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會是生存需求者的烏托邦嗎?
關於互聯網金融網貸行業近期集中出現的問題,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從行業本身出髮針對資產、流動性、擠兌現象等幾個問題談了一些觀點,也從大金融環境出發解讀了網貸與各類金融市場共同存在著資金的供求邏輯。本文以網貸行業的利益相關者為中心,運用類比邏輯、歸納邏輯與演繹邏輯相結合的推理方式,從八九十年代氣功熱現象來分析網貸行業中出借人的出借行為。
為什麼要用三種邏輯推理的方式來看網貸問題?一方面近兩個月來網貸行業爆發的問題潮,已經不是網貸行業本身的問題了,伴隨著大量出借人的財富被轉移以及後期的維權,這已經成為了一種社會問題。另一方面,事物發展均有規律與邏輯,想要看懂事件背後的本質,我們就不能只局限於看網貸行業或者事件本身,而是去發現表象背後的規律。所以類比不是目的,也不是單純的比較,而是通過網貸行業出現的問題與其他社會現象與或問題進行對比,從而歸納提煉出一種跨領域的各類現象中所存在的相同的內在結構與規律,再用歸納出的內在規律去演繹推理網貸行業未來發展以及平台商業決策,或是分析其他的不同領域所出現的現象或問題。
六七月份的網貸行業的跑路失聯、停業清盤、借款逾期等現象給行業籠罩了陰影,也給一部分出借人帶來很大的損失,我們首先從出借人的角度來分析。在業內更多的是用「投資人」這一稱呼,但是投資與出借兩者的定義有明顯的區別,所以本文採用更嚴謹的稱呼。
這段時間我與跑路或逾期的問題平台的一些出借人進行了溝通,了解到了他們在出借過程中遇到或暴露出的一些問題。一方面是出借人對於網貸出借行為與平台本身沒有充分的了解。包括一些出借人不知資產端為何物、不知網貸還有借款者一方。一些出借人在出借後沒有及時關注平台的信息,導致平台出事若干天后由於提現或復投不成功才發現平台已經跑路。也有一些出借人在平台出問題後,找不到電子合同所在,或是誤把平台APP名詞解釋頁面當做合同等等,此外,還有單純相信平台國資背景或朋友介紹。這一大類別可以總結為對於金融知識、風險意識的缺失與信息閉塞,出借人在缺乏基本金融常識的情況下,就把錢借給了別人。
我們在來看另一方面,這也是我要重點解讀的。一些出借人表示,這次是投入了全部買房子的錢、蓋房子的錢、養老的錢、交學費的錢、一輩子的積蓄,還有甚者是通過信用卡套現再投入網貸的方式賺取生活費。從中可以看出,很多出借人投入網貸用的錢並不是閑置資金或是專門劃分出的用於投資理財的資金,而是需要使用的並且對家庭或生活至關重要的錢,同時往往都是傾其所有的投入網貸。所以一但平台出問題無法回收本金,就會嚴重影響到出借人及家庭的生活,有的出借人不敢告訴家人,而有的想要跳樓想要自殺。這部分出借人往往家境並不是十分富餘,有相當一部分人是生活在三四線城市或是鄉村鎮縣等地方,而投入的平台大多為中小平台。以上所談的內容雖然不能代表網貸行業所有出借人,但可以代表一類出借人的現狀。
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會出現上述出借人用需要使用的錢並傾其所有投入網貸的現象呢?難道僅僅是因為這類出借人過於想要發財或是不懂資產配置這麼簡單嗎?我們需要投過現象去發掘出一些更深層次的問題,這讓我聯想到了中國在二三十年前的一次氣功熱潮。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出現了「氣功熱」現象。一時間,全國上下皆捲入了這場對於氣功的迷狂,全國數千萬人修鍊氣功,「氣功大師」受到明星一樣的禮遇和追捧。當時全國產生了幾十家氣功報刊和大量關於氣功的學術著作,此外還有隨處可見的氣功醫療院、氣功表演會等,甚至在官方和科學界,這一熱潮都得到了重視和認同。氣功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養生與治療市場,數千種氣功在其中競爭,一些「大師」也運用佛教、道教或政府協會做背書。這一浩浩蕩蕩席捲全國的氣功熱潮從上個世紀80年代一直延續到90年代。
本文對於氣功熱的描述參考了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宗樹人2007年出版的《氣功熱:中國的身體、科學與烏托邦》一書。此書曾獲當年「許烺光東亞人類學最佳著作獎」。這是他在中國四川以社會史方法研究中國的氣功現象後寫就的。
什麼是氣功?「氣功」一詞最早見於唐代道教文本,宋代也有記載,但此後很少出現。直至1949年後,「氣功」一詞才廣泛且頻繁地出現於漢語當中,並逐漸成為了一個全球性的概念,專指那些來自中國的身體技巧。從意象上看,「氣」直接對應於中醫理論,但更深層次則源於傳統中國的宇宙觀,它是宇宙中於萬物之間流轉的本質屬性之一,身體藉由氣既可以實現自身與外界的聯繫,也可以使某一空間成為具備特定狀態的「場」。「功」則包含一套從身體生理的技術到道德力量的內容,從另一側面而言,「功」是「氣」得以施加在另一個個體之上的主要方式。
