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自然友好型旅遊的準則

自然友好型旅遊的準則

來自專欄那些鳥事兒114 人贊了文章

在每一個人的心底,都保存著一份對自然的渴望,但是如何去親近自然,觀察自然,在我們的教育體系中,長久以來都是一片空白。提起自然,大多數人想到的,可能是兒時的釣魚摸蝦,可能是面對電腦屏幕中的動物和美景的讚歎,也可能是對於飛到非洲,親眼目睹獅子花豹的憧憬。然而我們常常忽略了身邊瑰麗的自然,甚至來到了生物多樣性異常豐富,充滿了令人驚奇的物種的地區或景點,也會與它們失之交臂。這簡直是讓人扼腕嘆息的一件事——要知道,中國有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領土和300萬平方公里的海洋領土面積,橫跨古北界和東洋界兩大生物地理界,是全世界唯一一個北有馴鹿,南有大象的國度。在中國有近700(693,2018年)種哺乳動物,將近1500(1468,2018年)種鳥類,更是世界公認的鶥類、雉類、鴉雀、報春花、杜鵑花等類群的分布和分化中心,中國哺乳動物的多樣性位列世界第三,鳥類物種的多樣性也排名世界前十。可以說,中國有著欣賞動植物得天獨厚的條件。

然而,自然友好型旅遊,或者說是自然導向型旅遊,在國內還是一個比較新鮮的事物,基於它所觀察的對象是動植物,是有生命的,甚至是背負著這個物種生存下去希望的所在,因此對於參與者的要求就自然而然更高一些。參與者必須需要牢記,永遠把相關物種及其賴以生存的環境放在第一位自然友好型旅遊的參與者,對於所到之地,對於所要觀賞的物種來說,都是外來者。我們欣賞的是物種之美,自然之美,並且我們希望後來的旅遊者,以及我們的子孫後代也能欣賞到這樣的美,能為這樣的美所感動與折服。因此,與我們能否看到某個物種或行為相比,相關物種及其賴以生存的環境無疑應當要放在首位。


不要投喂、用食物引誘任何動物

有時,我們會遇到一些大膽的動物,它們會對人充滿了好奇心,甚至有大膽的個體會向人索取食物,在個別地區,這甚至成為了當地種群的行為習慣。但是,這種行為對於野生動物是有害的。首先,因為人類所喜好的食物通常多高鹽高糖高脂肪,所謂「我之甘飴,你之毒藥」,我們愛吃的食物,對於野生動物而言卻恰恰可能有害健康。其次,人類的投喂會導致野生動物行為的改變,可能使其變得更為大膽,或是更富有攻擊性。1980-1989這十年間,在四川峨眉山竟有8人因與當地被投喂藏酋猴的不良互動而導致身亡。而當人類遊客離開後,這些變得膽大個體可能更容易遭受天敵捕食。最後,必須清醒意識到,在野外環境中,不只有對動物友好的遊客存在,也可能存在著盜獵者,親近人的個體往往更容易被盜獵。

禁止投喂野生鳥類的警告牌,違者會被處以高額的罰款 圖片來自果殼網

不要追逐動物

很多動物是敏感而神經質的,為了看清而追逐容易引起它們的高度緊張,甚至應激,嚴重損害它們的健康。特別是在觀鳥的過程中,為了看清而使用石塊投擲驅趕等行為都是完全不可接受的無恥行徑。在遷徙季節,很多鳥類經過了長途遷徙,體力消耗極大,急需休息。此時追逐鳥類很容易造成它們的傷亡。

遇到動物築巢、育幼等繁殖行為,請保持足夠的距離,減少觀賞時間

動物繁殖育幼的時候,往往也是最為敏感的時候。如果沒有花費數周或數月和動物建立起信任關係的話(對於遊客來說,這基本是不可能的),過於近距離、長時間的觀察,往往會導致動物父母們的高度緊張,減少育幼時間,減少餵食次數,搬離原巢址,甚至放棄育幼或者吃掉幼崽。一些捕食者,例如鴉科動物,蛇等,也會跟隨觀察者找到幼崽、雛鳥並加以捕食。

