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莫過於你喜歡的人,也偷偷喜歡你
1 人贊了文章
相逢如謎
十七歲的李清照,在文壇聲名鵲起。她並非人們想像中弱不禁風的貴族小姐模樣,恰恰相反,她聰明活潑、開朗大方,而且博覽群書,對世事頗有見地。
因此,她在當時的士大夫圈裡頗有名氣。
文人們喜歡讀她的詞,喜歡她婉約中的豪氣。這些人里,就有太學生趙明誠。
現在,李清照心中,漸漸有了花前月下的情節,她盼望著,有個俊朗秀逸的男子,於黃昏月下乘風而來,深情地典藏她美麗的年華。
不經意間,那個叫趙明誠的男子會出現在腦海。
這年,京城大旱,整個七月未曾下雨,有道士提議採用古法求雨的方式,以解燃眉之急。舉行求雨儀式的日子,李格非帶著李清照姐弟來到大佛寺。
這天的李清照,略施粉黛,衣袂翩翩,如芙蓉出水,楚楚動人。
求雨儀式並無特別之處,李清照有些意興索然。準備離開的時候,只見一群太學生在不遠處談笑風生。然後趙明誠走了出來,走到李格非面前,施禮問好。
幾句噓寒問暖後,李格非向趙明誠引見了李清照姐弟。於是,李清照與趙明誠,算是正式見面了。
剎那四目相對,彷彿已是千年。在相國寺,雖然見過卻只是匆忙地掠過,如驚鴻般,未曾看清彼此。
這次,他們仔細打量了對方,滿心的歡喜。
趙明誠字德甫,比李清照年長三歲,是山東密州諸城人,出身於官宦之家。
趙明誠自幼聰穎,被譽為神童。他博覽群書,喜愛詩文,尤其酷愛尋訪收集金石書畫。此時的他,入太學已有數年,是太學生中的佼佼者。
年輕的趙明誠,已經以金石收藏在學問家雲集的士大夫中間享有很高的聲譽。更重要的是,其為人謙和沉穩,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高雅的文化趣味。
也只有這樣才華出眾的男子,才能讓傲然的李清照春心萌動。
那日之後,李清照變得沉默了許多,卻又在沉默中止不住竊喜。趙明誠又何嘗不是如此。自從遇見李清照,他的整個世界彷彿突然間百花鮮艷。
輾轉反側間,人變得憔悴了,終於明白,這想見不能見的感覺,叫作思念。
這天晚上,趙明誠父母說起了他的婚事,趙明誠只是靜靜地說,他年紀尚輕,婚事可以暫且放放,其實,他很清楚,早已有個女子住進心裡,便很難容下世間其他女子。
那是個無眠之夜,趙明誠思慮了很久,心中終於有了主意。次日,他對父母說,昨夜夢見一位白髮老者送他一本深奧難懂的書,醒來只記得三句。
在父親趙挺之的追問下,趙明誠將那三句寫了下來:
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拔。
趙挺之看了看,並明白了其中的意思:詞女之夫。
沒錯,詞女之夫,這就是趙明誠的願望。李清照其人其詞都讓趙明誠愛慕至極。費了這麼大工夫,杜撰這麼個夢,不過就是為了告訴父母,他已經心有所屬。
大家都心知肚明,天下萬千女子,善於填詞落筆生花的,卻只有李清照。
儘管如此,趙挺之並未給趙明誠答覆。
兩處相思無言
那是個看似平靜卻紛亂不息的年代,江山內外,朝廷上下,到處都是爭鬥留下的血跡斑斑。人們苦心孤詣,經營著,算計著。其中就有趙明誠的父親趙挺之。
他是所謂的新黨,是王安石變法集團裡邊的人,所以跟反對變法的舊黨人物之間的矛盾特別尖銳,蘇軾對他非常反感。
所以儘管已知兒子趙明誠對李清照情有獨鍾,趙挺之還是要進行仔細的考量。他希望兒子能有不錯的姻緣,但絕不願意這姻緣有損自己的仕途。
經過反覆思忖,趙挺之終於認為,這門婚事並非不可行:
首先,細想多年來李格非行事,雖為蘇軾學生,但並非蘇軾死黨;
其次,他與李格非雖然政見不同,關係還算和睦,並未有過衝突;
第三,朝廷之事如風中轉燭,無法預測,與李家聯姻,彼此或許還能有個照應。
不過,雖已權衡了利弊,婚姻大事還必須按規矩辦。
趙挺之認為,若就這樣去向李家提親,實在有失體面。畢竟按照宋代習俗,應該是女方向男方提親。與夫人商量之後,趙挺之有了兩全的辦法。