氣功就是一種軀體化的體驗,實踐者因為對這種技能的掌握從而可以經由身體而進入一種精神上的另類體驗,其中蘊含著某種對另一世界的想像。氣功熱展現出一種對過往神秘力量的追求,它與對現代化、科學主義的烏托邦想像齊頭並進,從而成為一種舉國現象。氣功熱潮誕生於上世紀80年代對「傳統文化斷裂」的強調的背景之下,人們認為通過練氣功可以回溯傳統,同時氣功也被認為是人們向一種所期待的生活前進的動力來源。另一方面,在宣傳氣功的作用時都會帶上能治療疾病、可能長命百歲,並且比去醫院治療要見效快,成本低、效果好、付出少等噱頭,尤其是很多患有疾病的人當時都會把全部精力用於修鍊氣功,甚至是放棄了原本的工作、原本的生活或是全體家庭成員都全身心的投入到修鍊氣功當中。
我對上述進行一下總結,我認為在當時的社會、經濟現狀與先前的文化運動的大環境之下,人們嚮往回溯傳統或有著對新生活的期待,或希望去達到自己本能所不能做到的事情,這種需求在逐漸的積壓,但是卻沒有更多且能更低成本滿足這些需求的途徑與渠道,從而不能被釋放。恰逢當時的氣功熱使人民認為氣功能夠以一種媒介的形式通過神秘力量給予人們連接宇宙連接外界的方法,從而滿足人們的需要,會使之過上所期待的生活。所以一但像這樣「理想」的渠道途徑被突然打開,這些需求得到釋放,人們也便開始了對氣功的痴迷修鍊。此外,當它還能滿足或解決比如治療疾病、延長壽命等人類最初級的生存需求或解決這些問題時,往往人們就會傾其所有付出全部的時間與精力的投入進來。所以表象是被「氣功大師」洗腦了,但其實卻有著更深層的生存原因。
以上是對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氣功熱潮的解讀,我們再把視角轉移到當下的互聯網金融的網貸市場。重新來審視這部分家境並不富裕且生活在三四線城市或鄉村鎮縣的出借人將生活中需要使用的資金全部投入網貸平台這一現象。
我們先來看金融機構在村鎮與三四線城市的覆蓋率。舉例,中國人們銀行數據顯示,2015年湖南省懷化市芷江縣下轄的28個鄉鎮,305個行政村,總人口40萬,農業人口佔80%。該縣農村地區共有金融網點87個,平均3.51個村子中僅有1個金融網點,主要為郵政儲蓄銀行、農商行在鄉鎮設立的網點,農業銀行僅在幾個大鎮設點,金融機構的網點覆蓋率較低。吉林、內蒙古、甘肅、海南、青海、寧夏等地全省銀行網點數量僅持平甚至低於北京、上海等地一個城市的銀行網點數量。截至2016年末,農村地區每一萬人擁有的銀行網點數量為1.39個,此數據在2017年同比略有增長。此外,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李波,在2017年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提出三四線城市金融供給不足,要擴大准入,在民營的准入、區域性股權市場的建設等等方面還有很大的空間。由此可見對於金融服務的供給在農村地區與三四線城市仍需提升。此外,在個人投資理財情況方面,農村地區投資理財意識相對較低,非銀行類的金融機構往往瞄準高凈值客戶,而把分支機構更多是設立在一二線城市,農村地區更是無人問津。
互聯網金融出現前,三四線城市或農村地區人們對於投資理財的方式可選擇度很小,各類成本較高。互聯網金融出現之後,網貸以出借的形式能夠獲得比銀行儲蓄或銀行理財還要高的收益,並且更便捷、成本更低,這裡的成本也包括時間等成本。而互聯網金融的出現為三四線城市、農村地區以及其他一些欠發達地區的人們對於金融服務的需求打開了一個新的渠道,網貸的飛速發展使人們賺錢的需求得到充分的釋放,所以大量的資金流入網貸。此外,一部分收入水平不高的人們為什麼會拿出買房的錢、蓋房的錢、學費、養老的錢、一輩子的積蓄這些生存生活需要使用的錢並且全部投入呢?在我看來,就像是氣功熱潮中,人們認為練氣功可以治病可以滿足他們的生存需求,兩者之間存在相似性。我認為這部分網貸出借人並不是想發財,表面上是他們不懂理財知識與不懂資產配置,而實際上是他們認為通過網貸賺錢的方式可以解決在生活中遇到的經濟問題,或者說可以幫助他們滿足對生計與生存的需求,而且他們認為這種方式比上班打工、自主創業等方式能更簡單快速的達到目的。所以才會孤注一擲毫無保留傾其所有的投入。另外也有一些出借人試圖通過網貸來彌補過往其它的投資失利帶來的損失,或者有人通過套現信用卡投入網貸賺取生活費,這些行為也就都不難理解了。但是一但平台出現問題,使得本金無法回收,他們將會失去所有,所以一些人才會有自殺的念頭。