此外,育雛期間,動物的攻擊性會大幅提高,近距離觀察也會對觀察者自身安全帶來威脅。

慎用閃光燈

很多動物對於閃光燈非常敏感,很容易引起受驚。因此在野外觀賞拍攝獸類、鳥類動物時,要謹慎使用閃光燈,如沒有專業人員指導,建議不用閃光燈。拍攝昆蟲、植物、真菌等時候,對閃光燈的限制則要小得多。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大部分家用卡片數碼相機和手機的閃光燈,不足以拍出一張精彩的照片。

不要採摘植物

在野外不要採摘花朵。花朵是植物產生後代,延續生存的途徑。特別是對於高山植物來說,它們生存環境嚴酷,生長緩慢,許多種類一生就會開一次花。如果繁殖被破壞,非常影響種群的存續。而很多遊客採花,只是為了一時好看,甚至不等當天旅遊結束,看到花朵開始失水就會將其拋棄。也不要在野外採摘標本,以非科研目的採集的標本,沒有任何學術價值,如果喜愛製作標本和壓花,可以用園藝品種來製作。

在野外遇到不認識的物種,一定不要採摘、嘗試食用。野外充滿了大量的有毒植物和真菌,不要因為一時好奇而損害自己的健康。

減少廢棄物,禁止野外拋棄垃圾

人們旅行、生活,必然會產生廢棄物。但是很多生物熱點地區廢棄物處理能力有限,因此需要儘可能的減少廢棄物的產生。在野外時,所產生的廢棄物均要帶回駐地丟棄,特別是塑料製品,野外的塑料製品,會覆蓋地面,影響植物生長;容易套在動物的肢體上,造成傷害;容易被動物誤食且無法消化,也難以排出,會將動物的腸胃填塞,造成腸梗阻或胃容量減少,從而導致營養不良或死亡。而且塑料在自然界中降解異常緩慢,所造成的影響是長久的。絕對不可以拋棄在野外。

這隻中華鳳頭燕鷗下喙上套了個塑料管,它可能因此捕食效率低下甚至無法捕食而死亡。中華鳳頭燕鷗是極危物種,全球數量可能不足100隻。攝影:陳林

在拋棄有機廢物的時候,也需要謹慎,例如我們隨手拋棄的果核種子,可能會將一些物種不恰當的引入它們原本不存在的環境里。

用消費促進當地的環境保護

很多生物熱點地區屬於經濟欠發達地區。長久以來,人們會把動物、植物當成肉食、草藥。然而,開展保護,離不開所在地社區的理解、支持和參與。否則,縱然外部力量投入再多,毀林、盜獵依舊會層出不窮。通過自然友好型旅遊,需要讓當地人了解到,動植物活著的時候能給他們帶來的收益遠大於將它們放在鍋里,並在這樣的旅遊活動中得到真實的收益,改善生活。雲南的德宏就是這樣一個很好的例子:盈江縣的雪梨村通過開展觀鳥旅遊,人均年收入從不到2000元提高到8000多元,周邊環境也得到了保護。當我們到訪這樣的地區,開展野生動植物欣賞時,要儘可能將消費留在當地,但是不要購買任何野生動植物製品,不要食用野味。

不要進入保護區的緩衝區和核心區,不要擅自進入、穿越無人區和其他未開放地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規定,禁止進入保護區核心區,保護區緩衝區也只能開展科研活動。所有的旅遊活動,均只能在保護區試驗區遵照保護區的相關規定和規劃開展。

無人區和野外未開放區域,風險很高,在沒有詳細計劃,未得到相關部門批准之前,不可以進入。

保持原樣

在觀察鳥獸的時候,不要為了觀察、拍攝方便就攀折、修剪植物,改變周圍植被環境。在觀察小型兩棲爬行動物、昆蟲、其他蠕蟲、海濱動物、真菌或黏菌的時候,有時需要翻動地面的石塊或落葉,請在觀察後將石塊落葉等恢復原樣。對於一些小型物種來說,掀開一塊石頭就可能改變它們的生存環境。

