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到 30歲,最重要的人生

20 到 30歲,最重要的人生

7 人贊了文章

在 20 到 30 歲,一個人會經歷成人的過程,這是一個漫長的過渡時期。這個時期會發生最重要的事情,並且很多決定將會影響整個一生。

工作

20到30歲做的事情會非常影響一生。如果我們看不同的人的人生軌跡,在畢業之前,可能相差不大,到了畢業之後,就千差萬別了。即使在剛畢業的那二三年里,也能感受得很明顯。有的人可能順風順水,一路晉陞,很快做到管理層的位置。有的人可能繼續學術,向頂極的學者晉級了。也有人可能落魄到睡大街,天橋底下。

這個時期積累自己的身份資本非常重要。盡量做一些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

當我們回首過去,有哪些經歷,有哪些說得出來的故事。這是關於身份的認同,就像拿出一張名片來:這個人是誰。

很多人在這個年齡路會越走越窄:身邊的人都是同樣的人,可能是同事,朋友也是主動選擇的結果。大家都是同樣的生活狀態,類似的人聚成了的圈子,共同的交集也使他們越加同化。

其實更有可能影響人生軌跡的是弱連接。所謂弱連接,是那些完全不同領域的人,那些可能只是點頭之交認識的人,或者是朋友的朋友。也許你的下一份工作,就是由某個弱連接給介紹的。也許一個全新的事業,是從某個弱連接開始。

20歲到30歲的年齡,有太多的不確定性因素在。工作,城市,擇偶,而且還有可能是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的。90後是一群很有想法的群體,年輕人可能衝動一下就辭職了,說走就走。

與此同時,又有著更多的無動於衷。什麼時候會遇到自己合適的人呢? 老闆還不給漲工資,該不該是時候炒掉他了? 到底是應該在大城市發展,還是攢點錢了回老家?

不知道未來在哪裡,不知道希望在哪裡,不知道詩和遠方到底在哪裡。怎一個 「喪」 字了得?

年輕,意味著可能性。可正是未來太多的可能,導致了不確定性和無動於衷。如果不去做選擇,一切會維持原樣。等到了30歲,所有的事情會堆積過來。和20歲的區別,仍然一事無成,只是所有的可能性全都不存在了。

讓人焦慮的社交網路。互聯網的發展,讓這一代人比上一代人更容易獲取信息。讓世界變得更小了,然而社交網路讓人更容易焦慮。微信朋友圈,曬美食,曬小孩,曬各種豐富多彩的生活。誰誰就要結婚了,各種花式的虐狗。

這些信息好像都在說,生活「應該」是什麼樣的。如果我們不是這樣子,這種「應該」變成了一種焦慮。所以我們帶上了偽裝,發一條消息就小心地期待著,有人點贊就會很滿足,並且對自己的假象沉迷和上癮。

那些隔著網路的,接觸不到的生活,跟自己有半毛錢的關係么?

愛情

愛情當然是這個年齡的重中之重。一輩子最重要的決定,可能是和誰結婚。諷刺的是,我們接受了那麼多年的教育,但是卻沒有任何課程教這些。

勾搭成了新的關係形態。各種撩,卻不做任何承諾。總是挑挑撿撿,想著會有更好的人在後面。有時候,我們會覺得愛情這東西是完全無法控制的。我們沒辦法相信對方是真正愛自己的,想要控制,想要證明,卻適得其反。

最嚴重的是,不願意承諾和付出,失敗的戀愛經歷,這些會形成一些不好的習慣,以及會侵蝕對愛情的信念。到了一定的年紀,經歷的越多,越不相信愛情。

儘管尋找的過程會有可能找到合適的人,但是隨著時間的推薦移,選擇的機會越來越少了。研究表明,推遲結婚,並不會帶來更好的結果。30歲之前,我們對結婚的對象很擔心,30歲之後,我們對結婚這件事情又很著急。人的一生,最有可能遇到生命中的那個人,差不多是在20歲和30歲的中間。

