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柯達與雪佛蘭,誰更年輕?

斯柯達與雪佛蘭,誰更年輕?

來自專欄車問行說1 人贊了文章

引言:在中國市場,憋在大眾品牌陰影下的斯柯達,與別克大旗下的雪佛蘭,都想著活出自己。於是,兩個加起來超過220歲的老傢伙,在2014年前後,不約而同地走向了年輕化道路,四年時間已逝,誰真的變「年輕」了?


1895年,斯柯達品牌在捷克創立。16年後,大洋彼岸的美利堅,誕生了著名的雪佛蘭品牌。

2005年,兩個百年老字號前後腳來到中國。

為什麼要把斯柯達和雪佛蘭放在一起比較?這兩個品牌本身並沒有交集,而是由於它們在中國都面臨同一種尷尬境遇:活得很憋屈。

這不是因為水土不服,而是受制於同門大哥。

全球影響力整體偏弱的斯柯達,在中國混的不如大眾品牌,還算合情合理。但是通用汽車全球最吃香的雪佛蘭居然在華吃癟,干不過別克,這就讓人難以接受了。

在中國市場,如何擺脫強勢品牌陰影、謀求更大發展,對於斯柯達和雪佛蘭而言,是一個共同課題。為了破題,兩家品牌都在2014年提出年輕化戰略,希望把握住新生消費力量。4年後,誰真的贏得了年輕用戶?

| 同一個戰略,不同的起訖點 |

斯柯達與雪佛蘭都在搞年輕化,但兩個品牌的出發點與目的地卻完全不同,這是因為它們的品牌定位和影響力上都存在很大差異。

斯柯達最早是捷克的汽車企業,蘇聯解體後不久,贏弱的斯柯達便被大眾集團收購。在斯柯達百年歷史中,雖然也有極致奢華的產品面世,但它帶給人們最大的價值還是高性價比的實用車型。

而這一點,也正是大眾品牌所具備的特質。斯柯達與大眾兩大品牌在價值觀上的高度一致,既是它們能走到一起的緣由,也讓斯柯達從此無法擺脫大眾品牌的束縛。

雖然在全球市場,斯柯達的戰略定位低於大眾品牌,但最初引入中國市場時,斯柯達的產品並不比大眾品牌便宜。產品力與價位高度重疊,品牌力卻明顯不足的斯柯達,在中國市場繼續上演著海外市場的慘劇。

與斯柯達不同,雪佛蘭在通用汽車集團內部享有很高的地位,貢獻出最大的銷量。在美國人的心裡,雪佛蘭的形象並不輸於別克與凱迪拉克,甚至比它們更加討喜。

縱觀雪佛蘭的產品體系,既有經濟車型,也有高端車型,甚至還有性能跑車。之所以擁有這樣全面的產品矩陣,得追溯到雪佛蘭的起源。

路易斯·雪佛蘭和比利·杜蘭特,兩位創始人分別為雪佛蘭注入了不同的基因:運動激情與經濟實用。為了追求運動激情,雪佛蘭有了(早期)邁銳寶、科邁羅和科爾維特;而一系列經濟實用的車型,讓雪佛蘭打敗了福特T型車,走進千萬戶美國家庭。

當然,剛剛提及的是雪佛蘭在海外市場的品牌力與影響力。在中國,雪佛蘭一直被死死地扣在中低端的定位上,與它的本來面目完全不符。最早,雪佛蘭打入中國市場用的是旗下最低端的小型車,甚至是歐寶的換標車。雪佛蘭在打開國內10萬元以下家用車市場的同時,卻丟掉了品牌形象。

2014年,第一批90後大學生畢業,成為所有企業的「盤中餐」。90後在品牌概念上的模糊,給不少車企重新梳理品牌形象提供了機遇。抓住新一代的消費力量,斯柯達與雪佛蘭表現尤為積極,磨刀霍霍沖向這批「豬羊」。

在中國,起調高、家境薄的斯柯達,想要擴大市場、多分一杯羹。起點低、底蘊厚的雪佛蘭,想要擺脫中低端的標籤,向全球市場的品牌地位看齊。

| 斯柯達贏在銷量,輸在品牌形象 |

自身條件與戰略目標的差異,直接導致兩大品牌年輕化戰略的打法迥異。斯柯達選擇在價格上做足功夫,一步步下探。雪佛蘭則發力運動風與個性化,一階階上升。

2014年,全新一代明銳的上市,寓意著斯柯達年輕化戰略的啟航,而後晶銳、速派都迎來了升級換代。作為斯柯達的銷量擔當,新一代明銳與晶銳都早於大眾品牌採用MQB平台,技術更先進,外觀更年輕,同時價格也更低。新一代速派接力昊銳征戰中級車市場,雖然相對自身有小幅漲價,但比昊銳還是小幅降價。

