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城區水系地圖

商丘城區水系地圖

1 人贊了文章

商丘城區內共有9條河流,分別是包河、運河、萬堤河、忠民河、康林河、蔡河、古宋河、東沙河、中水河;這些河大多呈西北、東南流向,大致平行相間分布,只有人工開挖的運河、中水河在城區呈東西流向穿其他河道而過,這些河流屬於季節性雨源型河流,流經城區區總長度136.9公里,流域面積300平方公里。

周商永運河是1958年8月在大躍進的背景下開挖的運河,起源於當時的周口地區周口鎮,經過淮陽縣、柘城縣、太康縣、商丘縣、商丘市、虞城縣、夏邑縣、永城縣等7縣1市1鎮,連接黃河故道、渦河、沙河,止於永城的夫子山,全長225公里。

開挖運河,原意為引黃河水南下,調沙河水北上,使縣鄉河網連通,集調水、蓄水、航運、發電為一體,綜合運用。運河實際開通後,卻與人們的願望相悖,成為一條害河,1961年下半年,周商永運河廢棄停航。廢棄停航的原因主要有3點:一是實際開通後,逢雨堤岸阻水,經常淹沒鄰近的村莊和田地。二是中國河流大多西北東南走向,周商永運河卻是西南東北走向,縱橫穿越無數條小河流及乾渠,打亂了水系,從而使兩岸土壤出現次生鹽鹼化;三是運河主要是靠蘭考縣三義寨的引黃河水供水,由於引黃停止,只得廢棄停航。1962年,國家改為"以蓄為主"的治水方針。當時污水長期直接排放到河中,加之河水不流動,久而久之致使臭氣熏天,兩岸雜草叢生,垃圾遍地,兩岸居民苦不堪言。商丘市區段的運河也被道路分隔成一個個孤立的大水坑,1962年,恢復河道自然流勢,運河最終廢棄。僅東段與包河相通。

凱旋路是古城通往火車站的唯一幹道,運河的開挖、架橋就是必然的。凱旋大橋於1960年5月落成,這在當時是轟動全區的壯觀建築,理所當然的成為地標。之所以建得高,是因為當時運河通航,橋下要過船。但這同時也給陸上通行帶來很大麻煩,當時機動車很少,運貨主要工具是人力架子車,要過這麼高的橋,可以想像得出是多麼困難。

運河停止通航後,凱旋路改在橋西一涵洞上通過,就是現在的三明路段,後凱旋路截彎取直,向西移到現在的位置,凱旋大橋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最終被人忘記。

從2004年開始,廢棄已久的運河商丘市區段治理過程開始啟動 。如今商丘市區內的運河,兩岸楊柳輕揚,風景如畫,是一條綠色長廊、生態長廊,是民眾休閑的好去處,已成為市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古宋河發源於民權縣城關鎮斷堤頭村,東流經孫六鄉楊均平村,後進入寧陵縣柳河鎮、孔集鎮、趙村鄉,再進入商丘市李口鎮匯入大沙河,再入安徽省亳州市匯入淮河。

包河 ,古名苞河、泡河。為澮河支流。包河發源於河南省商丘市梁園區西北部張祠堂村附近的黃河故道南側,自西北向東南,流經商丘市梁園區、睢陽區、虞城縣、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商丘市永城市、亳州市渦陽縣,在淮北市臨渙鎮注入澮河,全長175公里。相傳宋朝開封府尹包拯去盧州救濟災民,為運糧方便而挖了這條河,後人為紀念他,稱為包河。

東沙河位於河南省商丘市中西部,全長約220公里;其發源於河南省商丘市區附近,流經河南夏邑南部、河南永城西部的馬牧、酇城、王集,在永城市王集鄉注入澮河,隨澮河流入安徽省宿州市。

推薦閱讀:

南極文明:一張古地圖引發的人類文明發祥之謎
三九嚴寒踏雪尋梅 上海最全賞臘梅地圖
撥開軍用地圖的神秘面紗
香港最全購物地圖來了!5大打折地、6大美妝店…
送給你一份巴黎藝術地圖

TAG:自然科學 | 地理 | 地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