,而不是長期浮於表面。
有的人說培養同理心,站在用戶、開發、產品,甚至是領導的角度思考問題。那如何培養同理心呢?很多人說不出個所以然來,說得更多的也無非就是讓大家多去思考,相當於是廢話。但其實最簡單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讀(經典)小說。
你會發現,世界上最有同理心的群體大多是作家。他們能站在不同的人物角度寫出不同的故事主線,多牛*的能力。真是羨慕不來。
小結
第一節我告訴各位,手機與應用的結合是如何通過設計來控制用戶心理的,如下拉刷新、瀑布流等,這些功能隱藏著各種深層次的原理,還需揣摩。
第二節我通過節假日來分析現在的社交媒體給人們生活所帶來的變化。還特別提到了關於頭像的更換的心理因素。
第三節從幾個案例來說明如今產品設計所涉及的心理學問題,側證產品設計已經不僅僅是從功能表面來說事了。
第四節回到產品設計本身,是想告訴各位一味追求所謂的「專業類」文章並不能提升自我能力,而更應該從本質出發,了解根本性的原理。
在移動應用開發者的精心謀划下,時間被分割成了諸多細小塊,就像是無底洞,吞噬了人們的注意力。但偉大的人常伴「孤獨」左右,這份孤獨並不是說需要學會獨處,而是需要學會思考。但同樣,想要自主思考,前提又是獨處,所以享受獨處,學會思考吧。
謝謝閱讀:)
推薦閱讀:
※提升設計鑒賞力
※DFMEA——如何高效搭建失效網
※帳戶體系——互聯網產品設計
※從幾個問題開始說產品的典型設計
※榮獲中國設計智造大獎智慧印章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