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著名工業設計師的非典型發展史(拾玖?DELL新加坡設計)
來自專欄說你懂的設計2 人贊了文章
(圖為我們2017年研發的外星人系列顯示器顯示器,鍵盤,滑鼠)
慚愧…又一年過去了(寫於2017年底),以前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是每個月至少更新一次自己的博客。然並卵,良好的願望並不能幫我把時間從工作和學習中擠出來,等回過神已然拖了一年。除了自己的精力問題,另一方面也是由於自己的很多觀點也在不斷迭代和變化,導致自己想寫的東西不斷被自己推翻重來,因為我希望呈現出來的是一個全面而嚴謹的思維框架。例如之前許諾要寫的設計面試心得,在這一年間我在工作的策劃和提案中又積累了有許多寶貴經驗,而這些經驗我需要時間好好回憶整理出來,從而導致難產。這使我想起了在芬蘭製作自己作品集的那段日子,每天睡前都心滿意足的看著自己做好的作品集佩服自己,但是每個早晨醒來又都覺得還是有很多缺憾…就是在這種沒完沒了的完善中,時間都溜走了…當然,收穫的就是寶貴的經驗。
這篇更新我不打算講太多設計理論,更多的可能是最近一年的生活工作流水帳和一些心得,目的是讓大家對海外的設計團隊的工作方式和其他國家的設計師多一些了解。
首先我先簡單介紹一下Dell的設計中心,目前Dell的設計中心在全球有六個分部,在美國有三個,荷蘭一個,台灣一個,新加坡一個。其中美國的Austin總部,新加坡和台灣負責所有硬體產品的研發,簡單來說市面上所有Dell旗下產品都是由這三個部分的設計中心完成的。構成Dell設計的設計師們非常多元,來自世界各地。以我所在的新加坡團隊除了新加坡人以外,還有來自法國,荷蘭,日本,馬來西亞,台灣省,以及來自中國大陸的我,而我實際上是整個Dell設計團隊唯一的中國大陸設計師,相比於之前在諾基亞和微軟的經歷比起來這多少讓我感覺有點寂寞。好在新加坡這邊設計師都是華人,另外還有台灣的朋友也算是老鄉,接近的文化讓我們還是能聊到一起。
如之前所說,Austin總部,新加坡,台灣三個團隊設計了所有的Dell硬體產品,不過部門之間也是有分工和側重的。Austin和台灣主攻平台設計,說簡單點就是筆記本,台式電腦或一體電腦這種能裝Windows的設備,而那些不能自己裝載系統(windows)的產品全部由新加坡負責,比如顯示器,印表機,投影機,鍵盤,滑鼠,硬碟,音響,耳機,擴展塢等各種PC周邊的配件。剛來這個團隊的時候我多少有點失落,因為以前自己是做智能手機的,尤其是在諾基亞微軟的平台,每一款設計都是爆款,設計曝光率無論是在媒體還是街上能看到的用戶都很高,而在Dell這邊做的產品都是圍繞在平台周圍的產品,給我第一感覺就是不高不大不上…然而隨著對公司了解的深入,我發現周邊的產品對Dell這種巨型公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會左右筆記本PC等平台的銷量。因為對於Dell這種體量的公司來說,競爭已經成產品對產品升級為生態系統對生態系統,相對於一款同樣性能的獨立產品而言,如果用戶買一款產品的時候如果他知道在這款產品背後有成熟的配套服務和配搭的話,他必然更傾向於後者。而電腦周邊的這些產品就是構成生態系統的關鍵,在公司內部看來也是三大支柱硬體產品分類之一。
為了讓大家有個直觀印象,給大家看幾款我們比較有代表性在17年發布的產品(全年加起來應該有2,3十個產品),其實這些多數是16年甚至15年就開始研發的,而我們目前正在研發的大批產品會在18年上市,其中外星人產品的設計過程非常有代表性,以後有機會我會分享。