我們將網貸出借人這類現象與八九十年代的氣功熱潮進行對比就會發現,兩者所展示出的形式與表象完全不同,一個是被氣功洗腦、一個是缺乏理財知識,彼此之間看似毫無關係,但兩者不同表象背後的本質問題卻存在著一定的相似性。我通過類比的方式發現相似性,從而提煉歸納出一些跨領域的事物發展共通的內在結構與邏輯。
提煉出的規律:當能夠滿足長期尚未被充分滿足且不斷積累的需求的途徑或渠道被突然打開,人們便會為了滿目需求實現目的,而把金錢 、時間、精力等投入進來。(馬斯洛需求層級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感、尊重和自我實現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排列。)所以這些途徑越是讓人們普遍認為能夠更簡單便捷更低成本的滿足人們生命、生存、生計等人類低層級需求或是解決由此所產生的問題,人們就越容易付出更多而投入進來,甚至是傾其所有。但是一但出現問題沒有達到預期的結果,越是為了滿足低層級需求時出問題,對本人或社會造成的影響也就越大。
按照提煉出的結構,我們可以對一些跨領域的事物進行分析。比如戰爭,往往被侵略一方為了抵禦敵人、保護國土或自己的家人及本國更多人的生命而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就像美國對伊拉克的戰爭中,美軍會注重保護士兵的生命,但伊拉克卻會使用自殺式襲擊,因為他們需要滿足的是需求層級的低層級需求。再比如海外旅行與購物,以前我們能夠買到進口商品的渠道很少而且成本高,如今出國旅行或代購成為了滿足國人用更低成本更便捷購買進口商品的途徑,所以大家蜂擁而至的去海外購物,也出現了中國人在國外排隊購買奢侈品的情景。而對奢侈品的需求至少應該屬於歸屬感或尊重的需求層級,與生存、生計這樣的低層級需求無關,所以人們不會為了買奢侈品而傾家蕩產付出全部所有,當然即使存在也是個別案例並非普遍現象。近年來的海外旅行與購物風潮,也影響了我國17年來首次出現經常項目逆差的現象。再比如國家明令禁止的非法傳銷活動,社會無業人士與待業大學生更容易被迷惑,因為他們面對就業難題,且生活壓力大急於賺錢。傳銷組織針對這些心理,大力鼓吹傳銷項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這些人便很容易投入進來,並且這些人員的加入,往往成為傳銷組織中,「中毒」較深的人群,他們同樣是為了滿足生存的低層級需求,有些人才會放棄家庭而投入進來。
提煉出內在規律之後,我們還是要回到互聯網金融網貸行業。通過類比與歸納的形式提煉出一部分網貸出借人的出借行為所存在的內在相同的邏輯,最終的目的是用演繹邏輯推理的方式發掘行業所存在的問題以及指導網貸平台的商業決策。從道德的角度來講,針對文中談到的這類網貸出借人,監管者與平台有義務對期進行金融知識教育,不能把投資理財當做為解決生活問題的途徑,錢生錢是有風險的,也無法替代通過工作或付出勞動來賺錢的方式。
從商業利益的角度來說,對於網貸平台,同樣的廣告宣傳不可能打動所有的用戶,不同需求層級的用戶需要找到屬於他們的不同的需求場景。通過我提煉出的規律可以衍生出以下結論,隨著所要滿足的需求的層級逐漸升高,對其的投入所佔全部的比例也會逐漸下降。舉例,假如你是一位億萬富翁,在正常的情況下,你會把你的全部一億現金全投一個網貸平台嗎,顯然不可能,但是如果是一位失業者,為了生存就有可能把手上的大部分資金投入網貸賺取生活費。所以如果網貸平台想將目標出借人用戶瞄準於三四線城市以及農村地區等非中產、非高凈值人群,可以把宣傳植入到他們生活需求的場景中,比如醫療醫院場景、招聘求職場景、購房賣方場景等,因為他們有使用資金的需求,所以需要獲得更多資金,這時就很可能有所投入,而且這是一個龐大的市場。當然平台要在合規合法的前提下進行宣傳推廣,也會面臨在商業利益與道德之間博弈。
如果用更嚴謹的三段論來演繹推理上述的商業決策則為:第一個三段論,大前提:有健康、就業、居住等低層級需求的人們會來到能夠滿足這些需求的場景中;小前提:網貸將宣傳內容植入到健康、就業、居住等低層級需求的場景中;結論:這部分人們就有機會看到網貸平台的宣傳。第二個三段論,大前提:人們需要滿足健康、就業、居住等低層級需求或解決由此所產生的問題;小前提:如果投入網貸被認為是可以滿足如健康、就業、居住等低層級需求或解決由此所產生的問題的途徑,並且更低成本更快捷;結論:人們就會對網貸有所投入。
眾所周知,金融產品要有底層資產,沒有底層資產便成了龐氏騙局。商業決策也需要有「底層資產」,這個底層資產就是「邏輯」,所有的商業決策都需要遵循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如果沒有底層的邏輯支撐,決策便是空談,這也是我通過提煉內在規律的方式想要表達出的觀點。
互聯網金融會是生存需求者的烏托邦嗎?答案是肯定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