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真的分酸性體質和鹼性體質嗎?

近幾年酸性鹼性體質和酸性鹼性食物這幾個詞語 突然間來到大家面前 本人母親是醫生 說以前中醫西醫 都沒有過這種名詞是個新名詞 這種詞語是怎麼來的是否有專業的論文論證過其真實性 還是某些商家用來宣傳的口號進而演化成某些專家用這種模糊的詞語 忽悠大眾的


前兩天有個網友給丁香醫生留言,問到了這個問題。

原因是她的媽媽不讓她喝碳酸飲料,擔心會把女兒「變酸」。

經網友同意把截圖貼上來了(敢給媽媽白眼也是很勇敢…)

這位阿姨的出心肯定是好的,不過遺憾的是,她被謠言騙了。

「酸鹼體質」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悖論。

因為……人體,本來就是一個,酸鹼共存體!

比如:

  • 胃、皮膚、陰道是酸性環境;
  • 腸道是鹼性環境;
  • 血液 PH 值在 7.3~7.4,屬於弱鹼性
  • ……

所以,你可以說,某部位的內部環境是酸的 / 鹼的。

但是,根本不存在單一的酸性或者鹼性「體質」。

中國生物醫學文獻資料庫(CBM) 檢索「酸鹼體質」,查無此詞:

國內外的營養界、醫學界也都沒有基於「酸性體質」或「鹼性體質」的研究文章,各種權威的文獻資料庫也找不到相關的文章。

丁丁醫生啊!既然這樣,那為啥還在朋友圈裡炒的這麼熱乎啊!

因為,對於聰明的商家們來說……不存在的東西可以「創造」啊!

為了把「維護酸鹼平衡」、「改變酸性體質」的保健品、按摩儀賣出去,得先讓人相信需要調節酸鹼吧。

於是,酸鹼體質就在他們口中「應運而生」了。

網上找到的平衡體質酸鹼某保健品廣告截圖

綠到讓人懷疑人生的某酸鹼平衡按摩儀廣告

其實,他們是偷換了概念。

在醫學上,有「酸中毒」的說法,是由於先服用了某種葯,或者是患了某種疾病才出現的,比如糖尿病人的酮症酸中毒等。

結果被這些人,強行解釋成了「酸性體質會導致疾病」。

這就好比把「因為困了,所以睡覺」,解釋為「因為睡覺,所以困了」。

當然,為了賣貨,光說體質有酸鹼是不行的,他還得說會受食物影響,不然咋賣保健品給消費者吃?

那就再來看看,食物本身有沒有酸鹼性。

實不相瞞,食物確實是分酸鹼性的。

但是!有「但是」了!

食物的酸鹼,是按它們的「骨灰」分的。

在食品化學裡,食物酸鹼,是按照食物燃燒後所得的「灰」來決定的。

  • 「灰」中如果含有較多的磷、硫、氯元素,溶於水後就會呈酸性,屬於酸性食物;
  • 「灰」中有較多的鉀、鈉、鈣、鎂,則呈鹼性,屬於鹼性食物。

但是這個區分的目的,只是了解食物的化學組成,做試驗用的。

日常我們吃東西的時候,食物的酸鹼性和胃酸、腸道里的鹼性環境相比:

任何食物進入胃部後,在胃液的作用下,都會呈酸性,到了腸道又會變成鹼性,自然也不會影響人體血液的酸鹼性。

也就是說,不是食物影響你的酸鹼,而是你影響了吃進去食物的酸鹼。

要是像那個食物酸鹼表說的一樣:吃肉多了你就變酸了,吃水果多了你又鹼了,那人體進化了這麼多年,隨隨便便就被改了:

所以,選擇健康食物並不需要依據所謂的「酸鹼性」,而是看其本身的營養價值。

只要每頓飯脂肪、糖類、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均衡搭配,就是健康的吃法。

與其相信酸鹼食譜,還不如相信:

所以,這位網友的媽媽,比起怕女兒變酸,更應該擔心的是她喝多了碳酸飲料,糖攝入過多、牙齒變色等問題,以及:長胖。

至於那些打著酸鹼體質的旗號,鼓吹「體質可以決定生男生女」,給備孕女性和孕婦推銷一些莫名其妙藥丸的商家:

參考文獻:

[1] 錢榮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1993,(3):166-169.