組建家庭會真正的影響到人的一生。其實這種影響,從童年就已經開始了。如果出生於一個不幸的家庭里,父母之間缺乏愛,或者父母關係破裂,孩子會變得冷漠。孩子到了成年,會變得不知所措。他們在自己的交往中,可能會暴露出各種問題來。又或者,他們的選擇會出錯,輕易選擇了一個不合適的人。

一對夫妻一起生活大半輩子,這個時間會非常的長。他們之間的相互影響,會比其它因素都更大。如果他們沒有懂得如果相處,這個問題又會繼續傳遞給下一代。

在正式交往之後,在結婚之前,男女雙方可能覺得同居是一個好點子。至少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決定雙方是否結婚。女性可能認為這是更全面的考查,男性會有更便捷的,嗯,你懂的。事實上在一起生活也會使共同成本變低,比如租房。

但是研究表明,婚前同居的伴侶更容易對婚姻不忠。雙方在一起生活時的缺點會很容易被放大。隨著時間的推移,情況會變得更加的複雜。或許他們已經知道了對方並不是適合結婚的對象。一起生活造成的依賴,會讓他們很難做正確的決定。

分離的成本是超過預想的,同居是一個很有誘惑的陷阱。就想像一下,多少次我們想成為更好的自己,多少次決定去改變?然而第二天,一切還是維持原樣。改變並不容易,這種試錯成本是很高的。

你是誰?你要找誰?對愛情有太多的迷茫。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要找誰。有些非常被動,等著別人來追。直到年紀慢慢大了,被家人催著加入了相親大軍。有些在感情中總是受傷,然後抱怨為什麼自己總是遇到人渣。

比如,就因為男友在自己生日時忘記買禮物了,就覺得對方不體貼。生病時閨蜜來看望一下,就非常感動並且對閨蜜數落自己男友各種缺點。須知她整個生病過程中,一直照顧和陪伴她的,就是她口中所謂的那個直男。而這所有的默默付出,抵不過閨蜜無關痛癢的一次看望來得感動。

關係的維持也是一個重要的話題。相似的經歷,年齡,學歷,智力,收入等等,更容易一起走到最後。考察社會地位這些東西,看起來回到了門當戶對的封建思想,其實是世界觀和價值觀是否吻合。更多的共同意味著相處之後更少的摩擦。

然而更難考察的是性格。每個人的性格都有不同的特點。其實性格特點是,即使在雙方相處甚至結婚之後,最難以改變的部分。不匹配並不是什麼錯誤。有時候,錯誤的並不是他或者她,只是雙方的性格並不匹配對方。

一個和諧的婚姻中影響更重的因素,不是雙方有多麼匹配,而是對於矛盾之處的處理方式。矛盾一直存在,學會怎麼處理。重要的是,不要為那些細枝末節的小事情焦慮或不滿,而是關注那些你最在意的品格。

指責他人之前,先完善一下自己,如何做得更好?

大腦和身體

20到30歲,大腦其實並沒有完全停止發展。那些你一直在重複並重複的事情,相應部分的腦細胞會更加活化。你會對自己善長的領域,越來越專業。這個年齡,人的一生並末被完全定形,但是無疑將是越來越確定的。

自信其實是來源於外界,不斷地重複自己善長的領域,就會成功,而成功的反饋,會建立自信。其實自信是「相信」,自己有處理過類似事情的經歷,所以,相信自己能夠搞得定。我們每天聽到的,看到的,最後變成了我們所成為的。

身體跟大腦不太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生育成了一個問題。26 歲可能是一個最適合生育的年齡。越往後面,受孕的概率會降低,並且後代的質量越得不到保證。

20到30歲的旅程是如此艱難,已是如此重要。它是如此的未知,卻又充滿著無限的可能性。沒有任何一個公式可以教人過好一生,只有選擇,和後果。

我們能做什麼?做最好的準備。識破所有的謊言,預知未來。現在就開始做決定,不要推遲到30歲,你準備好了嗎?


推薦閱讀:

「改變」世界,或者讓世界「改變」你
改變自己好好療傷
女人一生都在為男人而改變自己
21天超越自我,改變自己

TAG:人生意義 | 改變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