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是如何知道眾生居處,從而道出六道輪迴?
【增壹阿含經卷 九眾生居品 第四十四 No.11】
---------------------------------------------原文---------------------------------------------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一時,佛在羅閱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之眾五百人俱。
是時,釋提桓因從三十三天沒,來至佛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白世尊言:
天及人民有何想念,意何所求?
佛告之曰:
世間流浪,其性不同,所趣各異,想;念,非一。
天帝當知,昔我無數阿僧祇劫亦生此念,天及眾生之類,意何所趣向,為求何願?
從彼劫至今日,不見一人心共同者。
釋提桓因當知,世間眾生起顛倒之想,無常;計常之想。無樂;計樂之想。無我;有我之想。不凈;有凈之想。正路;有邪路之想。惡;有福想。福;有惡想。
以此方便,知眾生之類,其根難量,性行各異。
若當;眾生盡同一想,無若干想者。九眾生居處,則不可知。亦難分別九眾生居。神識所止;亦復難明。亦復不知有八大地獄,畜生所趣;亦復難知,不別有地獄之苦,不知有四姓之豪貴,不知有阿須倫所趣之道。亦復不知三十三天。
設當盡共同一心者,當如光音天。
以眾生若干種,想念亦若干種。是故,知有九眾生居處。九神所止處。知有八大地獄;三惡道,至三十三天,亦復如是。
以此方便,知眾生類,其性不同,所行各異。
是時;釋提桓因白世尊言:
如來所說甚為奇雅,眾生之性,其行不同,想念各異,以其眾生所行不同故,致有青;黃;白;黑;長;短不均。
又且;世尊,諸天事猥,欲還天上。
佛告釋提桓因曰:宜知是時。
是時,釋提桓因即從座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爾時,釋提桓因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釋義:
此時;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此時;佛陀在羅閱城耆闍崛山中,與五百弟子一起。
此時;33天上的梵王釋提桓因忽然想到一個問題,於是來到世尊所在的地方來找世尊。
釋提桓因見到佛陀,禮敬佛陀之後,問道:
天上與人間的眾生,腦子裡面都在想些什麼?他們存在的目的是什麼?
佛陀告訴梵王說:
其實;每個世界的念;想並不一樣的。你知道嗎?我以前也曾經像你一樣,充滿了好奇。說白了,從那時候到現在,還真沒有一個眾生的思考與別人是相同的。我只是大概總結了一下各種眾生的行為模式:
有顛倒之想,
無常;計常之想。
無樂;計樂之想。
無我;有我之想。
不凈;有凈之想。
正路;有邪路之想。
惡;有福想。
福;有惡想。
經過這樣的分類,然後因為各種原因產生出各種不同的變化,最終;其性質;行為也就跟著產生了差異。
如果眾生的想法是一致的,我就很難發覺眾生的居住處。也無法分別眾生有何不同,也將不會知道地獄有八種。眾生輪迴的方向,依據什麼決定往生的地方,更不會發現阿修羅道,也不會發現有33天。
如果說;眾生所居住的處所,有一個地方是大家想法都一致的,也僅止是:光音天而已。
就是因為眾生的想法不同,執念也不同。所以,才能知道九種眾生的居住處。
這些地方,包括:八大地獄;三惡道,乃至三十三天,都是這樣發現的。
所以結論就是:眾生其性不同,所行各異。
釋提桓因聽了佛陀的開示之後,非常高興,於是說:
您真是高明啊!能夠根據眾生的性質;想法與執念,找到眾生的居所。我只知道他們顏色;高矮不同,至於原因,真不知道。好了,我的問題已經得到解答了。那就不打擾了。再見!
佛告釋提桓因說:慢走。
推薦閱讀:
※藏傳佛教大德東寶·仲巴活佛為凈空法師造住世祈禱文!
※【佛教網摘】117歲的虛雲老和尚
※揭秘佛家和道家的打坐究竟有什麼不同?
※佛教名詞100個 (學佛必備 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