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如何塑造我們對現實的感知

語言如何塑造我們對現實的感知

來自專欄 LoadingTime14 人贊了文章

在loadingtime專欄一直都是翻譯運動學相關的文章,偶然看到這篇,覺得有點意思,隨手翻了一下,分享給大家。同時,也想借這個機會將loadingtime的內容範圍拓展到整個身心領域,比較符合我自己的興趣。

另外,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賬號「Loadingtime」。

本文由柏油翻譯自《How language shapes our perception of reality》,原文鏈接為:fastcompany.com/4058559

一個說英語的人對現實的感知不同於說斯瓦希里語的人嗎?

語言能塑造我們的思想,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嗎?

也許吧。

我們所使用的詞語、語法和隱喻導致我們對經驗的不同感知,長期以來一直是語言學家們爭論的焦點。

但北伊利諾伊大學的語言學和認知科學教授貝蒂伯納說,很難確定語言對我們思考方式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其他因素,比如文化,也就是我們從身邊的人那裡學到的傳統和習慣,也塑造了我們說話的方式,我們談論的東西,因此,改變了我們思考的方式,甚至改變了我們對事物的記憶。

下面的例子說明語言是如何影響體驗的:

  • 在俄語中,有多個詞表示不同深淺的藍色。 有一個詞是淺藍色的,另一個是暗藍色的,會說俄語的人會認為這兩種顏色是不同的嗎?可能。

Birner說,這可以和英語中的紅色和粉色相比較,儘管粉紅色只是一種淺紅色的顏色,但它被認為是兩種不同的顏色。如果沒有一個詞(包括附加的意義)表示某件事物,說話者能體驗到嗎?新幾內亞的丹尼將顏色分為「暗」(包括藍色和綠色)和「光」(包括黃色和紅色)。

一些研究表明,人們實際上並沒有看到顏色,除非有一個詞描述這種顏色,但其他研究發現,儘管只有一個詞,但達尼語的人可以看到黃色和紅色的區別。

  • 巴西亞馬遜地區的pirahof人,他們的語言並沒有精確地記錄準確的數量。
  • 在澳大利亞的一個偏遠社區,一種叫做Guugu Yimithirr的語言沒有「左」和「右」這樣的術語。相反,用「北方」、「南方」、「東方」和「西方」這樣的詞來描述地點和方向。

所以如果你問某物在哪裡,答案可能是它在X的西南方向,這就要求說話者有強大的空間定位。

由於辭彙,說英語的人可能會把事情安排在正確的地方,而Guugu Yimithirr語的人可能會把他們定位在一個鏡像的位置上。

  • 你可能會以不同的方式思考事件,這取決於你在決定動詞時態時問自己的問題。

例如,說英語的人關注的是這個事件是否發生在過去(「莎拉說過」)或者現在發生的事情(「莎拉說」)。

Hopi語言不需要過去或現在時態,但它有有效的標記,這需要使用者思考他們是如何知道信息的。他們是否親身體驗過(「我餓了」),或是有人告訴他們,還是常識(「天空是藍色的」)?

說土耳其語的人也需要考慮信息的來源,因為他們不斷地問自己:「我是怎麼知道的?」

在考慮動詞時態時,俄語使用者必須決定是否完成該事件。

  • 許多研究表明,使用性別標記的語言的人可能會根據性別標記對非性別項目進行分類,比如一張桌子或一把椅子。

這可能與說英語的人對物品分類的方式不同,後者通常是根據形狀或大小來分類的。

  • 跨語言的差異可能會影響人們對因果事件的記憶和解釋,甚至會影響他們對與事件相關的人的指責和懲罰。

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西班牙語和日語的人不記得誰應該為突發事件負責,就像那些說英語的人一樣。

然而,所有三種語言的使用者都記住了有意事件的代理人。

在這項研究中,參與者在觀看了一些人故意和無意中彈出氣球、打碎雞蛋和灑出飲料的視頻後,進行了記憶測試。

在西班牙語和日語中,因果關係的代理人在突發事件中被丟棄,所以,說英語的人會說「約翰打碎了花瓶」,而西班牙語和日語的人會說「花瓶碎了」或者「花瓶是碎的」。

也有一些非常微妙的因素,很難說它們是否影響了我們的思想。

例如,說英語的人認為時間是可以被計算、保存、浪費甚至丟失的東西。對於一種將明天看作是一天的回歸而不是另一天的文化來說,這是不可能的。

我們交談和溝通的方式最終會導致我們文化中的方式。

Birner說,舉例來說,說英語的人在講話的時候比說中文的人更快地說到重點。

在英語中,有人可能會說「我想讓你來我家吃晚飯」,然後給出我們為什麼要一起吃飯的理由。

說中文的人可能會提供所有的背景信息,逐步鏈接至要點。這裡的想法是,說話的人可以在解釋為什麼他們想要之後,說出他們想要的東西。

有第二語言的大腦

大量的研究發現,學習一門新語言可以改變你的大腦將信息整合在一起的方式,因此,你可以對一個特定的問題有更多的看法。

這在日本公司樂天的情況下是正確的,因為這家零售巨頭在兩年內要求所有員工都能熟練掌握英語。

哈佛商學院副教授Tsedal Neeley研究了這家公司在提出要求之後的連續五年,發現員工不以日語或英語為母語的人最終被證明是最有效的員工,儘管他們在開始的時候最為艱難。

為什麼?

Neeley說,這很可能是因為在成功地爬上陡峭的語言和文化曲線之後,這個群體變得更加靈活——他們必須學習一種新的語言和一種新的文化。

一旦樂天成功地轉向一種通用語言,Neeley發現它的公司文化變得更強大了,因為每個員工都可以接觸到文化,並且能夠在他們的互動和表達中聯繫起來。

如果我們相信語言塑造了我們的思維方式,那麼學習一門新的語言會改變你的思維方式嗎?

Birner說,可能不會,但是如果新獲得的語言與你已經說過的語言有很大的不同,它可能會揭示一種看待另一種文化的新方式。

如果你在「關鍵時期」學習一門新語言,也就是說,在你十幾歲的時候,你就有更大的機會與這種文化建立更緊密的聯繫,甚至可能認為自己是其中的一部分。


推薦閱讀:

【爭鳴】王尚文:敘事說理的語言表達
了解寶寶的「語言」
(30)如何把握現代詩歌的意象和語言
佛經原典是用什麼語言記寫的?

TAG:感知 | 語言 | 身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