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原生家庭造成的依戀人格
19 人贊了文章
人能享受獨處最大的好處是:我們明白了我們能照顧好自己,不需要總是依靠他人來使我們快樂。這種意識並不阻礙我們與人發展親密關係,反而更好的幫助我們獲得愛他人的能力。
——《親密關係》
最近,再次遇到的兩個網友都跟我討論因小時候家庭原因所造成的成年情感問題,也就是類似於有明顯的依戀人格——缺愛。對於這個問題,我深有體會,我記得在今年情人節通過喜歡一個妹子之後才開始明白我有這樣嚴重的依戀傾向,我現在就藉此結合我目前自身狀態繼續來討論這樣的心理。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點,有依戀傾向的人大多都是因為父母家庭婚姻不幸福又或者是父母對待子女的錯誤教育方式,導致子女在小時候得到的愛不滿足,所引發的成年之後的感情需求問題。我認為這種對愛的需要並不是一個壞事,如果能夠正視這種需要,用正確的方式對待它,那麼在感情方面比一般人要收穫更多的幸福。
相關的一些特徵我結合我自身以及上面的兩個網友來一起闡述一下:
1、比較敏感、對異性既喜歡又抗拒,內心比較自卑。
- 第一個網友就出現了比較嚴重的異性社交障礙,其原因就是有強烈的情感需求,但是很明顯對方不是喜歡的人,所以害怕對方打擾自己,從而產生排斥的心理。我讀書的時候就是這樣的,比較迴避班上的女生,本身人就比一般人敏感,所以不太喜歡過分的和女生接觸,以免閑言碎語。【哈哈,現在想想真是想太多,所以注孤生呢】
- 可是面對喜歡的人就會有點捉襟見肘,害怕說錯話導致不好的印象對方就不怎麼喜歡你,有很深的自卑感。【同時,男性在感情中自卑的話會逃避,這種逃避不是不喜歡對方的逃避,而是那種覺得給女生不了未來就是害了別人幸福的逃避。】
2、一種是很容易喜歡一個人,另一種是很難喜歡一個人。但都是一旦喜歡就當做世界的唯一。
- 對愛情和友情的需求比一般人要高。很容易對一個沒接觸幾天的人產生強烈的好感,經常喜歡無條件付出,付出也是為了喜歡得到對方的愛【參考《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 很容易產生感情共鳴:看到對方可能有一些情感生活上的創傷就很容易對一個人產生很強的保護欲,這種保護欲就是來自於對方的人生經歷跟自己自己一樣,產生了情感上的共鳴,然後就喜歡上了!【但是這種喜歡有時候會造成一種強迫對方去改變的控制欲】
- 如果一開始很難喜歡一個人,但是還會在兩性接觸中喜歡對方,那麼一旦喜歡上的對方出軌了,自身就會非常受到打擊,很難從失敗的感情中走出來。【這種情況就容易造成抑鬱症】
3、對待感情需求比較高,但出現矛盾就很容易患得患失,無法保證自性。
- 如果父母婚姻不幸福,那麼對待愛情的態度很謹慎,擇偶的時候就會比較高,恰恰是這種可能不切合實際的擇偶標準,導致自己求而不得,從而進一步折磨自己。
- 很渴望對方在感情中的回饋,一旦喜歡上一個人就經常想知道對方在做什麼?想什麼?幹什麼?有關心對方過頭的趨勢,從而導致演變成一種打擾別人生活的控制欲。
- 感情中忍讓程度比較高,如果對方經常觸犯自己的底線,自己也會無條件包容,總是降低自己的自尊來迎合別人的愛,這樣也進一步折磨自己。【參考《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4、一種是把自己封閉起來,逃避感情。另一種是隨意釋放感情,沉淪其中,不計後果。
- 我自己以前在感情方面始終是不自信的,本身父母婚姻不是很好,加上高中時候有過感情坑(只有好感,沒有戀愛的那種),以至於從那時候起,我認為我壓根不會遇到喜歡的人,也壓根不信別人會喜歡我,就逃避感情很長一段時間,我的抑鬱情緒也跟這個有關。
- 我有個朋友就是對待感情很隨意,本身顏值比較高,也很會社交。雖然戀愛不缺人,但內心始終會有空虛感,生活始終毫無意義。【我就認為這種空虛感應該來自於自己,而不是有沒有人愛】
我現在的那種原生家庭造成的情感問題已經解決了很多,我結合自己的不斷嘗試和改變,以及書本上的知識共同總結出以下觀念。
不過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個體,個體的心理學是一門很複雜的學問,那麼這就涉及到我們懂這個道理,但並不懂怎麼去做,怎麼去處理自己的生活中的問題。
不過,這些方法還是具備一定參考價值的,改變始終是困難的,你只有經過——敢於嘗試——反思總結——繼續嘗試——得到完善,這樣的一系列流程自己才會慢慢的改進自己過去性格當中造成的負面感受。
我解決的過程:
你如果有情感需求,很難過的話。建議多提升自己為準。人其實是需要學會適應孤獨的!