斯柯達轎車產品線在換代之後,與大眾品牌對標產品的價差進一步加大。在SUV領域,斯柯達與大眾品牌的差距更是明顯。當途觀定價在20萬元以上時,野帝直接把最低配定在12萬元級別。隨後的科迪亞克、柯洛克、科米克三兄弟,在定價上直接比途昂、途觀L、途觀絲綢之路以及即將上市的Tharu低一個檔次。

在啟動年輕化戰略之後,斯柯達與大眾的品牌定位差別愈發明顯,但這一差別僅僅體現在價格上。也就是說,斯柯達徹底論為「更便宜的大眾」。斯柯達銷量上的提升,卻是以失去品牌溢價能力為代價的。

| 雪佛蘭輸在銷量,贏在品牌形象 |

與斯柯達的以價換量不同,雪佛蘭是想借年輕化戰略更上一層樓。

2014年,雪佛蘭的廣宣Slogan從「熱愛我的熱愛」改成「夢創未來」,正式吹響了年輕化戰略的號角。在樂風、樂騁、愛唯歐與景程相繼停產後,雪佛蘭的產品線布局以雙科、雙邁為核心,開啟了在華品牌升級的全新旅程,並逐步延展到SUV領域。

產品結構的調整,給雪佛蘭帶來了兩年的「陣痛期」,但其中也有雪佛蘭盲目自信的緣故。在樂風、樂騁與愛唯歐三款中低端車型停產後,雪佛蘭並沒有及時推出替代品接力。直到2016年,克魯茲的出現才補上這一空缺。2014年,換代後的主力車型科魯茲,由於外觀設計的失敗,也給了雪佛蘭一個慘痛的教訓。

2016年時雪佛蘭的產品大年,科魯茲再換代,科沃茲、樂風RV與邁銳寶XL上市,補齊了雪佛蘭的轎車產品結構。2017年,雪佛蘭又迎來了旗下重量級的SUV車型——探界者。全新家族式的設計語言,全系車型配備高性能版本Redline,都讓雪佛蘭打上年輕化的烙印。

在這兩年期間,雪佛蘭慢慢的找准了自己的定位——運動風與個性化,而這也正是雪佛蘭骨子裡的特質。受益於年輕化戰略的成功,雪佛蘭已經從2014年的大坑裡爬起來,並小跑步地向上發展。

| 最好的年輕化戰略 |

在解讀年輕化戰略時,因為自身條件與戰略目標的差異,斯柯達與雪佛蘭給出了兩種看似不同的產品策略,一個是降價格,一個是提品質。

這兩種策略都針對性價比這同一個議題,朝不同方向發力。不得不提的是,性價比這一概念很難去捉摸,不能光看價格、性能參數與配置水平。衡量一輛車的性價比,要縱向、橫向地去對比,跟過去的自己比,跟同級的對手比。

就目前來說,要想打動年輕人,首先要做好汽車安全(尤其是主動安全)和外觀設計。這兩點是90後與老前輩們的消費觀區別最明顯的,而且也是最易被發現的性價比提升標誌。

斯柯達與雪佛蘭的兩種年輕化戰略,雖然都劍指性價比。但相較於降價而言,提升產品品質、改善品牌形象的路子,才是破除強勢品牌壓制、獲取長期利益的途徑。而且,在面臨自主品牌向上壓力時,合資品牌的降價策略又能起到多大用處呢?


原創:林甘

本文由知乎專欄《車問行說》原創,歡迎各位知友關注以下同名微信公眾號。

如若轉載,請標明出處與作者!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推薦閱讀:

一邊是全行業3.35%的增速,一邊卻是增長超過50%、產品供不應求 汽車業:迎來「非均衡增長」(年中產業經濟觀察(上))
【節目】自製熟肉 | Engine Masters Ep. 15 - 三種排氣設計對馬力的影響
上榜工業遺產名錄的瓢蟲車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1.5L排量的車,怠速 6600轉, 1小時燒掉多少汽油?
【秋季汽車養護知識,不是讓你直接把車拖到4S店!】

TAG:雪佛蘭Chevrolet | 斯柯達koda | 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