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作為一個漢人,也了解明末清初歷史,但是並不是多痛恨清朝。?


現在民族大融合,大家都叫中華民族,一般人確實恨不起來。而且坦白講,現在你真說不準自己祖上是不是純漢人,沒有所謂「胡人血統」,因此這個立足點可能都不穩。

雖然不夠恨,但厭惡的情緒還是存在的。我覺得一是從開始的「揚州十日」到中間的「文字獄」到最後的「量中華之物力」,滿清對漢人的嘴臉有時確實很不好,這無法不令人厭惡。當然,清朝肯定有發展中國的積極貢獻,可是這個貢獻是不是無可替代呢?是不是只有清朝人能做到,其他朝代肯定做不到呢?不好講。

第二,我之前遇到過一個精日,當大家噴日寇暴行時,他說「日本人殺的中國人絕對比中國人殺的中國人少,你們噴日本前先看看自己」。這個邏輯我是很不認可的。中國人國內再怎麼打,那是兄弟打架。你一外國人來動手動腳,就是抵禦外辱了。同理到明清的事情上,清朝某種程度上被認為是「外族人」,明朝雖然對老百姓也不見得多好,但那是自己人內訌,我的家產,被大哥搶了還是三弟奪了,這是我們的家事。


你要真了解明末清初,就會看到努爾哈赤和李自成、張獻忠一樣都是被明廷逼反的帝國臣民。

只是明朝的士大夫喜歡把明朝固有領土的建州,渲染成「外國」。


一件事,先想想是否有必要做,再想為什麼做,最後才是怎麼做。

首先要想一個問題,清朝是否等同於那時候的八旗?

想清楚了,這個問題就不難回答。

是否有必要恨清朝呢?這個問題百人百解,因為清朝不是一個人,十幾個皇帝,一個和珅,甲午戰爭,戊戌變法。慈禧聽政。溥儀退位。它是那個時代的中國,有滿人,也有漢人。在這個全面基礎上,你要去恨一個舊中國,其實就很難完全立足。

那麼為什麼會恨清朝呢?原因太多了,但我始終認為,明朝的滅亡,和清朝的關係不是清朝滅了明朝那麼簡單。明朝是誰推倒的?漢人推倒的,南明覆滅主力是誰?是投清的舊明軍。那麼我是否在恨清朝前應該恨明朝貪官污吏?皇帝眼高手低?閹黨東林黨爭不斷?清流空談誤國而武將養賊自重?士紳強豪吞併土地無數而宗室巨賈為亂地方良久?

明朝文化昌盛么?明朝武功卓絕么?明朝科技得到長足發展並得以惠民么?明朝皇帝修身養性多麼?明朝大臣名正清廉多麼?明朝兼收並蓄么?明朝老百姓很快樂么?

除了最後一個問題我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以外,其他問題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那麼作為一個把同族同種當做奴隸的王朝被一個異種推倒以後繼續把漢人當奴隸的王朝,誰更值得恨?

這不是比爛,這是無奈。

嘉定揚州可恨,文字獄可恨,抗擊侵略者的義軍可贊,殉節的軍民臣子可贊。

可為什麼還是那麼多人降了?為什麼那麼明末打仗沒錢大順軍一來錢無數?

大明當時已經爛到根里,他存續不了,就必然被取代,都是這是野蠻戰勝了文明,可爛到底的文明被取代不正常么?

所以要恨可以,對象要找准,因為說到這,你要恨得怕不是具體哪個民族朝代,而是人性了…


原來也痛恨,後來發現是制度問題,不是民族問題。大清亡了,漢人政權也一個熊樣。袁世凱簽二十一條,張學良一槍不發就丟了東北,蔣介石搞得河南人民幫助日軍繳國軍的槍。至少清朝搞定了蒙古,青藏,立國一百多年後,還有能力開疆僻壤,拿下了新疆。現在我們繼承的是清朝的疆域。大明開國不到一百年就出了個土木堡。我痛恨的是腐朽的制度,不是滿族。


不是針對題主,

不過階級壓迫大糞,和階級壓迫+民族壓迫雙份大糞,非得說後面連吃兩份才津津有味,不是有毛病么?


因為清朝漢人地位沒今天低


以前年少憤青覺得這種事簡直是數典忘祖。

現在其實想得開了。

汪精衛是漢人嗎?蔣介石是漢人嗎?李鴻章是漢人嗎?曹雪芹他們全家是漢人嗎?吳三桂是漢人嗎?李自成是漢人嗎?...

漢人只是一個符號而已,哪怕你是漢八旗後裔照樣可以說自己是漢人,畢竟你父系傳下來的血統,哪怕你信伊斯蘭教又能怎麼樣?