一、多接觸異性,適當發展一些不錯的異性友誼。
- 其實我們這種有情感缺失的人看著一些原生家庭正常的朋友,就會明白他們並沒有我們這處理異性關係那麼苦惱。喜歡就談,不喜歡就分手,異性朋友也有不少。
- 多接觸發展幾個異性朋友真的不算是壞事。就拿我來說,我現在異性朋友突然多了起來,跟她們接觸的話其實還能夠給自己在戀愛中不少正向的經驗。【其實你接觸的異性多了,符合你喜歡的人還是很多的】
- 更何況兩性關係的發展其實很大程度上都是從朋友開始,你多嘗試跟異性做朋友的話,你就明白這個人的性格是怎樣的,那麼你自己也會有一個大概的判斷,那些類型是你喜歡的、那些是能成為好朋友但是不會成為戀人。
- 你有一個對戀人的判斷之後,一旦你出現一個人你又覺得喜歡上了,但理性告訴你自己不能這麼做,這種矛盾的心態折磨你的時候,這時候你自己的選擇尺寸就會告訴你,這個人我不應該這樣,我應該做點什麼轉移注意力或者換一個人喜歡,理性的去忘掉目前這個人的念頭。【有些人可能會把這個當做花痴,其實不是,這種喜歡人而且又苦惱的衝動根源就來自於潛意識的缺愛,渴望愛。遇到一個稍微有點好感的人就想表達自己的愛,可能是一張美麗的照片,一段對方坎坷的故事,一些對方善意的舉動,還有對方的外在條件的優秀。這也就很好說明,為什麼有些人會見面沒一段時間就開始表白了,而且自己內心非常痛苦和矛盾。但是, 往往這樣缺愛的人比較自卑,這也是需要自我調節的地方。】
- 但是,現在社會好像渣男、渣女比較多,發展異性友誼貌似會出現自己算是一種廣撒網的狀態,搞不好自己不知不覺成了渣男,畢竟很多人覺得男女之間的友誼不存在。怎麼辦呢?——真誠的去社交。當你真誠的接觸一個人的時候,很多曖昧不清的事情就都會排除。
- 還有一點就是我說的不是要大家去挑人,人對了才喜歡。而是,說自己在跟異性接觸的時候那種想太多自身的困擾。我這條闡述的是心理問題,而不是擇偶問題!一定要搞清楚這一點。你們可以看看知乎上關於相親的回答,特別是一些剩女的回答,都是在描寫相親的事情。其實,你也可以轉變一下思維,相親不一定非要成功,也不一定要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相親的朋友。你真誠的跟相親對象接觸,不成的話,就把她當成一個普通異性友誼。其實這樣發展,那麼她也可能會推薦給你周圍符合你喜歡的妹子,這樣也算是多得。你只有真誠的交友,那麼你就會交到真誠的朋友,那些虛偽、偏見的人你大可都刪掉,這是社交友誼的基礎。
- 我跟我隔壁妹子就算是一個不錯的異性友誼了,我們彼此基本上知根知底了,我心情不好的時候會找她出來吃飯,聊聊天。都可以達到相互聊聊彼此的感情問題,但是我們都清楚,彼此不是喜歡的類型。【具體如何操作說實話我也不好講,每個人都不一樣,但是一定、一定要尊重、真誠】
二、勇於去愛,堅持自己情感的原則和底線
- 缺愛的人想要解決問題,必須要學會愛,這始終是唯一解。如何去愛呢?首先要學會跟人接觸,這也就是上面說的問題,多和不同的異性接觸。多接觸不同的人,有一定基數的話,其實對的人就在其中。
- 但是,和所謂對的人?是遇到不合適的就換還是繼續堅持這個?其實這個問題比較模糊,我自己認為是有過一段時間的矛盾、磨合之後,如果彼此覺得越來越好,那麼就算是對的人。
- 現在社會本身就是多元化,很多人都不一樣。那麼你必須有自己的一套感情的原則和底線。
