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3歲實現了財務自由,為何決不讓下一代重蹈覆轍
1 人贊了文章
這是一篇我醞釀已久的文章。過去這幾年幾乎把自己當成了一個實驗品,長途跋涉去西天取了一本叫做「財務自由」的經。自去年6月底從銀行的高薪工作辭職以後,正式加入全球「財務自由」人士的大軍,對這個話題有了更多的體驗、研讀和思考。現將「實驗報告」呈現於此。
最近在網上看了很多有關財務自由的討論和文章,有問問題的、有通過教人如何實現財務自由進而為自己實現財務自由的、有稱其為偽命題的、有暢想(yi yin)的、有寫小說的、有土豪吹噓的、有在為實現財務自由奮鬥的路上打拚的、有嘲諷的、有賣書的、探索的、還有借題發揮賣比特幣的!
作為一名農村出生長大、千辛萬苦躋身所謂國際精英階層的前倫敦金融民工,通過4年的卧薪嘗膽實現了財務自由的我,有很多感觸。
到底什麼是財務自由?為何全球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在追求財務自由?它的利與弊?財務自由的體驗?你應不應該以財務自由為目標?取得財務自由以後又如何?如何取得財務自由?有了財務自由是不是就可以退休了?為什麼財務自由是一把雙刃劍?
如果你現在正站在財務自由的十字路口,或者你正面臨職業選擇,或許你痛恨自己的工作,或者你不討厭卻也不熱愛自己的工作,也許你希望改善自己的財務狀況,又或者你有一個夢想,而實現這個夢想需要很多錢,比如環遊世界,那麼請務必看完這篇文章再做決定。
1. 到底什麼是財務自由?What is Financial Freedom anyway?
其實財務自由有很多定義,每個人對財務自由可能都有不同的定義,每個人在不同階段對此也有不同的理解。
比如我小時候有幾毛錢買冰棍吃就覺得很自由了;大學的時候暑假做家教賺得幾千塊就覺得可以買下全世界;在英國讀研的時候打了三份工掙伙食費然後用余錢買了個首飾盒便覺得很富有;而上班後月入幾萬(人民幣)也不夠花。有些人可能覺得財務自由意味著想要什麼就可以買得起什麼;有些人把它等同於退休;有些人渴望過不用為錢擔心的日子;有些人只是渴望擺脫食不果腹的日子。
無論你怎麼看待財務自由,或者如何處理與錢的關係,都逃避不了這個話題。正如那句俗話,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目前國際上比較公認的一個定義是:當你的「被動收入」大於「支出」的時候的一種狀態,更確切地說,是當你不必出賣自己的時間為別人工作,也可以過上你想要的生活方式的時候,你就有了財務自由。
被動收入其實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一般來說個人收入可以按照性質和掙錢的方式分為以下幾種:
a. 線性收入(比如工資,一般和自己的體力腦力時間直接掛鉤)
b. 槓桿收入
c. 被動收入
d. 爆發性收入(繼承/中彩票/天上掉餡餅之類)
此文定義的被動收入指的是不用出賣自己的時間為別人工作而取得的收入,比如房租/出書後取得的版權收入/唱片版權收入/股票收入/銀行利息等等。B,C,D都可以算是被動收入。
大部分人的收入有80%來自A,用自己的時間/精力/勞力交換而獲得的對等工資收入。
2. 為什麼財務自由風靡全球?Why is Financial Freedom catching on globally?
這和資本主義經濟體制和發展周期有關。西方18世紀的工業革命為資本家創造了先機和大量財富,社會財富由地主轉移至實業家和資本家手中。工作崗位也從農場轉移至幾百人的大工廠,人們的工作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工人逐漸成為工廠和企業的持股人,成為新興的有錢而有閑的中產階級。公司法也不斷完善,很多工人開始擁有公司提供的終身養老金;政府的福利制度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比如政府養老基金的完善,再加上政府對私有財產比如房產的鼓勵和保護,這使得很多人生來就有安全感。
他們朝九晚五,一輩子就干一份工作,退休後還有豐厚的公司和政府提供的退休金,每周可以享受周末,每年有固定的假期,很多人不必為財務發愁。要過上體面的生活,只要按時上工,按時退休就行,也不必智力超群,或者處心積慮地創造財富。這是19世紀20世紀很多西方中產階級的生活寫照。當然也有些底層人民由於階層流動性的限制一輩子都沒有翻身的機會也就沒有為財務自由而奮鬥的風潮。
到了21世紀,隨著資本主義周期的發展,很多西方國家開始衰弱、政府開始負債,國家能夠提供的養老金越來越少;隨著電腦和企業系統自動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力工作被取代,工作的安全感越來越弱。再加上金融危機的影響,很多公司企業紛紛倒閉,有些歐洲國家的失業率一度高達50%!