[2]余蓉,生物化學第二版[M].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08-01

[3] 尼爾森,楊嚴俊等譯.食品分析第三版[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12:117

[4]耿珊珊,蔡東聯,食品的酸鹼性與成酸性、成鹼性食物[J],食品與生活,2004,(7):14-15.

[5] Cuomo R,Sarnelli G,Savarese M,F,Buyckx M.(2009) Nutriton,MetabolismCradiovascular Diseases.Vol,19,683-689[LX17] [Office18]

內容參考丁香科普文章:

酸性體質更容易生病?酸鹼體質的真相竟然是……?

mp.weixin.qq.com圖標

作者:謝華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 營養科副主任醫師


鹼性體質就是一場騙局

微粒君最近看到很多公眾健康賬號都在倡導「鹼性體質,抗癌利器」,所以打算總結一些抗癌的鹼性食物給大家,但是卻在資料的收集和取證過程中發現那些所謂的「酸性體質致癌」不過是一些營養學家和「醫學專家」為了營銷自己所編造的一場騙局。

所謂的「鹼性體質」

首先,鹼性體質和酸性體質的說法本身就是不存在的。營養專家說,健康人體內環境的酸鹼度(pH值)在7.35到7.45之間,即體液應該呈弱鹼性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物質代謝。但是體液包括血液、胃液、唾液等等很多種類,而胃液很明顯是強酸性的,所以這種理論是站不住腳的。

酸性食品和鹼性食品存在嗎?

酸性食品和鹼性食品的界定是存在的,我們用食物在空氣中完全燃燒之後的灰分酸鹼性來區分食物的酸鹼性。酸性食物主要包括肉、蛋、穀物、植物油,鹼性食物主要包括蔬菜、牛奶、藻類。但這種劃分是相對而言的。

那麼吃酸性食物會改變體質,甚至是致癌嗎?鹼性水有效嗎?

現在很多專家學者宣揚,飲食可以調節體質的酸鹼性。但是從上面我們得知食物的酸鹼性是燃燒成灰後測定的,這個標準雖然對食物在我們體內的代謝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是我們不能就等同為吃酸性食物會使體質酸化,吃鹼性食物會使體質鹼化,因為食物在人體內的作用並不是燒一把火那麼簡單的事情,人體對事物的消化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食物中這些成鹼成分--有機酸的含量與其他營養素相比,其所佔的比例相當低。而且體液通過一種叫做緩衝溶液的東西來進行自我調節,食物中代謝出來的酸性物質也好,鹼性物質也好,最終主要通過尿液排出了,所以市場上大熱的鹼性水等宣稱會改變人體質酸鹼的食品都只是一種宣傳的噱頭。別說鹼性食物和水,即使你天天吃鹼,例如小蘇打(碳酸氫鈉),也不會改變身體的酸鹼度,只會中和胃酸和增加腎臟的排鹼功能的負擔。

除此之外,更是有一些專家學者宣揚常吃酸性食物會致癌,只要保持體液的鹼性就可以對抗一切疾病。這種說法簡直就是他們為了營銷自己編造出來的反科學理論。有研究顯示,癌細胞中的酸鹼度較之正常細胞要偏酸一些,究其原因,是因為癌細胞快速增殖而其無氧代謝旺盛,產生多量的乳酸造成細胞偏酸,但是這是癌變的結果而並非其原因,細胞偏酸就會癌變的概念與事實不符。就這種理論而言,大多數人都以穀物為主食,攝入量最大,上面提到穀物為酸性食物,但是患癌的人確是少數。而且如果一味的攝入鹼性食物排斥酸性食物反而會危害我們的健康,導致營養不良、草酸性結石等疾病。

如何維持體內的酸鹼平衡?