- 比如:你是一個難以接受約炮的人,那麼你的另一半就不應該有約炮歷史。你和對方在接觸的時候如果知道了對方有過這樣的狀態,你肯定是會難過的?就會陷入一個矛盾的折磨中。你有感情的原則和底線那麼這一切都不是問題,你趁早換人就行,雖然一開始很難過,但這始終是你堅持的準則,你只有堅持自己的原則,才會遇到和自己一樣原則的人。
- 有可能一些朋友會說約炮也沒什麼的吧?但是,你要明白有依戀人格的朋友本身就是一個敏感、不安的個體。他們本身就比一般人想得多,如果這種瑕疵在今後的兩性關係中得不到更好的解釋,就會像一個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到最後遲早會矛盾爆發的。倒不如當初就知根知底,到最後才會相處的愉快。
- 當然,你要是真的愛對方,其實管那麼多幹什麼?何必那麼在意過去,誰沒有不堪的過去呢,相互著眼未來才是硬道理。不過那樣真的得彼此相愛才行,能遇到的話就珍惜吧,畢竟能遇到屬不易了。
延伸話題:愛情中的感情基準選擇
首先,我要明確一點,我是標準天蠍座,偵查能力還是比較強的。
三、同理心去看待對方
- 我記得最開始跟喜歡的妹子接觸的時候就有這個問題。妹子回微信不及時,我就覺得很難受,非常的折磨。後來我發現,好像很多人回微信都不是很及時,只要是在回復就行。這樣想想算其實也還好。
- 以此類推,在兩性關係上,如果你和另一半發生矛盾。適當的用用同理心包容對方就是一件不錯的事情。【我沒有戀愛經歷,無法提供經驗】
- 有依戀情節的朋友其實安全感很差的,腦子裡總會去想喜歡的人是不是喜歡自己,很沒有安全感。其實有些時候真的只是自己想太多,這時候合理的用同理心去思考這個問題。比如:一個追你幾年的男生,你們在一起之後覺得他最近有跟別的異性接觸的苗頭,你可以先通過同理心思考畢竟追了你幾年有這些感情基礎在這裡,然後你可以直接問問你內心的矛盾,如果對方坦然為何頻繁接觸這個異性,那麼你就大可放心。
- 有些朋友喜歡查對方手機,而且還喜歡故意作,以此通過對方的低自尊(比如:我錯啦之類的)回饋來滿足自己需要對方的愛。這樣也不是不好,可是如果一旦做過分了,那麼只會越來越不滿足,覺得對方不愛你。我們安全感不夠是很正常的,但是需要明白一點,安全感始終靠自己。一旦自己出現安全感不滿足的情況,還是用同理心,冷靜的思考。對方沒回消息可能是在忙,等等等。【同理心是一個很有用的情況,但,也是一個消耗精力的事情,我感情中始終講究底線,只要沒突破底線我都覺得還好。】
四、保持理性、及時止損。
- 有依戀人格的朋友有些是感情來的很迅速,見面沒幾天就開始私定終身。但是, 後面也會因為衝動而導致沒有認清對方的性格,在兩性關係中出現矛盾。自己就會更受傷,另一半去覺得還好。
- 最明顯的一點就是一旦是異地戀,就會毫無顧忌的去對方的城市,完全不考慮後果。其實,能在一起固然更好,但大多數都是沒有深思熟慮,為後面的分手,崩潰埋下伏筆。
- TED的公開課其實也提到過,愛情會讓人降低理性。我們這類人也同樣如此,理性會降低的更多。所以,我們一旦喜歡上一個人的時候,真的要充分考慮一下,雖然接觸時間不長,無法看清楚一個人。但是,可以通過一些其他渠道來獲取信息。
對方的感情史對方的家庭成長經歷對方的玩伴對方在各種社交平台留下的三觀對方有沒有經常跟各種異性接觸對方目前的人生態度、未來規劃
- 雖然這有點像查戶口,感覺不是很好。但是這樣有個好處就是,能夠篩選掉不適合自己的人,那麼這樣想想也是對自己的一個負責!我們始終渴望愛,更害怕受到傷害,不是么?