幾天後,一位朝廷官員來到李格非家,將趙家聯姻的意願告訴了李家。自然的,李格非也要仔細思量。
不過,李格非思量的,倒不是自己的仕途,而是女兒的幸福。
李清照才貌俱佳,來李家提親的人也是絡繹不絕,李格非都沒有答應,他必須為女兒找個完美的歸宿,不想讓她受半點委屈。
趙明誠的學識和人品都是無可挑剔的,但李格非清楚,他與趙挺之並非同路之人,他們之間,有著永遠填不平的鴻溝。
他更清楚,政治鬥爭太過殘酷,他不願意看到人淡如菊的女兒,被無端拖入漩渦。
李格非想知道女兒的心意,於是來到李清照房間,問女兒對趙明誠的印象。
剎那間,李清照俏臉緋紅,答案盡在眉間。沒過多久,提親的帖子就送到了趙家,趙家也回了帖子,這門親事就算確定了。
李清照與趙明誠,相互傾慕對方的才華,有著共同的感情基礎,可謂是志同道合,兩情相悅。
但生於官宦之家,尤其是宋朝的官宦之家,縱然情投意合,想要結合為伉儷,還需要合適的契機。
這對才子佳人應該感到慶幸。在他們相遇相識之時,宋徽宗即位,為了平息朝廷紛爭,宋徽宗不偏不倚,新黨和舊黨的人都善加利用,在這段時間,新舊兩黨的矛盾有所緩和。
春風十里不如你
李清照與趙明誠,初見歡喜,再見依然。有了歸宿,按理說應是喜滋滋的,可李清照卻有些魂不守舍。
這個春天,她總是這樣,幾分慵懶,幾分感傷,只因心裡住了個人。
某天上午,天朗氣清。李清照在自家花園裡,獨自盪著鞦韆。幾分無聊,幾分慵懶,任少女的心事在鞦韆上悠悠蕩蕩。
就在此時,幾個人敲門進入了院子,原來,是趙挺之帶著夫人和趙明誠登門拜訪。
李清照既喜又驚,連忙向門跑去,慌亂中跑掉了鞋子,頭上的金釵也滑了下來。躲在門後面,雖有些狼狽,但是朝思暮想之人就在那裡,讓她難掩歡喜。
於是,倚著門回首,把那人瞧了個仔細,卻又做出嗅青梅的模樣。
那晚,回味著白天的情景,李清照久久沒有入眠,想著想著,臉又紅了。然後落筆成詞,有了那首《點絳唇》 :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
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劃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這實在是描寫待字少女神態的傳神之作,嬌羞與率真,矜持與洒脫,盡在寥寥數筆之中。
世人對這首詞頗有爭議。喜歡的,說是靈動清新,不喜歡的,說是旖旎荒淫。
李清照只想寄情於文字,卻引來無數人品頭論足、指手畫腳。她的悲與喜,笑和淚,都成了別人鑒賞的對象。
甚至,還有人懷疑她的品行,幸好,她並不在意。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李清照與趙明誠在汴京結為伉儷。在人們艷羨的目光里,這對才子佳人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儀式。
那年,李清照十八歲,趙明誠二十一歲。
婚後,兩人感情融洽,志趣相投,互相切磋詩詞文章,共同研究碑石,經常會有新奇感悟和發現。
雖然為了搜集名人書畫和古董漆器,日子過得並不寬裕,但他們樂在其中。
在愛情的感召下,李清照文思泉湧,佳作紛至沓來,她的詩詞創作進入成熟期,並形成了情景相生,形神俱似,體物超妙,絕塵去俗的獨特風格。
就這樣,他們在互相激烈與學習的日子裡,共同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譯帶億路
推薦閱讀:
※生女孩幸福的普遍觀感折射現實焦慮
※贏得獨愛便贏得幸福
※嫁給什麼面相的男人能幸福
※幸福象花兒一樣【圖】
※人活著就是一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