以上是我們團隊工作的簡單介紹,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對外國設計師同事和在Dell工作的見聞。
在新加坡工作,同事里比例最高的自然就是新加坡人。我認識的所有新加坡設計師都是清一色的華裔,據他們說,雖然新加坡是個多民族國家,除了華裔以外還有不少印度的種族和馬來族,但是做設計的幾乎全都是華裔。新加坡華裔都比較重視中文教育,所以他們中文水平都相當不錯,從口音上來說甚至比中國南方很多地方的還要標準,只不過一些近些出現的新詞和新聞聯播里的會出現的辭彙他們不太會說,私下聊天的時候我們多半會用中文溝通,但經過我兩年的熏陶,他們的中文水平也有了大幅提高…不過一般在工作的時候大家都會切換成英文模式,一方面是有聽不懂中文的同事,另一方面,英語還是他們的第一語言,很多專業的概念對他們來說還是要靠英語才能說明白。新加坡人的做事風格也很有特色,就像他們的語言一樣中西混搭。這邊的幾個新加坡同事都是土生土長在新加坡,但他們的父輩或者爺爺輩祖籍都是中國南方福建一帶,雖然經歷一兩代人,但中華文化還是深深地烙在他們的點點滴滴,比如勤勞,上進,孝順,重視家庭和睦團圓,中國各種傳統節日他們比我還清楚(慚愧),工作也是很拼,加班對做設計的我們來說雖然已經是常態,但在這辦公室里我在加班時間上是甘拜下風…這一年裡我只有少數幾次是最後走的,但我想也正是新加坡華人這麼能拼才讓新加坡從東南亞脫穎而出的吧。不過作為純正的中國人來說我能明顯的感覺到他們的不同,不同在於他們比較擅長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且更自信,這頗像歐美的風格,人與人平等,有話直說,相對於盡量迴避衝突的中國式關係來說,他們容易給人一種對抗性很強的感覺,甚至跟上級的相處方式有時也頗為強硬。除了中西混搭之外,新加坡同事們做事比較謹慎,對犯錯誤和風險特別敏感,據我觀察這可能是因為國家太小,資源太少造成的。咱們中國有句俗話「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今天在這公司干不好換個地方還能幹。但對於一個比北京朝陽區大一點的國家來說這說法不成立,以工業設計這個工作為例,全國可能就幾家公司幾十個崗位,好的崗位更是屈指可數,所以任何錯誤都可能對整個設計生涯造成深遠影響;而且全國設計師基本都互相認識,如果口碑臭了基本不要混了…這一點我對他們表示深深同情,國內有的企業一家公司的設計團隊規模可能就超過整個新加坡了吧…乾的不開心咱可以跳…
在設計方面新加坡也有很多跟中國不同的地方,在新加坡這邊的教育體系裡面,工業設計大學的學位還是近些年的事情。在這之前工業設計屬於一種職業技術教育,我身邊有不止一個同事就是拿的工業設計的文憑(Diploma)就開始工作了,我所說的文憑是在咱國內相當於職高或者高職的一種東西,如果想拿學位(degree)需要在大學才可以,而在我國基本都是大學畢業同時拿到文憑(Diploma)和學位(degree),這讓我一直分不清兩者在我國到底有什麼區別。不給過根據我的觀察,我國大學(至少是我的大學)在大學階段學習的東西基本跟新加坡職高差不多的,都是手繪建模渲染這種基本功和淺顯的設計理論。而近年新加坡出現的大學設計教育比較少涉及到基本功培養,更側重設計思維和方法的培養,基本功需要同學自發學習,他們的畢業設計通常是幾個人以小組單位做眾籌項目(Kickstarter),要想順利拿到好成績畢業確實不易。