潮池中的疣荔枝螺,觀察完後要把它們放回水中


無論是觀鳥、觀獸還是觀花,都是一項戶外活動,因此也有一些戶外活動的注意事項需要了解,才能確保自身的安全。

迷路

在正規旅遊區,沿著旅遊道路走,迷路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是到了山野之中,則要加倍謹慎,注意時時認清自己所處的位置。不要過於迷信GPS,在熱帶叢林或溝谷中,有時GPS會找不到足夠的衛星而難以定位,有時衛星能夠找到,但是GPS的誤差,導致無法發現叢林中的小路。雇請一個當地的嚮導是一個很好的辦法。當發現自己迷路時,原路返回是最佳策略。

出門之時,需要依據當天的計劃和天氣,以及個人身體特質,攜帶足夠的飲用水。野外缺水是戶外活動的一大風險,甚至極為危險,不要認為可以參考「野外生存手冊」等書籍的描述就能在野外得到足夠的潔凈的飲水。如果沒有凈水裝置,最好不要飲用野外溪流中的水。

蛇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是非常富有魅力的一個類群。但是總是有人害怕與蛇相遇。其實蛇也是怕人的,絕大部分的蛇在發現人類後會選擇躲避逃離。因此,當遇到蛇的時候,如果怕蛇,請將其驅趕而不是打死。可以選擇用樹枝、竹竿等邊走邊敲,起到「打草驚蛇」的效果。此外,當需要用手撥開樹枝、竹枝,或者翻動雜物,石頭的時候,需要留意附近是否有蛇棲息。

如果萬一被蛇咬傷,首先要判斷是否是毒蛇咬傷。毒蛇咬傷為通常兩個明顯的毒牙牙印,而無毒蛇為一排牙印。需要注意的是,常見毒蛇中,銀環蛇咬傷傷口並不明顯,也沒有嚴重局部反應,常常被忽視,但是銀環蛇毒性較大,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能辨識種類,拍下照片,或者記住儘可能多的特徵,對後續治療是很有幫助的,必要時可以將咬人的蛇打死帶去醫院。傳統觀點認為蛇咬傷後應立即用皮帶繩子等捆紮近心端,並每半小時放鬆一次,避免肢體缺血而壞死。但是目前有觀點認為這樣做會使局部毒液濃度過高。此外還要用乾淨的水清洗傷口,並立刻前往醫院就醫。

蚊蟲、硬蜱和旱螞蟥

蚊蟲、硬蜱和旱螞蟥是野外旅行中經常遇到的困擾,除了吸血、使人厭煩之外,也會傳播多種疾病,因此需要引起注意,可以採用含有趨避劑的產品。被硬蜱叮咬後,還要注意拔出時不要擠壓硬蜱腹部,不要將口器斷在體內。在高濕度地區,旱螞蟥是另一個常見的問題,螞蟥襪可以減輕螞蟥帶來的困擾。

獸夾、套子和電網

在正規的旅遊區,這些是可以忽視的,但是在其他地區,甚至是在保護區內,由於盜獵活動的廣泛存在,這些都要引起重視——獸夾可以輕鬆打穿普通的旅遊鞋,甚至打斷腳骨,而盜獵者所設電網電死人的惡性事件,幾乎年年發生。解決辦法一是聘請當地有經驗的居民作為嚮導,二是必須多觀察,保持謹慎和警惕。如果發現存在獸夾、套子、電網等盜獵設備,立即向當地公安部門報警。

遇到盜獵的電網可以說是野外最恐怖的事情,沒有之一。網上隨便一搜,致人死亡的案例比比皆是


自然友好型旅遊,需要什麼?

