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關節撞擊綜合征的影像學診斷

踝關節撞擊綜合征的影像學診斷

4 人贊了文章

踝關節撞擊綜合征是由於運動時踝關周圍軟組織或骨骼相互撞擊、擠壓所造成,在影像學上應該如何診斷它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學習一下。

概述

  • 踝關節撞擊綜合征為在運動時踝關節周圍軟組織或骨相互撞擊、擠壓所致造成的疼痛狀態。主要表現為踝關節慢性疼痛,過度活動時疼痛加劇。
  • 其病因主要為反覆微創傷所致軟骨損傷,引起韌帶、滑膜炎性增生和骨贅產生,關節活動時增生的滑膜嵌入骨贅中而產生擠壓疼痛。
  • 包括骨性撞擊軟組織撞擊兩類,骨性撞擊綜合症一般是指距骨和脛骨骨贅之間的撞擊;軟組織撞擊為關節囊、滑膜、韌帶增生、肥厚或瘢痕組織增生所致。
  • 後踝撞擊綜合征與三角籽骨綜合征有關;
  • 前踝撞擊綜合征與脛骨、距骨骨質改變或軟組織異常軟組織異常有關。

分類

按照損傷部位的不同,踝關節撞擊綜合症可分為:

1.前外踝撞擊綜合症;

2.前踝撞擊綜合症;

3.前內踝撞擊綜合症;

4.內踝撞擊綜合症;

5. 後內踝撞擊綜合症;

6. 後踝撞擊綜合症。

1.前外踝撞擊綜合症:

  • 踝關節旋後損傷通常導致距腓前韌帶、跟腓韌帶以及前外側關節囊撕裂合併關節內出血,繼而產生瘢痕組織或滑膜增生肥厚。常伴距骨頂部外前部分的軟骨侵蝕及後脛腓韌帶和骨間膜損傷。需與跗骨竇綜合症鑒別。
  • 影像學表現為外側溝內異常軟組織或(和)前脛腓韌帶(AITFL)異常肥厚。
  • 因為炎症組織在關節鏡下的形態類似膝關節的半月板,所以又稱為「半月板樣損傷」。

①踝關節外側溝內異常軟組織

②前脛腓韌帶(AITFL)異常肥厚

2.前踝撞擊綜合症:

  • 又稱足球踝,通常為骨性撞擊,由於經常性背屈導致脛骨遠端關節面前緣與距骨頸部上緣骨贅反覆撞擊,有時滑膜軟骨瘤病的遊離體聚積在關節囊前部也會導致前撞擊綜合症。
  • 放射學表現主要為脛骨前下緣與距骨頸部前上緣鳥嘴樣骨刺形成。

放射學表現主要為脛骨前下緣與距骨頸部前上緣鳥嘴樣骨刺形成

  • Ⅰ度:滑膜撞擊,X線片顯示有炎性反應,骨刺大小為3mm;
  • Ⅱ度:骨軟骨反應性骨贅>3mm;
  • Ⅲ度:嚴重的外生骨贅,可伴有或不伴有碎裂, 在距骨背側可見繼發性骨贅,常伴有骨贅的碎裂;
  • Ⅳ度:距骨和脛骨關節骨性關節炎改變。

3.前內踝撞擊綜合症:

  • 半月板樣損傷或(和)脛距前韌帶異常增厚。
  • 需與副舟骨損傷鑒別。

4.內側撞擊綜合症:

踝關節內翻損傷會導致內踝和距骨相對應關節面軟骨的撞擊、骨贅形成,三角韌帶撕裂或擠壓,局部瘢痕或滑膜組織增生肥厚,在踝關節跖屈內翻時嵌入內踝後緣和距骨內側壁之間,引起疼痛。

5.後內側撞擊綜合症:

影像學表現為距骨脛骨間肌腱及趾長屈肌腱水腫、增厚,內踝及距骨後內側骨贅形成。

軸位示意圖示後內側撞擊綜合征:M:內踝;L:外踝;TP:脛後肌腱;FDL:趾長屈肌腱;Talus:距骨。短箭:距骨脛骨間肌腱深層纖維;箭頭:距骨脛骨間肌腱後部纖維。

X線平片示脛骨後部骨贅形成,MR質子像黑箭示脛骨內後側骨贅形成,白箭示內後側軟組織增厚, 白箭頭:脛後肌腱;黑箭頭:趾長屈肌腱

6.後踝撞擊綜合症:

