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Cultural Probes(文化探針)」?
來自專欄用設計,做研究8 人贊了文章
"Cultural Probes"在國內被譯為「文化探針」
定義
先看維基百科給的定義,文化探針(或設計探針)是一種用於在設計過程中激發創意的技術。它是收集關於人們生活,價值和想法的靈感數據的手段。這些探測器是小型軟體包,可以包含任何種類的物件和裝置(如地圖,明信片,照相機或日記)以及令人進行回憶的任務,這些任務會提供給參與者,讓他們記錄特定事件,感受或交互。其目的是引發人們的激勵,以更好地理解他們的文化,思想和價值觀,從而激發設計師的想像力。
探究器是實踐協同設計的重要途徑之一。這是由設計研究和實踐景觀所描述的設計主導方法。探頭通常用於設計過程的前期。 探針的誕生是為了收集關於人們的「生活和思想」的「零碎線索」,這意味著它們是啟發的工具 - 其他人認為它們可以成為用於提供相關信息並收集移情數據。
背景
文化探針由Gaver,Dunne和Pacenti於1999年發明。他們受到藝術運動「情境主義國際(Situationist International)」的啟發【1】。 這種技術不遵循科學的方法。 它遵循藝術的方式,其特點是不合理,不受控制,獲得靈感,不能系統分析。 正如Gaver所指出的那樣,各種藝術運動的概念關注和具體技術也影響了他們的探針設計。
應用
文化探針可以用於設計過程中的創意產生,靈感,價值觀和夢想。該技術是關於開放設計空間,而不是縮小設計空間。文化探索旨在尋找主觀思想,價值觀和夢想,驚喜和不確定性是關鍵價值。探針通過在問題中使用創造性方法而不是通常在用戶體驗研究中提出的分析性和描述性問題激發人們的反應。文化探針工具包通過要求參與者觀察,反思和報告他們的體驗來進行自我報告,而以前的調研者介入的研究會由於隱私和時間限制而無法進行完整參與者觀察,文化探針則有效的規避了這個問題。
自1999年首次發布文化探針的交互以來,探針的使用已被廣泛地解釋並用於用戶體驗中的各種各樣的項目中。有些案例非常依賴於原始的文化探索工作,而在其他案例中,「探針」已成為涵蓋從日記研究到縱向用戶研究到實地考察的所有內容的總稱。
在傳統的設計過程中,設計師通常會在設計機會已經確定之後進行製作。在過去的十年里,我們已經看到,在過程的前端,焦點轉移到更多樣化的形式和形式上。今天的製作已經成為設計師和合作設計師在整個過程的各個階段都可以參與的活動。文化探索是這些製作方法中的一種,它在設計過程的最早階段使用,重點在於通過開展活動來了解未來。
基本流程
先對選定的參與者進行簡要介紹,然後給他們一套工具包。讓參與者在特定時間段內記錄或記錄特定事件,感受或行為。
通常在簡介會後的某個時間點進行後續面談。 這有助於確保參與者積极參与,並收集所需的信息。
在規定期限結束時,收集材料並進行分析。
為了補充,驗證和以其他方式探索參與者收集的信息,通常還進行一次簡報會。
然後分析收集的信息,並以記錄。
工具清單
常用的工具包括但不局限於:
地圖 - 你在哪裡見過什麼人
相機 - 一次性相機/用於拍攝
相冊 - 從照片創建故事
日記 - 筆記
筆
便利貼
貼紙
案例
1.培育社區項目的文化探針研究工具包
該案例為培育社區項目創建了一個文化探針研究工具包。 該工具包圍繞作業小冊子構建。 這些作業要Juf Miranda的學生創建自己的可持續發展方案。 學生將進行訪談,收集材料,創建角色並製作自己的故事情節。 他們有大約3周的時間來完成作業,之後我會嘗試從他們的故事中做出一個集體情景。 這個想法是通過這個研究工具包獲得對生活世界的學生更多的見解。
Cultural Probes
2.一項關於退休生活的研究
探針可用於提出有關一系列主題的問題。 例如,在一項關於退休生活的研究中,參與者被要求使用地圖來標記他們與其他人會面的地方,他們放鬆的地方,他們獨自所在的地方,他們夢想去的地方以及他們不能去的地方。 相機可以用來拍攝預先分配的任務和自選項目,並創建一個視覺故事。 日記或日記可用於記錄活動和交互行為。
Design Methods #36 - Cultural Probes
局限
1.很難從主觀性很強的數據中獲得科學有效的信息。
2.生成的數據不適合深入分析和生成需求清單。
3.參與者應該反思並受到探索的啟發,但是很難激勵參與者做這件事,並且讓他們發回探測器。回報率很低。
總結
文化探針不是一種正規的研究方法,也不是正式的分析方法,而是用於探索與特定的一群人或文化背景相關的話題和主題的方法。 它是隨意的,非正式的,為設計師和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引人入勝和豐富的研究工具,以及一套獲取文化靈感的工具。
注釋:
【1】「情境主義國際(Situationist International)」:是一個由先鋒派藝術家、知識分子和政治理論家(這些人以社會革命家自居)組成的左翼國際組織。該組織成立於1957年,解散於1972年,主要活動於歐洲[1]。該組織被認為是對歐洲現當代先鋒藝術和激進哲學話語有極其重要影響的思想母體
拓展閱讀
Cultural Probes
Cultural Probes | Design Research Techniques
參考
Cultural probe - Wikipedia
Cultural Probes
Cultural Probes
Design Methods #36 - Cultural Probes
Cultural Probes – Research
Cultural Probes
Information & Design
關於筆者
荷蘭埃因霍芬理工大學工業設計系博士在讀
公眾號:「用設計做研究」
知乎專欄:「用設計,做研究」
設計與研究/工業設計/荷蘭留學 原創文章發布
推薦閱讀:
※「設計賞析」:未來的錢包?可穿戴的加密貨幣錢包
※為什麼蘋果手機不能在美國製造,只能Made In China
※「設計賞析」:世界首款全3D列印摺疊檯燈
※消費主義時代物質享受的反思。
※【來設計專訪】一個愛「折騰」的暖男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