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基督教的否定神學?
請教一下,什麼是基督教的否定神學?其思想精髓是什麼?保羅.蒂利希屬於這種思想體系下的神學家么?其思想精髓是什麼?
謝謝!
其他的答主已經答出了否定神學的基本觀點了,我在這裡就補充一些歷史淵源吧~
否定神學似乎從新柏拉圖主義的普羅提諾對於太一的敘述中可見根源,普羅提諾認為太一是不可言說、不可用語言描述的,甚至不是一種存在,因為太一超越了存在本身。
「 它不是一個存在,因為存在的東西有著存在的形式,而它是沒有形式的,甚至沒有靈明的形式。我這樣說,是因為創造萬物的太一本身不是萬物中的一物」「再者,為了使萬物能夠是實在的存在物,太一便不是一個存在,而是各種存在的父親。」約活躍於第五世紀末的偽狄奧尼索斯運用普羅提諾的否定學說,將關於三位一體的爭論都懸置起來,因為這些爭議的各方都旨在對上帝作出肯定的敘述,而上帝卻又總是超越在一切肯定的陳述之外。偽狄奧尼索斯也認為,上帝超越了一切名稱。因為所有這些名稱涉及的只是神的差異性、區分性、多樣性,而神是多樣性的統一,所以超越了一切對祂的指稱。
偽狄奧尼索斯提出了「象徵神學」(symbolical theology)包括兩種相關的象徵論:(1)相似的象徵論;(2)不相似的象徵論,即理智必須對各種已有的有關上帝的形象、名稱,進行否定,向人指出上帝的意義遠遠超出它們。
「一物越接近上帝,則語言就越受到限制,直到最終所有的言語和思想都被黑暗裹挾」 偽狄奧尼索斯的著述,可認為是「否定神學」的第一次提出。約活躍在第七世紀初的宣信者馬克西姆斯,使偽狄奧尼索斯的否定神學更加極端化。他論證了亞里士多德的兩個範疇,位置和時間,總是一起出現,它們的使命在於規定萬物的界限。但上帝除外(此類範疇無法用於對上帝的認識)。上帝是「相對於萬物的萬物」,但祂本身完全不是一個事物。
活躍在第九世紀的愛留根納認為,神既是存在,又是非存在。他尤其專註於一種不存在:某物之所以不存在,是因為它超越了存在。愛留根納認為,上帝,且唯有上帝,是以這樣的方式不存在。愛留根納解釋道,存在兩種神學(談論上帝的方式):肯定的和否定的。
儘管中世紀中期和晚期的各個神哲學家大都關注於論證上帝的存在和上帝與世界的關係,否定神學逐漸被冷落。但是,活躍於十二十三世紀的方濟各會修士鄧·司各脫的學說裡面也體現了否定說的意味。他肯定形而上學可以證明上帝存在,但又否定上帝是形而上學的研究對象。他的理由是阿維森納的一個看法,即:「一切學科都不證明其對象的存在」。司各脫認為神學的對象只是上帝的屬性,而不能用有限把握無限。「我們只能發現表面底下的東西,可是在創造物概念裡面卻找不到某種真正屬於上帝的思想或者影像,上帝同任何屬於一個創造物的東西在性質上都是完全不同的。所以用這種探索永遠發現不了上帝的理念」。
謝邀。這問題厲害了。知乎上的問題,層次差得真的好大啊。。(答完題發現,是一年前的問題。。。。。)
否定神學,就是告訴你要"避免言說"。什麼意思呢?就是當我們說,"上帝是什麼,上帝是怎麼樣",等等肯定性語言去描述上帝的時候,我們常常會忘記掉一個重要的前設,即這些全是人對上帝的認知或者說是猜想。但是大多人把這種認知當作客觀的 絕對的 真實的。
而否定神學,就是提醒你,上帝是隱秘的,是奧秘的,你們這些認知或是猜想則都是不靠譜的,都是人自身的想當然,都是在妄論上帝。避免言說就是避免類似肯定的言說。因此,可以用這樣一套語言來討論上帝。則是,"上帝不是什麼",而非「上帝是什麼」。這雖然也是有其問題所在,但在表達上面已經好很多。而對於否定的理解,也可以從這套語言角度去理解。核心在於,我們的認知和理性永遠不可能認識到上帝的奧秘,哪怕一點點也可能不行。所以,我們不能用肯定性的語言來描述上帝,包括修辭,語法,邏輯等等語言的形式。而語言本身就是一種界限,轄制。對奧秘的言說,必然導致其限制性。
此外,個人看來,蒂利希,應該不算這個體系,但是有很多觀點都是相通的。比如,蒂利希的那個著名的觀點,「God does not exist.」,從某個角度來說,和否定神學有相通的地方。我個人對否定神學和蒂利希的理解都還甚淺。所以就不多說了。此外,否定神學在神學層面上,幾乎是很大程度衝擊了傳統基督教思想。這東西說多了,也確實不太好。以上。否定神學(Negative Theology),基督教神學主張對上帝存在不作直接論證的研究方法。認為上帝作為存在、生命及萬物的根源和始因,超出有限的人的認識能力和理解範圍,人不可能真正或完全弄清上帝的本質及特性。人對上帝的認識只能通過判斷上帝不是什麼來展開,而無法確定上帝究竟是什麼。否定對上帝的任何人為界定,強調上帝本身不可觸及、不可認知、不可言狀、不可界說和解釋。代表人物有偽丟尼修、埃里金納等人。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其中的「無」、「非」、「何處」可以算是否定神學的一種表達方式了。
相應地,肯定神學則近似於以下: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