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畫家真的浮世嗎

浮世畫家真的浮世嗎

4 人贊了文章

2017年10月5日19時,瑞典文學院宣布該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為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雖然迎來了日本「同胞」的加冕,村上的粉絲還是再一次失望了。作為萬年陪跑王,村上春樹這位暢銷小說的作者,粉絲更是遍布全球。至於為什麼一直得不到諾獎評委的青睞,其實已經不那麼重要。作為把《挪威的森里》看了三遍的鐵杆粉,第一次在諾獎上聽到了石黑一雄的名字。當天立馬百度其人,也在Kindle上下載了幾部代表作,《被掩埋的巨人》,《遠山淡影》,《浮世畫家》,算是緊跟潮流。

諾獎的頒獎詞說:「石黑一雄的小說,以其巨大的情感力量,發掘了隱藏在我們與世界聯繫的幻覺之下的深淵。」撲朔迷離,不明覺厲啊。在看看2012年莫言的獲獎理由,「用幻覺現實主義寫作手法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讀了兩位獲獎者的大作,時代背景昭然若揭。這可能也是諾貝爾文學獎所尋找到的時代影響力吧。斷斷續續,終於把石墨一雄的《浮世畫家》看完,也算是明了所題之義。

有人說,這本書描繪的知識分子群像。主人公小野增二是曾在戰爭期間為軍國主義服務過的一名畫家。年輕時的躊躇滿志,無所畏懼,到了晚年卻開始惶惶不可終日。「即使現在,我也覺得很難想像世界的範圍遠不止於這個城市」,曾經為戰爭,振興國家搖旗吶喊的知識分子,最後開始反思。

為什麼叫《浮世畫家》?小野曾師從當年名噪一時的浮世繪畫家毛利君,但不滿足於描繪煙柳之地的浮華和萎靡,小野最終被迫離開師門,追逐理想世界,描繪日本的藍圖。時代的召喚,使得小野這樣的知識分子大展宏圖,名聲顯赫,並在一九三八年獲得里程碑式的重田基金獎。但戰敗的屈辱,家園的破敗,像一記巴掌,重重地打在身上。小野也因自身的經歷,害怕給女兒仙子的婚事抹黑,不得不四處奔波,求情寬恕。軍人,政治局,商人,都因國家的遭遇收到譴責。而像小野這樣的知識分子,也在為曾經的積極動員而戰戰兢兢。小野的女婿池田就曾對他說,「勇敢的青年為愚蠢的失業丟掉性命,真正的罪犯卻仍然活在我們中間....這才是最怯懦的做法」。這是女婿對當初日本親美派的批判,也是對戰爭產生的怨恨。

小說中,小野同時代的朋友松田認為「我們沒有必要過分責怪自己,我們至少為自己的信念儘力了。只是到了最後,我們發現自己只是芸芸眾生。是沒有特殊洞察力的芸芸眾生。在這樣的時代做芸芸眾生,算是我們的不幸吧」。這聽起來有點像在為自己的罪行開罪,開罪於那個時代。石墨一熊作為日裔,其實他對戰爭的態度從其實整本書來看還是模糊的。主人公深受戰爭之苦,畫家聲譽也大不如前,但年老的懷舊,對於城市的迅速恢復,還是深感喜悅。就像小說最後說的,「我們的國家不管曾經犯過什麼錯誤,現在又有機會重振旗鼓了。」這可能就是石墨一雄的國際視野和思考的地域性吧。


推薦閱讀:

2014諾貝爾文學獎專題
拉美諾貝爾文學獎作家
論滾石樂隊跟諾貝爾文學獎及我輩的淵源
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詩人詩選
揭秘:諾貝爾文學獎為什麼頒給鮑勃·迪倫

TAG:諾貝爾文學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