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達國家的人憑什麼工作更加安逸?

國內的人工作大多辛苦,加班加點,比起國外勤勞更多,拿的工資也少。結果還動不動有不願回國的人諷刺國內工作,宣揚國外的安逸,發什麼國外待久了發現自己回不去了的問題。

人總是嚮往安逸的,我認為久而久之,一個國家的人大多貪圖安逸,最後競爭力會下降,遲早會被我們超越。期待那一天。


不是所有發達國家的人都安逸,右翼經濟體比如美帝的人就不安逸

西歐北歐之所以安逸,因為人家是社會主義啊……

高稅收、更合理的分配製度、收入差距不大、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平等的教育和醫療機會

政府沒有那麼多的基建投入,沒有什麼歷史欠賬要還,所以不會抽重稅去大搞投資而福利還根本看不見(相當於國家資本主義的剩餘價值了)

附加值更高的產業,更少的國民,其創造價值的行業還沒有被新興經濟體搶走

工黨/社會黨力量不可小覷,各行業的工會強大


首先,國內干同樣性質的高技術型工作,現在工資水平也逼近國外了,再考慮物價(房價我們不談,特例),其實一點都沒比國外少賺,辛苦是辛苦點,北歐社會主義國家扣完稅,大家算一下小時工資購買力,其實差不多。但是從人口比例上這些人佔比比國內高(國內不管怎麼說都有9億農民墊底)

還有一些工作,是看上去差不多,其實國內外技術/專業水平差距較大的,比如農民、工人,保姆,修理工,國外這些行業要求比較高,都需要很多年專業學習、學徒實習、考核、終身再教育,一步步走到這位置的。這些人無論專業性還是責任感都非常強,讓他們做事是比較放心的,也不需要安裝攝像頭或安排監工盯著監視。當然技術的差距是否大到可以解釋收入差距的合理性,這就不好說了。個人覺得其實沒那麼大。但差距是客觀存在的,比如歐洲很多農民都農學碩士畢業了,工人要負責操作和維護高精尖的機床,一點差錯都不能出。

差距大的是低技術含量型工作,比如理髮,送外賣,扛純水桶……真沒什麼技術含量的,但是就是賺的比我們高,只能說,外語也是一門技術。這些人服務的是上面兩類人以及掌握高價值科技與產業的資本家,接著地理優勢和語言能力以及投票權,沾了被服務對象的光。

至於為什麼發達國家的人不辛苦,那是工人運動的結果。你沒去團結運動過,沒去流血爭取過,資本家不可能拱手送你安逸。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真沒啥好抱怨的。一個國家的人大多貪圖安逸,最後競爭力會不會下降我不知道,但一個國家的人始終連基本的安逸都不能保障,無產階級無法實現勞動力的再生產,最後很可能會革命。畢竟,你勤勞加班不求回報所產生的效益,絕大多數並不會回饋於你,你只會發現乾的越多,買得起的越少。


→→有家底和處於世界產業鏈高端,讓發達國家的人壓力小、收入高。

→→比如,在中國,博士畢業後的收入、壓力要小於碩士生、本科生(大體如此)。

→→同樣是博士生,有家底的,生活壓力要小於沒有家底的。

→→比如,搬磚不需要多大的技能,和你競爭的人就多,勢必你的工作強度大,收入還不理想。

→→中國製造2025計劃,就是想改變中國人搬磚的命運,而這一計劃又衝擊一批發達國家人的飯碗,所以特朗普要和中國打貿易戰,逼迫中國放棄製造業升級。


某些國家的工作安逸只有一個原因:效率高

誰的效率高,誰就活的安逸;安逸不是宣傳的目的,提高效率才是根本;

一般大家不願意看到的就是:領導在安逸,我們在幹活兒。


  • 積累多,於是工作系統完善,坑少。
  • 政府保障好。


推薦閱讀:

三名「90後」一天印650張20元假幣 一周用掉200張
90後男子疑似入傳銷 在銀行取款單留信息求救
90後姑娘畫了一群無臉人像,讓中國風美出了新高度!
泛90後收入觀:一邊掙錢一邊發展興趣
打不走、罵不走,批評完接著干!看十大餐企如何玩轉90後員工

TAG:美國 | 留學 | 90後 | 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