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文中的聲速說開去

從天文中的聲速說開去

來自專欄龍尾伏辰60 人贊了文章

儘管本文的目標讀者是物理/天文本科生和低年級研究生,並且出現了一些公式,不過主要目的是介紹「為什麼會出現聲速」這一問題,不涉及到太多技術細節,非專業的讀者跳過公式也無妨:)

〇、引言

第一次上《天文激波》(Astronomical Shocks)這門課時,我連紙筆都沒帶,手持保溫杯找個位置坐下,開始聽課。事實證明不帶紙筆是個錯誤的決定,課件上滿屏的公式讓人昏昏欲睡,我也有一搭沒一搭得聽著。當老師講到馬赫數 M=v/c_s ( v 為擾動源的速度, c_s 為介質中的聲速)時,我心想,怎麼突然出現了聲速?不僅如此,在對吸積過程的介紹中,聲速 c_s 也是個存在感很高的參數。我又想起正在做的關於星系氣體盤的穩定性研究,其中有個很重要的判據——圖姆爾穩定性判據(Toomres stability criterion):當圖姆爾參數 Q=frac{c_skappa}{pi GSigma}>1 時,星系氣體盤是穩定的。「穩定」意味著星系盤不會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塌縮。看,聲速在這裡也出現了。

我有些困惑。聲速是聲音在介質中傳播的速度。為什麼會出現在天文研究的不同場合中?

一、如何理解聲速?

說起聲速,我們最容易聯想到的是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 340米/秒。但把這個概念照搬到天文中,就感覺很奇怪。我幹嘛要研究聲音在宇宙中的傳播速度?有人去聽嗎?因此首先應該弄清楚聲速的物理概念。我們聽到的聲音是怎麼產生的?喉嚨(聲源)的振動擾動空氣,以聲波的形式傳播。聲音的本質是一種機械波,空氣作為介質傳播這種機械波。進一步講,聲速是機械擾動(或者說機械波)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

可是宇宙不是真空的嗎?哪來的介質來傳播機械波?其實在一個星系系統中,恆星與恆星之間存在著由氫分子、氫原子氣體等組成的星際介質(Interstellar medium,簡稱ISM),以及更小尺度、密度稍大的分子雲。這些氣體都能夠作為傳播「聲音」的介質。

(前方公式預警)在物理上,對流體動力學的歐拉方程做微擾,聲速的出現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歐拉方程的基本原理是守恆,想一想在物理中出鏡率最高的守恆律是什麼——質量守恆,動量守恆,能量守恆。在這裡我們只需要用到遵循質量守恆和動量守恆的歐拉方程:

frac{partial 
ho}{partial t}+
ablacdot(
ho vec{v})=0

 
ho frac{partial vec{v}}{partial t}+
ho vec{v}cdot
ablavec{v}=-
abla p

其中, 
ho 為流體密度; vec{v} 為流體的速度矢量,我們將分量記為 u,v,wp 為壓強。對方程做微擾,令 
ho=
ho_0+
ho,p=p_0+p,u=u_0+u ,代入上述方程,進行一系列忽略二階小量等常規操作,得到波動方程:

frac{partial^2
ho}{partial t^2}-frac{partial p}{partial 
ho}
abla^2
ho=0

相信物理系的朋友們經常跟它打交道:)

這個波動方程的通解為 
ho(x,t)=
ho_1(x+sqrtfrac{partial p}{partial 
ho}t)+
ho_2(x-sqrtfrac{partial p}{partial 
ho}t) ,其中 sqrtfrac{partial p}{partial 
ho} 代表著波的行進速度!因此,方程第二項 
abla^2
ho 前面的係數的物理含義是聲速 c_s 的平方, c_s=sqrt{frac{partial p}{partial 
ho}} .

我們可以更進一步解讀:聲速是微弱擾動在流場(介質)中的傳播速度。這種微弱擾動通常是由流場中某個位置的壓力產生微小變化引起的。聲速的大小跟介質本身的性質有關,在絕熱條件下 c_sproptosqrt{T} .

在溫度10K的分子氣體中,聲速約每秒240米;溫度為 10^4 K左右的暖中性介質(warm neutral medium)中,聲速約每秒10公里[1]。

二、超音速激波

好啦,我知道星際介質的聲速了。但是天文學家拿這個參數幹嘛用呢?

恆星表面噴出的物質流,形成星風(stellar wind),速度約為每秒200-300公里;超新星拋射物(Supernova ejecta)的速度約為每秒1000公里;超大質量黑洞風(SMBH wind)的速度約為每秒3萬公里;活動星系核噴流(AGN jet)約為每秒30萬公里。可見它們的速度都遠遠超過了星際介質的聲速。當它們作為擾動源注入星際介質中,就以超音速運動。超音速外向流(outflow)在天文中是很常見的現象。

超音速會引發什麼現象?我們可以把以聲速傳播的擾動看作一種「信息」,當前面的氣體接收到擾動信息後,壓強、密度會發生相應改變。但是當擾動源的速度超過聲速時,靠近擾動源前面的氣體還沒接收到信息,來不及做出反應,就受到了擾動源的強壓縮,壓力迅速積聚起來,這時激波(shocks)就形成了。

左至右:速度小於聲速、等於聲速、大於聲速產生的壓力波波前。

氣體的性質(如密度、壓強)在經過激波時發生變化,而激波的厚度很薄,約為幾個分子自由程大小,因此我們可以認為氣體的性質在激波前後發生突變。當宇宙中某些劇烈的事件(比如星風、超新星爆炸、噴流等等)發生後,大量物質和能量以超音速拋出,形成激波。激波還與能量耗散有關,在激波行進的過程中,動能轉化成熱能,逐漸冷卻。

T-38C飛機在莫哈韋沙漠以超音速飛行形成的激波。圖片來源:NASA.