為了企業利益的最大化,絕大部分公司都取消了原來的終身養老金制度。這些巨大的變化使得很多人非常沒有安全感,尤其是剛畢業參加工作的學生,一畢業就背上了四五十萬(人民幣)的學生貸款,隨著房價的不斷上升,像父輩那樣擁有房產幾乎成了不可能的夢想。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很多人意識到光靠一份工作提供的工資已經沒有辦法享受父輩一代的中產生活,必須要靠其他的收入方式來填充或者替代工資收入。於是便有了財務自由「運動」。
財務自由這一名詞是何時傳入中國的就不得而知了。根據網上可查資料,應該也就是幾年的事情。但是,作為一個追求財富創造財富的概念,應該是在「鐵飯碗」這個根深蒂固的觀念被打破的時候就有了,也就是改革開放以後。到了近幾十年,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社會面臨分層,再加上福利制度/醫療保健制度的不完善,整個社會都沒有安全感,甚至充滿了焦慮,於是全民瘋了似的積累創造財富,財務自由這個話題更是火得不行,時不時上知乎熱搜。
3. 財務自由有什麼好處?Pros
財務自由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幫助一部分人實現夢想,過上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當你不必為了錢而出賣自己的體力、腦力和時間的時候,人生就有了很多可能性和選擇。
Youtube油管上有個很感人的視頻,大意是一個父親總是加班很晚才回家,他的8歲的兒子有一天晚上等他加班回家後問他要10美元,父親由於在工作中遇到煩心事本來心情就不好,於是就很生氣地說,前幾天不是才給你20美元,怎麼今天又要?孩子被吼了後覺得委屈就一聲不響回自己的房間了。父親過後想想覺得不應該因為自己工作不順吼孩子,就想去孩子房間安慰一下。父親推開兒子的房間,結果看到兒子正在自己的小豬存錢罐旁邊數錢,就更生氣了,問道你小小年紀到底要這麼多錢幹嘛?孩子低聲回答到:媽媽說你每小時工作掙40美元,我這裡攢了30美元,還差10美元就可以買你一個小時的時間陪陪我了。父親聽了淚奔。對於很多人來說,財務自由意味著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陪伴自己的家人。
於我而言,財務自由不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而是不想幹什麼就不幹什麼。
曾經在銀行的工作其實很不錯,薪水很好,工作性質不錯,企業階梯(corporate ladder)爬地也快,同事很好老闆也很重視,但是工作的壓力和企業的政治、文化環境卻日益讓我喘不過氣來。表面有多光鮮,心裡就有多痛苦:失眠的夜晚,鬧鐘怎麼吵都醒不來的早晨,加班到半夜的無奈,荼毒人性的辦公室政治,再多的工資我也不要了!相信只要在大公司干過的朋友都理解這種無形的壓力。
於是我早在進銀行的第二年就開始謀劃我的5年「越獄計劃」,這個計劃的核心就是短期財務自由計劃:建立被動收入,直到它可以基本替代我的工資收入。我大概用了4年多才完成。遞交辭職書的那一刻,我切身感受到了「肖申克的救贖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電影里Andy越獄成功的那一幕。自去年辭職後我慢慢調理自己的身心,重新認識自我、規劃自己的人生,開始過上(相對)自由人的生活。
4. 財務自由有什麼弊端?Cons
財務自由本身並無好處或者壞處,是有益還是有害全看使用這把劍的人。
a. 近幾年很多人利用痛點、鼓吹財務自由的好處,這些人大多是利益相關人,不是意圖賣自己的產品(書、課程等),就是沽名釣譽,掛羊頭賣狗肉,把財務自由吹得天花亂墜。這些噪音很容易讓人迷失,甚至讓人產生財務自由是人生終極目標的念頭。於是有些人為了實現財務自由而拼搏,到頭來卻忘記了為什麼要這麼做。有些像很多學生為了留學而留學,留學回國後還是不知道幹什麼而成「海帶」的尷尬境地。
b. 把財務自由設立為目標容易讓人忘記自己的初衷。比如很多人最初是為了有一天能多花點時間陪伴自己的家人,最後卻在追求財務自由的過程中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搭上去了,得不償失。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c. 如果你不討厭現在的工作或者甚至喜歡目前的工作,只是暫時有些看似不可逾越的困難,那麼「財務自由」可能會使你誤入歧途。也許你在現在的崗位可以突破瓶頸,成為卓越的CEO;也許你可以成為一流的工程師;也許你再努力一點就可以成為出色的音樂家、舞蹈家。但是你看了一篇鼓吹財務自由的文章,你決定一試,5年過去了,你後悔為什麼當時沒有堅持自己的初心。
d. 「財務自由」只是止痛藥,治標不治本。當你的被動收入大於你的支出的時候,你應該會有很多空閑時間,你可以去旅遊,可以在海灘上躺一個月,可以沒日沒夜追劇/看Netflix,很快你就會覺得無聊(我已經幫你試過了,是真的!)。最後人生的終極問題還是需要解決:你的人生意義是什麼?你能為社會做出什麼貢獻?你的價值是什麼?你如何去實現自己的價值?結合馬斯洛的需求理論,財務自由頂多也就是第二層:安全需求,有關財富安全感和對自己時間支配自由的安全感。實現財務自由後,你還是需要滿足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最難的自我價值實現需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財務自由為你贏得的是重生的機會,一次擺脫你痛恨的工作的機會,一個避免現代資本主義經濟極度下人人被金錢奴役的機會。重生後的你選擇什麼樣的生活,還是得重新探索和設計。
5. 被動收入其實不被動
很多以為被動收入就是不需要積極努力就能得到的收入。這種想法簡直大錯特錯!