但話說回來,通過這兩年帶過幾個NUS(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實習生我感覺這一套設計教育似乎也不是很理想,因為沒有任何經驗和基本功就開始研究設計理論並做設計出來的東西往往經不住市場和用戶的推敲,很容易做出脫了褲子放屁的概念,美感和其他基本方面更不用提了…我個人認為新加坡大學的設計教育更適合有一定經驗的設計師,有過實實在在的經驗積累作為素材才能從理論的學習中升華自己的專業素養,否則很難和拿職高文憑但的有經驗的設計師競爭。(美國ACCD招生據說必須要有工作經驗,不知道是不是也是這樣考慮的)所以說學歷不出眾的小夥伴也不用太糾結,在NUS這種亞洲乃至世界都算頂尖的學校出來的設計學生也有不著調的,各位有的是機會在工作中趕超…
說了那麼多新加坡設計師的工作和專業現在來說說生活,來了新加坡以後我最鬱悶的一件事情就是買東西,在國內網購把我慣壞了,在這邊痛苦了好一陣子才恢復出門去商場買東西的習慣。新加坡的零售業異常發達,出門全都是買東西的,大商場小商店到處都是,但能選擇的東西和價格跟淘寶京東之類的網購平台差天邊去了…唯一慰藉就是每次家人來新加坡幫我一兩箱淘寶買的貨物。但對於沒有在國內用過淘寶的新加坡人來說,淘寶已經是神器了,我這邊同事從年輕的到歲數大的都熱衷於淘寶…他們因為是外國人所以有很多限制自己不能開戶,就藉助當地的淘寶代購服務,就是你選好商品發鏈接給代購,然後代購幫忙你買到新加坡…當然,要負擔客觀的代購費和郵費,最令人髮指的是貨運基本都是海運,到貨都是一兩個月為單位。作為一個資深網購買家,不能第二天到貨算什麼網購…我的尊嚴不允許我跟他們同流合污…不過看到他們對半吊子的淘寶情況下還樂死不疲,我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中國日漸成長的影響力。除了熱衷淘寶以外,新加坡同事們還給我一個感覺就是比較會給自己找樂子…時不時去泰國印尼馬來西亞之類的國家的旅個游,不過仔細想想跟我開車去郊區玩差不多一個意思…都是一倆小時的路程。業餘時間也比較熱衷鍛煉身體,每周四下午大家會組織長跑,時不時幾個同事還去跑馬拉松,最誇張的是辦公室還有人前兩年完成了超長標準的鐵人三項…偶爾同事們還會組織打乒乓球,羽毛球之類的活動,有趣的是任何運動別管什麼水平,他們一定都有一套專業的行頭,回想起小時候衚衕里拿板磚當網配沒膠的木板子就能打比賽的同學們,他們真是弱爆了,然而作為宅男我並沒有能為國爭光…
除了新加坡人以外馬來西亞華人在同事裡面是佔比最高的人群,說起來新加坡曾經是馬來西亞的一部分,大概半個多世紀以前跟馬來西亞和平分割,據說是因為新加坡本身窮而且還是少數民族(華人)聚集的地方,於是馬來西亞將這個包袱甩開由華人自生自滅。然而還有大量的華人留在了馬來西亞,由於現在新加坡儼然已經發展成東南亞最發達的地區,有能力的馬來西亞則大量的移民過來這邊,畢竟在馬來西亞做少數民族的滋味不好,另外馬來西亞的城市跟新加坡比起來有種二三線城市的感覺,我有去過新加坡隔壁的新山玩,從新加坡出境到馬來西亞入境的大廳和公務員辦事效率就能感覺到兩國差距之大…在設計中心裏面有兩個馬來西亞的華裔同事,目前一個已經入籍新加坡另一位也是永久居民身份,能來到這邊定居的他們都相當努力,在馬來西亞都屬於出類拔萃的類型,尤其有一位跟我要好的還是南洋理工的PHD(好像是博士學位)…令我吃驚的是,他們在馬來西亞完全都是華語教育,唐詩文言文中國歷史比我都強,經常給我講點我都不熟悉的中國歷史典故…可惜的是在馬來西亞華裔是被排擠的民族,考試雙重標準華人都是Hard模式,這也是導致華人人才流失的原因之一。