——相關感性和理性的書籍推薦閱讀《傲慢與偏見》
五、愛自己,提升自己
- 我們只有愛自己,才會更好的愛別人,這至始至終都是完全正確的話。如果不愛自己的話,我們很容易在一段感情中迷失了自己。最簡單的一點就說欣賞自己,你欣賞自己後就不會對自己過分自卑,缺愛體質的人總覺得自己不夠優秀,不夠好看。就算周圍的人怎麼說你漂亮,你始終覺得自己不夠完美。你自卑的話,那麼在面對異性的時候你始終會處於低自尊狀態,這樣的話這段感情你始終無法達到一個平衡,患得患失就經常有的事情。vivid chou:如何增加一個人的自信
- 提升自己始終是一切的前提。其實你一定要搞清楚人活在世界上始終是讓自己解決生活中的各種矛盾。可我們是感情缺失的那一部分人,那麼再解決生活各種矛盾的時候無法產生積極的一面,會有很多負面情緒,以至於不能以一個健全的身心去面對生活。我們會覺得生活更累,會覺得更難過,嚴重的會引發抑鬱症。如果感情狀態不是很好,一定要花時間去調節自己,不要過分沉浸在情感的缺失中。時間是解決一切的良藥,多出去轉轉,淡忘過去的傷痛。
- 健身、化妝、學習,打扮,賺錢等等等可以提升價值的技能都可以去做,盡量全身心投入,這樣可以暫時讓自己忘記內心的渴望。個人能力提升了,那麼喜歡你的人也會變多,兩性關係始終是相互吸引為前提。當然,你要是選擇打遊戲,那麼我建議還是換一個吧。畢竟打遊戲帶來的個人價值提升貌似不是很高,大多數打遊戲都是打發時間。送上一句:無論做什麼過程總會出現痛苦還有折磨,想要得到一些東西就必須去花時間、精力付出。
六、索取和給予的區別
- 索取:有情感缺失的人,對感情需求是很多的。總會去向對方索取情緒價值,這種索取就包括,如果對方不在身邊就經常問對方在幹什麼,容易沒有安全感,害怕對方離開等等。但是,大多數情況自己的另一半並不能很好的明白你的需求,就會造成會被另一半視為一種打擾。這裡就引申出一種心理因素:情緒價值和安全感。有情感需求就會必須要對方提供情緒價值,因為缺愛就會很沒有安全感,需要另一半經常照顧自己的感受。但是, 但是,你要明白只有獨立的人才會得到良好的愛,安全感也始終需要自己才能給。所以,這兩樣東西就還是得通過上面的建議——完善自己,得到自愛的能力、同理心去理解對方等來完善。對方的不回復微信和離開都是暫時的,你一定也值得被愛的。愛情是一種積極的,而不是消極的情緒,如果不斷向對方索取自己只會越來越不滿足,那麼這種愛只會淪為一種束縛。
- 給予:「給予」不同於單純的「給」,而是一種類似於「奉獻」的詞語。這種「給予」不是單純的討好對方,而是一種從這個行動體會到生命活力,幸福程度的過程。相關連的親情中:父母照顧嬰兒就是一種「給予」的過程,父母在這個過程里也收穫了天倫之樂。也就是通過你的「給予」使得你自己體現了生命力和人生價值。同時,「收穫」的對方也提高了這種感覺。教師向他的學生學習, 演員受到觀眾的鼓舞,精神分析學家通過治癒他人的 病而治癒自己的病都是如此,先決條件是給的人不應該吧對方看作是他的幫助對象,而應該同對方建立一種真正的,創造性的緊密聯繫。
- 好像對一個人好就是這麼回事,有時候你會發現一個男生卑微的對一個人好,默默的各種關心,你仔細想想這真的是「給予」么?我覺得不是!我覺得這個男生同樣是在索取,向自己喜歡的女生索取情緒價值的回饋。我記得今年上半年我就是這樣,那時候總想聯繫妹子,只要妹子回復微信就會很高興,但是,這種高興持續時間不長,會被因為沒有跟妹子溝通、沒有建立聯繫從而導致進一步向對方索取情緒價值的依戀心態。這種結果就是我不自覺的患得患失了,而不是真正的喜歡一個人。直到被妹子點破之後,我才意識到這種依戀感。當然,只有內心有愛的人,自愛的人才能夠「給予」,我也是在不斷的理解、學習、補完這一點。
七、跟原生家庭達成一個和解
- 我小時候父母的感情比較糟糕,我到了現在還是有點影響。我小時候父母家庭吵架,矛盾點來自於我父親的大男子主義以及我母親的嘴毒。我的童年就是看父親的臉色,以及我目前過分的溺愛。但是我在最近的一年中,已經開始嘗試著在家裡直接面對這種矛盾點。
