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集:你離真正的平面設計還差一個視覺元素的距離
來自專欄藝術設計留學
平面設計是以視覺為研究重點和傳遞信息手段的一門學科。我們也可以將它理解為是一門培養生活觀察能力、思考社會問題的專業,因為這門學科並不僅僅是在做一套理性的商業設計系統或視覺導識系統。
國內外對於平面設計的理解有大的區別,國內藝術院校在培養學生時,各個方面的內容會涉及,包括包裝設計、VI設計等,學生作業中反映出的內容大同小異。比如大部分同學都經常使用的藍色系、綠色系、葉子、手掌等元素。
但國外藝術院校多認為,平面設計是一個比較感性的、可以自我探究的、表現自我的學科,因此在作品呈現上也會和國內院校不一樣。在國外藝術院校學習,一般老師不會給學生非常明確的主題,學生需要自己確定主題,導師根據學生的主題適當的提出一些有啟發性的意見或建議。
學生自己選擇的主題可以是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也可以是對一些問題的反思,甚至可以是生活中非常不起眼的小細節,都可以成為學生設計作品的主題。
其次在國內可能大家認為一個作品有強烈的視覺效果、搶眼的視覺衝擊力、好看的排版和配色就可以稱為好的平面設計,但國外院校對平面設計則有著更深層次的理解:平面設計是對傳統的圖形設計、插圖、動態圖像的一種擴展和跨學科的研究方式。
因此國外院校更多的是強調學生看待問題的角度和獨特的想法,鼓勵學生在創意方法上做出一些突破性的特殊表達,進行實驗性的設計方式探究,以及在交流方式上的探討,簡單來說,就是希望學生能做到「打破常規」。
1、打破常規
下面我們以利茲藝術設計學院2015年的畢業設計展為例,和大家講講平面設計如何打破常規:
利茲藝術學院2015年的畢業設計就是以「打破常規」為主題,Slogan是「Break the Mould」,這套作品從開始到結束就經歷了從二維到三維的轉化,一共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選定主題——「Break the Mould」,為了表現這個主題,學校選擇了對比非常強烈的紅色與白色,字體也是非常適合宣傳類的醒目文字,且文字整體都呈階梯狀遞升的形式,突出表現了學校不斷進步的概念。
第二階段
雖然保留了第一階段設立的Slogan,但是通過下面的圖片我們也能看出,學校也在嘗試做出更多的突破,改變「make」和「break」的文字形式,都在做一些視覺干擾和圖形變化。
最後我們可以看到,學校採用了這樣斜切的形式,用來體現「與眾不同」的理念,強調學校和學生的獨特性。
在前兩個階段的場景應用上都比較偏二維,衍生品包括邀請卡、明信片、建築物外部的宣傳海報、標識、廣告等,同時在第二階段還增加了APP。
第三階段
在這一階段學校做了比較大的突破,首先在設計思路上就發生了改變,我們從圖中就可以看出來,學校在呈現上強調實踐性的製作和更立體的展現。因此學校在配色上沒有改動,但在字體的表現上做了改變,決定把字體通過白色亞克力、透明亞克力和石膏三種形式呈現。
在製作這三種材質的模型時,學校通過記錄對模型的敲擊破壞的動感效果,來表現學校「打破常規」的教學理念,同時也表現出學生目前的狀態,就是做出革新和改變。
在不斷的調整和討論後,最終學校選擇了使用石膏材質,因為相比較使用亞克力,石膏材質的製作過程更能凸顯「Make」,通過翻模製造等一系列工序,石膏才能最終成型。
從製作石膏字體,到最終破壞的過程,全部都有攝影師跟拍記錄,通過這種方式傳遞出一種最貼近學校追求變革的理念。
最後學校將這種石膏的破壞效果作為視覺元素,在不同的傳播載體和媒介上都有應用,比如海報、室外宣傳、導識系統、網站等。
通過這個案例我們可以了解到國外平面設計項目的創作全過程,同時也可以看出,其實視覺元素的選擇並不是我們固有印象中較平面化的,而是與整個設計需要闡述的主題息息相關的,圍繞著主題進行創作,也可以有更多形式和維度上的突破。
在國外藝術院校就讀,導師並不會限制學生作品的呈現形式,他們往往更鼓勵學生將平面設計作為一種表達手段,來探索並闡述主題,從而提煉出一個最適合主題的形式,而不是像國內在提交作品時還需要包裝、VI。
2、視覺元素提煉
前面我們說到平面設計是一門可以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學科,想要學好設計,首先要熱愛生活,其次善於思考,對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其次對於平面設計師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思考以及對素材視覺化的整理和提煉。