就算有朝一日有滅漢的戰爭,照樣還是有投敵的,個人想法不同而已。畢竟不是幾百年前,這個民族身份並不會再有什麼凝聚力。


從小唱的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為啥要恨呢。再說說什麼仇恨清朝這些,都是歷史虛無主義,發生就是發生了,仇恨有什麼用,你還能穿越過去打皇帝老兒一頓告訴他你別閉關鎖國。現在的中國是個和諧的大家庭,大家一起好好努力。


無論怎樣,我是一個中國人,自幼至今,越是了解祖國,對這個國家的是越來越強烈的愛,所恨者,傷吾愛之人之事罷了。歷史與民族的問題,總有正視的那一天,那時應是以國人而非族人的視角吧。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為何事,學以致用,經國濟民。


很簡單,錢穆先生說過:「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以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清朝在歷史上存在了200多年,算是歷史中存在時間較長的一個朝代了。現今我們建設一個多民族匯聚的國家,便不能帶有「驅除韃虜」的思想。當時錢穆先生極為痛恨清朝,也是局限於國破家亡的歷史環境。

針對明末清初的歷史,說得簡單點就是簡單的朝代更替,只是離我們最近的兩個封建王朝的更替,故我們極為重視。明末清初涉及到南明以及後金,都是常說的「野史巢穴」,我們甚至讀小說也能閱讀到這種題材。所以普及面還是挺廣的,不需要進行專面的學術普及。



我喜歡社會主義,帝制政府能看?


我談不上痛恨清朝,只是說每當談及近代史時難免嘆息,再了解到清朝前期的所作所為後,對清朝無法懷有好感,以下列舉幾點。

1.天啟年間,努爾哈赤所率軍隊劫掠的地方實施三光政策:搶光,燒光,殺光。打完就回老巢,後來戰略變了,不殺那麼多,擄走漢人做奴隸。也不燒光,明朝不放棄一寸土地,總會在這裡再開發發展。那麼後金軍隊就可以再富一波。

「就像草原上的牧草,割了一茬下次再來。」

2.斷髮易服。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

3.和上一條相關,不服從的很好解決,殺了就是,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有興趣的可以自行了解。

冠冕髮膚一直是漢族最為重視的東西之一,這是一個民族的千年傳承,你說清朝這招多狠。

4.康熙聽從姚啟聖的建議,實行遷戶內陸,封鎖沿海的政策,導致中國失去了參與大航海時代的機會。

5.所謂康乾盛世,只是以人口多少來評判。

被清朝人無限抹黑的明朝,在末期北京城普通百姓生活溫飽根本不是問題,偶爾可以吃上肉。而康乾盛世的北京城則是饑民遍地。以上信息可以查閱兩個時期西方傳教士的遊記,有詳細記載。

最後說一句,不是為了挑起民族矛盾,不希望對滿族同胞懷有成見,只是作為漢族人,我認為應該知道這些,記住這些,而不是看了一些清宮劇而跪舔大·清·朝。

(悄悄咪咪說一句,知道為什麼沒人敢拍明末清初和清末的影視作品嗎,因為在影視圈滿族勢力很大。)


emmmm,問題上雖然是清朝,但是我感覺你想問的其實是民族矛盾問題。

不痛恨,但是挺膈應那些明明是漢族同胞卻總覺得旗袍馬褂才是傳統服飾的人(當然,可能是因為不了解),明明自己又不是沒有傳統服飾。就跟有個人明明姓鄭卻偏偏要改姓王一樣......

至於揚州十日嘉靖三屠之類的,只能說人是會忘記的,特別是在主流政治文化強調名族團結,逼迫你忘記這些事的時候。(說一句可能會被別人打死的話,如果大和族是第五十七個少數民族,估計南京和731不會出現在歷史課本上)

以下是私心提一嘴

另外心痛明末崇禎帝,明明那麼努力了,卻回天乏術。


相反,我了解了很多明清易代史,同樣明白明朝諸多弊端與落後,我依舊反感,厭惡,痛恨清朝。有衝突么?


這說明你是真的了解歷史啊

痛恨清朝的大部分不就是看了一本《明朝那些事兒》的偽專家嘛。


這個呢,這是我X 教化,還有一點就是看的這方面資料不夠深入。


很正常啊,有法律規定漢族必須痛恨清朝嗎?痛恨是一種個人的情感,旁人不應該也不能決定你要去痛恨什麼,這是你的自由。


一、時間久遠 二、從小缺少相關的仇清宣傳,相反都是民族團結的宣傳。 三、身邊缺少滿人欺負漢人的案例。


不知道你哪得來的結論,但絕不包括我。事實上稍微了解歷史的漢人,有著正確認知的漢人,是絕不可能對清廷有好感的。現在有太多的所謂的滿清遺民,自認為高人一等。總是歪曲事實,還認為康麻子是千古一帝,多爾袞有情有義,強行為清廷續命。幻想做回貴族,它們是漢人的敵人。


推薦閱讀:

左良玉是何人?在明末他為什麼能手握百萬雄兵
形勢丨明末大格局,你以為只有後金在打明朝的主意嗎?
明末堪輿術宗師蔣大鴻
梃擊案(明末三大案之一)
明末三案

TAG:明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