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文化:它又何嘗不是對現實最溫柔的反抗!

『喪』文化:它又何嘗不是對現實最溫柔的反抗!

來自專欄阿獃侃讀書4 人贊了文章

這篇文章將從這幾個問題入手:什麼是喪文化?為什麼會產生喪文化?怎樣評價喪文化?

什麼是喪文化?

喪文化不僅僅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生活狀態,被稱作文化的原因則是它形成一個集體,這個集體的共同特徵構成一個亞文化圈,故而稱其為喪文化。而喪文化的具體表現也在於群體的生活狀態,表現為消極頹廢,不求上進,絕望,懶散等等消極的態度。這種生活狀態的表現以青年為主,代表人物形象有『葛優躺』,葛優當時還有頭髮,在《我愛我家》中飾演季春生,一個在賈家混吃混喝不求上進的邋遢失敗形象。

除此之外還有四肢鹹魚,懶懶蛋,網紅青蛙等形象。

為什麼會產生喪文化?

喪文化的產生可以與當今的社會狀態相結合。簡言之,喪文化的產生原因就是:追求的成功未得。都渴望追求成功,但在不斷的挫折下,一次次的失敗,導致他們內心的恐慌,也讓他們喪失了根本的追求慾望。當那種慾望喪失的時候,產生消極想法:為何不以消極頹廢的『葛優躺』來度過他們『失敗』的生活?換言之,他們的『喪』或喪文化的產生只不過是他們對社會現實的無奈與最溫柔的反抗。隨著階層的不斷固化,階層的流動因社會成本不斷上漲以及下層的堵塞而變得越來越困難。他們也聽到那些勵志的句子,像什麼『不努力就會落後』『越努力越幸運』,然而,他們的挫敗只能讓自己更相信:「有時堅持不容易,但放棄真的很舒服。」

如何評價喪文化?

喪文化不僅僅是一種文化和生活狀態,更是一種作為隱藏內心焦慮與迷茫的方式。為什麼要隱藏這種焦慮和迷茫?因為有時我們想要表現的東西,不能被他人得到認可和接受時,多數人會選擇隱藏。隱藏的方式就是通過『喪』的自嘲,來降低他人對自我要求的預期,從而達到消除別人對自己預期過高而不能完美達到目的的焦慮與恐慌。

很多評論者認為喪文化是突然冒出的一種文化現象,然而,這與文化的『連續性』相悖,簡言之,喪文化存在『前身』,前身便是『小確幸』。小確幸:追求簡單,日常生活的幸福。而喪文化的產生就是在前身『小確幸』的基礎上的『大失去』。

當然,喪文化所呈現出的形象不能說是無能,沒智商,也不能說是犬儒主義,而是人們對無論怎麼努力也無法打破階級固化的無奈,也是內心迷茫與焦慮的隱藏。既然沒有能力去改變,為何不『葛優躺』的舒適。

雖然這種消極的文化現象與現在積極向上的價值觀相悖,但是還是不評價好壞,只不過抱著多一份對社會的多元價值觀的尊重與諒解的態度吧!

每逢周六周日,或暑假的你,是否吹著空調,葛優躺一天呢?

歡迎調侃,歡迎討論,不喜勿噴啊啊啊~


推薦閱讀:

紀058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新廈落成紀念郵票
中華文化處世篇 
緣生術數文化(九宮圖)
凈空法師:華嚴經講述菁華(第54集)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
 優秀傳統文化與核心價值觀

TAG:小確喪 | 亞文化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