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羅蘭.米勒《親密關係》的幾個思考
4 人贊了文章封面提出了一個有意思的問題:為什麼本應該帶來甜蜜感覺的親密關係最後往往帶來失望、怨恨甚至痛苦?我聽過看過很多「自以為成立」的關於親情、愛情、友情的民間結論,它們似乎都很有道理,可是後來不出意外地發現,民間結論也會有矛盾之處,這個時候我在想,有沒有一套比較科學的評判標準,或者說能形成一種思維體系?閱讀優秀的心理學科普書或許是一個切入口。
這本書即屬於心理學科普書,建議的一般讀法是首先了解一些」防禦式寫法「的知識,明白對科學研究的一般範式。比如本書的第三章就是作者對心理學研究方法的討論。其次是抓住書籍的理論框架與結構,可以從目錄和作者序言入手梳理。然後是關注書本的觀點對於個人思維的更新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今天這篇文章主要從第三點著手,用本書理論解讀某公號多篇熱文後的」心理科學「。唐魁玉認為,導致同妻現象的另一個原因,是愛情與婚姻的結合度低。在西方國家,愛情和婚姻往往是高度結合的,人們更希望婚姻關係是有愛情支撐的,親密度是令雙方個體滿意的,他們不太會為了家庭的完整或者孩子的需要而維持一段婚姻。(KY文章「我丈夫是同性戀")
西方國家越來越追求愛情的純粹性,這歸因於個人主義的追求和經濟的大繁榮。這種」羅曼蒂克「式的愛情固然美好,可是將其放在婚姻長期關係中來看,若將其作為唯一因素其實是冒風險的。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提出了」愛情三角理論「,認為愛情由三個基本成分組成:激情、親密和承諾。激情是愛情中的性慾成分,是情緒上的著迷;親密是指在愛情關係中能夠引起的溫暖體驗;承諾指維持關係的決定期許或擔保。這三種成分構成了喜歡式愛情、迷戀式愛情、空洞式愛情、浪漫式愛情、伴侶式愛情、愚蠢式愛情、完美式愛情等七種類型。其中伴侶式愛情是研究發現最為穩定的一種關係。在伴侶式愛情中,雙方更像是朋友,承諾的比例更大,而且比普通朋友有更多激情的吸引因素。這句引用里描述的愛情,應該解讀為」激情之愛「。強行維持婚姻的現象在東方國家比較普遍,我認為是受到集體主義的影響所形成的空洞式愛情。
但是,有時候照顧者並不能滿足孩子的全能幻想,比如,照顧者錯失了孩子自發的手勢或者姿態,而用自己的手勢姿態來取代,也就是說,如果照顧者沒能識別出嬰兒的需求,而是將自己的需求強加在嬰兒身上。這樣會對嬰兒的全能幻想產生挫折(frustration):嬰兒逐漸意識到,自己不是世界的主宰,而是得依靠外界才能生存。如果挫折適當,嬰兒可以在挫折中逐漸產生個人邊界,認識到什麼是「我」,什麼是「非我(not me)」,從而可以與外部世界產生聯結。但是挫折一旦過度,就會形成創傷:嬰兒感到外界過於危險,而真實的自我太過虛弱,所以必須用順從(compliance)照顧者的姿態,才能更好地生存,並因此發展出假我。那些發展出假我的孩子,與自己的真實情緒是比較疏遠的。對他們來說,體會到自己的內在感受,是無效的。他們存活所需要的,是適應照料者的情緒。因此他們久而久之,對外界對自身的期待會很敏感,卻無法感受到自己的願望、需要、情感。因為缺乏一個「真實的自我」,他們也好像無從和人建立真誠的鏈接。他們感覺不到自己活生生的存在,往往也欠缺對生的渴望,對將來的自我沒有期待。他們慢慢發現,除了社會和他人對他們的期待,他們的內在是虛空的。(KY文章 深度:你為什麼總是感到空虛?| 「認為自己無力去愛」滿足了他們關於控制的願望)
這段話和最近很火的一個詞」原生家庭「有關。我們最初的撫育者會影響我們的依戀類型。如果沒有大起大落的新經歷,人們的依戀類型可以持續數十年。 安全型依戀關係的確立發生在嬰兒期,其由父母(照料者)和嬰兒之間的互動發展得來。如果父母能夠在這個階段給予孩子足夠的積極關注和安全保護,那麼孩子就能夠基於這些好的體驗在自己的內心裡搭建出完整穩定的、關於相信自己的周圍是穩定的和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兩個心理功能。這個觀點也是本書反覆提到的一個重要觀點。(但對如何培養安全依戀本書並未涉及)分析依戀類型是研究親密關係的重點。
下面這段摘取雖然換了一些名詞和背景,本質上也是依戀類型的展開。4. 依戀類型