好奇心

觀察自然,並不需要不近視的視力,而是需要充沛的好奇心。去野外觀察其他生物,對於我們來說,是走進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就算是之前看過很多資料,在實地觀察中,往往也能看到很多新奇的行為,或是從沒見過的物種。有時候,我們蹲下來,或是抬起頭,變換一個角度,就能看到很多不一樣的角度,發現平時被忽略的生物。保持一份好奇心,有助於我們發現它們,關注它們,欣賞它們。好奇心,也是我們走向野外的動力之一。

平常心

觀賞野生動植物和觀賞古建、觀看演出等有很大的差異。由於動物是會活動的,很可能觀察者做了很詳盡的準備工作,到了目的地也無法看到所想要欣賞的物種,對於植物,雖然它們基本是固定不動的,但是盜採盜伐、被動物採食、因為氣候原因導致的花期提前或延後等,都會使觀賞者無法欣賞到最好的狀態。因此,自然友好型旅遊的參與者需要保持一份平常心,了解並接受各種變化。有時一段旅程會因為種種原因錯過特定的目標,但在不經意間會取得其他的收穫。

相機

相機不是必須的物品,但是相機可以幫助我們記錄所見的物種和行為,拍攝的照片和視頻也能用于欣賞、分享、辨識或是幫助科學研究,特別是視頻,能夠提供更多的信息。相機和鏡頭的選擇因觀察對象不同而不同。拍攝鳥類獸類往往需要長焦鏡頭,拍攝植物、昆蟲等需要廣角或微距鏡頭,如果拍攝海濱動植物或水下物種,可能還需要防水相機或相機防水罩。目前很多的手機拍攝質量也可以令人滿意,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就算是註明防水的手機,也不要嘗試將其浸入海水中拍攝。(除非明確說明可以防海水)

望遠鏡

望遠鏡是觀察鳥類和獸類的必備物品。選擇望遠鏡時,要考慮到重量問題,過重的望遠鏡會成為旅途中的負擔,也不能很好的持握和觀察,以8*42,10*42,8*20,8*25等規格為好,注意不要選擇紅色鍍膜的望遠鏡。

圖鑑

圖鑑能幫助我們識別在野外遇到的生物。圖鑑的種類有很多,有繪畫型的,有照片型的,各有利弊。自然友好型旅遊的參與者可以利用圖鑑預先了解熟悉所去之處有何物種,它們的生境習性如何,這能幫助在野外迅速的找到並認出它們。也有的圖鑑設計時就考慮到野外使用的問題,重量開本都比較合適,這樣的圖鑑就可以放在背包之中。鳥類、昆蟲的某些類群,比如蝴蝶、植物的圖鑑最容易獲得,獸類、兩棲爬行動物的圖鑑也在不斷增多,魚類、軟體動物、蜘蛛、蘑菇等類群的適合大眾的參考書還比較少,更有一些在野外也相對容易見到的類群,目前仍是完全的空白。

畫筆和記事本

「手賬」是一種有趣的記錄方式,可以記錄下行程中的點滴趣事和精彩瞬間,也能幫助回憶和鑒定物種。記錄「手賬」,可以採用紙筆繪畫的形式,或是用PAD進行記錄。如果不想採用繪畫的方式,也可以用文字記錄下觀察到生物的特徵、要點或是旅行感悟。


本文感謝 余天一審校植物部分,齊碩審校蛇類部分,貓盟老蔣審校戶外部分,特別感謝朱磊博士審校了全文。

本文已授權 中國國家地理BOOK微信公眾號使用。


推薦閱讀:

忘記你那坑爹的遊記和攻略,奢游斯里蘭卡的方式:遊獵看豹子·紅茶莊園泡茶澡
騰格里沙漠3-4天徒步穿越玩法推薦
龍虎山自助游最新攻略
你想到過在太空看地球是怎樣的一種感受嗎?
趕海弄潮兒,這地方給漁民們吃上了旅遊飯

TAG:旅行 | 自助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