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的創舉:歷史上唯一的「二王」書法系統
這是目前網路上
頗受好評的書法講座
香港「黃簡藝術工作室」出品──
書法二級課程「筆勢」
第十四集|「五勢」小結
多花一點時間整理一下,
會有好處的。
|筆記|
L2-14 「五勢」小結
又要請大家看看這個系統表了,紅色的都講了,現在「五勢」也講完了。但復合筆勢還沒有講完。因為「五勢」之外還有其他後人補充的復合筆勢。
1.「五勢」是講什麼的?
今天對「五勢」做一個回顧,一個小結。
第一個問題:「五勢」是講什麼的。
但從名字就可以知道,
「永」字八法的重點在「法」,這個「法」就是用筆法。
所以《玉堂禁經》有「側不得平其筆,勒不得臥其筆
」等等。如果你只會用筆,那就是點畫寫得漂亮一點。「五勢」的名字有個「勢」,重點是組織筆勢,這就不是講用筆了。它講點畫的組合,這就產生了復合筆勢。
如果不是寫字,拿毛筆畫出來的就是線條。這個歷史非常久遠,新石器時代的彩陶上我們就看見了線條。有直線,也有弧線。長弧線應該是幾筆接起來的,不是一筆過就可以成功的。
書法也是使用線條,直線、弧線都會用到。但單純的線條用來寫字並不好看,為什麼?因為粗細一致,沒有變化,看起來好像用鉛筆或圓珠筆寫出來的。線條一用到文字之中,就變成了點畫。
我們說
要寫好點畫,包括兩層意思:一是質量好,線條沉著有力,用鋒恰到好處;二是形態好,點畫在文字中是有位置的。在特定的位置上,有特定的姿態。
這就說到筆勢了。點畫本身的姿態就是單一筆勢,如果你只會用筆寫出來單一筆勢,那寫字還是一點一畫逐筆加上去,最後得到整個字。
一堆零碎的點畫,氣脈必然不相通,這樣寫字當然很生硬。
「五勢」 的意義就是先把這些點畫組織起來,成為幾個筆勢,最後由這幾個筆勢裹束出整個字。
這就是我反復講的兩步成字。
我打一個比喻,點畫好像建築材料,好房子當然需要好的建築材 料,但你可以把材料先做成房子的某一部分,門、窗,甚至屋頂、墻壁都可以預先做好,運到工地只要搭配起來。
寫字和這道理是一樣的。先是有線條,線條用於文字就是點畫,點畫組合產生複合筆勢,複合筆勢裹束就得到一個字。寫好點畫歸於「永」 字八法,組織點畫歸「五勢」。
現在我們可以回答第一個問題了。「五勢」是講什麼的?
簡言之:
「五勢」是講單一筆勢的組合。
組合的結果,產生復合筆勢。
這是兩步成字的第一步。
2.「五勢」夠用嗎?
第二個問題,「五勢」夠用嗎?
這個問題好像很簡單,我一開始就說,「五勢」之外,後代還補充了很多復合筆勢。這不就說明「五勢」是不夠用的。
那張旭為什麼只提出五個復合筆勢呢?