  • 骨性撞擊多見,例如距骨後三角骨損傷,距骨或跟骨後突過度增生。軟組織撞擊表現為後脛腓韌帶下部分、橫韌帶、後踝間韌帶的撕裂或肥厚增生。
  • 需與跟距後關節骨關節病鑒別。
  • 影像學表現為距骨後三角骨的存在或損傷以及距骨後突骨贅形成,導致踝關節跖屈受限,可伴隨拇長屈肌肌腱鞘炎症及鄰近滑膜不同程度的炎性增生 。

正常後踝韌帶;MRI 冠狀位T2-FLAIR示踝間後韌帶(長箭)

病 例

男,11歲,自述後踝下方疼痛,活動時為甚,並有一突起。

三角籽骨綜合征

  • 踝後部疼痛其常見的三種原因是眼後滑囊炎、長屈肌肌腱炎和三角骨綜合征。
  • 三角籽骨綜合征(距骨後三角骨綜合征)又稱後踝撞擊綜合征或距骨受壓綜合征是後踝關節慢性反覆疼痛常見的病因之一。
  • 距骨後三角骨,是常見的變異,是踝部最多見的副骨,約佔8.1% ,是由距骨後突獨立骨化中心骨化而成。與距骨有軟骨相連或完全分開,也可表現為獨立的不規則骨塊。三角骨與距骨後突外側結節腓側隱窩相對應。三角骨可以成對存在,還可以與外側結節融合,形成單一的突起,並可與距骨融合或形成關節。三角骨與其它副骨一樣,可妨礙足的運動,同時本身亦可受外界影響發生無菌性壞死。

1、病因病理機制:

  • 多見於經常跖屈的患者,如芭蕾舞演員、登山運動員、足球運動員;
  • 足強制性跖屈導致脛骨後下緣或跟骨上緣撞擊;
  • 三角籽骨、距骨後三角、周圍軟組織、肌腱損傷(後踝撞擊綜合征);
  • 臨床表現為後踝疼痛,活動受限。

2、影像學表現:

  • 踝關節正側位X 線平片,側位片均顯示距骨後方有三角形或橢圓形的距後三角骨。部分病例伴有輕度的踝關節骨性關節病。
  • MRI 檢查示距後三角骨及周圍軟組織有水腫信號,距後三角骨和距骨之間正常的低信號纖維連接中斷,出現液性信號。

3、MR表現:

  • 三角籽骨或距骨後三角結構模糊和變形,T1WI信號降低, T2WI信號升高,
  • 周圍脂肪水腫,
  • 踇趾長屈肌腱信號升高,見鞘膜積液,
  • 脛骨後下跟骨上緣骨結構形態變化和信號異常,
  • 三角籽骨和距骨退行性囊變。

距骨解剖

  • 距骨位於脛骨、腓骨及跟骨之間,它支撐身體並將重力傳導至足。距骨位於足部縱弓的頂點,是足的支持及活動中心。可協助完成足的背屈、跖屈、內收、外展、內翻和外翻等動作。
  • 距骨分為頭、頸、體三部分。距骨上有五個關節面,連接踝、距跟、距舟三個關節。70%的距骨表面被關節軟骨所覆而無肌肉附著。
  • 距骨頭呈半圖形,與舟骨的關節面構成距舟關節,底面有前跟關節和中跟關節面,分別與跟骨的相應關節面形成關節。
  • 距骨頸是介於頭體之間較細的部位,背面及內側面粗糙為關節囊及韌帶所附著。
  • 距骨體呈不規則四方形,有上、下、外、內四個關節面,覆被以軟骨。上關節面是呈鞍狀的滑車關節面,內、外側關節面與內、外踝的關節面相關節,外側關節面較內側大。距骨體的下面有一卵圓形的後跟關節面。距骨體後端向後下突出稱距骨後突,其上有 一斜溝,為拇長屈肌腱溝,此溝將距骨後突分成兩個結節,即內側結節和外側結節。

  • 外側:腓骨長肌和腓骨短肌;
  • 內側:脛骨後肌,拇長屈肌,趾長屈肌;
  • 前側:脛骨前肌,拇長伸肌,趾長伸肌;
  • 後側:跟腱。

說明

本文整理自網路


推薦閱讀:

試管嬰兒病例臨床診間日記 (一)
論文:特比萘芬治療小兒頭癬39例-中大網校臨床醫學論文網
看了這些詞,你就了解為什麼說中文不能準確地描述西醫了
醫院臨床實驗室建設的具體流程
論文:雙歧桿菌活菌製劑聯合蒙脫石散治療小兒腹瀉的近期療效觀察---中大網校臨床醫學論文網

TAG:臨床醫學 | 骨科手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