那最簡單的房租收入來說吧,要取得租金,你必須得有房產或者可以操控別人的房產(比如創立房產中介公司),那麼無論是通過什麼手段,你必須得先得有一套房或者成立公司才行。對於普通人來說,這是需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進行長期的資本積累的。有了資產後的收入才是相對被動的。
再打個比方,寫書獲得的版權收入也一點都不被動,前期的時間和精力投資可能是半年也有可能是10年。寫了書還不一定賣得出去,也就是說收入是不固定的、不確定的。
所以被動收入其實就是在你花常人不可想像的時間和精力去積極主動建立一套體系或者資產,並承擔風險,而之後享受的一種被動收入。
被動收入,並不被動,必須先苦後甜。
6.為什麼頂級傑出人士的字典里根本沒有財務自由?
你覺得比爾蓋茨會談到財務自由嗎?馬雲會在乎財務自由嗎?蘇軾曾經追求過財務自由嗎?印度的甘地?我想他們的字典里是根本沒有財務自由這個辭彙的。因為他們直奔Self actualisation (自我價值實現)而去。一般有遠大理想、抱負、一開始便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是不需要把財務自由設定為目標的。
如上文所提,財務自由是止痛藥,專治沒有財務安全感/討厭自己工作的人群,但是治標不治本。財務自由收費課程的廣告一般是這樣打的:
- 你是不是膩煩了現在的工作?
- 你是不是覺得現在的工作沒有意義?
- 你是不是希望有更多的時間和家人待在一起/去旅遊?
- 你是不是一到周日下午想到周一要工作就頭疼?
- 你想不用工作就月入5萬嗎?
- 你想學習被動收入的5大絕招嗎?
等你的痛點和這些廣告詞產生共鳴的時候,就是你準備掏錢上課的時候。可是他們不會告訴你為了單純追求財務自由是不會真正自由的。
7. 財務自由之後又如何?
財務自由之後的生活還得繼續。你如何花你的時間和金錢?你喜歡做什麼工作?你對什麼感興趣?你的價值在哪裡?什麼事情讓你開心?你對社會有什麼貢獻?如何實現自我價值?如何達到內心的平和?這些問題遲早要面對。
財務自由不是終極目標而僅僅是工具和手段。它在特定的情況下對某些人群會非常有用,但是它也同樣會讓很多人走彎路,使用不當甚至會誤入歧途。在真正了解自我之前,請慎用這把雙刃寶劍。
有人說,實現了財務自由後,還有精神自由要去實現。說的雖然比較機械化,但是在這個特定的社會環境下也不無道理。
如果有可能,我希望我的下一代能夠超出財務自由和精神自由這些層面。我不希望他們的時間和精力在這個層面上糾結。也許通過我和老米的努力,他們可以生來就有生理和經濟/社交/尊重方面的安全感,這樣他們可以直接去追求自己的價值實現。我希望他們可以在童年時便可開開心心地尋得自己的愛好和興趣,青少年的時候可以去求知、探險,青壯年的時候可以為了自己認為值得的事業而努力奮鬥一生。至於財富物質之類,就讓它成為他們事業成功的副產品吧。
8. 個人問答 Quick Q&A
a. 我為什麼花了4年去追求財務自由?Why I worked so hard for financial freedom?
因為我之前的工作給我造成的痛快遠遠大於它帶給我的快樂。
b. 我花了多久時間實現財務自由?How long did it take me to achieve this?
4年。2013年6月到2017年6月間一邊努力工作,一邊通過晚上和周末的時間做房產開發和出租。非常辛苦也非常值得。
c. 財務自由之後過得怎樣?What happened after I got it?
辭職後14個月:
前6個月生病/旅遊/回國探親/做Vlog/搬家/裝修新家/裝修一套出租房。
後8個月:和朋友成立新的房產公司/做Vlog/學打網球/學開車/旅遊/看書/思考人生.
壓力劇減,體重劇增!幸福指數上升,血壓下降。偶爾迷茫,偶爾懶惰。
d. 我現在追求什麼 What I am after now?
幸福充實的生活以及自我價值實現。
主要3個方面:健康,家人,成就感。
成就感又分為3點:房產事業/ 自我提升(mind, body, spirit, wealth)/幫助他人.
e. 我如果決定也追求財務自由應該如何開始?How should I get started if that』s what I decide I want to pursue?
實現財務自由的途徑大概有4個。請關注下一篇文章。
-------------------------------------
每期一問:財務自由的於你而言意味著什麼?
更多視頻和配套美文在我的微信公眾號可以找到哦:<小妖J迪佳諾的Vlog>
微信公眾號鏈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