以上我們得出結論,靠吃來調節人體的酸鹼性是極不靠譜的。維持體內酸鹼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善待我們機體中維持酸鹼平衡的腎臟、肺臟和肝臟。為此我們應該:

1、
遠離香煙。因為長年累月地煙熏火燎,最後容易導致肺泡的纖維化,阻礙氧氣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除,從而引起二氧化碳在體內積蓄,發生呼吸性酸中毒。

2、
少喝酒。乙醇需在肝臟解毒,在乙醇氧化酶和乙醛氧化酶的作用下,將其氧化為無毒的乙酸。所以,保護肝臟就必須避免酗酒,盡量少飲酒,不喝烈度酒。

3、
適量飲水。飲水過多,會給腎臟增加繁重的負擔,對其功能會造成損害;飲水過少,腎臟無法將體內的代謝廢物稀釋並排除體外,此種情況如延續時間過長,將導致尿中毒,所以應該適量飲水。如果脫水嚴重,則需通過靜脈輸液,並考慮適當地補鹽和調整酸鹼平衡。例如腹瀉丟失大量鹼性腸液時,應相應補充一些碳酸氫鈉,以防止機體發生酸中毒。


提起酸性體質,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即使自己不主動關注這些內容,朋友圈裡的「養生小達人」們也會時不時會分享一些相關文章:《酸性體質——現代病的元兇》《改變酸性體質,把命「鹼」回來!》《酸性體質不糾正,用藥等於瞎起鬨!》……

不游標題吸引眼球,點進去一看,內容更是天馬行空,聳人聽聞。

「只有10%的人體質是鹼性的,其他人的身體都處於亞健康狀態」「癌症是由於多吃了『酸性食物』導致體質酸化引起的」「酸是推動人們走向墳墓的原動力,是造成所有慢性病、代謝行疾病和亞健康的根本原因」。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然而事實果真如此么?讓咱們細細道來。

騙局一:正常人體pH值在7.35-7.45之間,低於7.35就是酸性體質

魯迅說過: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其實世上本也沒有「酸性體質」,說的人多了,就好像真有那麼回事兒似的。

所謂的「酸性體質」「鹼性體質」的說法都是一些保健品經銷商故意宣傳的結果,人體所含的各種液體並沒有一個統一的pH值。

針對流行的「酸性體質是生病的根源」等說法,無論是西醫還是中醫專家,都從根本上否認了「酸鹼體質」說法,醫學界目前也無「酸鹼體質」的說法。

在科學上,酸鹼性用pH值來表示。pH值在0到14之間,越接近0酸性越強,越接近14,鹼性越強,pH值等於7即為中性。

人體在正常生理狀態下血漿的pH值為7.35-7.45,略大於7,屬於弱鹼性,很多無良商家就以此為依據,大肆宣傳健康人體應為弱鹼性。

而他們卻故意忽略了兩個事實:

  • 一是人體內有多種液體,細胞內液、細胞外液(包括血漿、組織液和淋巴液),還有分泌的各種消化液(胃液、膽汁、胰液等)、需要排泄出的汗液、尿液等等,約佔人體重總量的70%,其中血漿只佔人體總重量5%;
  • 二是這些體液各自有各自的pH值,並且差異較大,其中細胞內液的pH值約7.0,組織液的pH值為7.4,尿液pH值為4.6-8.0,胃液的pH值約為0.9-1.5,只有這些液體保持在自己合適的pH值範圍內,人體才能正常的行使各項機能。

而且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始終處於動態平衡之中,並不存在唯一的pH值,所以並不需要擔心所謂的酸性體質問題。

騙局二:酸性體質可能導致各類疾病

剛才咱們講明了並沒有酸性體質一說,但有些小夥伴又要發問了,雖說人體沒有酸鹼,可畢竟體液有酸鹼啊,那體液的酸鹼會不會影響身體健康呢?不是聽說還有什麼「酸中毒」「鹼中毒」之類的說法么?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是所謂的「養生磚家」們為大家設計的一個邏輯陷阱,乍一看,很多重病甚至瀕死的患者,血液pH值都會高於或低於正常值,好像印證了他們所謂的酸鹼致病理論,實際上,是顛倒了因果。