這世界的基本線條只有兩種,直線和弧線。直線因為方向不同, 因此有了橫豎。弧線因為旋轉的方向有順時針和逆時針之分,因此也有兩條。
當我們把線條加以組合,那就有三種情況:
弧線和弧線組合
直線和直線組合
直線和弧線組合
2.1 弧線和弧線
先說說弧線和弧線的組合。這分為兩種情況:
「轉動」和「滾動」
。「轉動」是同方向弧線的連續。譬如線 A 是順時針旋轉的弧線,線條 B 也是順時針。方向相同,這就「轉」起來了。如果你需要,可以再加上線條 C,那就是繼續轉。反過來,順時針改為逆時針 A、B、C 都是逆時針,這也「轉」起來了。
「滾動」和「轉動」不同,它是把相反的弧線連續組合。如弧線A是逆時針轉動的,組合順時針弧線B以求連續。這就是「滾動」。如果需要,還可以繼續往下連續,繼續「滾」動。「滾動」當然也可以以順時針弧線開始,形狀和剛才這一根對稱。
「滾」字的意思,照《集韻》的解釋是「大水流貌」。大水波浪一上一下,稱之為翻滾。其實就是兩個方向的弧線連續,這和轉動不一樣。
我排一張表,可能看起來比較清楚點。弧線的組合包括兩種運動方式:一個是轉動,另一個是滾動。「轉動」指同方向弧線的連續,「滾動」那是兩根反方向的弧線連續。
我們平時說「使轉」,
使轉的「轉」是一個大概念,應該包括了「轉動」和「滾動」,這樣就完整了。
「五勢」中的鉤裹勢,就是轉動的例子。
「五勢」中的袞筆勢,是滾動的例子。
簡言之:
「五勢」以鉤裹勢和袞筆勢兩個例子,說明了「轉」和「滾」兩種運動方式,這是組合弧線的復合筆勢。
2.2 直線和直線的組合
第二種情況:直線和直線的組合。唐朝初年,孫過庭已經把這種組合稱之為「使」。
「使」在「五勢」中也是兩個筆勢:豎筆勢和奮筆勢。豎筆勢是豎筆起,奮筆勢是橫筆起。
這兩個筆勢其實是差不多,奮筆勢拿掉第一橫,那就是豎筆勢。同樣,豎筆勢拿掉第一豎,就變成了奮筆勢。所以疊加功能,抬筆移位功能對這個筆勢來說是通用的。
之所以分為兩個筆勢,是因為它們運動的方向不同。和剛才講的「轉」一樣,奮筆勢是順時
針方向,手腕是右左右左。如果把它明節點改成暗節點,那就是滾動。豎筆勢是逆時針方向,手腕左右左右。滾動的時針方向比較明顯,但從手腕的運動來看,豎筆勢和奮筆勢和滾動用腕是一樣的,它也是有方向性的。
《玉堂禁經》說「
須險策之,草書『一』、『二』、『三』字用之。
」這句話我認為最要緊是講明了基本單位是一開,或者說一折。後面就是折的疊加,兩開、三開,甚至更多。不管你加到多少開,基本單位就是一開, 或者說一折。
抬筆功能是這一句:「
須抬筆豎策之。鐘法『上』字用之。
」這也是「使」,抬筆移位的「使」。這一下「使」的功能大大擴展,結果豐富多彩。這是折的變形,或者說節點的移動。從根本上
來說是巧用手腕。
所有一橫一豎的連續,或者一豎一橫的連續。都可以歸之於抬筆移位。
你看這三個「左」字。王羲之《十七帖》中的「左」字,下面的「工」是奮筆勢。一次過寫成,頭尾相連,沒有抬筆。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左」字。下面的「工」,寫完一開以後抬筆向左了。 《蘭亭序》中的「左」字,下面的「工」是兩次抬筆移位,從本質上說,
這三個「工」字都是奮筆勢。區別只是抬筆移位的使用,所以形態不一。
又如「功」字,現在左邊是個「工」字。孫過庭草書「工」,奮筆勢一開半,連續寫成。集王羲之《金剛經》,奮筆勢寫了一開後移位,再寫那半開。皇象《急就章》,第一開豎筆已經移位,然後繼續寫成。智永《真草千字文》左邊「工」字, 奮筆勢兩次移位。
我們再來排一張表,直線組合包括兩種運動方式:一個是「疊加」,另一個是「移位」。「疊加」是頭尾相接,第二筆的頭連接第一筆的尾。「移位」是第二筆的頭不連接第一筆的尾,頭尾不相接。第二筆的頭位置移動了,可能在前一點,或者在高一點的地方。這兩種都屬於「使轉」的「使」,是折的運用。
2.3 直線和弧線組合
第三種組合,是直線和弧線的組合。
剛才講到的鉤裹勢和袞筆勢,是弧線和弧線組合,豎筆勢和奮筆勢是直線和直線組合。那還剩下一個鉤努勢,它又是什麼呢?鉤努勢就是 「永」字中間那三筆,這是直線一勒,加上曲線一努,再加一趯。成為直線和弧線的組合。
直線和弧線的組合,應該有兩種情況。一是逆向的組合,一橫寫完了,寫逆時針的弧線,好像努。鉤努勢就是這一種。逆向組合其實就是折,只可以用明節點。另一種是順向的組合,一橫寫完了,寫順時針弧線,如裹,獅口、鉤裹勢都屬於這一種。順向的組合可以歸入轉動,把它放入一次轉動就寫出來了。
你看這三個「司」字,其中的鉤努勢,都是歸之於折的。
而這三個字,下面都有一個獅口。獅口是一橫、一裹和一趯 ,它們是可以用一次轉寫出來的。當然也有些書法家喜歡用明節點,會把這個弧線變成折,那是小圈手法不同。
簡言之:
直線和弧線組合,有三種情況:
弧線加弧線、直線加直線、直線加弧線。
「五勢」正好包括了這三種情況。你說,這是巧合呢,還是有意的安排?