Mikulincer(1991)研究了依戀風格對於自我暴露程度的影響,發現總體來說,安全型、痴迷型的人比迴避型的人更容易自我暴露;而且,他們也更傾向於被高度自我暴露的伴侶所吸引、產生好感。而迴避型的人不僅自身自我暴露的程度較低,他人的自我暴露程度也對他們來說沒有影響。很多痴迷型在面對迴避型的人會感到挫敗感與這一點有關,他們既不喜歡談論自己,也對你的自我暴露不感興趣。同時,安全型的人對於自我暴露的靈活性、互惠性的掌握都更好,他們往往會採取一種「響應式的自我暴露」,即不僅期待他人對自己的暴露產生響應,也能夠響應他人的自我暴露。研究者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安全型的人更能夠給予和接收關心和注意,也具有較高的自尊水平,不會過度在意自身需求的滿足,而是抱著更加無私的態度。 迴避可能的「確定的痛苦」有些人認為,身處一種不確定的曖昧關係之中,就能夠逃避一個確定的狀態可能帶來的痛苦。他們可能是害怕真正做出承諾。曖昧,就意味著兩個人並未真正開始一段感情,沒有所謂的開始,將來就不會有痛苦的結束(Stanley, 2014)。儘管事實可能是,曖昧關係也會因為對方態度改變而結束,喪失感和痛感其實在親密關係中很難避免,不論是確定還是不確定。他們也可能是害怕被拒絕。他們會認為自己的承諾等於將同意或不同意的主動權交給了對方,而自己則會陷入對「被拒絕」的恐懼與痛苦之中。那些曾經遭受過遺棄、虐待或背叛的人更害怕被拒絕,同時他們也更容易將對方的一些行為解讀成是一種拒絕(Horney, 1937; D)(KY文章3種不同的曖昧狀態|什麼是讓人受盡委屈的「曖昧」?)
這是本書第一章中提到的一個觀點。人會傾向於相信親密關係不會對自己帶來傷害,期待對方善待並尊重自己,但一旦沒有達成預期,信任度就會減少,親密關係就會受創。為了滿足歸屬需要,我們需要和自己有關聯的人進行必要的正常社會交往。而且個體對於這種需要並不要求太多(質量重於數量)。我們的幸福感取決于歸屬需要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滿足。所以對於我們生活的啟示是,不必羨慕廣泛交友的人,你看不出他們的交友質量,他們的歸屬需要未必像你一樣得到了滿足。歸屬需要的對立面是不斷變化發展的文化。科技的迅猛發展是文化影響人際關係的最好例證,因為科技影響了人際關係。本書多個小專欄也提到了網路對親密關係的影響。KY的文章寫的更具體詳細。什麼是我們需要的社交方式?
1. 提高社交的質量,而不是數量。紐約大學的社會學家Eric Klinenberg認為,是社會互動的質量,而不是數量,決定了你是否孤獨。有的人雖然獨居、很少見人,但他們仍然在少量的社交中獲得了滿足;有的人雖然整體聚會,但卻依然感到孤獨(Mauss, 2011)。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對社交質量的要求會越來越超越對數量的要求。相比於20歲時,30歲的人會更需要建立有意義的、重要的和親密的社會連接(Carmichael, 2015)。因此,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社交,你都要想辦法提高它們的質量——進行更有意義的談話,交到更親密的朋友,少一些「被動消費」和「點贊之交」。
5. 互聯網時代的自我暴露
在這個時代,互聯網給自我暴露提供了更多的手段,也為研究提供了新的議題。研究者發現以下一些互聯網時代人們自我暴露的特點:a. 在社交網路上,我們更願意和陌生人進行自我暴露。社交網路的用戶體現出了這樣的行為特質:我們更願意將與自己相關的信息暴露給那些陌生人,而不是熟悉的人;更願意在弱關係,而不是強關係中暴露自己。研究者認為,原因和非互聯網時代的自我暴露其實非常類似:前面我們已經提到過,自我暴露會伴隨著脆弱感和不受控制的感覺。如此,我們便不需要承擔那些在強關係中需要承擔的脆弱感和不確定感——因為不知道聽眾是誰,也不需要擔心「需要因此而調整和他人的關係」,而得以「用一種低成本的方式來獲取關注」(Joinson, 2007)。而且,在暴露私人信息時,吸引注意的功能超過了真正的互相暴露和關心Nadkarni(2012) 認為,當人們在使用Facebook進行自我暴露時,主要是被兩大驅動力推動的,一是尋找歸屬感,二是自我表現的需求。