2015年7月5日的天文每日一圖。蛇夫座ζ星風產生的弓形激波(bow shock),來源:NASA.

天文學家通過什麼研究激波呢?其中之一就是引言中提到的馬赫數, M=v/c_s ,其中 v 表示擾動源的速度, c_s 就是本文的主角聲速了。聲速相當於一根標尺,衡量激波的劇烈程度。馬赫數是衡量氣體壓縮率的無量綱參數,馬赫數越高,氣體壓縮性影響就越高,一般情況下,密度也就越高。高密度的氣體能做什麼?當然是形成新的恆星:)

順帶提一下大名鼎鼎的jump condition。我們知道在激波前後氣體密度發生突變,jump condition可以計算出兩種極端狀態下,氣體密度的比值。在絕熱狀態下, 
ho_1/
ho_2=(gamma+1)/(gamma-1)=1/4,gamma=5/3,意思是無論擾動源的速度多大,氣體最多被壓縮四倍;在等溫狀態下, 
ho_1/
ho_2=1/M^2M 為馬赫數),當擾動源的速度足夠大, M
ightarrow infty ,氣體能近似看作被無限壓縮。星系盤上的星際介質可以近似成等溫,因為冷卻機制有效,在短時間內輻射掉內能。

在研究中,馬赫數也可以估算能量耗散率,即動能轉化成熱能的比值。

1Mpc(~3.2億光年)尺度上,星系暗物質暈內氣體溫度和受激波影響的馬赫數分布。來源:宇宙學數值模擬項目illustris-TNG.

三、金斯判據和圖姆爾判據

許多天體都是在引力的作用下,氣體塌縮形成的,因此天文學家對氣體系統的穩定性很感興趣。回到引言中的圖姆爾穩定性判據,它的研究對象是旋轉的星系盤。在圖姆爾參數 Q=frac{c_skappa}{pi GSigma} 中也出現了聲速。為什麼聲速又用來研究一個天體系統穩不穩定呢?

倘若想了解圖姆爾穩定性判據,還得從金斯判據講起,金斯判據是天文中最基礎的關於穩定性的研究。

假設有一團彌散的星雲,如果它要形成恆星,必然要經過引力坍縮。而在星雲內部還存在因分子運動產生的熱壓力,倘若熱壓力足夠高,能夠克服引力,那麼星雲就是穩定的。如果引力大於氣體的壓力,那麼星雲就會在引力的作用下坍縮形成恆星。這就是金斯不穩定性理論,它在數學上的表述就是金斯判據。其中一個金斯判據的表述為:當自由下落時標 t_{ff} 小於壓力傳播時標 t_{sound} 時,就會發生引力坍縮。假設這個星雲的半徑為 R 、密度為 
ho ,自由下落時標的意思是不考慮壓力,只有引力的作用下星雲邊緣坍縮到星雲中心的時間,為 simfrac{1}{sqrt{G
ho}} ;而 t_{sound} = frac{R}{c_s} ,這裡再次出現了聲速。還記得聲速的物理意義嗎?壓力擾動的傳播速度!在時間 t_{sound} 內,壓力傳過星雲,並重新建立壓力平衡的系統。比較 t_{ff}t_{sound} 兩個時標,就是看引力和壓力誰跑得更快。如果 t_{ff}<t_{sound} ,引力取勝,星雲坍縮。通過臨界條件 t_{ff}=t_{sound} 推導出的金斯質量 frac{pi}{6}c_s^3sqrt{frac{pi^3}{G^3
ho}} 和金斯波長 c_ssqrt{frac{pi}{G
ho}} 都包含了聲速。

聲速在這裡作為壓力的「代言人」,抗衡引力。

(從時標出發推導金斯質量是比較討巧的方式,讀者們有興趣可以讀一讀《星系動力學》第五章,從歐拉方程和柏松方程出發推出金斯質量。)

圖姆爾判據中出現聲速的原因跟金斯判據類似。它的研究對象是轉動的星系氣體盤。在圖姆爾模型中,壓力不是孤軍奮戰,還有因轉動產生的離心力一起對抗引力。星系的轉動並不是剛體轉動,而是較差轉動,即在不同半徑處,轉動的角速度不同。因此對於較差轉動的星系系統的穩定性分析比較複雜,關於圖姆爾判據我將在下一篇文章中做具體介紹:)

(主要是寫到一半發現小篇幅講不清楚,忍不住爛尾了……)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星系的恆星盤,圖姆爾參數中的聲速要換成速度彌散,以速度彌散來抵抗引力帶來的密度微擾。

總而言之,聲速來源於流體力學,在天文某些領域中是非常重要的參數。

參考文獻:

[1] Erlangung des Doktorgrades, Shocks In The Interstellar Medium

[2] McKee, C. F., Hollenbach, D. J. Interstellar shock waves. 1980, ARA&A, 18, 219

[3] Astronomical shocks, 課件

[4] 《星系動力學》詹姆斯·賓尼 & 特里梅因,第5章、第6章

推薦閱讀:

日月星塵天文台——獅子座三重奏
二戰如何孕育了人類航天?《下一站火星》#11
介紹三位天文大牛,和怎樣一次性見到他們
美國宇航局「朱諾號」探測器公布木星北極的紅外線探測圖
趙曉輝《詩遊記》: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 星期天文學

TAG:自然科學 | 天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