團隊里還有幾個歐洲的同事,兩個來自法國,一個來自荷蘭。這些來自歐洲的設計師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自信,而且很擅長溝通和演講。語言的隔閡並不能阻止我們成為朋友,尤其是法國有一位法國的前輩Et,每天吃午飯都給我們講他幾十年如一日撩各國妹的所見所聞,讓我不由得對法國男人撩妹的功力獻上膝蓋。不光撩妹厲害,Et設計之路也是傳奇,最讓我意外的是之前的工作是在義大利的Pininfarina(設計法拉利的公司)做設計的…手繪的功力相當暴力,能跟這麼厲害的設計師做同事我表示很開心。另外一個法國人是幾年工作經驗的新人,但他也很傳奇,他是手持法國和香港雙護照的混血(原則上是不允許的,但因為兩邊互相不知道所以一種矇混過關),他成長主要在法國,長相也是遺傳了法國母親很老外的臉。最讓我吃驚的是他居然不是學設計而是學結構設計出身的,由於喜歡設計自己攢了作品集找的工作,Dell是他第一份設計工作,開始的時候是以3D建模師的是職位招進來的,在工作中他一直向設計師的方向努力靠攏,終於在兩年之後轉正成為ID,這順利的轉行在我職業生涯里實屬罕見,不過至少說明了轉行做設計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另外身為法國人長得又高又帥自帶撩妹光環,平時挺沉默一人總能跟陌生妹子說上話…
我們在新加坡的團隊大老闆是一位非常資深的日本大叔,說他是大叔因為比我年長20多歲,論輩分可以叫叔叔了,在Dell他是前幾位加入的設計師,在團隊里是元老的地位,在不同時期分別在美國總部,台灣,新加坡做設計總監,直接彙報給Design團隊SVP。他的設計生涯要從我穿開襠褲的時候開始算了,是我見過最資深的設計師之一,他兒時就隨父母在美國和日本兩國之間旅居,練就了一口純正的美式英語。對設計的理解也是混合了兩國風味,有著日本人對設計貼心人性的執著,也兼具美國人對設計務實粗獷的追求,難能可貴的是他自己已經做多年管理,但是依然對設計有不減的熱情,而且不吝惜分享自己的知識和見解,是團隊每個人都信服的對象,對我來說更是Mentor(可以簡單理解為導師)一般的存在,也是他當時直接發郵件把我邀請進Dell的。當然,他的管理風格還是比較接近日本的…為此大家沒少加班,多少有點吃不消…不過話說回來在哪做設計不加班呢?
在新加坡的設計團隊里並沒有美國人,但作為美國公司,還是會跟大量其他部門的美國人或者Austin那邊的美國設計師合作。美國同事的風格給我的感覺就是比較大膽,主動,說起話來滔滔不絕。這種風格優點是容易激發創新,也比較能帶動其他人的熱情,但是對過多的觀點進行過濾和甄選往往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具體的情形我以後有機會在介紹。就美國公司文化來說我認為介於亞洲和歐洲風格之間,相對於亞洲公司來說比較注重員工生活工作的平衡,但相對於歐洲公司動不動就把對員工人性化作為核心來說又相去甚遠,同時對員工績效和公司業績又有不低的要求,讓大家保持在一定的壓力之下,這種學習亞歐兩家之長的風格可能就是美國公司的制勝之道吧。
說到美國人重視績效,不得不提一下Dell在管理創意人才的系統。Dell的管理團隊在讓員工工作目標跟公司目標契合上面做了不少功夫,每年集團的CEO會給公司定一到多個目標,這些目標會被層層分解直至每一個員工,就連最難管理的設計團隊也不例外。設計團隊比較特殊的就是每個人的年度目標是根據個人量身定製的,需要根據自己能力和工作跟上級討論制定,除了會影響將近之外,這種很具體的目標設定對提升個人效率也是很有意義的,尤其是當不忙的時候可以想像自己還有什麼可做的而不是全身心休息了。這邊有很多可以供其他設計團隊學習的知識點,篇幅有限就不具體說了。