當他們在發布自己的私人信息時,其實是想要確保他人在關注自己。人們都需要被看見,在社交網路上發布信息時,無論是否真的被人關注,我們都會有一種「我已經被看見了」的錯覺,而這種錯覺是令人滿足的(一對一的自我暴露則需要直面對方的反應)。當Seidman(2014)對Facebook上發布的每一條動態進行分析時發現,它們中的大多數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我們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傳達那些希望被他人看到的信息,這些信息有時候會被以一種迂迴的、戲劇性的方式表達出來,比如,當我們發布了某一首歌的歌詞時,可能連我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它是想說明「我是多麼敏感」。這些信息並不是為了與他人建立連接,或者和他人交換關心和期待,它僅僅是為了說明和自己有關的一切,並帶來一種自己在被關注著的幻想和滿足感。不幸的是,這已經與自我暴露作為增進人際關係、親密關係、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的功能背道而馳了。2. 最終我們都要回到線下生活。芝加哥大學的John Cacioppo(2008)對不同的社交方式(Facebook、論壇、在線遊戲、約會網站及線下面對面的社交)進行了分析,發現一個人線下(面對面)互動的比例越高,就越不容易感到孤獨;線下互動的比例越低,孤獨感則越強。但他認為,這並不能說明喜歡線上社交的人就一定更孤獨。「真正重要的不是你用什麼工具在交友,而是它是否擴大了你的線下交往比例。」Cacioppo表示,Facebook、約會網站、論壇都只是工具,和所有的工具一樣,關鍵在於人如何使用它們。如果它們能夠增加你的線下交往,比如你和網上認識的人在線下見面,一起拼車,通過網路組建了線下興趣小組,那麼,網路也會讓我們感到更不孤獨(Marche, 2012)。數一數,你到底還剩幾個線下的朋友?那種隨時能約,時不時小聚,互相串門的朋友?我打賭,數過之後你會發現,原來比你以為的還要少。(KY文章最終,你還是要回到線下生活|研究說:社交網路是你孤獨的一個原因)
這幾段是對於近現代社交方式的心理學研究,歸納來看,研究發現滿足歸屬需要最重要的不是交友的數量,而是交友的質量,而且鼓勵人們進行線下交流,有利於構建跟更積極的親密關係。
閱讀通識類書籍的好處在於可以對這類話題具有結構性認識。比如作為小白,KY這個公號中大部分文章在之前讀來都有些晦澀,有結構化認識後甚至可以歸類話題的同一性。回到文章一開頭的問題:如何維持一個好的親密關係?好的方法是,不斷調整對伴侶的希望和要求以符合客觀實際,作為回報,我們也能從伴侶那裡獲得正反饋。當遇到衝突時,最保險的策略是在心中這樣假定:即使是最親密的伴侶也很少能理解你所有行為的原因。積極的歸因模式促進親密關係的發展。另外有一個理論叫重構性記憶(reconstructive memory),人會傾向於往好的方面回憶即使是糟糕的事情。遇到衝突時應該多想想對方的優點。
本書的細節已經非常豐富,對於類似的這類書籍還有如下推薦:
最後是本書的一些「反直覺」觀點摘錄,供大家參考。
男性是否成為施暴者通常在一開始就有所顯現。婚前同居會增加離婚率。性別差異並不大,不同意「男女不同星球說」。「小別勝新婚」實際減少了吸引力。人們普遍認為長得好看的人更友善聰明也更放蕩。男人的長相相對於女人對於社交活動影響更大。根據相似性原理,人若要避開不喜歡的對象,應該盡量」故作清高「。門當戶對是有道理的,價值觀相像最重要。
發現差異需要時間。得不到的更喜歡。適當的爭吵是有利於感情發展的,但吵架時不要講太多道理,這是情緒智力的體現。人傾向於選擇支持自己現存的自我知覺的伴侶。關注親密關係中的獎賞而不是代價。人非生來孤獨,但一直傾向於孤獨,會造成孤獨的惡性循環。男性認為維護愛情的細節並不重要。我們往往會誇大潛在情敵的能力。雙方交往時間越長,越難識別對方的謊言。面臨衝突時,男性傾向於逃避,女性傾向與面對。逃避衝突反而會使衝突加劇。
推薦閱讀:
※正道:刀子嘴豆腐心,沒想到對婚姻的傷害是終身無法挽回的
※那些『全村最小媽媽』背後不為人知的心酸事
※求你了,不要離開我,我很愛你
※靜夜,婉約一場流年醉【情感美文】