- 我跟我父親其實打過架的,打架的矛盾點來自於他對我和我媽不是很好。吵得很兇的一次直接全街坊都來勸,他當時要跟我斷絕關係,但是事後他承認的自己的錯誤,慢慢的反而在改變他自己。改變對我母親的那種大男子主義態度,開始學會哄女人。
- 我跟我母親就經常討論孩子的成長教育問題,但我母親的思維比較頑固。我經常跟她討論在兒童時期應該怎麼良好的教育,而不是過分的放縱。但是我母親就會覺得我是一個晚輩,長輩給你吃穿就行了,你不能反倒頭說長輩應該怎麼做父母。可能我說話的方式總是帶有一種抱怨性,於是在我媽那邊我的話就當成了指責。但是,在一次跟我媽,和我媽同學的交談中,我專門問過我媽同學關於他們家的教育方式。通過這次溝通方式,我媽才承認了小時候對我教育中的錯誤性。
- 我父母在家庭中雖然始終還是有矛盾,但是始終沒有像以前那樣不可理喻,雙方都會有退讓。我自己也開始體諒父母的不容易,畢竟父母也有父母的局限性,我生活的家庭中產生了缺愛感是父母對我的傷害造成的,現在想來這也有我自己錯誤的判斷。我父母其實還是愛我的,只是他們給我的那種愛我有點難以接受。但是他們始終還是愛我的,他們都在改變,我也不能總是用過去的態度來看待他們。
- 至此跟原生家庭產生一些和解以後,我自己的感情需求也有一部分偏向了父母。我以前討厭父母,那麼也就封鎖了跟他們感情的漣漪,這樣也進一步導致了我情感缺失帶來的負面感受。
八、把愛看淡一點,通過做別的事情來完善自己或者把愛當做一門藝術,升華它的價值
- 選擇把感情看淡:
- 其實感情這種事情本身就是可遇不可求的。心理學上有明顯的結論,你跟一個人在一起時間久了都會趨於平淡,都會有種相處久了就索然無味的情況,也就是結婚以後愛情會變成親情。婚後越來越好的感情不是沒有,只是非常少。感情缺失的人,其實愛自己都很難,更別說經營自己的感情。不能良好的經營自己的感情,那就看開一點,得過且過也不失為一種錯的生活。
- 那麼還不如看開一點,通過友情、興趣愛好、子女情(親情的婚姻)來填充自己。生活也都是多樣性才有樂趣,沒必要非盯著愛情這一條路,現在社會其實包容度也很寬泛,只要你自己保持經濟獨立就行,自己想做什麼沒有人會觀管你的。
- 就這樣找個合適的人結婚,生子就可以了,沒必要太過於糾結愛不愛。婚姻始終跟愛情有些不一樣的。
- 選擇感情升華:
-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強調:「愛情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度無關,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發展自己的全部人格並以此達到一種創造傾向性,那麼每種愛的試圖都會失敗,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有紀律地愛他人,那麼人們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永遠得不到滿足。」這一點其實也闡述了,有依戀人格的朋友在感情中很難去得到滿足。但書中也同時強調:「愛是一門藝術,要求想要掌握這門藝術的人有這方面的知識並付出努力(理論、實踐、目標)。在這裡,愛不僅僅是狹隘的男女愛情,也並非通過磨練增進技巧即可獲得。愛是人格整體的展現,要發展愛的能力,就需要努力發展自己的人格,並朝著有益的目標邁進。」想要得到良好的愛情就需要更進一步的去完善自己的人格,讓自己對愛情的觀念,態度得到一個升華。