美國公司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願意培養員工,每個團隊每年都會花費不少錢在員工培訓上面,我說的培訓不是那種出去玩一下做個拓展運動那種洗腦式培訓,而是針對工作能力和專業能力方面的培訓,比如培訓溝通能力,個人管理,演講能力等課程,找到的老師也都是十分優秀的培訓師(有一些甚至是在TED露過面的大師),這兩年里通過培訓我也受益匪淺,盡量在日常工作中實踐,一方面鍛煉了自己,一方面公司也從我的提升中受益。除了提供務實的培訓以外,Dell設計中心還會為設計師量身設定短期和長期的提升目標,這個提升目標跟上面說到的年度工作目標不同,不是針對於設計師對公司的貢獻,而是針對設計師自身能力的提升,而這個提升直接關係到升職和工資。在Dell設計中心,每個級別的設計師都是有明確的能力標準的,這些能力從硬功夫到軟技能都又包含,越是高級的設計師軟技能通常要求越高(當然硬功夫肯定是紮實過硬了的)。設計的軟技能,說的粗糙直白一點就是「把事情辦成」的能力,但仔細分解會涉及到溝通,演講,商業,邏輯,分析,甚至人際關係,這些能力乍聽起來似乎跟設計沒什麼關係,但在實際工作中要想讓百萬甚至千萬單位銷量的產品根據自己想要的方式呈現給用戶,設計方必須要能把握和潤滑上百人的研發,生產,銷售等團隊,而這些軟技則是必不可少的,相對的缺少了這些技能,設計就容易被其他部門所左右,讓產品和公司陷入一個內卷化的怪圈。這裡面包含了很多我都還在學習的知識,篇幅有限,有時間再說吧。
以前在國內聽過不少人說中國人在國外公司尤其是美國公司有天花板效應,經過這幾年的觀察,我發現確實有這麼個現象,但是我並不認為這是美國公司對中國人的不公平,相反是我國人民對美國人的歧視。因為我們很多我發現我們華人很難從骨子裡面認可歐美文化和做事方式,中華文化比較強調君子的品德有很多低調,修身,務實的成分,講究說話嚴謹擲地有聲,這個跟美國人張揚提倡表達的個性天然不符,我個人並不認為哪一種更好,但是華人的行為方式已經刻在我們的意識底層,就算我想融入美國文化最終很可能也是個半吊子,而這種文化的不符體現在我們的每個行為和決策之後,讓我們跟美國公司和美國老闆穿不了一條褲衩,自然很難進到高管的行列。就像有時候跟美國同事做同桌吃飯,我跟他們聊乒乓,他們跟我聊超級碗——驢唇不對馬嘴。
以上就是我對設計團隊的一些分享,對於我自己來說,今年帶領團隊成功完成了5個產品(18年初才會上市),目前工作的重頭戲是Dell新一代產品的設計理念和語言的開發工作,通過做這個項目我學到不少東西,對設計的理解也在漸漸的深入,相比於之前為手機一款產品做出不同價位的理念和語言而言,由於Dell產品群龐大而且產品之間差別極大所以理念和語言開發充滿了挑戰。希望明年能將這個工作完成,能給今後幾年的產品開個好頭,也希望自己有更多空閑時間學習和更新博客。
——時間戳:首次寫於2017年底
可能大家覺得後來這幾篇設計談的少了,我表示抱歉,但也是無可奈何,不小心不知道就容易透露出什麼機密,怕危及工作生活。至於關於設計的一些想法我會用跟工作無關的形式分享。
推薦閱讀:
※找回學習的樂趣(3)思考思考再思考
※為什麼有的人還沒開始努力就已經放棄?
※柳宗理:日本老一代工業設計大師
※忘掉工業,做設計——工業設計淺談
※非著名工業設計師的非典型發展史(拾伍?結局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