臨床上的真實情況是,由於癌症、創傷、嚴重感染等疾病,導致了肺功能、腎功能衰竭,損害了機體的酸鹼調節能力,進而影響了酸鹼物質的代謝,才導致的血液pH值過酸或過鹼,從而發生「酸中毒」或「鹼中毒」,並伴隨發生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腹痛等癥狀,進一步發展可表現為嗜睡、煩躁不安、精神不振,以致昏迷死亡。

所以說血液過酸或過鹼是疾病造成的結果,並不如「養生磚家」們所說的由於酸性體質才導致的各種嚴重疾病。綜上所述酸性體質導致疾病,也是徹頭徹尾的謊言。

騙局三:食物可以影響人體酸鹼度

不同的食物確實也有自己的酸鹼度,有的偏酸性,有的偏鹼性。例如新鮮檸檬汁的pH值約為2.5,香蕉的pH值約在8.0左右。在這個意義上,可以把食物分成酸性食物、鹼性食物。

但是這種區分並沒有用,因為不論是什麼食物,吃到胃裡,跟胃酸一混合,就都變成酸性的了,繼續消化,跟膽汁、胰液等鹼性消化液接觸,又會變成鹼性,隨著食物被進一步的消化吸收,pH值還會繼續改變,最終對機體pH的影響並不大。

此外我們身體還有一系列措施來動態保持體內的酸鹼平衡。機體代謝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進入血液後會形成碳酸,但我們能通過呼吸能不停地把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出去。

當血液流經腎臟時,腎臟根據身體需求,會像篩子一樣,排除過多的酸性物質,以保持機體pH值恆定。

總而言之,所謂的「酸性體質」是一種徹頭徹尾的偽科學學說,如果按照其相關理論,為了改善身體機能,隨意服用一些所謂的「排酸」保健品,無異於緣木求魚,百害而無一利。

作者:張雷

參考文獻:

(1)別被「酸性體質」與「鹼性食物」左右[N]. 於康. 大眾科技報. 2012-02-17 (008)

(2)酸性體質引發癌症?無稽之談![N]. 顧中一. 中國食品報. 2014-10-21 (001)

圖片來源:http://123RF.com.cn圖庫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繫reading@chunyu.me


醫學核心期刊也不會告訴你的事實:

據多達500位癌症患者的取樣檢測,他們的胃容物竟然都呈酸性,無一例外。

癌細胞在pH=14的鹼性溶液里會迅速死亡,滅活率達100%。

所有癌細胞都只能在存在氧化脫羧甲酸的環境下存活。

科學家在癌症患者的染色體里發現大量脫氧核糖核酸,而健康人群的染色體中,發現了相似的規則排序鹼基。這一發現從遺傳角度證明了癌症與酸鹼體質的相關性。

有證據表明,有機鹼叔丁基鋰是癌細胞的強效剋星。然而令人震驚的是,所有臨床服用叔丁基鋰的實驗室均不同程度發生不明火災或爆炸,其背後的陰謀令人膽寒。


存在酸性狗熊和鹼性狗熊么?

存在酸性豬和鹼性豬么?

存在酸性猴和鹼性猴么?

很顯然不存在。

分酸鹼就成了倆物種了。

酸性耐受的生物和鹼性耐受的生物,器官組織的耐受性完全相反,一個分泌酸一個分泌鹼,酸鹼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均不同,導致酸鹼生物之間的器官構造也必然不同。

食物肯定有本身的酸鹼性。這是必然的。但是你要是說吃食物能改變人體的酸鹼性,那怕是要喝一噸醋或是十幾斤火鹼潔廁液。而且喝完就掛了。

人體的酸鹼必須穩定在一定的值內,不然器官就不能工作了。

體質酸鹼性_百度百科?

baike.baidu.com圖標


推薦閱讀:

【健康】食物里的「八大人蔘」,功效堪比冬蟲夏草!
玉樹臨風、帥氣陽光的奶爸有一大嗜好
養花與健康知識大全38
教你通過面診觀察人體的健康狀況(一)

TAG:健康 | 人體 | 醫學 | 體質 | 醫學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