- 羅洛梅在《愛與意志》中闡述:「在日漸快節奏浮躁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越來越深。性和愛的隨意性又進一步導致個人情感的焦慮和不安。於是人們不再願望,不再追求不再關心自己的存在和他人的存在,一切聽其自然而處於一種冷漠、 麻木、 死寂、 疏遠的狀態,以至於引發社會各種匪夷所思的道德事情。」
- 這兩本書其實都是在談論「愛」的問題,我們仔細思考一下,從小到大我們的父母,我們學校的教育,有真正的教你怎麼去愛么?真的沒有!大多數父母只會照顧你吃穿,學校只會教育你考一個高分數。從來就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叫你如何去愛,如何表達愛,如何追求愛。那麼在這種生活環境下來,大部分人對待愛的態度就會很隨意,就會真的認為,只要長得好看,有錢就有人愛。這種想法在兩位心理學家的書籍中是大錯特錯的。愛是一種給予,這種給予就包括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奉獻,鼓勵對方更能成就自己的人生。【個人能力有限,並不能完全領略兩本書中的觀念,歡迎看看原著】
- 之所以強調愛的重要性,對待感情的重要性,就是因為人有情、有愛才會做出一些超越自己的事情,人生中才會迸發出強大的能量,人才會得到強大的意志力,人才會獲得更好的幸福感,人才會更好的活下去。這點結合我自己有抑鬱情緒來看是非常重要的一點。進一步討論的話,每個人的感情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都有自己對待感情獨特的地方,那麼每個人端正自己對待感情的態度,自己的人生才會更加的美好,自己的愛也就是一種相互努力、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 畢竟它是藝術品,能夠完善的人就不是很多,以至於得兩個人共同的花精力,花心思,花時間去維繫。這也是我這最近一段時間越來越憧憬、並為此努力的事情。
7、擴展探討:感情中的唯一性、喜歡、值得喜歡、合適、磨合。
- 其實相對正常人來說,感情這種事情其實沒那麼複雜,但是較之於我這種比較敏感的人來講,感情的發生,堅持等等都需要一個合理的解釋,雖然感情的產生有時候不需要解釋。但是,搞懂這種解釋不清楚的點,這也是能夠進一步認識自己的手段。
- 【待更】
小結:
- 其實我在情人節的時候就寫過關於小時候缺愛的答案,那時候的總結還是很到位的,但是我在後面當中始終還是會陷入缺愛導致的依戀情緒里。那時候才真正領略到要改變一個人的身心是多麼的困難,知行合一是多麼不易。
- 但是,不可否認改變雖然困難,但我還是在努力去改變。就像我現在闡述的,我對待感情始終是需求比較高,但並不代表我會隨意的去接受一段感情,來填補內心的缺失。不要為了談戀愛而談戀愛,感情也始終是順其自然的。
- 我始終是認為感情都是有它的唯一性,這種唯一性就是為什麼你喜歡的是這個人,而不是那個人。同時,這種唯一性還包括一種責任感,也就是你先遇到的是這個人,往後也會遇到類似的人,那麼同樣也要保證你先遇到這個人的唯一性。當然在相處過程中出現不可調和的矛盾導致的分手也應該理性的看待這個問題。
- 人的一生不確定性其實非常多,能從一而終的人,拋開客觀條件的話都太少,我們始終是需要經歷一些過程才會得到成長。那麼,保持這種從一而終的態度,我相信我一定會收穫我想要的愛情。
祝你、我都能幸福快樂!
相關參考書籍:
《愛的藝術》
哈佛大學《幸福課》
《溝通的藝術》
《終身成長》
《愛與意志》
《人性的弱點》
推薦閱讀:
※已婚男人,無法擺脫原生家庭的宿命[婚姻情感]
※你的失敗,原生家庭不背這個鍋
※「生命」本身不是紐帶,「被認可的愛」才是 |《小偷家族》
※原生家庭真的很重要嗎?
※限時免費報名|1小時解開《歡樂頌》隱藏的情感知識:你的原生家庭藏著你的愛情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