3.有關「五勢」的結論
我研究《玉堂禁經》,花了很多年時間。首先當然是理解它的內容,但深入以後,發現這個系統很不簡單。
在一級課程第 31 課「九用」小結中,我給大家看過這張圖。
「九用」只有九種用筆法,究竟夠不夠用呢?
排出這張表就發現,「九用」正好考慮到了從起筆到收筆的用筆要求。「九用」是夠用的,不多也不少。
在講完「永」字八法之後,我給大家看過這一張圖。「永」字只有八個點畫,其中七個分佈在
三號位到七號位上。而其餘一、二、四號位的三個位置,本來就是只用於趯。這樣一來,八個方向全部都有了。
真可以說是極其精巧的天才設計。
說到「五勢」,又是這樣。弧線和直線的組合一共只有三種情況:鉤裹勢和袞筆勢是弧線的組合。一個是轉動,一個是滾動。豎筆勢和奮筆勢是直線的組合。它介紹了疊加之外,還可以移位。最後一種直線和弧線的組合,就是鉤努勢。這樣恰巧是五個筆勢,難道是偶然的嗎?
使轉是孫過庭提出來的,但他沒有詳細講解。在孫過庭那裡,使轉只是確定了定義。而來到張旭,把使轉的運動方式做了介紹。
這是超越,或者說發展了使轉的內容。對於書法藝術的貢獻,實在影響深遠。
簡言之:
張旭所演繹的王羲之書法系統,非常完整。
歷史上只有這一個完整的系統。
其他人,無論是張旭之前還是之後,都沒有留下完整的系統,沒有他們的著作。
綜合韓方明的記錄和《玉堂禁經》,我們了解了五執筆、九用、永字八法和五勢,小圈大圈都齊備了。
張旭的書法教學系統,也就是王羲之書法的精華,在歷史迷霧中塵封了一千多年以後,終於露出了真容。你該怎麼做,學習書法應該怎麼學,這條路應該怎麼走,我想你現在是明白了。
謝謝。本節要點:
「五勢」是講復合筆勢。
組合弧線和直線有三種情況。
「五勢」的意義。
複習思考:
研究復合筆勢,有人以點畫為本,有人以線條為本,哪一種較好?
孫過庭提出使轉,是以點畫為本呢,還是線條為本?
《玉堂禁經》說「又先達八法之外,更相五勢,以備制度」, 「永」字八法加了「五勢」,制度就完整了。你怎樣理解這「制度」?
「黃簡講書法」
二級課程|筆法
(點擊標題即可觀看視頻內容)
01、
筆勢——古人的「勢」是什麼?印刷體有「勢」嗎?
02、
筆勢專講:為什麼你寫的字不叫書法?03、
一個「點」,原來有這麼多種「筆勢」!04、
簡單一「點」,你能寫出幾種筆勢?05、
書法十三勢:你知道這套「筆勢」系統嗎?06、
王羲之:什麼是「斜畫緊結」、「橫畫寬結」?07、
「二王」系統高度精確的筆法體系,超乎你想像!08、
捺的筆勢:柳葉勢怎麼寫?「戰行」是什麼筆法?09、
五勢——張旭筆勢系統的重點10、
轉折處——古人都用哪些「筆勢」?(鉤裹勢和鉤努勢)
11、
「使轉」如何催生「筆勢」?(袞筆勢的本質)
12、
什麼是「使轉」的「使」?——鍾繇與王羲之的差異
13、
王羲之如何快寫?偉大的「筆勢」高手!
四年書法老字號,傾力奉獻
|悟空|
羊狼毫中號
蓋世英雄,百變神器
▽
▽
或點擊「
閱讀原文
」即可選購
推薦閱讀:
※第十一章 曹洞法系(上)——唐宋時期 二、曹洞開宗
※非原汁原味法系車 測試東風雷諾科雷嘉[31P]
※中華法系
※加持極顯著,靈驗反饋最多的兩個法系(不空絹索手與弓箭手之秘用)
※中國書法系年(簡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