比如很多同學都喜歡收集井蓋的圖案:
接下來以北京的建築為案例來和大家說明~
一般大家對於北京建築的印象都是一些很有特色的建築,比如央廣大樓、天安門、鳥巢、天壇、衚衕等。這種元素雖然看了就能知道是中國或者北京,但其實也因為太固有的印象,所以並不會給人以驚喜或有設計感的感覺。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能發現其他表現城市特色的元素就變得異常重要了。
在北京,除了上述那些代表建築外,還有一群非常有特色的建築——各地的駐京辦,這些駐京辦在北京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下面這套作品就是以各地駐京辦為設計元素進行創作的:
左圖是各省駐京辦在地圖上的標註,右圖是將所有的駐京辦以圖形化的方式提煉出來的成品。通過對比我們就可以發現,各地的大廈都在試圖凸顯自己當地的特色,這樣的一群建築也為北京帶來了不一樣的色彩。
駐京辦作為各地在北京的身份代表,建築風格普遍都比較保守,其次還要突出各地的當地特色,因此很多人都會覺得比較「土氣」,比如下面的西藏大廈,結合了很多西藏的元素在裡面:邊碼女兒牆、收分牆體、牛頭窗套、藏式金頂等。
這些圖的左上角都有一個小問答,介紹大廈的歷史、美食,右上角有當地的地圖形狀,大廈旁邊也會標註一些建築特點或周圍環境概況。
雖然駐京辦是一個很常見的建築群體,但在此之前也很少有人將他們全部放在一起進行對比和信息收集,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也可以大概了解到這樣一個有趣的建築,和中國各地的地方特色。
3、情感設計
人們對於城市的印象除了上面說的城市景觀和文化特色外,應該就是情懷與記憶了。比如前段時間朋友圈突然刷屏的安化樓,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為什麼。
其實原因很簡單又很深情,因為安化樓這類老樓對於大部分北京的80後來說是兒時的回憶,這類老樓一般我們統稱為筒子樓。
下面這個項目就是一個與筒子樓情感有關的設計項目
筒子樓作為建國初期一種為保障居住需求而建造的居民樓,有很明顯的時代特點,多以三層為主,且外觀結構幾乎都一樣。
這組作品首先虛構了一個筒子樓的外牆,通過外牆我們就可以觀察到過去五、六十年間樓體上留下的痕迹,了解到以前動蕩的歲月,包括極具時代特徵的大字報,可以看出,筒子樓在當時可以說是一種政治宣傳的載體。
通過這組圖,我們可以看到筒子樓在時代的長河中不斷的發展,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它不斷的發生著改變,也承載了無數人的記憶。而這樣的記憶一直持續到2000年,北京申辦奧運會。
這組設計對於非常了解北京的人來說是很有共鳴的,通過這些圖我們不僅能看到筒子樓樓體的變化,仔細觀察圖中的細節,店鋪、人物對話等都還能看到當時的時代面貌。這種帶有敘事性的設計往往很容易就能帶來受眾情感上的共鳴。
4、信息可視化
信息可視化可以將很複雜的信息、數據、圖表以最直觀的視覺形式呈現出來,這其中也涉及到相關圖形的設計。這是一種比較強調功能性的設計手段,在風格上一般比較偏商業化或主題化。
下面我們就通過具體的案例來看看吧~
這個項目就是做了一個「北京城裡有多少地方被唱進了歌里」的調查。這位同學在QQ音樂中搜索關鍵詞,發現有378首歌里唱到了與北京一些具體的地點相關的內容。
首先將這些地點列成表,統計成數據化的列表,之後根據這個列錶轉化為了下面的地圖。通過地圖我們也能發現有些地方真的非常冷門,只被唱到過一兩次……(此處心疼十號線三秒……)
根據時間線的形式列出了每個地方的受歡迎度。通過這個時間線其實也能側面體現出各時期的流行趨勢和時代特色。
比如2011年開始鐘鼓樓被唱的最多,結合當時的時間背景就能知道原因:
首先優越的地理位置為鐘鼓樓帶來了巨大的人流量;
其次鐘鼓樓周圍比較密集的文藝演出場所;
最後鐘鼓樓附近確實曾誕生過一些很有影響力的作品。
這三個核心因素便造成了鐘鼓樓的大熱。
當理解了這些,我們在看回歌曲分布地圖,就會理解,這並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調查,而是能從側面反映北京現代時尚的文化地圖。
推薦閱讀:
※柴可夫斯基音樂作品集(資料)
※草根冷藝、冷盤新作品集錦、2017引領冷盤屆(附做法)
※【系裙腰】練筆作品集
※陸一飛作品集(3)
※《絕句56法》個人作品集合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